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优势
范文

    杜心宇

    摘要:本文主要針对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相关钢琴课程在实践工作应用中的优势进行分析解读。切实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落实《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的要求。

    关键词:钢琴伴奏;自弹自唱;音乐教育;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9-0086-02

    0 引言

    钢琴伴奏与自弹自唱作为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最常用的两种技能与教学手段而被重视。如何体现该实践操作技能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时代性,笔者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作为研究指导范本,分析钢琴伴奏与自弹自唱在中小学音乐中的应用优势[1]。下面笔者将其分为两个板块进行论述:(1)教师应用优势;(2)学生受益优势。

    1教师

    师者,人之楷模。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中坚力量,教师的技能与创造性不可忽视。配奏风格适当的钢琴伴奏与歌唱技巧是调动学生学习即兴性的动机之一。教师在教学中配奏一首好听的钢琴伴奏,调动课堂积极性、易于学生理解乐曲的风格、易引起学生的崇拜感、增加教师的教学魅力与声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2]。钢琴伴奏与自弹自唱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技能,更是其与学生之间亲密关系的引线。

    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需要具有优秀的品德与责任心、爱心,也需要一对灵敏的耳朵。拥有一对灵敏的耳朵利于在教学中发现不同的声音、提高学生素质与教学质量,且具有练脑的功效。

    钢琴弹奏需要眼、手、耳、脚、身、脑并用。缺少任何一样便失去了创造性的源泉。人只有在拥有技巧且专注时,灵感才会迸发而来。具有创造性、个性化的伴奏与声音犹如畅饮清泉,甘甜清凉;犹如沐浴微风,神清气爽;让人感到愉悦。

    教师通过练习钢琴伴奏与自弹自唱有利于其身体协调性、平衡性的发展;提高听觉灵敏性;练手、练脑、练心[3]。对教师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能力培养与其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生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使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无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笔者认为,唱、谓之身体智能之一;乐、谓之精神能力之一。歌唱亦是技能之一、伴奏乐亦是听、感、协调能力之一。音乐离不开乐、乐亦离不开人的感知。培养学生好的感知能力、听觉能力、歌唱能力、想象能力、情感能力,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

    2.1教师示范弹奏与歌唱的优势

    (1)示范弹奏(自弹自唱),利于学生的系统性、规律性学习;先听旋律,后唱歌;曲目风格的大致描绘。

    (2)教师歌唱,利于学生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以及歌唱音色、旋律的模仿;曲目风格的了解。

    (3)钢琴伴奏,利于学生对音准,钢琴音色——听觉的敏感度培养。

    2.2能力的培养

    2.2.1审美素质的培养

    审美素质是指一个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素养与能力。审美是审美者通过客观事物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审美者个体的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同一事物产生出不同的审美观念。审美素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个性化。“审美标准是审美主体评价和衡量审美对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制度。审美标准的正确与否,必须由社会实践和审美实践来检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音乐教育的职能之一,是审美实践活动之一。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通过钢琴伴奏、自弹自唱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听觉审美、表情审美、动作审美、声音审美。而审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审美具有阶段性与时代性。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完成不同阶段性的审美教育,根据时代的审美变化而与时俱进,引领学生体验、实践审美的乐趣,益于学生培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2.2.2认知能力的培养

    认知,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我们通常情况中理解的认知便是认识,认识可理解为了解、知道。在音乐教学中的认知有主要有两种:眼视界的认知(肉眼看到的信息);耳界的认知(听觉信息)。

    感知力,主要分为感觉和知觉。在此我们培养的便是学生的听觉感知力。在弹唱教学过程中,重点围绕耳界的认知信息来详述,(1)钢琴伴奏中,旋律的听辨益于学生区分曲目风格类型的认知的培养。例如:《送别》,旋律优长、伴奏舒缓、曲调温婉;《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坚实、伴奏铿锵、曲调激昂。(2)示范歌唱中,老师的歌唱方法对学生影响最为深刻、且易被模仿、被学生当做模板而唱。旋律起伏信息,也是学生能够最直接提取与学习的。

    2.2.3情感理解、体验的培养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在音乐教育中情感的体验是通过欣赏而反作用于听者的心理历程体验,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听者如何理解音乐中所表现得情感,结果具有独特性、自由性。相同的音乐同样也会引起不同听者的不同情感理解。

    “音乐比其他艺术能够更直接、更有力地参透到人心灵的深处。”“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它用音响素材所构成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思想情感,并通过愉悦情感,激发联想,换起人们的各种感受,从而引发美感。”通过音乐来享受情感体验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当然,音乐不是仅仅只能愉悦情感、同样也可以触动不同的情感,亦或是悲、爱、恐、喜等。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最常见的便是表现情感愉悦、欢乐、抒情、悲伤等积极向上的情绪。

    钢琴伴奏与歌唱是最易表现欢快节奏的音乐——欢乐、活泼的情绪。如《嘀哩哩》,该曲目歌唱情绪为欢快、幸福。钢琴伴奏部分开始使用柱式和弦,体现了欢快、节奏鲜明的特征;中间使用了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体现了乐曲旋律的灵动性、弹性,且重点突出歌唱旋律部分(歌词:嘀哩哩 嘀哩 嘀哩哩);曲终逐渐过渡至柱式和弦式,该伴奏衬托了乐曲的气氛,节奏感强、益于歌唱。钢琴伴奏与歌唱表现抒情的音乐——深情、舒缓的情绪。如《嘎达梅林》,该曲目歌唱情绪稍慢、赞颂。钢琴伴奏部分在运用了无旋律带低音和弦式音型,左右手同时弹奏两拍,和声鲜明突出,表达该曲缓慢、深沉的情绪。节奏性强易掌握,且突出了歌唱声部旋律,不喧宾夺主,恰到好处。

    鋼琴伴奏在实践应用中,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例如:速度、力度是可以随课堂中学生实际歌唱的情况加以改变的。伴奏前奏结束可做:f>p 提示学生开始歌唱。歌曲中心部分,教师弹奏的力度变化可以提示学生们应如何处理音色变化,提高了学生的配合能力。通过弹与唱的结合手段,益于学生直观地获得感性的情感体验。益于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4]。

    2.2.4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文化,是“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和其他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学到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文化在共同的象征符号基础之上,被习得、被分享,是综合的、动态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是历史变迁的习承,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变化性,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产物。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文化的理解具有可塑性,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文化知识素养需要在各个学科中去学习和了解。在这里我们单独罗列出在音乐中的文化性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面对新的课程曲目及相关的音乐文化,通常会采取传统教学手法:口述、多媒体聆听。而除此以外,课堂中一些具有特性的节奏,民族风格旋律,再用弹唱结合的手法去进行“身临其中”的听觉享受,会利于学生的多重记忆,让学生身感体验不同文化音乐的听觉盛宴。例如:通过曲调了解音乐文化;通过节奏了解音乐文化;通过歌词了解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5]。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中小学音乐教育呈现出大众化发展趋势,逐渐体现出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地位优势,这就需要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加强在钢琴伴奏方面的能力提升,不断学习键盘与和声基础,为日后培养出更具有高素质人才走出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汪彬彬.新课程背景下钢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6,36(17):98+100.

    [2]吕晓燕.钢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3(5):219-220.

    [3]韩萍.高等艺术院校音教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民族音乐,2008(3):84-86.

    [4]钟青.关于学生获得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思考[J].艺术研究,2006(2):7-8.

    [5]杨林岚.对培养高师音乐系学生全面能力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31-132.

    (责编:杨梅)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