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简述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范文

    马驰宇

    摘要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日益广泛及社会趋于多元化,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黑势力等新的犯罪特点,这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已严重的破坏了社会稳定。因此分析青少年最新犯罪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有的放矢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团伙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066-01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最新特点

    (一)从犯罪形式来看,共同犯罪、合伙作案多

    这是由于青少年年龄小、感情脆弱、依附性强,容易形成“小团体”,容易互相影响,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识,就可能形成共同作案,也容易得逞。

    (二)从犯罪性质来看,严重犯罪多,手段残忍,后果严重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心理发展却比较在思想表现为不成熟性,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往往存在偏差容易走向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

    (三)从犯罪动机来看,突发性犯罪多,动机单纯,带有盲目性

    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做事往往不计后果,容易丧失理智,引发犯罪。

    (四)从犯罪年龄来看,逐渐趋向低龄化

    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五)盗窃、交通肇事案件多,主要盗窃摩托车和公用设施

    青少年不注重学习驾驶知识,没有安全意识,开快车,导致交通肇事比例有所上升。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犯罪的产生不仅要有引发犯罪的诱因,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

    (一)自身因素

    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往往缺乏辨别是非和真伪的能力,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便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青少年的启蒙老师,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古人曾说过“养不教,父之过”。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不正确的家教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造成青少年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造成青少年性格缺陷。养成不良习性。

    (三)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学校在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上作了很多努力,但仍存在一些缺陷。

    (四)社会因素

    社会上不良风气腐朽思想和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而不稳定的时期,极易受社会“黄、灰、黑”色污染、侵蚀和危害。

    结论应该是肯定的。正如法国当代犯罪学家所指出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包括法国和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执行监禁刑的可悲现状,验证了监狱具有致罪性的论断。”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我们更应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有机结合,构成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网络,形成整体合力,进行综合治理。正像《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第2条)所提出的:要成功地预防少年违法犯罪就需要整个社会进行努力;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条)也明确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针对前文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试总结并做出以下预防对策:

    (一)自身预防

    青少年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高尔基曾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提高青少年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是预防犯罪的基础,青少年尽管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才能使他们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法规规范、道德规范和约束言行。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

    (三)学校预防

    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让青少年在学校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情操高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否则,如果学校教育不力,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因此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教育陶冶青少年的德行。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授知识的场所,无论在教育的力量上、教育内容上、教育形式和教育时间上,都优越于其他场所,学校教育要加强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放在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位子。

    (四)社会预防

    社会应采用多种措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建设,结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司法预防

    完善立法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许多国家都是采取法律的手段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而且在这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