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当前中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及对应策略
范文

    摘要: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但由于中学作文课堂教学并没有及时跟随学科研究前沿,缺乏现代写作理念,学生则缺乏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与情感体验,导致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与作文水平存在太多问题。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既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有效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问题;对策

    中圖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1-0103-03

    语文教育是中学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当下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与学生在作文上下了很大功夫,由于作文教学主要限于课堂,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而且多数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与情感的体验,导致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寻求可行之有效的对策。

    1 中学生作文中的主要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作文反映生活、发表见解,明确提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表达的感情要真挚自然,抒发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真切而独特的感受[1]。”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缺乏主动性,只是把它当成一项任务,为了应付老师而生编硬造,东拼西凑,绞尽脑汁地编造情节。显而易见,这样的作文语言表述不准确,结构逻辑缺乏严谨与合理性,缺少自己的见地和主张,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冲动,这样就背离了写作的目的与意义。笔者根据个人的写作教育经验,发现当代中学生作文存在着以下普遍的问题:

    1.1 成文难

    成文难是当代中学生写作时最常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中学生在写作时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觉得自己无话可写,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又或是根据范文或网络阅读来编造故事,虚发各样感慨。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由于叙述内容与情感都不真实,自然难以成为规范的作文。

    显然,这和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弱有很大的关系。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写出的作文是否能清晰地交代叙述内容,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事实上,根据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进程,在中学阶段,学生在写作时已经做到选择合适的文体,合理安排行文的发展脉络,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清楚而且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是许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上方法单一,涉及面狭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命题作文。虽然“写”是锻炼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是需要多方面综合锻炼提升的。单一的训练方式,必然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成文难也和学生缺乏有效的生活素材有较大关系。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如果写作前没有对生活进行观察、积累和吸取的这个过程,学生就会缺少写作素材。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将作文教学只局限于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方面,缺乏有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社会细节的教学思想;同时学生自身欠缺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的意识,不能将生活中的事物与写作相联系,心中无物,在写作文时自然会出现无从下笔的现象,虽能勉强成文,但描述事物浅薄且缺乏特色,形象单薄苍白;或者只会空讲道理,模式化、概念化倾向严重,缺乏个性。

    1.2 语言不规范

    一篇合格的作文,首先要做到的是语句通顺、语言规范。新课标指出学生在5-6年级时作文就要达到这一要求,但是在初中阶段,许多学生仍未做到这一点。语言不规范,作文中频繁出现病句及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病句一直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未能及时、系统地给学生讲解语法知识,且缺少对学生语法知识的训练。学生对语法没有清醒、准确和系统的认识,自然在写作时会出现病句。另一方面原因是学生阅读量过少。学生只有大量阅读各种文学作品,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加强对语法规范的认识,从而写出正确、规范的语句和有质量的文章。

    作文中频繁出现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则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作文中的反映。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迅速发展,人们与网络联系日益密切,大量的网络用语应运而生。这些网络用语不受传统语言语法、语义规范标准的约束,随意衍生语词的内涵与外延,或是生造词语和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生活在传媒时代,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中学生还未具有区分网络用语与书面语的能力,加之网络用语新奇独特的特点符合中学生在这一阶段追求独特、新异的个性需求,还有学生对词汇、语句量的积累不够,因此,网络用语在中学生作文中出现得愈加频繁。

    1.3 作文内容空泛、模式化

    真正的好作文应展现个性的自我,抒写真实的生活,表达诚挚的情感。只有抒发真实情感的文章,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但就现状而言,大量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泛。出现这一问题跟学生自身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如今学生仍然处于“重负”状态,每天大量的作业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另一方面,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这样学生的课余时间被作业与网络所占据,生活单调乏味,缺乏色彩与丰富的体验,而教师也缺乏合适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模式化则是当今中学生作文最严重的问题,作文结构趋同、叙事内容相似、情感思想一致等问题在中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越来越多。作文是对自己独立见解与思想的表达,但在如今的很多中学生的作文中,却难以看到学生独立的思想个性。

    但学生却仍然没有自己的思考,而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为了快速提升学生在考试中的作文成绩,要求学生买《满分作文》《作文辅导大全》等诸如此类的作文参考书,规定学生背诵、仿写范文,这样在考试中遇到相似题目就可以照猫画虎,或者让学生背诵万能例子或结构,无论碰到什么题目都可以套用。结果就是学生会习惯性地借鉴或窃取别人的成果,或者不自觉地去套用教师给出的写作模板,严重的模式化作文俨然已经失去了写作原本的意义。

    2 教师方面解决中学生作文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中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不是由教师或是学生单方面造成的,而是双方面甚至多方面的原因。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笔者拟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与策略。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提出解决中学生作文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2.1 锻炼学生说话,将说话与写作相结合

    写作与说话是两种不同的手段,都是为思想的传递服务的。写作与说话都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虽然不能随时随地进行写作,却可以随時随地锻炼说话能力。所以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更多地把表达能力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多发言,或讲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是对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发表各样看法,并随手整理。这种将课堂表达能力与写作结合起来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行成学生潜意识的作文行文控制能力。

    2.2 挖掘学生潜在情感,加强生活、情感与作文的联系

    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变且独特敏感的,他们可以非常敏锐地发现外界的新鲜事物,不断产生新的感知和认识。但学生往往会忽略这种情感意识,不懂得去捕捉这种情感并将其具化成文字。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内心情感的瞬息变化,通过文字记录自己的思想情感,并将其作为一种习惯固定下来。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过分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而是要侧重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有更多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并有意识地保留这种体验的记忆。在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形成个人的文风和习惯掌控的文体。学生在丰富的作文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提高写作兴趣,养成体验生活、品味生活得好习惯,也有助于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乐于思考的个性,积极健康的人格。

    在阅读方面,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建议或引导,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结合学习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切感受作品传达的情感与世界观、价值观,从而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作文是教师了解学生思想与情绪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写作时,无论是明确表达还是隐晦说明,都会传递出自己情绪、情感和思想方面的信息。教师应该重视并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仔细体会、揣摩学生的想法,而不是只大致浏览作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同时,教师应该注重作文批阅工作,通过作文批阅对学生进行激励、引导。

    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人、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样,写作教育和学生写作也需要创新,由新的写作理念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才会写出视角独特、内容新颖、结构不俗的作文。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与发展。首先教师不能为应试得分而给学生灌输模板作文,不能过于重视或强调文章结构与写作技巧。学生写作的过程不仅是表达个人情感与展现思想观念的过程,也是锻炼思维灵活性、拓展思维广度与深度的过程。创新需要实践锻炼,但模板作文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多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看问题的角度。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更为广阔多彩的世界,接触不同人的思想,思维才能得到拓展与加深。同时,教师在讲评作文时,不能只局限于一篇作文、一个角度,要引导学生思考,拓展作文的广度与深度。教师更应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创新思维。

    3 学生方面解决中学生作文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也是自我教育及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本,仅仅依靠教师,学生自身不作出努力,作文教学是难以取得成效的,学生的写作也不可能得到提升。从学生角度而言,以下几点应该是中学生个体必须重视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3.1 调整写作认知态度,培养写作兴趣

    学生往往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令人头痛的一件事情,坐在书桌前抓耳挠腮却半天写不出一句话,总觉得无处下笔,无话可写。这是因为学生将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潜意识里对写作持一种抗拒的心态。因此学生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写作心态,化被动为主动。例如在老师要求写作时,不要第一反应就是抗拒,而是尝试着转换心态,转变对待作文写作的态度,将自己的情绪与注意力转移到写作要求,在大脑中搜索适合自己写作的素材,暗示自己可以写出并写好作文。

    在转变对写作的认知态度过程中,学生要逐步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2]。”这是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写作要求。学生只有激发自己对写作的兴趣,才会萌发强烈的写作欲望,要习惯于用笔记录下自己的瞬间感兴,习惯于随手记下个人一天中某一瞬间的独特而无法重现的所思所想。习惯成自然,写得多了,写得越好,兴趣就会越浓厚,形成良性的循环。

    3.2 扩大阅读量,重视阅读时对作品的赏析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3]”。阅读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多读、多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前提和保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阅读量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不仅词汇、语句在不断丰富,对其理解也在不断加深,而且会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视野得以开拓,思想不断深化。尤其是学生应该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在中学阶段更多的喜欢网络小说等快餐式作品,对于国内外的经典文学作品缺乏兴趣。所以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耐心及兴趣,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但学生不能只是单纯地为阅读而阅读。只阅读不思考,增多的只是书本的数量,而非内在的学识。例如有的学生单纯地认为只要书读得多,收获就多,于是一目十行,匆匆浏览,一本书读下来却什么都记不住,这样的阅读是毫无意义的。在阅读时,应该勤于思考,重视对作品的赏析,不断提出问题,揣摩作者写作时的心理与作品表达的情感;要不断思考一部好的作品它为什么优秀,优秀在哪里。只有带着问题阅读,才会有收获,将书本上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营养,供随时随地运用,这样的阅读远比一目十行读十本书有意义的多,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3 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学生欠缺观察生活的能力,不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写出的作文只能虚构,缺乏真实性,经不住推敲,难以打动读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懒汉的人”。要善于观察生活,观察细节,一个对生活毫无观察力、对周边事物漠不关心的人不可能产生灵感并且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因此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就必须仔细、认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充满好奇心和洞察入微的双眼去关注周围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并赋予这些客观事物以独到的见解。例如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的神态,又或是街边的清扫卫生的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路人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这都是值得我们观察并思考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是我们不去注意,把它们当做平常的事情,而灵感与素材也就这样悄悄溜走了。学生写不出好的文章,往往就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对生活的感悟,缺少对生活独特而细腻的体验。因此学生只有用真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感人的瞬间,才能写出真实独特、真诚动人的文章。

    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与教师有关,也跟学生有关。这些问题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需要一线教师持久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重写作研究的前沿,以现代写作观念改变传统的写作理念,将是中学生作文教学与写作的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万木草堂小学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

    (编辑:杨梅)

    作者简介:王晓梦(1969—),男,河南南召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