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生平等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范文 | 摘 要 平等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契合点,把其作为高校法治教育的重心,在当下中国具有现实性与合理性。平等精神的内涵包含知情意三個方面,因而应围绕这三个方面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 大学生 平等精神 法治教育 道德教化 知情意 作者简介:王俊杰,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兼职律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114 一、背景与意义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与战略部署,为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大背景下的中国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围绕“建设法治中国”这一目标,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划。其中,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及“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的工作安排。2016年,宣传部和司法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则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和“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的工作要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法治教育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一方面需要把法治教育推向新的阶段与高度,另一方面需要在法治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的元素,实现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这就要求高校法治教育工作者们,不能因袭守固,必须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来对待新时期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在我看来,在现实语境下,有效开展法治教育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找到当今中国社会群体与个体在道德意识与精神层面上存在的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消极因素,二是找到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契合点。遵循上述思路,笔者对实施大学生平等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展开以下讨论。 首先,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个不应回避的事实是,中国社会在快速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与矛盾,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因分配制度的缺陷和公权力的腐败所引发的较为严重的社会不平等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阶层的撕裂与鸿沟。这不仅使部分社会成员产生了“仇富”、“仇官”等不正常的极端心理,也使物质至上、金钱万能、享乐主义等畸形价值观成为许多年轻人奉行的人生信条。当前社会的许多扭曲行为,比如争当网红、炫富攀比、裸贷等,正是由社会不平等导致的不健康心理与价值观的外部行为表现。社会的浮躁心态和不良风气已经蔓延到大学校园,成为侵蚀大学生心灵的主要污染源,大学生对这些精神病毒,并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如果听之任之,青年大学生群体则有发生集体道德陷落的危险,并将严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民族复兴大业。此外,在历史传统上,古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秩序是建立在人与人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尽管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已经走了一百多年,但巨大历史惯性对人们价值心理的影响却是无法完全消除的,一旦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增多,各种旧时代的遗毒又会沉渣泛起,从而阻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是中国改革与发展大业的建设者与推动者,他们能否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是否具有现代性道德人格,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在他们中间有开展以平等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教育工程。 其次,笔者认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肩负起中国现代化建设重任以及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公民群体,因而是一种从知情意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的内在人格的塑造的活动,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可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契合点。由于平等首先是一种道德意识与精神,比如人际交往中的不卑不亢的心态(及其行为表现),所以平等精神既是法治精神固有的内涵,又是所有现代性道德的根本出发点,体现了社会的正义,因而平等精神教育正是在法治教育中架设起的通往道德教化的桥梁。 再者,在人类所追求的法治理想中,自由固然是终极价值,同时自由精神无疑也是法治精神重要内涵,但相比于自由精神,平等精神与人类道德规范更具有直接关联性(自由意志与道德的关系则体现为另一种更深层的联系)。另一方面,就人类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平等问题也显得更为重要,当今人类社会的许多病态往往都是由于不平等所引起的。而在中国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解决社会中和人精神层面上的不平等问题,更是具有现实紧迫性。 最后,高校法治教育涉及的内容相当庞杂,教学活动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面面俱到的“法学概论”式的窠臼,这种教育不仅在现实中不可行,也难以产生真正的效果。因此,就教育的策略而言,把法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平等精神的教育上,既能及时关照现实需要,又能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反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校法治教育中重点开展平等精神教育,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之举,又具有现实性与合理性。 二、平等精神的内涵 明确了大学生平等精神教育的意义后,我们有必要先对平等精神的内涵做一番探讨与梳理,这是开展平等精神教育实践的前提。笔者认为,平等精神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至少应该包括观念、情感、意志三个部分的内容。 首先,平等在法哲学上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笔者仅在通常的法律意义上进行一般化的说明。笔者认为,平等观念具有社会和个人双重维度。在社会的维度上,平等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两种类型。形式平等包括抽象的人格平等与程序意义上的平等,具体指的是机会平等、权利平等保护、相同情况相同对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内容。实质平等指的是结果的平等,一般而言,侧重于强调经济上的结果。严格说来,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区分并不具有绝对意义,比如受教育权的平等、工作机会的平等都属于机会平等,但作为一种“结果”,将其归为实质平等,在逻辑上也没有问题。在个人的维度上,平等表现为某种人类优良的道德品质,比如经贸活动中的诚信,权利行使中的谦抑与容忍,对他人的友善,对婚姻伴侣的忠诚,反抗不公平对待时的勇毅等。 其次,由于某种观念一旦被主体真心认可或信奉,主体就会在一定的情境下会产生某种对应的情感體验,因此各种平等观念总是与一定的人类原始情感相对应的,比如认同实质平等观的人会对弱势群体表现出同情,认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人会对公平裁判的法官表现出敬重,认同机会平等的人会对就业中的各种歧视现象表现出愤怒。 最后,仅有平等观念与情感并不足以产生与之相应的外部行为,平等精神的最终养成还需要控制行为的意志力的参与。平等精神是知情意行的合一,缺少了意志的环节,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就有可能会做出与平时认知和情感倾向相背离的行为,比如一个历来清廉的官员因为家属患病需要巨额医疗费于是不得不接受他人贿赂。 总而言之,平等精神是知情意三方面的综合体,知代表理性的方向,没有了方向,就意味着人们的情感与行为会变得盲目,人类历史上许多怀着某种平等社会理想的人之所以犯下令人发指的暴行,往往就是因为对平等缺乏理性认知而仅凭一腔热血行事造成的后果;情代表情感的浸润,人是有血有肉的灵动的生命,如果少了情感的浸润,人要么成为只会执行命令的麻木的机器,要么成为熟稔规则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无论上述何种情况,人类社会终将沦为冷漠无情的世界;意代表意志的决断,是知行合一的根本保障,缺少了意志的决断,平等精神就会变为可望不可即的空中楼阁。 三、大学生平等精神教育的实施 在厘清平等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实际,笔者拟就大学生平等精神教育的实施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以平等精神教育为重心的法治教育需要有良性大环境的配合。一方面,高校管理决策层应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与保障,高校领导者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以历史的远见来对待高校法治教育活动,不能只停留在“领导高度重视”之类的官套话语的宣示上;另一方面,法治教育要有好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各方借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努力创造好的社会氛围与校园氛围,很难在想象一个乌烟瘴气的社会或校园环境中,道德教化能得以有效地开展。 其次,在教育教学的策略上,笔者要强调两点: 一是教师必须对现行对教材与教学体系进行重构,目前我国高校并无严格的正式意义上的法治教育课程设置,而是依托“法律基础”课平台实施相关的教学活动,因此,现行的教材与教学体系是远远无法满足新时期法治教育需要的,教师必须在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对相关的教材与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与拓展,使之更适合于平等精神的教育。 二是教师要秉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把课堂理论教学与情境教学、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知识背景与主体经验出发,在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前提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再引导学生从法律工具论的简单认识中走出来,使之逐渐领悟到平等精神其实是自身道德实践的内在而真实的需要,最终实现教育活动的知情意的融合。 最后,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笔者认为要从平等精神的知情意的心理结构出发,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要在知识与逻辑层面上把道理讲透,此处采用案例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会比较容易取得实效。 二是要注重“身教”的作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去感染学生,因为生活不总是研究与辩论,事实与逻辑的力量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十分有限,身边榜样的示范效应远比讲道理有用,也比人为树立起来的偶像更令人信服。 三是要设计好课外实践教学与活动环节,把主体间性的理念贯穿于其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使他们在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中,习得为人处事的规矩、方式,从而深化对平等理念的理解与情感认同,并且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嘉映,等译.西方大观念(第一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王俊杰.高校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韶关学院学报.2014(3). [3]王俊杰.高校法治教育再认识——全面深化改革与强国崛起背景下的考察.韶关学院学报.2016(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