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社会转型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
范文

    李小贤

    摘要 社会转型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功利化的挑战,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和网络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的挑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市场经济 文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83-02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现代开放性社会的转变。社会转型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功利化的挑战,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和网络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面临着市场经济物质化、功利化倾向的挑战

    (一)社会价值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

    价值观是人们判断某一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标准和判断依据,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选择起着不同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的价值表现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部分,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包括个人得到的荣誉、地位和金钱等;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判断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一个人的人生有没有价值,价值大少,不是看他从社会中得到了多少,而是看他为社会贡献了多少。马克思主义承认个人的自我价值和正当利益,但是更强调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个体的物质化和功利化倾向

    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但是价值规律仍然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于绝大多数生产者来说,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渡商品的实用价值、得到商品的价值。市场经济这种强调交换、强调功利的特性,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带动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但是市场经济也大大强化了人们的物质意识和功利化倾向,因为生产的直接目的影响到对商品的价值评断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有没有价值、价值大小,是根据其能够交换到的价值来判断的,从这个标准出发,一个事物不管其社会效益如何,只要能带来经济效益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市场经济激发起来的这种利益意识、金钱意识被片面化、绝对化,容易导致个体对金钱的追逐,容易产生拜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面临着市场经济物质化、功利化倾向的挑战

    个体的价值判断标准从来都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是由其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利益的调整,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观念领域的冲突。“市场经济的核心动力是追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市场规则向外渗透, 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切向钱看,崇高的奋斗目标丧失光彩,被冰冷的金钱欲望和强烈的感官刺激所取代,人们精神追求日益物质化和功利化。”①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教育,虽能在理论上认识到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同社会需要相结合,但是又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一旦涉及具体问题、具体利益如失业、下岗、贫富差距等问题时又往往首先考虑个人得失,使理论认识与实际行为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倡导的社会价值导向要想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任务就更加艰巨。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信念是指人们对相应目标事物所具有的坚定的评价或行为倾向,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和信念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既要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提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合乎时代进步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革命力量的源泉,是革命事业成功的保证。邓小平同志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因此,不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淡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否则,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等方式超越国界,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逐渐融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方的政治和文化观念随着经济交流的过程不可避免地涌入中国,中国在文化领域“呈现东西文化交汇、古今文化融合、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既有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并为之服务的社会主义主导文化,也有反映我国文化传统的主流文化,还有反映宗教信仰自由的宗教文化,以及具有时代特色甚至具有西方文化色彩的大众生活文化如休闲文化、网络文化、娱乐文化等。”②

    (三)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双重的作用,积极的作用表现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打破了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接受新思想、新思维的年轻一代成为社会创新的生力军,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对我国社会问题和自身的存在境遇进行新的关注、思考和论争,表现出多元的价值评价标准和取向上的差异性。这种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变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推动着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考、创新和提升,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转型期的人们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精神上的指引。

    消极的作用表现在:西方凭借在经济方面的强势力量,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在“自由”的口号下,各种政治言论在网上出现,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外来文化思想,特别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影响和渗透,它们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观念、政治思想和政治信念。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及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种种问题,面对文化多元化趋向,有的人思考批判质疑,有的人不加怀疑地全盘接受,从而有可能使部分中国公众对我国政府产生政治认同差异、政治信任偏差、政治情感疏离、政治评价分歧等,引发或者加剧人们的政治思想混乱和政治心态的不稳定。如何既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有效地抵御“西化”、“分化”的图谋和腐朽文化的侵蚀,给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统教学组织模式面临着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教学组织模式是显性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教学组织模式是显性教育,是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主要形式有:课堂教育、专题理论讲座、报告会、大众教育传媒等。显性教育具有以下突出特性:第一,目标明确。显性教育采用明确的、直接的教育方式来传达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第二,形式规范。显性教育在使用时大多有组织权力做支撑,通过制定政策、规章、制度等,有计划地安排教育内容。第三,效果显著。显性教育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向公众传达必要的观点和思想,它往往能够让公众很快地了解和捕捉到教育者的意图。

    显性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要、占主体地位的教育方法。它以正面宣传为主,以塑造和提高大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采取正面直接的方式,有利于引导大众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性教育带有强制性、规范性特征,从制度上保障了它能够承担起宣传国家意识形态的任务,同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性和方向性,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开放性、隐蔽性和虚拟性

    开放性。我们正处在开放性的信息时代,信息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网络生成、存储和传播。网络整合了传统的大众媒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摆脱个体的、地域的、国家的限制,构建出全球信息传媒。网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现代的手段,通过网络,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的积极参与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交往,同无数个人以及整个社会进行物质和精神的交换。

    隐蔽性。网络作为一种传媒不仅传达消息与知识,而且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一方面网络以先进信息技术手段适时传播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及社会所倡导的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使大众在一个比以往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另一方面,各种政治言论在网上出现,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传播政治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鼓吹西方的政治主张,诋毁、歪曲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些言论增加了人们价值判断中的困惑,造成一些人价值评价标准模糊。

    虚拟性。在网络中,人们无需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可以任意宣泄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满而不必顾忌法律的限制。网络交往中的无责任状态很容易使人们的法律意识及社会责任感遭到弱化,从而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做出一些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

    (三)显性教育面临着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的挑战

    增加了舆论控制、监管和导向的难度。网络使现代人的生活空间从相对狭窄的现实空间进入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由传统的课堂传授向网络延伸。网络文化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当教育对象接触到一些“黄色”、“黑色”污染信息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反华”渗透信息时,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很难对他们给予及时的控制、监管和导向。

    使得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在网络中,人可以以虚拟的符号形式出现,教育对象获取网络信息、进行网上交往与娱乐时,所产生的种种思想上与心理上的问题,很难被察觉并给以及时的矫正和引导,其结果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难以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形成信息互动,从而造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缺乏沟通,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时代特点,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注释:

    ①赵建芳.转型期我国社会信仰危机的成因及出路探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11).

    ②陈义禄,王敏,刘带.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以韶关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韶关学院学报.2008(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