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概念模型研究
范文

    

    

    

    摘要: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必须确立较强的学习力。界定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概念,梳理其特征;构建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的概念模型。采用访谈法,收集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一手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确定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高频关键词,形成測量指标。在文献研究及访谈的基础上,得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6个维度,分别是:知识与经验、方法与工具、毅力与动力、交往与协作、实践与活动、转化与创新。今后,将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和进一步优化,形成确定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评价体系与测量量表,为其他专业学生提高学习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概念模型

    随着旅游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我国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消费不断升温。据原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数达3.7次,国内旅游人数达50亿人次,与1994年相比,年均增长超过10%;全国旅游总花费约4.6亿元,是1994年的45倍。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日益受到各层次旅游院校的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与学习力密切相关,而学习力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和公民个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提高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学习力,进而提升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必将任重而道远。

    关于学习力(Learning Power)的概念,最早于1965年由美国麻省理工管理学院教授Jay Forrester在“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中对其进行界定,它属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研究领域的概念,是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核心。此后,学习力逐渐成为一项前沿管理理论。[1]52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学习力研究的热潮。国外对于学习力的应用研究比较典型的有英国ELLE项目组,他们提出了学习力提升的七个要素。[2]国内在学习力应用层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状态,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有:齐德冲(2013)[3]对课堂教学提升高中生物理学习力进行研究,刘瞾(2014)[4]18对数学学习力的模型进行构建并提出提升策略等。对高职学生学习力进行研究的有王国光等(2011)[5]、孙芳(2013)[6]、张友梅(2016)[7]、黄霞春等(2016)[8]。以高职某一个专业为例展开的研究,如王桂花(2014)[9]对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学习力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等。通过分析文献可得出,国内学者对学习力的研究正不断拓宽领域,研究的内容涉及物理、数学、英语、语文和生物,研究的对象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高职生与本科生等。而对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研究严重不足,制约了专业的发展;因此,关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试图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理清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特征,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等定性研究方法,构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的概念模型。

    1? ?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内涵界定

    1.1? ?旅游教学的本质特征

    为了解旅游教学的本质特征,需要先了解旅游学科的特征。学科是知识界的常用词和教育界的关键词。“学科”是知识界依据某些共性特征对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划分,是对学科的分门别类。旅游学科目前还处于多学科介入旅游研究并呈现向跨学科转向的阶段,它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学科。由于旅游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表现出在旅游研究历史进程中旅游学的跨学科性。[10]

    旅游教育是指将旅游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更有效地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高效地接受和付诸应用。旅游学作为一门具有跨学科性特征的应用性学科,除了课堂教学过程,非常需要在野外工作和现场访问过程中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研究和生产实习同样至关重要。[11]在专科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要努力使自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旅游活动、旅游行业和旅游管理的实践,对于这些方面的积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旅游专业学习的效果。

    1.2?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内涵

    借鉴刘颖(2014)[1]52对学习力的定义,本研究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界定为:在旅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为了获取并且保持竞争优势,将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资源转化为资本的状态和过程的能力。学习力的作用,是使人产生新行为和诞生新思维,导致其内外的变化。

    分析本研究对象的情况,发现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有以下两个重要特征。

    (1)实践性强。实践教学是旅游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和优势。在大众旅游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旅游业态不断发展涌现,旅游消费方式也正发生着变化。教学中,要求学生到实践中去进行短期的工学交替和长期的顶岗实习,强化校企合作;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双师型教师的出现,教师应积极研究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将研究的成果上升为规范、标准后,再反过来指导实践性教学。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学习,可从低层次的操作开始,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教学文化与产业文化的对接,最终形成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2)综合性强。旅游业是以服务为主的行业,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是去体验和感受旅游带来的愉悦的,他们往往对员工的态度、技能和素养等有较高的要求。旅游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旅游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根据行业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中重视职业综合素质。通过麦可斯调查报告和专业调研也发现,服务性行业最为关注员工职业综合素质,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有效的口头沟通与表达能力、营销与销售能力、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领导与革新创新能力、外语运用能力”等[12]。因此,旅游职业教育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2? ?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的概念模型构建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变量,科学划分学习力的构成维度,是研究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首要问题。

    2.1? ?研究过程

    为获得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一手调查资料,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开放式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问题:(1)什么是学习力?(2)您如何看待学习力?如若重要,请谈谈原因;(3)您认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包含哪些要素?(4)您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提升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学习力?(5)在培养自己学习力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让您印象深刻?(6)您认为目前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访谈具体从我国湖南、山东、江西、江苏、重庆、四川、广东等省市中,选取35位酒店、旅游社、景点景区等旅游行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高校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见表1)。访谈采取面谈、QQ、微信语音访谈和电话访谈的形式。访谈的时间在2017年7月—8月,约两个月,具体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访谈,受访时间大部分为30分钟至一个小时。访谈以轻松的话题展开,让访谈者在宽松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访谈(包括电话访谈)中,征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文字记录,QQ或微信语音访谈通过语音功能,收集受访者信息。访谈完成后,对访谈记录内容进行整理,对语音进行文字转换处理。[13]

    2.2?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测量指标采集

    本研究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量表题项采集,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层层推理的过程,其实质是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语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即对传播内容所包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具体来说,为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内容分析法通过确立目标、总体、选择分析对象、设计维度体系、抽样等步骤,将文献中非定量的文献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的内容做出定量分析以及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访谈记录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情况,设计分析维度,对资料内容进行编码,将主编码设定为知识与经验、方法与工具、毅力与动力、协作与交往、实践与活动、转化与创新;[14]然后,对访谈中出现的高频词进行筛选得出子编码的关键词,按照主编码的类目,系统地给予记录。

    具体运用在线工具tagxedo对访谈内容进行词云和词频分析。根据统计情况,筛选出3次以上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关键词共47个,对相近关键词进行合并,最后得到35个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编制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量表题项,题项的文字表达应既能反映受访者的真实意图又通俗易懂(见表2)。

    操作性定义是指将抽象的变量转变为可观察、可测量和可操作的具体形式。将学习力6个构成维度指标进行操作化定义,对上述表2子编码中的关键词进行合并、提炼等整理过程,得到6个构面的 23个测量指标(见表3)。[4]37

    2.3?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的概念模型

    综合以上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对旅游从业人员中高层管理者、高校教师的深度访谈,以及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特征分析,本研究提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构成维度包括:知识与经验、方法与工具、毅力与动力、交往与协作、实践与活动、转化与创新(如图1)。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学习力生成过程的本质分析,可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六个要素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包括知识与经验、方法与工具、毅力与动力,它们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要素;第二层面包括交往与协作、实践与活动,它们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提升的途径;第三层面包括转化与创新,它们是学习力的升华。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三个层次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促进个体学习力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1)在第一层面中,知识和经验是旅游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为学生后续发展提供帮助。数字化学习时代的到来,带来学生学习方法和工具的革新,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工具,是旅游专业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毅力与动力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它推动和激励学生为达到预期目标而不懈努力,并保持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2)在第二层面中,由于旅游行业是以服务为主的行业,交往与协作中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交往是协作的前提,协作是交往的延伸。旅游行业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学生要积极投入到相关的实践和活动中去,如旅游专业学生应到旅游相关企业参与一个月和六个月的专业见习,以及一年的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应参加教师安排的相关活动,如营销主题活动、酒店暗访活动等。(3)在第三层面中,需要对知识进行转化和创新,使学生在转化与创新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工作。[15]

    3? ? 结语

    综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根据旅游学科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特点,首次详细划分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6个维度,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构建了更加全面和完整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概念模型;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提出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初步测量指标,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未来研究的方向是:将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根据访谈获取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测量指标编制问卷,以高职旅游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进行检验和优化,形成确定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力的评价体系与测量量表,从而为其他专业学生提高学习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颖,郭靖.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力现状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3):52-55.

    [2] 杨欢,沈书生,赵慧臣.英国ELLE项目学习力理论解读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9):44-46.

    [3]齐德冲.课堂教学提升高中生物理学习力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4] 刘曌.数学学习力的模型构建与提升[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4.

    [5] 王国光,田静.关于职校生学习力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1(21):88-90.

    [6] 孙芳. 高职学生学习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3(11):190-191.

    [7] 张友梅.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5):33-38.

    [8] 黄霞春,文立. 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策? 略研究[J].中國现代教育装备,2016(13):118-120.

    [9] 王桂花,孙爱华,程玲云. 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学习力现状与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4,33(2):374-376.

    [10]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4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1] 吴必虎.旅游学概论[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2] 周丽,白娟.现代旅游服务业专业群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9-13.

    [13] 白娟,周丽,檀祝平. 高职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旅游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3):35-41.

    [14] 裴娣娜.学习力:诠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新视野[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7):3-9.

    [15] 胡爽,陈秉初.学习力“六要素”的解析与分层[J].教育现代化,2015(1):55-5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