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谣传谣为什么屡禁不止 |
范文 | 本刊特约评论员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疫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核心话题。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谣言随之而来,有的是无意传播,有的是刻意捏造,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其实,谣言的历史十分悠久,从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终其一生为“亡秦者胡也”这句谣言所困扰,到如今互联网上辟谣经常追不上造谣的速度,谣言总和一些事件如影随形。据一项统计表明,66.2%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中过谣言的招,73.5%的受访者认为谣言会扰乱社会秩序。 为什么谣言能够惑众?深究其因,其一,谣言抓住了人们对信息的急切需求特点。谣言不是事实真相,但在发生重要事件时,人们急于知道相关信息。于是,有人利用这个时机,或恶意炒作,或刻意为之,将信息包装或伪装,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有的媒体追求点击率至上,传播虚假信息推波助澜,使之得以混淆人们视听。 其二,一些受众存在从众心理,辨别信息真实性的能力不足,往往被谣言牵着鼻子走。谣言不是客观现实,从口口相传的道听途说,到匿名信息的谎话连篇,从点对点短信群发轰炸,到互联网信息泥沙俱下,辨别能力越是缺乏,谣言的真实面目就越是难以辨别。有的谣言甚至会成为社会情绪的催化剂,可能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 其三,信息泛滥并急速传播,权威信息披露不及时,让谣言获得生存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部手机在手,信息瞬间传播,哪些是可靠信息,哪些是谣言传言,往往一时难以辨认。比如,在疫情初期,有些人对一些传言会陷入“宁可信其有”的怪圈。这从一些人被不实传言蛊惑,盲目囤积某些生活用品就可见一斑。 当“谣言”成为“谣疫”,信谣传谣者陷于其中而不自知,谣言极易从“惑众”走向“祸众”。对此,我们既不能单纯指望谣言止于智者的理想状态,也不能抱着见怪不怪的态度而无所作为。 推进信息公开是有效“疫苗”。要及时推进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这是避免信谣传谣最有效的方式。每当非常时期或者灾害来临,各种谣言便会兴风作浪,如果权威信息披露不及时,谣言就会自动填补舆情地带的空白。此时,信息公开的快慢就是遏制谣言的重要因素。今年疫情期间,我国相关部门及时组织各类信息发布会,主流声音从未缺席,大大压缩了谣言的传播空间。 加强依法治理是有力“重拳”。造谣生事大多为了求名、生财,极少数是为制造社会混乱。公安部门、执法机关要及时斩断谣言背后的黑手。要以法治重拳出击,让谣言无处遁形,震慑传谣者,让严格执法成为治理谣言的有力武器。 提升媒介素养是可靠“基础”。作为个人,面对谣言或不实信息,我们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对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要多一分清醒、少一些盲从,保持冷静和理性,增强辨别能力。特别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時代,做到不轻言轻信,更不做未经核实信息的二传手,努力为维护健康清朗的信息空间作出自己的微贡献。 责任编辑 / 丁兆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