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铁路桥梁养护维修技术 |
范文 | 薛晓涵 摘 要: 铁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连接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纽带,铁路桥梁是为火车跨越山川、河流、峡谷或其他障碍物而修建的构筑物,是我国铁路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铁路的通畅性,因此铁路桥梁的维修养护显得格外重要。铁路桥梁在日常使用中受自然条件与外界条件的影响难免出现损耗,为了给铁路提供更完善的行驶环境必须重视对其维修养护。基于此背景,笔者对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技术 近几年我国铁路交通的建设运营有了很大提高,给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捷,铁路工程的建设速度与建设规模较之前有了质的飞跃。铁路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纽带为铁路网的畅通与安全行驶提供了保障,但是建成使用后很容易受自然与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功能退化,譬如雨雪天气与自然灾害,再譬如车辆碾压或先天施工技术欠缺等,这种功能退化若不及时发现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列车的安全行驶。强化后期维修养护就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降低构造成本、延长铁路桥梁使用寿命的必要手段。 一、铁路桥梁的常见问题 (一)梁体混凝土裂缝 梁体混凝土裂缝属于铁路桥梁的常见问题,当桥梁投入使用一阶段后,荷载量与运行量持续上升,桥梁肯定会出现疲劳效应,其中混凝土裂缝就是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目前已知的裂缝病害有三种,第一种是竖向歪曲裂缝,它主要出现在梁体跨中部侧面,从侧面延伸到混凝土的边缘地带,竖向裂缝是三种裂缝中最多发的,因为它与火车的轴重、行车的密度有直接关联,当铁路桥梁出现这种问题裂缝时对梁体的受力性能影响最大。第二种是斜向裂缝,它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梁体剪切力大于承受力而产生的,斜向裂缝是三种裂缝中最少见的一种,多发于桥梁梁体的肋部,主要由桥梁结构受力情况不均引起的。第三种是纵向裂缝,也是梁体比较普遍的裂缝,主要集中在支座附近,对整个桥梁的影响相对较小,造成这样的裂缝的原因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无论是哪一种裂缝若得不到及时维护都会降低桥梁的耐久性,影响整体质量。 (二)支座问题 支座问题是铁路桥梁中相对复杂的存在,当火车的轴重增加,支座所要承受的荷载力也不同于往日,这时列车的质量发生变化,其摇摆力与制动力为了保持平衡也随之增加,这样桥梁为了支撑列车只能增加支座的磨损或者增加本身的位移量。假如列车的荷载进一步增多还有可能带来转角超限等问题,是铁路桥梁结构本身的伸缩性与转动能力受到制约。譬如盆式橡胶支座中很容易出现聚四氟乙烯板受损,造成受损的原因复杂,主要有三,第一是由于聚四氟乙烯板的生产质量不过关,直接降低了支座的性能;第二是存在设计缺陷,出厂设置未能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三则是桥梁纵向位移超过限度,使橡胶支座出现不必要摩擦。当然,支座还有很多类型,不论哪一种支座投入使用后都会受到损耗和侵蚀出现功能下降现象。 (三)梁体挠度超限问题 火车在行驶中轴向负荷有时会出现偏差,当偏差参数到达一定限度后对铁路桥梁的梁体竖向挠度产生直接影响,竖向挠度会因参数的变化而增加负荷量,这时桥梁混凝土板梁竖向承受的荷载会超过预计的数额,因此挠度与原先设计的参数不符将超过相应限制,这样会影响列车的平稳行驶,在后期维修养护中有必要对梁体进行适当加固。 二、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一)维修技术 1.梁体挠度过大处理措施 从维修的角度考虑,面对梁体挠度过大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進行体外碳纤维板加固,首先对桥梁的碳纤维板增加预应力,使桥梁强度得到进一步加固;其次增加碳纤维板预应力之后应提高梁体的抗弯承载能力。双管齐下共同应对梁体挠度过大现象。 2.支座病害的处理措施 以上述中提到的盆式橡胶支座为例,对待这类支座病害应先观察聚四氟乙烯磨损程度,先定向修补,若严重损耗则需更换处理,可使用球形支座代替盆式支座。球形支座的滑板材料与摩擦副系统相较于盆式支座水平更为先进,其应力更富有弹性。除了盆式橡胶支座还有摇轴支座,这类支座的倾斜度最大不能超过七度,七度以下可以扶正处理,若大于七度则需要进行更换,可选用绞轴滑板支座代替原有支座,这类支座的荷载实用性比摇轴支座更优。无论是哪一种其目的都在于弥补缺陷,延长寿命。 3.混凝土梁体裂缝处理措施 当铁路桥梁出现裂缝需先观察裂缝情况,记录其宽度与走向,然后确定不同处理方案。譬如在竖向裂缝中数值小于025mm可以进行灌封处理,若参数大于0.25mm需要进一步观察,采取其他方式加固,像粘贴钢板或换梁法都能起到加固与填补的作用。 (二)养护技术 铁路桥梁的管理应以预防性维修为主,也就是说日常实践中要做好风险预判,将风险控制在可见范围内。定期养护是预防的必要手段,首先可以通过标准化管理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即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定期检查、制定符合要求的标准化流程,按照要求将结果归档处理,在规范化管理下为后续工作展开提供基础。其次,精细化管理过程,精细化又指碎片化,对细小的病害给予充分重视,并策划阶段性运营试验,对重要桥梁枢纽进行长期监测,尽早预警风险。再次,强化养护管理的信息化,目前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已非常普及,但是在铁路桥梁的养护中相关资料缺失较多,增加了养护的难度,若能建立维护网站,不断更新桥梁设计、维修信息则能给其他工作人员提供详细的数据参考,继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桥梁养护工作。 三、结语 综上,我们对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技术有了简单的认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对铁路交通的需求也不同于往日,铁路桥梁作为铁路运输网中的枢纽直接影响火车的行进安全,因此定期的养护与及时的维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应本着预防性维修的原则,将养护与维修结合起来,科学管理,为火车的安全行驶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懿如,毛峰雨,张继臣.浅议铁路混凝土桥梁结构病害的处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5:80+82. [2]陈龙珍,张朝坤.铁路提速后的桥梁维修养护问题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4,05:32-33. [3]刘嘉武,王海林.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铁路桥梁的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研究[J].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8,01: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