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银行担保的法律实践及其完善研究
范文

    摘 要 银行担保作为我国的一种重要的独立担保形式,在经济发展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很多企业、工程、个体等多种商业体系,都会不同程度的使用银行担保,通过担保在银行来进行资金转变,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体系快速发展,各类商业体系的发展都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对于银行借贷的需求量也在快速提升着,而由于经济体系发展过快,传统的银行担保法律明显开始出现不足,无法对担保做妥善的保障。

    关键词 银行担保 法律实践 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吴梅,安徽元贞律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D922.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031

    目前,银行担保在经济体系中,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辅助形式,由相关单位对银行提出申请,银行对其提供资金的形式,通常都会对商业经营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担保的有效性,還要承担一定程度的支付保证,并对相关单位申请担保的信誉以及偿还能力等作出严格的测评,以保证银行担保业务的顺利进行。银行担保法律是为了能够对担保行为作出有效的保障,提升相关银行担保的安全性,因此,在当前社会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完善银行担保的相关法律,对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银行担保形成的原因和形式

    (一) 银行担保的产生和发展

    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希望开展跨国贸易,但是由于贸易双方的熟悉程度不够,对于贸易缺少安全感,为了降低贸易风险,减少一方受到欺诈或者出现违约现象的可能,提高贸易的成功率,贸易双方都会要求对方提供一份对方认可的担保。在担保的体系中,通常能够作为保证的有两种,一种是某种财物的担保,双方将某些财物交给对方能够认可的担保组织,但是这种担保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财物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受到所在国家的规则限制,而且进行法律追责难度也比较大;一种是人的担保,这种担保具有一定从属性,严重依赖于贸易双方形成的书面担保文件,利用担保文件,担保人可以对贸易的一方进行法律约束,以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

    而伴随着银行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贸易担保形式开始逐渐被取代,鉴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所发挥的功能与占有的重要地位,很多贸易商家开始和银行建立了新型的担保体系,银行担保就是这样形成的。目前,银行担保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担保形式,很多大型银行在世界各国都享有良好的信誉保证,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 银行担保的形式

    银行担保在实践中的主要形式有两种,分别为: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

    1.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是目前世界经济体系中,大部分国家主要使用的银行担保形式。银行保函具体为,一种由商家向银行提出担保申请,银行在接受申请后,为商家开具的一种担保凭证,承担担保人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所支付的某些款项,维持商家贸易发展的顺利。银行保函是根据银行基础合同做制定的,但是其具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法律约束范围,制定银行保函时,应根据相关的行文,对商家与银行进行明确的约束,保证银行担保行为的规则性。

    2.备用信用证

    备用信用证是由美国银行所提出的,在上世纪,世界经济体系快速发展,对于银行担保业务的需求也在飞速提升着,而美国却由于某些原因,严禁国内银行开具银行保函,并对此进行明令禁止,而当时的银行担保业务在世界银行体系中,对于银行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发展机遇,为了经济发展的脚步,提升自身的发展竞争力,美国商业银行提出了备用信用证的担保形式。备用信用证在使用过程中,严格践行其备用性,在完成担保业务后,商家必须要将备用信用证退回。

    二、银行担保的国际法律实践及其发展

    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对法律的管理观念等都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差异,通常都会对贸易行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国之间的贸易行为也在逐渐增加,为了跟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银行担保业务的统一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惯例

    1.《合同担保统一规则》

    在上世纪世界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为了保障银行担保业务的整体推进,国际商会银行技术和管理委员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制定了维持银行担保业务统一化发展的担保统一规则,在规则中规定,统一化的规则适用于世界任何的银行担保业务中的担保文件。在合同担保统一规则的推行初期,很多国家对此并不认可,缺少相应的认可度,而且,国家贸易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各商家在贸易活动中关注的首要问题,很多人认为在统一规则中,缺少银行担保的独立性,因此,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2.《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

    在合同担保统一规则推出的引导下,为促进国际经济体系的发展,国际商会推出了《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在规则中确立了国际贸易银行担保行为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指出了银行保函的法律性质在担保行为中,是具有独立性的,而且,在完成交易之前是不可撤销的,对担保统一的规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由于在进行国际贸易行为的过程中,安全问题始终是困扰商家在贸易行为中的首要问题,而见索即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贸易活动中商家与银行的利益,在商家与银行进行担保业务协商的过程中,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在何种条件下可以进行索赔,而对方则必须支付相关赔偿,针对某些不可抗力,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在条文中也会进行明确的规定,保证担保规则的合理性。

    3.《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备用信用证也是国际经济体系中,使用较多的担保形式之一,因此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将备用信用证,也放入了银行担保业务的调整范围中。在规定中,明确了备用信用证,是银行与商家经过协商,满足双方需求后开具的担保业务凭证,在达成担保业务的相关要求后,银行需向商家支付相应数量的金额。

    4.《国际备用信用证惯例》

    在备用信用证的使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使用范围和相关特点,对备用使用证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很多相关的法律条文,并不适用于备用使用证。美国等部分国家为了促进备用使用证能够顺利的推广,与多个国际相关组织进行长期的协商,终于成功制定了一套能够在国际中适用的惯例,相关条文的制定更加详细,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国际公约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银行的担保业务已经成为了贸易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贸易的发展进程,一些国际相关组织推出了《联合国独立保函与备用信用证公约》,以此来保障国际化贸易的快速发展,该项公约在将两种银行担保形式的规则进行统一,提供更适合国际化贸易发展的担保规则,对相关的管理规则进行了细致化的明确,并对相关的情况的处理条文进行统一化的规制,保证在进行担保的过程中,擔保业务的双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合理的维护。而目前,公约的规则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使用,并得到明确的认可。

    三、银行担保的国内法律实践以及相关发展

    银行担保在整体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国情和相关法律的限制范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区别,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脚步,促进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交流,我国也针对银行担保业务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点加强与国际的经济发展进行接轨,利用外来的经济发展经营模式,来刺激我国亟待复苏的经济现状,而银行担保业务的推广,就是我国发展国际化经济交流的重要机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广,我国对于银行担保业务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加深,并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建设极大的促进。

    (一)我国对于银行担保的相关法律

    我国对于银行担保的法律最为常用的有两部,分别为《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担保法》,这是我国当前最为常用的关于银行担保的法律,前者是针对于国际相关惯例和公约中对于银行担保的相关规则下和我国基础国情和和相关的管理制度,所制定的对于银行担保业务的法律基础。而《担保法》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脚步,为提升我国在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的国际化经济环境中,银行担保的安全性的法律保障,在更多的时候,在对外贸易的使用中较为常见。

    (二)我国金融管理对于银行担业务的相关规定

    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为了提升整体的发展,对于银行担保业务提出了严格的管理,并对担保业务行为中的某些行为进行严格规制,并指出如果对担保合同内容进行变革,必须经过双方协商,如果任何一方私自更改,那么合同将立即解除;而双方中如果某一方未履行对应义务,结果也是如此。这些规定对银行担保业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保障。

    四、银行担保的完善研究

    (一)建立完善的担保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银行担保业务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也在不断地提升着。为保证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相关部门应针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做出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经济体系,建立一种银行担保的新理念,为银行担保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做好相关立法研究的基础建设。在银行担保的相关立法研究成型之前,相关部门应针对我国已有的银行担保制度,结合发展形势进行适当的调整,为相关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做好前期的适应。银行担保管理制度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保证管理制度能够始终与国际发展相匹配,以促进我国完善的银行担保相关立法快速完善。

    (二)对银行担保的欺诈行为和风险做好防范

    建立完善的银行担保欺诈行为特别处理办法,对银行担保的欺诈行为进行准确的界定,并制定相关的处理办法,保证银行担保业务的顺利推广。在管理制度中,针对与银行担保业务存在的某些风险,建立完善的防范措施,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降低银行担保风险的可能性,并保证在出现风险时,能够具有成熟的应急方案进行及时止损。

    五、结论

    综上所述,银行担保业务是国际化经济贸易活动的重要保障,为提升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脚步,保障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对银行担保业务的相关法律进行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法律保障的全面完善,才能更好地保障经济建设的快速稳定推进。

    参考文献:

    [1]孙馨.商业银行跨境担保法律风险防控[J].经贸实践,2019,243(1):202-203.

    [2]牛飞.商业银行贷款担保法律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8,4(14):54.

    [3]黄仁丽.浅析国有担保公司业务运作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7(1):28-31.

    [4]王艳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法律适用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8,3(7):42.

    [5]张艺君.商业银行保证金质押之法律分析[J].职工法律天地,2017,6(22):91.

    [6]路学军.论商业银行担保贷款的风险管理[J].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8,5(1):3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