标题 |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的反思 |
范文 | 邢园园 汪润芊 摘 要:21世纪是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互联网高度信息化的世纪。而现代大学过于精细的专业分工无疑打破了知识的完整性,导致学生知识面变窄,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改革高等教育教学制度、构建新型人才知识体系、培养具有综合优势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課题。学习美国大学的有益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发展具有中国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的科学发展道路。 关键词:通识教育;美国高校;中国高校;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 所谓通识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的模式或理念,泛指对大学生进行的非职业性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1]通识教育的理念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在美国大学一百多年的改革和实践中,通识教育体系日渐完善。借鉴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人”和“公民”,目标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其课程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读、写、交流等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写作、交流、语言与体育四类课程;二是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设置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课程。 现行的美国高等教育课程包括三大类:主修课、通识课和自由选修课。通识课程依人文、社会和自然学科而设置,表现为核心课程、分类课程、自由选修课程三种形态。 [3]课程的实施方式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共同研究和自主研究几种基本形式。 三、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具有明显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4] 中国高校有两种类型的通识教育课程,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必修课”,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另一类为内容较广的“公共选修课”,学生只需选修几门学习即可。相对于美国而言,我国通识课程以形式较为单一的陈述式知识介绍为主,缺乏分组讨论和现场教学等较为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 近几十年来,中国高校在通识教育的探索之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目标不够明确。在改革实践中我国大学盲目跟风美国模式,缺乏本土化反思;强调以政治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完善的人格结构的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5] 第二,课程设置亟需完善。中国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缺乏总体规划与论证,对通识课程重视不够;种类设置不合理,内容过于专业化,功利色彩明显。[5]这必将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适应科学技术高度精细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高水平师资队伍短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师资以兼职为主,任课教师兼顾专业课程。[4]而中国大学优秀教师多不愿教授通识课程,而许多基础课教师疲于上课,非常不利于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高校教师中的认可度亟待提高。 第四,管理制度不完善。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缺乏独立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通识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3]同时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评估体系缺乏可操作性,方式较单一。我们还需学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有益经验,完善我国通识教育体系。 四、对我国高校进一步实施通识教育的策略思考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体系,我们可以汲取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有效经验。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识课程体系。 (一)正确理念的引导,明确我国通识教育的目标 我国高校应该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深刻内涵,规划出一个目标清晰、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路径。以培养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为目标,合理选择通识教育的授课内容,使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观,做到“通”而有所“识”。 (二)调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 通识课程的设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学科融合,适度提高通识教育在本科生课程中的比重。[6]我国高校应立足国情校情实行切实可行的、本土化的课程模式。同时,深入研究通识教育课程的后续落实发展,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三)整合师资力量,积极推进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高校应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投身通识教育。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同时,还可外聘一些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通识教育的授课任务,这样既可补充高校师资不足,还可活跃校园学术氛围、确保教育的广博性。 (四)健全通识教育的制度保障,优化通识教育评价机制 我国高校应该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同时,加强相应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强化对课程、修读方式以及修读时间等的设计。在通识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相应评价机制,比如学生选课、教学质量、机构决策等。 在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上,我们经历了艰难的探索,也遇到了许多问题。虽然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但是我们也应时刻谨记,中美之间有着不同的国情、文化基础和教育体制。通识教育的中国化才是我们的根本发展之路,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通才”。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2]徐绍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经验的借鉴与启示[J].高教领导参考,2011(3). [3]林丽玥.中美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青春岁月,2014(8). [4]李楠.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中美比较研究[J].文艺生活,2011(8). [5]于霜丽.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反思[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吴坚.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机制的比较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作者简介:邢园园(198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育;汪润芊(1982.),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