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铁脚板”精神永不过时
范文

    盛小伟

    革命战争年代,红军依靠“战士双脚走天下”,完成了震古烁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万里跃进,长途奔袭,战士们用双脚赛过了“四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一句“练好铁脚板,打败反动派”之说,一句“人民的队伍是好汉,个个长着铁脚板”之唱,说出了、唱出了百折不挠、艰苦卓绝、克服一切困难的“铁脚板”精神之内涵。

    当下,“铁脚板”精神传承最多、体现最为明显的,要数一大批摸爬滚打在基层一线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干部,他们“走村入户”“走街串巷”“访贫问苦”,奔波在辖区的田野、村头和社区的角落。“铁脚板”精神,正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成功经验。

    “铁脚板”精神,是真正走进群众心中的“敲门砖”。身在基层一线,面对面地与群众作交流、做工作,带给群众的是完全不同的直面观感和心理感受。干群之间,只有走得动、走得勤,心才能靠得近;自上而下的各级干部,只有充分认识到“铁脚板”精神走入群众心中的“敲门砖”作用,才会走得进村、入得了户,才会有开门迎、进门坐、知心聊。

    “鐵脚板”精神,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功”。城乡的社区、村民小组,涉及面广、事务繁多,百姓百条心,所思所需所求各不相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张表格、一次汇报、一次会议和敲敲键盘之中。基层治理也需要“绣花”功夫,要细、精、实,比如在全面小康解决了绝对贫困之后,还有没有相对贫困的人口(或家庭),是否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及其他不可预知的突发情况。这需要基层干部发扬“铁脚板”精神,一户一户地走、一家一家地访、一家一户地摸。只有把“腿勤”的“基本功”练好了,才具备了做好基层工作的前提。

    “铁脚板”精神,是支撑工作的“硬功夫”。习近平总书记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形象表达了对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其中的“脚力”处于基础地位。我们常说的调研,其真谛在于“走”和“访”,可以获取真实、可信、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坐在办公室等上门、送上门、报上门的材料,都是经过“加工”后的“二手货”,与亲耳听、亲眼看以及“打破砂锅问到底”得到的,有本质上的差异。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练就“铁脚板”的“硬功夫”,到基层一线去、深入到群众中去,必须静下心、沉下身、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以腿勤支撑起嘴勤、手勤、眼(看得)准、耳(听得)清及情况明。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了来时的路。虽说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应用等大大改善了工作场景及条件,但也不能有了“车轮”忘了“走路”,毕竟有些山路崎岖、有的空间“角落”,需要踏实行走才能通过或抵达。千万不要“天真”或充满“理想”地认为,借助“互联网+”或“+互联网”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且不说“键对键”“屏对屏”永远给不了“面对面”的温暖,更甚者,“计算机解决不了算盘时代所有的问题”,许多工作都需要靠双脚行走,入室入户入厂到现场。可以说,向深处走,往实里干,脚踩大地、踏踏实实、扎扎实实的“铁脚板”精神,不光是现实有需求,更是时代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学习、领悟和传承“铁脚板”精神,也应是全党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系无锡市市场监管局调研员)

    责任编辑:朱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