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经济学原理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范文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完善,在经济学中,市场形成规律能够被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其中供需理论也有一定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应积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力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顺利实现。本文从经济学原理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关键词 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实践

    作者简介:杨岳,中共兰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0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应积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力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顺利实现。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在文学和哲学领域体现的。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从更大的范围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实践进行分析和知道,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很好地完善,并通过大众化的方式顺利实现。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

    最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十七大報告中出现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正式提出。

    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准确地把握,就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继承,是纳克斯注意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要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理解,能够为促进我国当代马卡斯主义大众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当前中国实践结合形成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七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 由此可见,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就是要努力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发展。

    所谓大众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与广大群众一样,满足广大群众的实际需要。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研究中能够得出,大众化说的就是不被少数人占有,是被大多数平民人口所占有的。

    大众化的概念具有双重性的特点,是一种动态化的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和状态。这二者并不矛盾,大众化是动态化的过程,要实现大众化就是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使得价值观以及知识等被群众接受。

    与此同时,大众化也是动态化大众化过程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化就是一个过程,是国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被更多人接受,更好地指导群众的实践活动。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能够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使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能够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与理解。

    二、经济学原理分析

    市场的构成需要两个条件,需求和供给,只有二者同时存在能够有市场存在,在这经济学中是最为基本的原理。需求说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价格水平下有购买的意愿,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能够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能力相结合。购买的欲望和能力能够构成市场的有效需求,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很多因素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能力,主要有商品自身的原因、社会经济原因、消费者的原因等,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与需求是负相关的, 这是需求的规律。市场构成中,供给也是极为重要的要素,说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价格水平下有购买的意愿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市场的有效供给主要包含供给的欲望和能力两方面。供给数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价格、厂商的未来发展、政府政策等,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是正向变动的关系的,也就是供给的规律。

    经济学原理中,市场形成的规律与条件能够满足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如果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经济活动的市场,那么需求一方就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而供给方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可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成主要包含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以及这一需要得以满足的理论成果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市场形成规律的应用

    经济学原理中,市场形成的规律与条件能够满足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如果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经济活动的市场,那么需求一方就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而供给方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市场中,要实现其有效的运行就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对经济学需求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购买欲和购买能力共同组成了市场的有效需求,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需要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作为研究的起点,从经济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设其实就是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不断的满足。市场中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现实需要与利益驱动之间的平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需要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利益等相结合,进而顺利实现。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供需理论的表现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分析,其实就是供需理论的合理应用。人们的需要主要有物质和精神需要两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进行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诉求逐渐多样,社会建设是比较庞大的工程,需要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之间的关系。

    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逐渐改善,精神需求也呈现出变化的态势,人的运动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社会的进步是通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世界的满足得以实现的,如果脱离了利益,社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不相适应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科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也不断丰富和进步,并且人民群众的精神以及实践需要也逐渐提高,并且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

    理论知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实需要的满足,理论的彻底性在于把握住人民群众这一根本。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满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礎,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并且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也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上存在不足,并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缺少专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需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提供有效的途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被更多的人接受。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需要对群众的价值观走向进行引导,积极开展教育活动,针对性对人们进行教育,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在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中找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通过网络化的媒介,强化社会管理,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优化,完善保障机制。要是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得到很好地优化,就需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进行完善,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

    在市场上中,供给欲望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我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发展,积极创新执政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实现了很好的发展与进步,这些都与社会主义理论是分不开的,也需要实践和人民群众进行完善,通过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很好地实践与发展,并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民群众获得好处,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及精神需求得到提升,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极向前。

    五、结语

    总而言之,从经济学原理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用科学的应用供需理论,通过发展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而使得人们的物质以及精神需要得以满足。当前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和发展,执政理念也完善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需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更好地发展。

    注释:

    刘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方式与实践——从“五项因素”公式及“误读”理论看.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3).26-29.

    张潇文、姚润皋.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3(3).33-39.

    赵国友.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条件和路径——源于经济学原理的启示.长白学刊.2010(2).45-48.

    平章起、宁静.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理论与现代化.2010(2).26-31.

    洪银兴.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参考.2016(6).1.

    高煜、岳永.在比较与综合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52-59.

    高奇、周向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途径——兼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渗透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100-1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