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侍坐章》中孔子教育思想及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启示 |
范文 | 龚琼 摘要:孔子是教育界的先驱。《侍坐章》是《论语》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谈论志向的场景,充分展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将孔子的教育思想应用于实践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继承与发扬,并依据孔子的教育思想探索适用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理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0-0096-02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震铄古今,至今仍然实用。《论语·侍坐章》就是体现其教育思想的一篇典范之作。这篇文章不但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治理国家的才干、以礼治国的理想以及淡泊明志的心境,文中还展现了孔子教学中應用的因材施教、理想教育、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将孔子的教育思想应用于实践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继承与发扬,并依据孔子的教育思想探索适用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1教学以生为本 注重启发诱导 孔子的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诱导。在《侍坐章》一开始,子曰:“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个设问启发就引出了课堂的主题,激发了学生兴趣。孔子抓住学生自感才华卓越,抱负远大,却无人赏识,因此满腹怨怼。孔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口吻设问,这一问题高度契合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此推开了学生的智慧之门,并拉近了师生距离。此刻学生才愿意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操志趣。这也是因为学生的确满腹诗书,才干出众;而这份理想抱负,久积于心,不吐不快。子路首发言论:“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胸中抱负一泻而出。而后冉有、公西华、曾晳相继发言,阐述了个人政治理想。当曾皙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时,孔子回答他“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通过巧妙的设问和启发式的谈话,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种启发式教学,在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体现孔子“以学生为主体”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1]。这种在实践基础上,依据学生心理,循循善诱,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教育教学具有启示意义。 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理论基础相对差,不好学,课堂氛围沉闷,但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有表现欲望的心理渴求。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更适合用于这类学生,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为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设置具有启发性、可探索的问题或者项目,让学生在好奇心的诱发下进行探索。课堂上,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其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把握好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学生思考已有所得,此学生的求知欲将会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是一种想表达却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心理。教师不需要过早介入,而是应该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指导。还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在学生没有获取判断未知的能力时,可让其继续深入思考,最后学会举一反三。充分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 2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因材施教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式的说教,而是采取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风趣幽默的特点。《侍坐章》中记录的四个学生志趣不同,性情各异。子路虽拥有远大志向,且勇敢率真,自信满满,但却鲁莽冲动,骄傲自满,孔子以“哂之”这个意味深长的表情来回答他,一方面肯定了他的才能和实力,又以“其言不让”暗暗批评了他冲动莽撞,不谦恭的态度。而冉有和公西华两人都谦虚且谨慎,态度诚恳。二人不同的言论和动作体现了其性情的差异,冉有更为谨小慎微,做事有些畏首畏尾,缺乏自信;而公西华却善于言辞,谦恭且机敏,颇有一种“言者释然,闻者陶然”的感觉[2]。孔子连用五个反问,对两位学生治国安邦的政治才干给予肯定,给谦虚谨慎的冉有以肯定;给过分谦虚,善于说话的公西华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曾皙洒脱从容,为人儒雅,又十分机智,用唯美的语句绘制其理想化生活的蓝图并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对此,孔子用喟然长叹“吾与点也”来深表赞同,这一评价表现孔子对描绘的大同盛世的认同,证明孔子、曾点志趣相投[3]。《侍坐章》中记载了四位孔子的亲传弟子,他们理想和性情都不相同,孔子因势利导,用语言或表情来进行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侍坐篇》所记载的内容正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典范。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我们职业教育尤为适用。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的传授上更加具有针对性,为学生的点滴成长而努力。要以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态度、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特长兴趣等着手,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并着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制定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用多种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氛围,用以创造生动的理论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或模拟教学法等进行教学,提升学生感知理论、理解理论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中设计企业招聘、就业咨询等情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撰写求职信,发布招聘启事等,用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就业。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具有创新性、合理使用教学工具,改变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教师仅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技术性人才。 3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理想教育 《侍坐章》中孔子以一种亦师亦友的教学态度,通过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的理想后作出不同的评价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他用肯定曾皙的观点(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来表达儒家对大同思想的崇高追求,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孔子希望每个时代的社会都与尧舜圣明时期一样,天下大同,希望作为儒家学子要“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因此便对曾皙描绘出的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赞叹不已。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的理想社会中,人们怡然自得,悠闲自在。这便是是儒家推崇的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儒家学子功遂身退,成为大同盛世的百姓中一员。所以孔子才欣喜而叹,赞赏曾皙志向。 孔子的弟子被称为贤人的有七十二人之多,这些弟子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但是作为老师的孔子仍然在平常教学中悉心指点,精雕细琢,追求精益求精。这种教育理念与我国现阶段推崇的“工匠精神”正好契合。 职业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注重思想态度与情感价价值观的培养[4]。这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要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要求鞭策学生,让学生三观正确,成为具有远大理想追求的优秀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这是新时代广大劳动者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赋予的,是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选择。李克强总理2016年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并将其渗透到基础科目、专业课程和实训教学中,用特色化的专业教育,培养并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目标有家国情怀的人。加快发展产教融合的进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验职业文化,培养“工匠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断奋斗。 总之,职业教育关系到历史文明的传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实际承担职业教育的教师要从古圣先贤中汲取教育营养,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不断努力。 参考文獻 [1] 何松涛.从《侍坐章》窥探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浅谈对当今教育的启迪[J].东京文学,2011(3):38-39.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10:118-119. [3]张弼莹.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探究孔子的“生本思想”[J].科学导报,2014(z1):96. [4]王东茜.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启示[J].河南教育,2009(9):60-61. (责编:杨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