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艺术教育的作用及启示 |
范文 | 摘 要 随着时代发展,当代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青年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对青年全面发展的影响逐渐凸显,在青年思想道德培育过程中艺术教育的影响同样重要,但是当今的艺术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艺术教育与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艺术教育在影响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的问题,来探析如何使艺术教育可以在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中更好渗透其德育功能,从而引导青年正确树立和培育价值观。 关键词 青年 思想道德建设 艺术教育 作者简介:赵晨,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5.324 在培育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众多教育方式中,艺术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时代的飞速变迁使当代父母开始不再只注重青年学生专业课的培养,转而把目光开始投向对孩子艺术教育的培训。艺术教育不仅承载授艺责任,同时还需发挥其育人的功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使人们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精神的缺失和道德的下滑同样伴随而来。艺术教育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创新了德育的形式,同时也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迎来了曙光。一、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功能 所谓艺术是指为反映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及人类对世界万物的理解认知而产生创造出的意识及物质心态。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也逐漸同生活融合在一起,无论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创作内容、审美模式都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艺术教育则能更好的把对艺术的感悟与德育联系在一起,在提高青年的艺术品鉴基础上与德育相结合,实现青年的全面发展。 (一)艺术教育的内涵 艺术教育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艺术教育,另一种是公共艺术教育。所谓专业的艺术教育就是指通过对艺术技法的传授以及实践能力的积累,培养艺术类人才的过程,这也是狭义的艺术教育,目的是只传授技术。公共艺术教育不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主要目的,旨在运用艺术形式、艺术理论,传递艺术情感和精神,引导青年能树立正确的艺术理念,激发青年对文化的认同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塑造完美品格、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青年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过程。 (二)艺术教育的功能 对于艺术教育的功能界定,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四条中提到“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的功能是多样的,不仅涵盖了对专业领域的培育,同时对于青年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及艺术知识,提升艺术素养。在艺术教育中,传授艺术的基础知识是其最基本的功能。通过艺术知识的学习,可以培育学生的艺术素养。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都取决于艺术素养的程度,通过正确的艺术教育,青年能够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积极的审美态度,在提高艺术品行的同时,也能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传播中华文明,激发爱国情操。艺术教育的过程离不开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对艺术的定义是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古代六艺。而当今的艺术教育在广义来说就是对古代六艺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青年更应该注重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深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3.感悟艺术精神,完善健全人格。艺术所呈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其对情感的表达,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还是演绎者来说,艺术作品都在当时的背景下融入了其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内涵。青年通过艺术教育更应该去感悟和品味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建立正确的情感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道德品格。二、艺术教育在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 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同样也离不开艺术教育发挥其德育功能,青年在接受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同时,也需要艺术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丰富。 (一) 时代发展需要提高和完善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对青年价值观的塑造和培育,而培育青年的价值观更离不开对思想道德的培育和建设。时代的进步,使得父母不在只关注孩子的理论课学习,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对于孩子的艺术修养。党和政府颁布一系列重要文件数次强调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对于青年成长的重要作用,充分表明了德育对于青年的重要性。艺术教育的主要特征在于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艺术教学当中,在培养青年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使青年能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符合顺应时代发展的、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习总书记关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阐述“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 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保障得以国家繁荣强盛和快速发展的重点。青年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责,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更加关注对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培育。在艺术教学中,做好思想道德的培育同样是学科的任务和使命。通过做好艺术教学中的德育培养,才能更好的提升青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加积极主动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 (三) 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完善青年的人格 艺术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不断影响青年人格的塑造。除了家庭对青年人格的长期影响外,最重要的就是学校教育对青年人格的塑造。当代青年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很容易迷失自我,缺乏理性思考,价值观的形成容易产生偏失,因此需要学校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充分掌握青年的道德水平和认识能力,在把握时代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使青年形成良好道德品行和健康人格。三、艺术教育在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人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但是同样出现很多缺陷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正确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在青年中的影响不容忽视。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并不突出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虽然学校和社会都广泛关注对青年价值观的宣传和培育,但是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只重视对学生的智育培养,而忽视了对青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培育。在许多学校的教学大纲和学生培养方案中,智育所占比重经常比德育的比重高很多,基本呈现一边倒的趋势。更为遗憾的是,在艺术教育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中,更是很少看到对道德培养的要求。这些现象反映了社会各界严重忽视对青年德育的培养,进一步反映了德育的体制建设不足。 (二)专业教师未能在艺术教育中发挥德育的功能 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健全青年的人格,但是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只传授专业知识,德育与其无关。这即违背了全面发展人格的宗旨,同时也不利于青年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教师在学生中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他们对学生的品行和人格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先提高教师的素质,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目标。青年教育是各方各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面,而藝术教育老师恰恰忽略了艺术的德育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于专门化未能与艺术教育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化实际上是为了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更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保证青年能够有权利接受专门化的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度专门化也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人们往往把道德教育的责任都推到专门的德育学科上,道德教育活动也变成了专门的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在特殊的地点,进行的特定的活动,给德育加上了特定的符合和枷锁。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体制设立起步较晚,相关教学制度建设都未能完善,艺术教育中的德育评价体系更是处在萌芽阶段,教学评价中更是不见对道德评价的标准,这一现象的持续会使德育的效果得不到其他学科的支撑而每况愈下。四、如何在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 (一)加强艺术教育中的德育比重,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艺术教育不仅能促进青年了解艺术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年的道德情操。德育并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其他各个学科要加强的内容,艺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加强德育在青年艺术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同时近年来的艺术作品良莠不齐,在教育过程中加强青年对艺术作品的辨识,发展积极的健康向上的艺术培育,从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转变艺术教育的方式,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 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方式仅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国家宣传等方式进行,这样的形式和内容过于机械化和单一化,不利于对青年价值观的培育。在艺术教育中融入德育的内容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形式更加丰富,同时丰富了青年的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的内容也要随之进行更新,改革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使艺术教育不仅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还能为青年带啦精神的丰富。 (三)为青年营造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增强青年的自觉性 培育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重视为青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家庭氛围。家庭教育过程中也要注重对艺术教育中德育的培养,转变功利的培养模式,为青年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高校的艺术教育要提高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让德育如风一样深入校园,深入每一位青年内心。同时校园要能开展大量文化德育活动,校园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在丰富的校园活动当中更是离不开对德育的宣传,无论是对古今的文化还是中外艺术,都能拓宽青年的眼界,在青年的道德培育中产生积极作用。五、结论 各种思潮加速涌入青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文化的碰撞不免带来许多问题和困难,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对青年的身心健康以及价值观的树立产生影响。然而青年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祖国的未来和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提高青年的文化素质,保证青年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当今中国的难题。艺术教育的德育渗透能使青年净化内心,升华人格,深入青年的精神世界和内心当中,从而引导和培养青年的行为方式。这恰恰是艺术教育的德育诉求,更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宗旨所在。 注释: 周芳.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 参考文献: [1]高洁,杨先艺.重视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 [2]别敦荣,夏晋.论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通识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3. [3]贾韬.论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功能[J].江苏高教,2015(2). [4]赵峰.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章丹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实践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