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情况调研解析 |
范文 | 摘 要 贫困问题是一项历史性世界级的难题,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广西历来是扶贫主战场,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立足广西实际,对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性作用。 关键词 广西 贫困地区 精准扶贫 脱贫 基金项目:2017年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内外兼动: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YX7008。 作者简介:杨丽丽,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F3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5.081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经济总量在不断提升,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位,并保持至今。国力的增强促使国家财政政策的向广西倾斜,2004年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2008年北部湾经济开发开放区及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重大项目,对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如虎添翼,为广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之,广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坚实的工业基础、特色的农业经济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广西的经济总量逐年提升,2015年,广西GDP总量为1.68万亿元,全国排名第17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但是,自改革開放以来,广西的省域经济一直落后于其它省区市,导致广西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广西长期处于战争前沿,国家重大投资布局基本不考虑广西,致使广西经济建设长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二是广西地处西部边陲,地理环境不佳,不具备先行发展的自然条件;广西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70733.25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29.9%,地表坎坷嶙峋,土地瘠薄,加之植被大部被破坏,造成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三是广西人的观念落后,在抢抓机遇方面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广西的面积很大,但经济总量较低,在外打工从事的大多是低端劳务,收入较低。四是广西的科技和教育相对落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30.8%,低于全国9.2个百分;广西的科技主要指标均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上述落后原因造成广西目前的贫困人口数占到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7%。如何能够让452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成为广西迈入小康社会的短板。 一、调研目的 农村的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经济、文化等实力都提升了很多,但是广西依然落后于其它省市,还有很多的农村并未脱贫,对广西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广西精准脱贫的识别是否符合实际进行调查,有助于解决当前贫困农村“脱帽”问题,学习“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增强自身对农村现状的了解,以便知道如何才能精准脱贫,如何发展农村建设,如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建设,为全面早日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点微薄之力,不拖国家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后腿。 二、调研过程与研究方法 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研究进度、研究结果、表现形式及研究方法由调研组会议讨论决定。组内成员通过碰头,了解各自的想法,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调研所需的大致时间等情况进行了分工。在调研过程中,2名调查组成员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及QQ等形式互相沟通交流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调查所需的支撑材料对调研对象、调研进度和调研方向进行了及时调整和整合。 (一)面对面访谈法 在调研过程中,采取面对面访谈法对广西来宾市禄村村长、水鸣镇联合村等地村民及村委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通过与当地老百姓及村委会干部直接沟通和交流,了解了禄新乡禄村村长、联合村第一书记等关于当地经济情况及村民脱贫的想法建议,倾听了他们对政府解决农村脱贫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二)问卷调查法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广西农村村民生活水平和农村脱贫情况,入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禄村村民的脱贫情况进行,发放纸质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达100%;调查对象共计50人。此次问卷调查涉及人员范围广,受访者均为壮族;内容涵盖的知识面宽,所得数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人口多,经济来源有限 禄村平均家庭人口约5人,5人以上的家庭占调查家庭户的66%。由于家庭中人口普遍较多,经济来源主要靠务农为主,外出打工挣钱仅占22%,而农产品粗放经营的价格又过于偏低,导致收入太少;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在外打工,但很少部分是经商,不到农户的10%。从这些就可以对比出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差别,经济收入的方式太单一,而且利润低。而这些贫困户用于农业生产的成本在逐年增加,经济负担比较重。因此,对于农村来说,除了务农之外,如果没有其他途径的经济来源,势必导致入不敷出,最终会产生更多的贫困户。 (二)教育跟不上,缺乏科技种养 家庭贫困因素大部分是因为供子女上学费用较多且村民们除农业外极少有其它经济来源。教育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发展的影响很大,村民们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子女读书。在农村很多人都搞是搞个体农业,当地的经济也并没有的到很好的发展,还处于低生产、无机械化状态,因为没有技术、没有正确的技术指导,也无法靠村中的特色产品脱贫 (三)脱贫意识不强,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 村民的脱贫意识不高,满足于现状或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脱贫,这就使得村中的凝聚力不高积极性不大,就算有想法有机会带动脱贫也需要费很多心思。大部分村民不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这有村干部的一部分责任,他们并没有做好的宣传工作,但是,村民们也有责任,他们没有认真的去关注村中的情况,也没有真正的去关注国家的扶贫政策。 (四)当地政府对贫困户脱贫关心不够,指导工作待提升 从调研中可知,来宾市禄新村的农民,有36%的人认为政府对扶贫工作不够重视,只有16%认为非常重视,这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下达的脱贫攻坚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第一书记和当地干部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脱贫条件、贷款情况等一无所知,贫困户对下乡的干部满意度低,认为他们起不到引领脱贫的作用。 四、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 通过实地勘察、村干部、村民的访谈、问卷调查等,我们了解到了当地村民生活水平情况、对国家扶贫政策的了解和村民的脱贫意识,发现以下问题: 1.村民经济条件不佳。当地的村民虽然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村民的生活水平并不是很高,很多的村民常常因为子女的学费而发愁,有时候家中的某个人患大病就能使他们的积蓄瞬间变空,甚至负债累累。 2.村民的文化水平过低。许多的村民的文化水平都在小学和初中之间,很多的女性甚至都没读过书,大部分读过书的也仅仅是认识一些字而已,其它的知识并不怎么懂。当然,当地的村民都希望子女读书成才,但是许多的村民督促子女读书只是在子女小的时候,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经常不管不问,特别是到了初中高中,任其自由发展,争气就让他们多上两年书,不争气等到了十五、十六就是外出打工,无论如何都是可以生存下去。 3.村民与村干部关系不够和谐。在这次的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部分村民对于村委的分配问题感到不满,认为这些村官们对于农村贫困建档立卡等问题没有做到公平公正,但是我问了一下村委中的人,他们觉得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公平的,都是根据村民们的实地调查认定的。这说明了村民与村干部的关系没有达到真正的和谐。 4.基础设施管理缺失。村中的许多基础设施都遭到了破坏,许多村民表示没有人管理,有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不合理。 5.村中缺乏致富的带头人。通过调研,我们得知,大多数村民认为自己能脱贫的机率不高,没有脱贫的经济基础,更没有脱贫的项目可做,他们还认为现在到村中挂职的第一书记只是临时的,挂职时间到了还是要会到原单位工作,最终还是缺乏带领致富的人,因此,脱贫信心不大。 6.村民对国家脱贫政策认知度不够。村中的村民有很多对于国家的扶贫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关注时势,村干部也没有很好的做好宣传工作,履行职责,导致大多数村民对国家政策知之甚少。 7.村民缺乏创业意识。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一些没有外出打工的年轻劳力,他们有创业的想法,但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等各种条件,致使他们无法实现创业脱贫的目标。 (二)建议 在禄村与水鸣村调查访谈中,村民们给了我许多的发展建议,具体如下: 1.扶贫先扶智。要解决村民的贫困问题,必须重视发展教育,使当地农村教育趋向城市化教育。目前,来宾市禄新乡禄村的教育还是很落后的,特别是小学,学到的似乎只有语文和数学,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长,而且村民们的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落后,不够重视子女的教育,因此,还要改变农村的封建传统思想,让他们树立起一个重视孩子的教育观念。只有教育上去了,村民才懂得自学科技种养的各项技术,才能更好的脱贫致富。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加强道路、水电设施及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村民致富的重要保障。当然,基础设施建设好后,还要让村民们形成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互相监督”的农村风气。在走访调查中,我们见到了许多被破坏掉的基础设施,经过了解得知,是村中的一些人故意破坏的,原本村中还有许多的基礎设施,大部分都被破坏掉了,这反应出了一个村的村民素质有问题!素质不高,品德低下,就算经济上来了又有什么用呢? 3.发展特色产业。开发本村的特色农产品,挖掘本村的潜力和优势。禄村的许多特色农产品和一些优势并没有被人们挖掘出来,特别是村中那些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其经济价值并没有得到宣传。为此,村民应该联合起来,走互助合作的路子,走出大山,寻找当地农产品销售的途径。 4.确定脱贫攻坚目标。在村中确定一个脱贫攻坚的目标。村干部应该带动村民确定一个明确的、系统的、可持续的攻坚目标。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因为明确的目标是脱贫的前提,有了目标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我们觉得禄村现在的经济发展还比较缓慢,很大的原因可能就是脱贫的计划和目标不够明确。 5.村干部要带头致富。村干部是村民致富的领头羊,而且村干部不仅要做到公平公正,还要学会与村民沟通。我们在禄村这两天的走访调查中,也听到了村民对村干部发出的一些不满,且不说村干部是否真的做到公平公正,就算是真的做到了公平公正,但是与村民们沟通不好,同样会引起很大的误解。 6.政府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政府应鼓励一些人大胆创业,帮助那些有想法、有行动的人,让他们先富带后富。虽然禄村的田地整改了,农民生产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们还不富裕,还有很多没有达到真正的小康,仅仅是供自己子女上学和出现一些大的疾病就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无比的艰苦。 通过对广西来宾市禄村、玉林市联合村的调研,我们感受到了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但我们也坚信,只要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及各企事业单位的对口帮扶,加上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勤劳肯干,相信到2020年,禄村、联合村的村民会与广西贫困地区农民一起摘掉贫困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