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探究 |
范文 | 刘立立 摘要:“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如是强调。以此为指导,把“课程思政”融入语言教学是高职英语课程发展的大趋势。从高职英语课程性质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把“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并以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任务设计为例,探究如何通过开展任务型教学推动高职英语和思政教学同向而行,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功能,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任务型教学;高职英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5-0074-02 1“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关于育人的途径和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关于思政教育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关于高校课程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可见,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有必要在发挥专业课优势和特色的同时适当融入思政元素,以构建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师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深入挖掘课程中可以和思政元素相结合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用心探索有助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将所教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力保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 2高职英语中体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重技能、轻人文”是目前广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普遍现状。然而,在当前“大思政”格局下,高职教师有必要将思想政治基础理论与实用技能训练相结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逐渐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 作为面向高职、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高职英语在推动“课程思政”的进程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思政教育高屋建瓴地引领高职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学则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实现平台。因此,在高职英语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应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还应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语言背后所折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社会责任、人文精神、文化自信、职业道德等要素融入课堂教学,高职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功能。 3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特征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一种经典教学组织模式,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来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在其1989年出版的著作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中,David Nunan全面地论述了任务型教学:“A piece of classroom work which involves learners in comprehending,manipulating,producing or interact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ile their attention is principally focused on meaning rather than on form.”(课堂任务是指在课堂上学习者理解、处理、输出目的语或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任务。[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达意义上而不是在训练语言形式上。)Dick Allwright则提出:“If the language activities involve the learners in solving communicative problem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language learning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如果语言活动的内容包括使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交流、解决问题,那么,语言学习就会自然发生。)[1] 综合以上学者的主要论述,笔者将任务型教学法特点总结如下:以语言意义为核心,以互动交际为目的,以真实情景为支撑,以完成結果为导向。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进而促进其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浪潮下,任务型教学法也为课程思政融入实用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在高职英语中开展任务型教学,教师们可以把从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设计成各种形式的任务,让学生们在任务的完成中更加深刻地领悟其中的思政元素,真正做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4“课程思政”任务型教学设计实例 以《新职业教育2》第六单元Text A教学为例,笔者进行了以下任务设计: 本单元的Text A主要内容是讲述著名国产品牌“海尔”公司在遭遇逆境后,以张瑞敏为代表的企业家如何解决问题,用高标准严要求让“海尔”逆袭,成为“国产之光”的真实故事[1]。根据“课程思政”要求,本章节要实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与企业文化、职场问题的相关词汇和句型表达。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职场应变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张瑞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时采取的策略,使学生理解并欣赏坚韧不拔、破釜沉舟的企业家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学习国产品牌的创立史,增进对国产品牌的认同度,进而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2]。 课堂任务设计实例:根据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以“课程思政”的核心精神为指导,笔者进行了以下任务设计: (1)演讲展示任务。学完课文后,用演讲的方式,将文中主要内容进行梳理,着重表达对于课文意义的理解和文中故事对于个人经历的启发。通过这一任务的设计,教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课文意义进行深层思考,融入对国产品牌振兴和“中国制造”的荣誉感,加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增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2)主题讨论任务。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设计相关主题的讨论,让学生在掌握了课文大意的前提下,进行讨论。比如在讲到“Pretty soon, Mr. Zhang was confronted with complaints from refrigerator buyers. (上任伊始,张瑞敏就收到了很多冰箱用户的投诉。)”教师可让学生扮演张瑞敏的角色,讨论自己遇到这样的局面会怎样处理。又比如讲到“If you want to play chess, you need to play it with the master(弈棋还须找高手)”这句谚语时,教师可让学生们讨论,结合海尔公司的发展史,怎样理解这句话,这句话对于自身的学习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启发[3]。通过这一任务的设计,教师能够激发学生们理解和欣赏以张瑞敏为代表的企业家身上坚韧不拔、破釜沉舟的企业家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引导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践行这种宝贵的品质[4]。 (3)戏剧表演任务。在讲解完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内容改编成“剧本”,并分配角色,进行英文戏剧表演。通过这一任务,教师能够巩固学生的语言技能,加强其语言迁移和运用能力,同时学生们也能通过亲自参与表演,更加深刻全面地体会在人生面临困境时的艰难、勇敢决断的魄力、以及在逆境中坚持到底的毅力。 参考文献 [1]Corony Edwards,Jane Willies.任务型英语教学法:课堂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3]刘晓玲,魏红,巩向玮.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初探[J].纺织服装教育,2019,34(3):227-230. [4]肖俊.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J].福建茶葉,2019,41(9):106. (责编:杨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