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
范文 | 颜冰 郑克岭 摘? ? 要:“新文科”作为全面振兴本科专业的“四新”之一,已成为国内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建设、创新性卓越文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行动指南。因而,有必要审慎探究“新文科”建立理念的缘起与内涵,深入思考“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导下文科专业与学生的“互促”关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教学体系中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互融”关系,从而对文科专业内涵式发展做出积极回应和有益尝试。 关键词:“新文科”;“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739?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3-0115-05 “新文科”作为继“新工科”之后炙手可热的崭新高等教育理念,自2018年见诸于我国高等教育多项政策以来,在国内高等院校文科院系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何为“新文科”?“新文科”与传统文科存在何种差异?如何实现传统文科向“新文科”的华丽转身?均已成为亟待高等教育工作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可以预见,即将开始的“新文科”建设必然成为人文社科学科在当前技术经济背景下积极回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契机和关键节点。 一、国家关于“新文科”建设理念的积极酝酿与政策推动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明确提出“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全面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引领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且成立了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专家委员会。这些富有实效的推进举措促成了“新文科”理念向卓越人才培养思想的现实转变,成为国内高校文科专业未来几年内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践行的核心问题,对于深入、广泛地推进我国“新文科”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早在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的“新时期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陈宝生部长就在讲话中指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要“加强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此中“文科创新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其一,高度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即“要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科教育中的领航和指导作用”,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文化教育的灵魂,“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毋庸讳言,这一重要内容直接源自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重要思想。在该战略思想指引下,教育部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对文科建设提出创新发展要求。其二,倡导“加快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加快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加强文、史、哲、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这一理念可谓当前如火如荼展开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先声,引发国内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其次强调除加快法治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外,还对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等学科融合培养创新人才问题进行顶层设计与科学谋划,为它们成为新一批“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中着力建设的基础学科奠定了基础。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其中第31条“深化协同育人重点领域改革”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实施高校与法治实务部门交流‘万人计划。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深化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深化科教结合,加强高校与各类科研院所协作,提高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能力。”将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直接纳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同时颁布《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构成教育部2019—2021年全面实施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整体框架。 可以看到,在国家倾力培养的六种卓越人才中,卓越法治人才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均为文科专业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也把实施范围进一步拓展为:“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随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在天津大学的召开,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就此拉开帷幕。 二、主管部门及高教工作者对“新文科”内涵的探讨 相对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而言,“新文科”出现得较晚,因此“新文科”的“新”在哪里、如何建设“新文科”等大量尚未明晰的问题就成为制约国内高校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巨大障碍。 为了加深对“新时代高教40条”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理解,2018年12月17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就《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答记者问,强调二者总体思路为“示范引领,突出率先领跑”“加强新工科建设,推动医学、农林、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引领带动各类专业提高建设水平”,但并未明确“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具体内涵与实施路径。 2018年12月20日,高教司吴岩司长在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上,把“新文科”解读为“文科的新要求和新的文科建设并举”[1],并提出三个举措:加快文科理论体系创新,提升文科专业内涵建设质量、建设新兴文科专业,以及通过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全方位改革文科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和学生考查标准等。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均可为提升文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却又不仅仅适用于文科专业。换言之,这些举措作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实施的重要抓手,可用于提升所有学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并非“新文科”所独有。 相较而言,在澄清“新文科”内涵上,2019年4月29日参加“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的专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建设性的思路与观点。陈宝生部长首先指出,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需坚持“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守正创新”原则,掀起一场本科教育质量革命,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中站稳脚跟。山东大学校长、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则认为,“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体系,那么文科自身也要加强建设、注入新的内容。”[2]建设“新文科”需要考虑建立彰显跨专业融合理念的文理结合、文医结合的新专业,注入新内容的新课程,引入现代崭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关注国家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新实践,形成校企、校地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积极回应时代对文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把文科专业建设好。这两种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为未来文科发展确立的原则与方向。 一些人文社科学者也提出有益看法。武汉大学马费成教授认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大量法律和伦理问题,“这些问题远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们从未涉足的深层次社会文化问题”,因此,“新文科”应当通过文科内部交融、文理交叉等方法探讨多学科视野下文科的崭新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是对科技与人文社会发展中复杂问题的深层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曹胜高则认为,“千万不能简单地将中文、历史、哲学、艺术等课程进行拼盘,新文科建设最怕流于形式,看似轰轰烈烈,却最终培养出一批‘中文不如中文系、哲学不如哲学系、历史不如历史系的学生。”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韩经太也表示了同样的忧虑,“新文科建设不能一味趋新,新文科既不是理科化的文科,也不是哲学化的文学或者文学化的哲学。……文理交汇后,须更加重视和凸显‘文的特质。”[3] 综上可知,“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较而言,可进行两个层面的革新: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容体系本身的革新。人文社会学科需要针对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出现新思维、新观点、新争论,在继承和挖掘经典理论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论域,跨界融合多学科视野与观点。进而积极回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甚至重新思考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使人文关怀与社会政策、国家治理以及区域发展密切结合,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锻造出与国际研究前沿接轨的中国学派和专家学者。这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第二,运用崭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构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和体系。“新文科”强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通过建设一批一流文科专业、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或虚拟仿真项目,推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等关键环节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批求知欲望强烈、自主学习能力卓越、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行业创新的优秀人才。 三、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思考 对于在国内文科专业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本科院校,应当明确自身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的地位,把握文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在能力范围内集中优势力量争取获得国家或省级“金专”“金课”建设计划的支持。 就目前而言,我国将建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国家级、省级一流文科类本科专业5 000个左右,建設文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60个左右,以此推动文科专业的长足发展。然而也应看到,我国目前本科院校约有56 000个本科专业,“金专”“金课”“一流基地”能够激励和带动的文科专业仅占所有专业10%左右。以哲学本科专业为例,国内共有80所院校开设哲学专业,但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规划中哲学类拟建设数量仅为18个,即便省级一流专业也会按相似比例建设,那么除此之外近60%的哲学专业根本无缘入选一流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再如,2015年国内高等教育开始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双一流”计划,到2017年底确认共有137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其中,一流高校42所、一流学科95所(其中不乏重复高校)。但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有1 243所本科院校,因此还有近90%本科院校并没有如此实力进入“双一流”建设计划当中。 由此可见,“金专”“金课”“一流基地”和“双一流”建设尽管触发了国内高校“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提升教育教学整体实力的质量革命,但其作用范围也多集中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办学实力优渥、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部分高校,多数“双非”高校、非“金专”文科专业、非“金课”文科课程一方面无力获得如上支持,另一方面却承担着多数学生的教书育人任务,十分尴尬。因此,对于在国家级、省级建设计划中无法崭露头角的省属本科院校文科专业而言,以培养社会、行业所需的卓越人才为契机,选择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内涵式发展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新定位文科专业与学生的“互促”关系 “新时代高教40条”第10条“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中明确指出“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一个重大变革:专业不仅是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平台,更是学生成就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的动力源与孵化器,需要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个体成长目标的高度契合。 一般而言,新生唯有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与实践,才能深入了解专业所需具备的知识素养、能力要求及社会人才需求,才能形成较为丰满的专业印象,建立起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职业理想。基于此,2017年9月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重新修订,明确提出“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这样一方面把学生从“大学校门外”选择的专业中解锁,赋予他们基于个人兴趣、能力乃至人生目标重新理性选择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作为独立个体审慎思考自己的职业路径与人生理想。另一方面,专业也可以吸纳到“有兴趣学习、有能力学好、有热忱追求卓越”的优秀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使他们愿意学、自主学、渴望学,形成文科专业与学生交互促进的协同发展态势。 (二)重新确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关系 以课程体系建构知识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然而就时空概念而言,课堂仅为知识传授的舞台与形式,教师与学生二种角色的互动关系才是主导课堂教学的根本。区别于初中、高中课堂对知识内容的高度肯定,大学文科课堂则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愿望的激发、对知识体系形成过程的探索,以及他们对既有知识的理性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不应仅来自对考试成绩的担忧、为考取研究生、公务员所做的积累和努力,更应源自他们对纷繁复杂社会发展图景的“惊诧”以及与社会问题的对话。知识传授時学生的“学”在教师“教”后面,但在对世界的“好奇心”上,由于尚未受到知识体系框架的禁锢,他们往往能够看到教师眼中看不到的风景。 “新文科”课堂中师生关系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应叠加教师作为“探险家”带领学生挖掘知识体系“缘何而来、何以立足”的内在逻辑线索、教师作为“扳机”触动学生对既有专业理论不足的反思与质疑、教师作为“催化剂”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持续兴趣等多种新型师生关系。文科学生在教师这一专业启蒙者引领下从被动、沉默的知识接受者,逐渐转变为问题意识浓厚、思维活跃、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互动者、对话者甚至论辩者,进而成为思想的强者。 (三)重新建构教学体系中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互融”关系 毋庸置疑,专业理论素养养成与实践能力塑造是培养卓越文科人才的二条重要途径,但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由于学科特点,社会对文科人才的评价多以是否拥有大量知识储备、掌握专业话语体系及具有较强语言驾驭与运用能力,因此,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多将师资投入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教授之上,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主要通过有限的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 然而,这里隐藏着一个问题,学生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固然是他们走入职场之前对专业能力的最好检验与磨练,但是,面对真实工作场景与综合复杂的工作任务,学生往往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写一写就把宝贵的实习实践机会浪费了。他们又能真正介入多少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真实工作环境中往往需要快速迁移出所学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所有知识,并有效运用,这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在短期实习实践中无法达到的。 文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需要最大限度地促成理论知识与实习实践的互融,即建立与理论课程、实习实践密切衔接的实训环节。换言之,一方面在课内、课外校内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虚拟演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还要把抽象的理论内容具象化为多种实际专业技能,在每一学年理论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实训,集中考察学生在本学年所学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从理念真正落实到有内容、有推进、有考核的教学环节,植根于专业教育的深厚土壤,从而使学生真正行走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成长之路上。 参考文献: [1] 吴岩.我国将探索新文科建设,让创新成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EB/OL]. [2018-12-20].http://www.sohu.com/a/283250403_381581. [2] 樊丽明.高教改革2.0 从天津出发:专访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EB/OL].[2019-05-13].http://www.tj.gov.cn/xw/bdyw/201904/t20190430_3653742.html. [3] 韩玲太.“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在何处?[EB/OL].[2019-05-20].http://edu.cnr.cn/list/20190520/t20190520_524618713.shtml. 责任编辑? ? 张栋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