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理论研究综述 |
范文 | 高宁 〔摘要〕文化生产方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围绕文化生产方式的提出、内涵、结构、类型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相关问题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学术界在深化理论认识、探索总结文化建设规律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文化生产方式;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1-0082-06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相互交融的趋势日益凸显,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实现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文化研究成为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围绕文化生产方式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现就相关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一、关于文化生产方式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提出并运用了“精神的生产”、“精神生产”、“精神生产的方式”等概念,这成为学者们研究文化生产方式理论直接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作为“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实际已经提出了宗教、法、道德、科学、艺术作为精神生产方式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精神生产作为人类历史活动的三种生产之一,与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相并列。而在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19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间关系的认识已达到新的理论阶段,提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出于对唯心主义“文化史观”的警惕和阐述捍卫唯物史观的需要,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这三种生产形式中主要集中研究了物质生产的过程。晚年马克思受摩尔根等人的影响在研究原始社会时对人的生产也进行了初步探讨,恩格斯在《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也对人的生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却并未对精神生产展开深入研究和详细论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经常将“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方式”等概念(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交替使用,借以来分析物质生产过程和阐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由于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主要研究物质生产的相关问题,因此这种概念上的替换使用不会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但这也客观上造成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长期有人将经典作家特殊语境下的概念使用方式理解为一般的使用样式,由此得出“生产力”、“生产方式”等概念只针对物质生产而言这一结论,强调“生产力”就是物质生产力、“生产方式”就是物质生产方式。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变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马克思恩格斯受当时社会文化水平所限并未深入研究的文化生产在当代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文化生产力”概念被学术界提出、接纳并逐步形成共识,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在党的正式文献中使用。“文化生产力”理论的探讨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视野,赋予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随着文化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学界发现仅用“文化生产力”概念亦不足以衡量文化以及文化生产的整体发展水平,更无法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因此,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文化生产关系”、“精神生产方式”等理论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就国外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理论出发,不断深化对艺术、文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本雅明从艺术的生产力和艺术生产关系的矛盾入手,开创了艺术生产理论的先河;伊格尔顿提出了文学生产方式理论,认为文学艺术是意识形态的再生产;马歇雷认为文学和意识形态的缝隙透视出文学的意蕴。”〔1〕 就国内而言,有学者探讨了提出精神生产方式概念的意义和作用:其一,在分析一种社会形态时,既要分析其经济形态即物质生产方式,也要分析人文形态即精神生产方式,通过两者的互补、相融关系,可以全面地理解统一的、完整的社会形态;其二,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使人们在物质生产方式与精神生产方式以及在由它们的统一而构成的社会形态中,坚决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原则,从而抛弃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经济决定论”。该学者还提出,运用这一概念可以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民族为何会在社会形态上显出不同的结构性特征、甚至走向不同的发展路径,这些都可以从精神生产方式的差异上找到答案。〔2〕与这一观点相类似,有学者提出,广义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精神资料的生产方式,而精神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一概念的使用,可以解释说明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积累和发展过程,通过其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关系的分析能够更好地阐释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3〕 二、关于生产方式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涵义 1.关于生产方式的涵义 生产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其内涵作用曾保持普遍共识。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学术界特别是经济学界对如何理解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学术争鸣。 第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论。早在1938年斯大林在写《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就提出:“生产、生产方式既包括社会生产力,也包括人们的生产关系,而体现着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4〕其后,我国的理论界吸收借鉴了这一论述,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评述。赵家祥等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有关生产方式的论述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五种情况,并与斯大林的定义进行分析比较,赞同斯大林对生产方式概念的论述。〔5〕肖前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也明确指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方式既是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也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6〕 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介论。部分学者认为,生产方式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并不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并且把两者联系起来的中介范畴。当前,这一论断在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讨论,形成的主要观点包括: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说,即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特殊方式;〔7〕劳动生产条件说,即生产方式指劳动的生产条件,包括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或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8〕生产技术方式说,认为生产方式的精确含义即生产的技术方式或具体的劳动方式;〔9〕多重含义说,认为生产方式有多重具体含义,包括劳动方式、生产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形式。〔10〕 2.关于文化生产方式的涵义 与生产方式概念的理解相对应,当前学术界在使用文化生产方式(又称精神生产方式)概念时,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种理解可表述为文化“生产方式”,与物质生产方式概念相对应,属于广义层面的使用;第二种理解可表述为文化生产“方式”,与文化传播方式等概念相对应,属于狭义层面的使用。 第一,广义的文化生产方式 许多学者认为,文化生产方式是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前者反映的是文化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学者提出,文化生产矛盾运动过程涉及文化的生产机制、生产内容和服务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分别回答“如何生产文化”、“生产什么文化”、“为谁生产文化”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总和就是文化生产方式。其中,“怎样生产”的问题更带有根本的性质。人类进行文化生产时既需要处理“文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又需要处理“文化人”与“文化人”之间的关系。〔11〕也有学者认为文化生产方式就是文化发展中的多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即文化生产-接受模式。〔12〕 第二,狭义的文化生产方式 还有一些学者尽管并未对“文化生产方式”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但从其使用这一概念的语境来分析,他们主要是从狭义意义上来理解“文化生产方式”概念,将其作为文化生产的方法或途径。例如,党的文献中提出的“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13〕,就是从这一意义上来使用的。有的学者实际上将文化生产方式理解为文化生产技术方式,从科学技术对文化生产方式影响这一角度出发,突出强调科技进步给文化生产的对象、工具和过程所带来的变革,认为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生产方式逐步实现了从文化手工业到现代文化大工业的深刻变革。〔14〕也有的学者将文化生产方式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认为现代觉醒实现了从传统技术为主的物质生产方式向人文价值为主导的文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运作特点来看,文化生产方式是以价值为主导的社会管理。〔15〕 三、关于文化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形式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文化生产方式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处于人类某一发展阶段的文化生产方式受当时物质生产方式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并随其发展而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学者们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文化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形式进行了划分: 以社会物质基础为依据。有学者提出,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历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人类文化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约5000年前到公元1500年左右为农业社会以及农业文化阶段;从公元1500年到1950左右为工业社会以及工业文化阶段;从公元1950左右至今为(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以及信息文化阶段。该学者认为,文化在人类历史中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而这一演进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16〕 以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为标准。有学者依据人类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的不同,将现代文化生产方式分为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11〕其实,马克思在1861年至1863年的《剩余价值理论》中就提出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的判断。黄力之先生认为,“这里,马克思提出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也可以视为‘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按照这一划分标准与逻辑,人类文化生产方式的演进则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文化生产方式、奴隶社会文化生产方式、封建社会文化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17〕 以物质生产媒介为划分标准。有学者对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概括,以技术媒介为参考标准划将其分为四个阶段:与远古时代的身体媒介相对应的部落化生产方式、与农业时代手工工具相对应的个体化生产方式、与工业时代机械印刷相对应的集体化生产方式、与信息时代数字媒介相对应的多元化生产方式。〔18〕 以科学技术革命为标志。有学者提出,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进步给人类文化生产方式带来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使图书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第二次是19世纪电子技术的发明,使视听产品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出现了音乐、电影、无线电广播、电视等视听产业。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仍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包括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它促使文化生产方式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文化传播方式极大丰富、产业融合趋势明显、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界限日趋模糊。〔19〕 以文化生产与接受的关系为依据。有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的生产和接受混为一体的混合文化;脑力与体力劳动分开后文化生产和接受明确界分的贵族化文化,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早期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当代新的文化生产方式是大众文化生产方式。大众文化生产方式打破了以往的单向性的从文化精英到文化受众的文化生产-接受模式,社会大众不仅能够自主选择和接受文化,而且直接参与文化创造活动。〔12〕 从学者们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文化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文化生产方式内部要素之间、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文化生产方式既受物质生产方式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随其变革而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具有不平衡性。 四、关于文化生产方式的基本结构 在讨论文化生产方式“是什么”、“如何分类”之后,学者们就文化生产方式特别是广义文化生产方式的结构即“包含什么”进行了分析,对文化(精神)生产力与文化(精神)生产关系的内涵定义、构成要素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1.文化生产力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关于文化生产力的含义,大多数学者赞同将文化生产力定义为人类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强调了精神劳动者的“有目的的活动”和所生产产品的系统化,认为文化生产力是精神劳动者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运用精神生产手段创造系统化的观念形态产品的能力和力量。〔20〕还有学者对这一定义进一步细化,认为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同时又是创作和制造文化观念及提供价值理性的社会能力。〔21〕还有学者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对文化生产力进行定义,认为其主要是指经营性文化产业对社会生活的贡献能力,它与文化传播力、公共文化事业的文化服务力相对应。〔22〕 关于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学术界大都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力”概念的分析思路来展开对文化生产力结构的分析,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三要素说。许多学者以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划分为依据,将文化生产力分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基本要素。有的学者用精神生产手段代替其中的精神劳动资料,认为生产手段分为精神性和物质性两种手段,精神生产的手段与精神生产的对象的区分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还有学者将文化生产力的三要素划分为:作为主体性要素的人,作为客体性要素的文化资源和作为中介性要素的思维方式等。〔23〕 第二,四要素说。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文化生产力是文化力最基本的特性。构成文化生产力的四大要素是:优秀的文化人才,优良的文化产品,科学的文化管理和必要的文化生产条件。以文化管理为例,它又包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加强互联网的管理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等内容。〔24〕 第三,动静两层次说。有学者提出若从静态来分析,文化生产者和文化资源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若从动态上看,文化生产力必须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因此,文化体制、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互动机制以及文化生产力自我更新的效率等都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基本动态要素。〔25〕 2.文化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学界对“文化生产关系”这一概念的称谓有着多种理解,但在文化生产关系所包含的核心要素这一问题上认识大体相近。就文化生产关系的含义而言,一般认为它特指人们在文化生产实践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有学者将精神生产关系称为“精神生产的社会结构”,即人们在精神活动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如物质活动一样,精神活动不是彼此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而总是由彼此处在一定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人们完成的。〔26〕 关于文化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一些学者认为文化生产关系包括三个要素:精神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精神生产关系的基础;人们在精神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精神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决定的消费关系。〔27〕还有学者则认为三大要素应为:精神生产者与社会的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精神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精神生产者之间的关系。〔26〕 3.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两者的关系 关于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两者间的地位作用,学者们认识也不统一,甚至完全相悖。 第一,文化生产关系决定说。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不是精神生产的关系一定要适合精神生产力的发展,恰恰相反,是精神生产的关系决定了精神生产力发挥的方向。两者的矛盾展开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矛盾是潜在的、矛盾已展开和两者的冲突。〔28〕 第二,文化生产力决定说。更多的学者赞同这一观点,即文化生产关系由文化生产力所决定。学者们认为,即使是精神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相互适应,那么精神生产力决定精神生产关系也是根本的、主要的方面。也有学者将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看作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文化生产力决定文化生产关系,而文化生产关系又对文化生产力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29〕 五、关于深化文化生产方式理论研究的思考 从总体上看,学术界对文化生产方式相关问题的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从理论上探索总结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推动了我国文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对文化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深化理论认识、解决文化建设现实问题上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1.应关注对文化生产方式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 当前,学术界对文化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成果尚不系统,相关的一些论述大都分散在有关精神生产、文化生产等论文或著作中。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深入研究文化生产方式问题的专著,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学术界对文化生产方式概念本身尚没有严格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在使用这一概念时表达的并非同一个涵义。就具体要素而言,学者们研究文化生产力的热情较高,理论成果较多。但研究文化生产关系,特别是从文化生产方式这一整体性视角出发来研究文化问题的仍然较少,此论题尚需要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与重视。虽然一些学者就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相互关系、文化生产的发展演变、影响和制约文化生产方式发展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总体而言,学术界对文化生产方式的研究尚处在概念分析整理阶段,亟需进一步深化:一要明确文化生产方式这一概念的定义定位,梳理弄清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作用和运用此概念进行文化研究的意义。二要研究探讨文化生产方式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内部作用机理。三要科学总结文化生产方式发展变革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的一般动力机制、演进规律。 2.应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理论的研究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的变化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文化产业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进行了探索,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理论尚未深入研究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应当是符合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立足于当代中国特殊国情,以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为根基的文化生产方式;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是区别于传统单一计划型、封闭型社会主义而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开放、多元的文化生产方式;同时又是与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形态文化相区分的文化生产方式。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理论的研究,至少应包括:从文化生产方式视角来分析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变迁历程,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形成的复杂性、必然性,探索其演进的规律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的基本结构、发展阶段、具体特点、类型划分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 3.应加强运用文化生产方式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 近些年来,特别在党提出区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当前文化生产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从宏观整体视角进行思考尚显不足,亟需将文化生产方式理论与我国文化建设实践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当前,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进入快车道,文化生产关系正发生深刻变化,调整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面临着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运用文化生产方式理论分析、梳理、解决当前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要深入研究加快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方法途径,包括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不断革新文化生产的工具手段、建立完善科技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的有效机制、理顺文化生产中人与物的关系、推进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二要不断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生产关系,即文化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创新文化生产的组织形式、改革文化体制机制、理顺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等。三要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正确处理好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重视研究文化体制机制等生产关系的变革,也要注重对文化生产力内部机制、动因系统等方面的分析,实现两者的相互协调、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贺晓武.试论文学生产方式理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周民锋.人文形态初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新解〔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1998,(2). 〔3〕万宁.论精神资料的生产方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4〕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2. 〔5〕赵家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7. 〔6〕肖前.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1,230-231. 〔7〕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7,(2). 〔8〕胡世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生产方式〔J〕.当代经济研究,1999,(6). 〔9〕胡钧.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再认识〔J〕.理论经纬,1997,(2). 〔10〕于金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9). 〔11〕庞庆明,张锡恩.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生产方式变革的主流与原则〔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1). 〔12〕金民卿.大众文化: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8,188. 〔14〕刘玉珠,柳士法. 文化市场学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31. 〔15〕张卫国.论人文价值管理主导模式:文化生产方式〔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5). 〔16〕魏新龙,张红岭.论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演进规律〔J〕.兰州学刊,2008,(3). 〔17〕黄力之.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与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及其延伸〔J〕.中国社会科学,2012,(4). 〔18〕曾建辉.文化生产的媒介演变及其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11,(4). 〔19〕祁述裕.文化生产方式变化需求文化体制机制创新〔N〕.人民日报,2011-10-14. 〔20〕陈仲华,杨镜江. 精神生产概论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110-112. 〔21〕侯宗华.文化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驱动力〔J〕.探索,2006,(1). 〔22〕李超民.增强文化整体实力的意义与路径〔N〕.光明日报,2013-09-22. 〔23〕田丰.论文化生产力〔J〕.广东社会科学,2006,(5). 〔24〕高占祥. 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1-124. 〔25〕刘文俭.文化生产及其生产力〔N〕.学习时报,2005-12-26. 〔26〕〔苏〕托尔斯蒂赫. 精神生产——精神活动问题的社会哲学观〔M〕. 安启民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81. 〔27〕李树申,赵瑞江.略论精神生产的几个理论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28〕李文成. 追寻精神的家园——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9,136-159. 〔29〕王文臣,王艳.论精神生产方式及其特点〔J〕.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责任编辑:刘彦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