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若干问题研究 |
范文 | 王彩霞 曹蓓蓓 摘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信息社会,什么样的队伍为广大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和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环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统领意识形态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合力打造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新格局。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2-0068-04 DOI:10.16654/j.cnki.cn23-1464/d.2016.12.028 在第六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他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中国未来道路的发展走向,决定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对此必须高度警醒。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话语权、管理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在现代信息社会,什么样的队伍为广大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和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环节。队伍是基础,课程是途径,网络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和土壤。本文主要探讨意识形态工作中队伍、课程、网络的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并试图提出参考的解决路径。 一、队伍 (一)现状与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从狭义上说,包括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及党团工作者等;从广义上说,是全体教职工队伍(仅从高校内部范围来讲)。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及党团工作者直接和学生打交道,直接肩負意识形态工作职责,特别是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排头兵”。 意识形态问题,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领域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直接承担教学任务,需要在对中国的国情、社情、民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待与解释。目前高校的主力教师基本都是中青年教师,对国情、社情、民情了解不充分的情况客观存在,尤其在复杂形势的领域,有的教师无法解释重大理论问题,或者无法针对学生的困惑做出合理解答,这就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工作在意识形态阵地的第一线。相比专职教师,他们和学生的日常交流与互动更多,但往往更多担当管理班级行政事务的职责。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的要求,专职辅导员总体上要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同时,每个班级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但是,由于高校受事业单位编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队伍都存在配备不足、人手紧张的情况,因而往往不可避免地造成他们忙于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生活服务等工作做的还不够,忽略或者没有更多精力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 另外,高校中其他课程的教师往往认为意识形态工作只是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事情,其他教师不承担此项责任,所以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系统了解和学习不足的情况,也存在有意无意地回避一些关键问题的情况。 (二)解决路径: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工作,关乎高校的办学方向。高校的全体教师都负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任,都应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首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一方面,加强教师自身本领和传道授业解惑能力的建设。教师本身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要主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真学才能真懂,真懂才能真信,真信才能真教。另一方面,高校党委应该主动以各种形式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比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机制,定期外出学习、组织国情调研等,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要用科研支撑教学,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教学与科研紧密相连,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完成规定数量的科研学术工作,有效地把科研精华转化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 要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合力。对专职教师来讲,评价他们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职称。当前高校教师职称评价的标准普遍更注重科研,这也导致部分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论文的写作和发表上,对教学内容、方法的钻研不够。高校应自主探索建立符合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评价标准。对辅导员队伍,应优化选拔机制,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中来。按照《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号)的意见,高校中实行按岗评聘,一人一岗。辅导员、班主任队伍除承担管理职能外,同样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也有一定授课任务和科研成果,不能评聘职称对他们是很大的冲击,不利于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建议可以试行管理岗为主,职称岗评定资格的办法。一方面按教师职称职数的适当比例评聘专职辅导员的专业职务,另一方面对其中的优秀者专门给予领导职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岗位的吸引力,提高辅导员队伍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力。 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应当对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党团干部等重要力量进行全面整合。一方面要完善制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党委领导力,加强组织建设。以学生党团组织为抓手,加强学生基层党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另一方面要打通队伍合作边界,鼓励支持辅导员骨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互相兼任,鼓励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推动队伍的有机融合,形成合力。 二、课程 (一)现状与问题 高校意识形态课程以思想政治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主要渠道。为大学生上的意识形态相关课程一般统称为思想政治课,研究生课程中,开设更为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004年以来的10余年间,党中央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文件,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上认为的施与受的關系不完全适用于思想政治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知识的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不单是理论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还是学生要理解、接受其所宣传的意识形态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并且从效果上要将其内化和转化为行动。由于高等教育在学时、学制上的客观限制,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数有限,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课程吸引力不足,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效果不明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缺乏吸引力,课程内容相对陈旧和枯燥,空心化、虚化现象明显。课虽然上了,但是效果和内容是割裂开的两张皮,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不够。思想政治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是必修课,很多学生是为了学分来修这个课,效果不佳,有时还起反作用。 (二)解决路径:学以致用,重视实践 中宣部和教育部2015年联合下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要求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注重资源整合,探索建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长效机制。 课堂内容,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青年报》2015年3月28日报道了一篇《复旦大学“抢救”思政课》的文章,复旦大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不用点名,学生不用依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每位学生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件设置议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通过老师的点评与深入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说明,意识形态教育要以学生接受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发现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理论,是当今思想政治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较为理想的课程设置思路。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在全面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关注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影响,对“抹黑中国”“美化西方”有计划地批评,看清实质。 要完善课程设置。在高校中,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高校只有300多所,还有2 200所学校没有。应该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调整、充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学计划,加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课程难度和深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学的系统性、全面性作为重点,进一步理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程的先修后续的关系。要不定期邀请各领域专家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讲座,更深、更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新形势。 要强化课堂教学纪律,意识形态实行一票否决。在这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实施“党委听课制”“督学督导制”“学生评课制”三位一体的课堂意识形态制度。通过党委委员分批进课堂,更加真实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牢固地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通过专家督导教师的学术方向和教学水平,重点考察教材、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纪律等,从根本上防范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意识形态的风险,让课堂讲授更有纪律,巩固马克思主义课堂主阵地,不给错误言论以传播渠道;通过挑选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政治素质高、学习成绩优异、为人正派的学生,组成学生教学评价员队伍,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准确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提升教学质量。 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实践锻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环节。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学生们提出相关问题,带着问题投入到社会调查实践中去,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真正了解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道路认同和情感认同。简单说来,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才能真正掌握课堂上所讲的理论,并将之内化于心,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学校方面可以通过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对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进行资助等方式,激发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通过课堂上的中国故事和课下的实践调研,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坚定信念的后备人才。 三、网络 (一)现状与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20-29岁的青年网民占比最大,占网民总数的31%。青年人成为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大学生和大部分研究生年龄都在这个阶段,掌握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处于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因而也必然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目标。 网络新媒体的内容庞杂,传播便捷,同时又可以全民匿名参与,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网络,可以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网络在给学生带来资讯便捷、更深参与的同时,也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网络空间的相对透明和平面化,使得各种意识形态都能在网上凸显并相互碰撞和交锋,网络管理的难度加大。传统的信息管理体制机制是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现在网络舆论的快速传播、匿名发表、交互表达等,使得意识形态过程中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成倍增加。与此相对应,另一方面,这也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对中国网民进行渗透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渠道。最为常见的是打着“民主”“自由”“普世价值”的名号,传播资本主义的思想观点和价值理念。如果不能很好应对上述情形,将严重消解高校核心价值观为基石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 (二)解决路径: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平台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開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要把握好舆论导向。高校应主动通过网络关注、研究分析意识形态领域新形势新要求及师生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关要求和措施;在特殊时期和关键节点,高度关注,反应迅速,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处置突发事件,并积极引导舆论。同时辨别与区分反面舆论与负面情绪两种不同性质的情况。对于错误思潮和混淆敌我性质的,要坚决抵制,坚决处理,主动出击。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传的各种社会思潮,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其产生的背景、根源、所起的效应,科学、理性地比较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本质区别。高校中常引发负面情绪的事件大多与奖助学金、学分、吃、住、行等日常学生管理和服务保障相关。针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抓住学习压力大、家庭生活难、社会工作重等问题,要健全维护学生利益的机制,畅通渠道,及时了解研究生院研究生们的合理诉求,进行协调沟通,做好政策解读和心理疏导工作,遵循学生思想特点和规律,主动征求意见建议,化解矛盾,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提出合理的应对解决方案。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平台建设,主动占领网上思想阵地。组织微博、微信公众号,撰写相关理论文章,引领社会新风尚,扩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魅力。在高校官方网站上,建设红色专题频道,弘扬主旋律;加大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的正面宣传力度,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党史国史、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等主题的网络论坛及征文活动,旨在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力度,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增强四个自信,抵制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设一批贯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网络精品课程,用科学理论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进一步健全舆情综合防控体系,加强网络监管。实行校园论坛社区、微博等实名登记注册,加强网络监管,坚决杜绝通过网络危害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事件的发生。对高校官网及其二级链接、登记备案的微信、微博等公众账号进行意识形态审读。重点审读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存在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等情况;是否违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或者重大方针政策;是否存在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歪曲党史、军史等情形。 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这是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遵循。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创新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整合资源,不断提升统领意识形态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合力打造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新格局。 [责任编辑:秦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