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三个原则
范文 摘要: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模式。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强弱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性、批判性和实践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目的与学生的主体成长需求相契合,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的科学思维方式,必须着重培养专业领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以人为本;批判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8)01-0072-005
一、 “以人为本”的实现:
与主体成长需求在最大程度上的契合
(一)激励与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一种在价值认识领域强调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的教育,与一般科学认知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主张的价值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取决于主体的价值需求。因此,作为价值认识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调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需求。对于在青年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而言,只有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同青年学生实现自身价值与人生理想的诉求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实践过程才可能依据受教育主体真正的需求与实际关心的问题而展开,培养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切实得到提升。
高等院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10年以来,有了可喜的工作成果。一些人预想,马克思主义的“假大空”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脱离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两张皮”问题会令其在短暂的喧嚣过后归于沉寂。但事实恰恰与之相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所显现的优势与成效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青马工程”所开创的良好局面,使得高等院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成为近几年高等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大进展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一大亮点。作为科学和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校园精英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特别是与其主体精神成长的需求是契合的。而一旦当代大学生群体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甚或是全人类的福祉联系到一起,其迸发出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任何人都不可小觑的。
(二)准确把握培养对象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
大学生群体是高校“青马工程”的主要培养对象。这一青年群体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有着鲜明的群体特点。相比早期的青年群体,他们更加注重个性的展现和主体价值的实现。在这样个性鲜明的新一代之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并采取与他们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产生的不同需求相契合的培养模式。基于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认同感,但同时缺乏对重大国内外事件深入思考的特点,教育者要注重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培养对象理性看待我国的现实国情,深入分析国际局势;基于大学生群体内心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但欠缺与之匹配的行动力和执行力的特点,教育者要注重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基于大学生群体生活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且人际交往呈网络信息化的特点,教育者要注重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利用符合他们的话语体系进行理论教育;基于大学生群体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价值观但价值取向又趋向多元化和功利化的特点,教育者要注重以有效的方法来助推学生寻找人生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契合点。[1]
(三)引领、塑造、历练和发展,实现崇高理想与人生成就的契合
对尚未步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教育者对其进行理想信念的培育和内化,就是要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努力实现“知识传授、情感升华、意志巩固和道德实践的统一”[2]。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而言,為实现培养对象自身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就要注重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以理论引领青年、立足需求塑造青年、创新模式历练青年、整合资源发展青年。以理论引领青年,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原则为着眼点,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原则为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原则为着力点,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与传播工作,引领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立足需求塑造青年,是指在高校“青马工程”的工作实践中遵循因材施教、分类引导的原则,切实助推培养对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出贡献以实现个人成就与社会理想的契合。创新模式历练青年,是指要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念,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改进培养路径。整合资源发展青年,是指高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要注重积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培养对象理想信仰的内化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平台,为其主体性的发展需求提供切实的政策保障和发展助推力。着眼于崇高理想与人生成就深层次的契合点,引领、塑造、历练和发展青年的过程,就是有效助推培养对象在获得专业发展成就的同时努力实现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理想。
二、“批判性”的基点:培养的科学思维方式
(一)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特质培养人
马克思主义因其彻底的辩证法而有鲜明的批判精神特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在批判的基础上诞生的。”[3]批判精神作为一种立场和工具,它指向一切不合理的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基于这种深刻的、毫不妥协的批判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必将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进而最终实现自身的解放和自由。批判精神特质深深地融入了马克思主义所涵盖的全部研究领域,深深地融入了不断自我扬弃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学说。深刻的批判精神特质作为一种立场、态度和方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让自身落入既定的认知模式或已有结论的窠臼,这正是马克思主义顽强生命力的源泉与最大的理论魅力所在。
青年是求新、求变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特质只有在对青年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与展现,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思想共鸣与学习热情。然而,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既定理论知识采用单向的灌输方式依然是当前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主要模式,这并不能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真正深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无法使他们在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的环境中真正领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无法使他们在自身成长的诸多取舍与迷茫中果敢坚毅地抉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特质,灌输给学生的僵化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的人生理想在社会现实面前只能是苍白、乏力的。因此,只有让培养对象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并善于用批判的立场和方法去思考、分析和选择,[4]才能让他们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精神力量,才能使个性鲜明的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管用的”。
(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基点
批判体现着思维的理性,批判的过程是发现矛盾并追寻矛盾存在的依据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对矛盾的某些要素进行简单的、绝对的否定,而是在辩证否定的同时产出新的事物,这是一种扬弃的过程。批判反映了认知领域的深度,体现着思维活动的理性。批判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它对批判对象的价值判断需要经过客观的分析、合理的逻辑推演和缜密的综合论证。[5]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培养科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与基点。”[4]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中,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点构建的培养体系对提升培养对象的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理想信念作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与集中体现,它的内化过程是十分复杂和艰巨的。
首先,塑造理想信念是要在准确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规划人生的奋斗方向。对客观规律的把握需要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只有具备理性的思维方式才能对客观事物进行准确的分析、评估、判断和推论,才有可能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其次,理想信念的培育包含着明显的情感要素。主体只有产生“相信”的精神状态,其理想信念才能确立。就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自身所感知的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影响。随着社会变革的日益深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甚至某些社会丑恶现象,如果缺乏理性的分析与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仅从主观感受出发设置机械的价值评判标准,就很可能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产生片面的、主观的认识,甚至形成先入为主的、有失偏颇的价值判断与情感认知。
最后,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区别,除了它们对真理与谬误的判断标准不同以外,它们的确立过程也存在根本不同。宗教信仰主要靠感性体验和认知而形成,它不需要思维的理性和理性的思维。如果不把提升培养对象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作为理想信念培育的基点,仅仅靠感性认知的累加或凭借政治情感的浸染而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般的信仰,只能是形而上学的、教条的,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信仰”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现实中是注定不会长久的。
(三)注重经典,关注现实
高校“青马工程”的实践成果告诉我们,在高校培育和造就一批堪当重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别于其他方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教育工作。在社会思潮激荡、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成长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如何树立?作为在社会转型、改革开放深化背景下成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他们的核心素养又如何得以塑造?对于当前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来说,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批判性特质,就是要在培养实践中注重经典、关注现实。
首先是要注重经典。让培养对象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中真正理解批判性特质,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正是在对旧哲学的批判中,马克思主义初步形成了彻底的、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古典经济史观的批判中,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正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深刻的批判中,马克思主义逐步形成了“消灭現存状况的现实运动”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这种革命的、彻底的批判性深刻地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反杜林论》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我们也只能在认真研习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才能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应当看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有别于一般性的教学活动,也不是各类知识性讲座的简单累加,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深刻的批判性及其理论魅力无法以知识传授的方式单向传授给学生。因此,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必须注重经典。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通识教育”内容,把研读经典纳入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二是采用“经典读书会”、“研习小组”、“研读沙龙”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经典著作研习活动;三是将培养对象对经典著作的研读状况,特别是学习态度,作为遴选、考核与淘汰的重要指标。
其次是要关注现实。既要“传道”更要“解惑”,要引导培养对象在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实现自身理想信念的内化。
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就是在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中诞生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彻底的批判性还体现在它依据不断变革的社会现实不断对自己的学说进行自我批判与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在不断自我批判与扬弃的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应当看到,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只可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的探索与奋斗过程中培育。在这一背景下,面对各种社会矛盾与多元价值观念相互交错激荡的现实,正处于理想信念内化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难免迷惑甚至动摇,而这也很可能成为校园精英群体思想分化的起点。因此,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注重关注现实,既要“传经”更要“解惑”。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进行辨析,一是要着眼于在对现实社会矛盾的辨析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与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辨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复杂社会矛盾;三是要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辨析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与严峻挑战,并在勇于担当中坚定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实践性”的实践:
培养专业领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一)找准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实践的契合点
“两张皮”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教育脱离了高校整体的人才培养工作,因而也就脱离了在校学生群体最主要的成长环境与最为重要的群体特点。任何教育实效的提升都是由诸多教育要素汇聚合力而实现的。脱离了高校整体的人才培养工作,诸多教育要素合力的产生也就无从谈起,靠“单打独斗”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是很难取得教育实效的,也是无法持续的。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与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教育的着眼点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因此,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不仅要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更要注重培养专业领域堪当重任的马克思主义者。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针对培养对象的专业背景并依据其所处的不同专业学习阶段,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设置培养目标。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契合,首先体现在培养工程自身的发展建设目标应当着眼于构建具有特色的青年人才成长平台。富有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的,并且符合青年创新拔尖人才现实发展需求的成长主题平台的构建需要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人才培养实效的切实提升。平台的构建有助于不断拓展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路径,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工作格局,进而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其次,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和学校普遍意义上的人才培养工作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也得以契合。这一契合集中体现在培养工作立足大学生群体个性化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从培养对象的个性差异和优势潜能出发,夯实培养对象的政治理想信念,完善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结构,塑造学生专业创新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具备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深厚马列理论素养、高尚道德情操、强烈责任意识、宽厚知识基础、优秀实践能力和开阔国际视野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出可堪大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1]
(二)推进专业领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实践
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是其在今天也保持着旺盛生命力与持久影响力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到底作用如何?理想信念的培育对于成长为栋梁之才还“管不管用”?要回答这些疑问,首先,就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主体价值追求的实现。其次,对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而言,主体价值的实现不能仅仅停留在工作理念的层面。如果不能够让在校大学生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对自身的专业水平与就业技能的提升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青马工程”就无从谈起它的实效性与影响力。因此,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中,一方面要着眼于找准学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的辨析能力;另一方面,要聚焦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提升,积极探索有别于第一课堂教学模式的专业领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
“项目化教学团队”的教学模式:“分序列培养”是指在提升培养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同时,依据其专业背景与发展潜质分序列地培养专业胜任力的培养机制 。专业胜任力培养序列现阶段分为学术、政治和商业三个方向。与专业序列培养相适应,为保证教学团队的独立性与教学效果,也为避免培养工作与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重复,或者使培养工作成为政治理论类讲座的简单组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项目化管理的运作模式组建教学团队。在这一机制实施过程中,根据培养对象所处的不同专业和年级,可采取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招投标方式,组建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团队和专业序列教学团队。[1]
“理想信念+专业成就”的课程体系:对一年级学生采取专家讲座等教学形式,着重引入政治情感、通识修养和基本技能,在广泛的遴选对象中开设通识培养课程。对二年级学生采取读书会、专家导读、理论宣讲等培养方法,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當下的社会热点和遇到的专业问题深入思考,进一步加深和强化培养对象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全员通用能力”,着重强化“精英核心能力”。对三年级学生则重点培养实践能力,磨炼培养对象的意志品质,采用国情观察、专业热点调研、实习实践等培养方法,对培养对象的“专业成就能力”进行塑造。为四年级学生开设助推平台课程,助力培养对象实现自身价值,在此基础上,强化他们的角色认同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1]
“弹性学分+末位淘汰”的考评机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应当采取严格的遴选标准,设置严密的遴选环节,在二年级本科学生中遴选优秀分子作为培养对象。这些优秀分子要具备一定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在校表现积极,同时还要具有浓厚的求知欲和较强的发展潜力。切实保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实效性,在教学管理中要逐步实施学分制,并依此进行课程模块化建设。学分制的实施使培养对象可根据培养方案对学时和学分的规定在不同课程模块中自由选择课程修满学分。同时,要对培养效果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学分绩点是重要的观测指标,它同时也是在培养对象中实施“末位淘汰”的重要参考。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树祥,高杰.积极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3-01-14(005).
[2]邱吉,孙树平.理想信念内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北京:教学与研究,2007,(07):86-91.
[3]徐春艳,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马克思主义求证[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13,(05):17-21.
[4]李萍,童建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返本归真[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5):139-146.
[5]宋臻.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大学生德育[J].上海:当代青年研究,2011,(02):13-18.
(责任编辑 吴 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