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与新动向 |
范文 | [摘要] 世界经济于2017年终显亮色,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首次实现明显同步复苏。2018年年初至今,世界经济仍处上行周期,各国发展经济的信心不断增强。但值此全球经济增长基础尚待巩固之际,美国挑起中美经贸摩擦,将世界经济拖到了危险的十字路口。 [关键词] 经贸摩擦; 经济复苏; 经济形势 [中图分类号] F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8-0048-04 今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逾20周年,世界经济刚刚迈入上行周期,美国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将世界经济又拖到了危险的十字路口。旧伤未愈,又添新忧,考验着世界经济复苏的韧性,并将见证“美国优先”还是“合作共赢”才是国际社会共识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国际经济形势评估 世界经济延续去年的复苏态势,同步增长势头良好。多家国际机构和投行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与2017年持平或略高。2018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增速达3.8%,创下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预计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都将达到3.9%。其中,发达经济体2018年增速预计为2.5%,新興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4.9%。较早前,经合组织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速3.7%;高盛集团、摩根大通、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均持乐观态度,预测今年增速介于3.7%~4%之间;世界银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预测较为保守,分别为2.9%、3.0%。法国兴业银行认为,全球经济就增速而言处在10年来最佳状态。 IMF最新预测,美国今年经济增速2.9%,较去年的2.3%显著提升;欧元区从去年2.3%升至今年的2.4%;发达国家中,日本、英国和加拿大今年增速分别为1.2%、1.6%和2.1%,均低于去年的1.7%、1.8%和3.0%。今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达到77%,较2017年上升两个百分点。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稳步回升的带动,2017年拉美经济增长1.3%,虽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仍有差距,但总算扭转连续6年的下行颓势,预计今年将增长2.0%。因土耳其增长放缓,新兴欧洲增速较去年下降1.5个百分点至4.3%,成为唯一经济放缓的新兴区域。1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强化,周期性因素明显。多家投行认为,目前全球可能正处在新一轮朱格拉周期(8~10年,受设备更替和资本支出驱动)的起点。从历史上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朱格拉周期保持着较强的同步性。去年以来,美国、日本等经济体设备投资增速回升。美国、日本、欧洲的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修复,当前杠杆率处于或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周期性的政策刺激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前两年全球央行开始的新一轮同步宽松和各国财政政策转向宽松,为全球经济提供了宽松的信贷环境和总需求扩张,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逐渐显现。 各国竞推经济改革,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重塑比较优势。美国能源政策改革、放松金融监管以及去年年底通过税改立法将对美及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法国启动五年期大规模投资计划,推进劳动力市场。印度着手统一商品与服务税改革,并重组银行资产。拉美国家长期以来劳动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未有效配置;失业率高达9.2%,大量劳动力闲置;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发展滞后。在去年贸易增长拉动下,拉美国家政府财政收入提高,阿根廷财政赤字率下降,墨西哥实现了财政盈余,地区整体通胀飙升趋势得到遏制。目前,拉美私人消费和投资趋强,主要国家正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为经济结构转型做好人才储备。2017年,俄罗斯经济走出了持续两年的衰退泥潭。普京连任总统后,面对俄罗斯仍较脆弱的经济,正启动新的经济改革计划,将国内民生放在首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释放经济自由度等。此外,沙特、泰国、印尼、蒙古等国也在继续推行经济与财政改革。 世界经济整体增长态势向好,但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风险的根源并没有完全消除,风险随时会卷土重来。金融危机的“灰犀牛”说来就来,比如全球资产价格处于高位能否持续,全球资本市场牛市已持续8年,股市“非理性繁荣”及大幅调整的担忧开始浮现。今年以来,道琼斯、标普、纳斯达克分别突破26000、2800和7000点位,屡创新高。IMF全球房地产指数接近国际金融危机前高点,香港、伦敦等多地房价大幅飙升。2008年以来,ETF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价值增长约500%,资产规模达4万亿美元,在美股交易占比约25%。没有只涨不落的市场,现在泡沫比2008年更大了,问题是何时破裂和破裂后的影响。 目前全球负债占GDP比重远高于金融危机前水平。IMF统计,2016年G20国家非金融部门负债达135万亿美元,远高于2007年的80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危机后债务总体比例相对稳定,但目前公司债市场压力已开始显现,新兴市场债务则急剧增长,若主要国家央行加速收紧利率,低收入、高外债比重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承受利率升高和货币贬值的直接冲击。过高债务随时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更严重压缩财政、货币政策弹性。 全球贸易冲突增大,已呈现出的回暖之势或掉头向下。全球贸易及制造业的反弹是本轮复苏的显著特征。在连续五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之后,2016年下半年起,全球贸易开始复苏,2017年全球贸易增速反弹至4.7%。当前,美国特朗普政府加紧推行贸易保护和收紧移民政策。今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8年贸易政策议程及2017年度报告》指出,美国贸易政策将坚持“美国优先”,立足于支持国家安全、强化美国经济、达成更好的贸易协议、积极执行国内贸易法、改革多边贸易体系“五大支柱”。 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预测,今年贸易增长4.4%,较去年有所下调。世界经济论坛年初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指出,重商主义和保护主义压力在很多国家出现,将触发更广泛的全球风险。报告预测2018年“贸易战接连爆发,多边机制无力应对。对全球化认同下降,保护主义情绪加深,贸易争端触发报复行为,破坏全球供应链,打击全球经济,导致新的不平等和沮丧情绪,助力更积极的重商主义,引发更深的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炮舰外交风险”。 发达国家成为风险策源地 近年来,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由量宽到量紧,贸易、投资保护不断强化,政策面临重大调整。美国特朗普政府一手搞贸易讹诈,以老套的提高关税壁垒方式引发经贸摩擦;一手强化投资保护,以关闭本国市场相要挟,强行干预全球经济业已存在多年的产業分工链条,变相挤压他国市场空间。作为全球头号经济体,美国本应多方拓展与各国平等合作的动能,但与此相反,所谓的“美国优先”倾向正损害共同增长基础,令世界经济增长蒙上阴影。 一是发达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全球经济政策的协调难度加大,大西洋两岸成为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2017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相继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降低对世行等国际多边经济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威胁不会遵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裁决,突出“美国优先”、偏重双边主义立场,希望借双边谈判寻求“公平”协定条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直言不讳地指责特朗普屡屡破坏战后来之不易的全球经济治理架构。 二是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整拐点的负面溢出效应上升。美欧金融政策领域的“黑天鹅”不得不防。一方面,有限的货币政策空间难以应对下一场危机。过去危机中,美联储平均下调基准利率5.5个百分点。目前市场预期美利率将最终维持在3%左右。当新一轮危机浮现,即使美联储将利率下调至零,仍存在至少2.5个百分点的缺口,而欧、英、日等央行当前利率水平更低。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同步收紧引发叠加效应,国际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大。美国于2014年年底结束量宽,并自2015年12月启动本轮加息周期,至今已经加息六次。2017年10月,美联储还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随着欧元区经济增速的加快,欧洲央行将逐步退出规模为2.5万亿欧元的购债措施,这一措施始于2011年,自今年1月以来为每月300亿欧元规模。预计欧洲央行会在今年逐步退出、结束其量化宽松措施。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逐步趋同,与发展中国家政策分化扩大,全球流动性收紧加快,利率面临上行压力。1994年墨西哥货币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都有美欧发达国家升息的影响。目前,发展中国家本币贬值、资本流出、金融波动性上升等风险不容忽视。IMF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警告说,资金从新兴国家外流,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国际清算银行警告,全球市场已经习惯低成本的信贷供应,一旦全球利率上扬,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脱轨”风险。 三是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快速升温。就在世界经济复苏亟须巩固之际,作为头号经济体的美国频频挑起事端,并将矛头指向了中国,致中美经贸摩擦成为今年以来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目前,中美经贸摩擦“神经紧绷”,短期内并无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迎“大考”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走势平稳,转型加快。经合组织(OECD)预计中国经济今年仍将保持强劲增长,但出口和投资有所放缓;联合国预计,受内需和积极财政政策有力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稳固,但受再平衡措施影响,增速将逐步放缓;世界银行称,审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趋紧、经济结构调整和去杠杆化持续推进将使经济增速轻微下降。摩根士丹利称,中国经济将步入“增速更慢、质量更高”阶段。 2018年,中国经济将迎“大考”是指经济稳中求进仍面临诸多突出、现实的风险。一方面,进入“深水区”的经济转型面临内生性风险,包括房价失速下跌、地方财力紧张、社保资金缺口隐忧、企业去杠杆和重组困难、货币政策收紧过快致增长脱轨等多年叠加起来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的外生性风险较为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可能采取更具限制性、攻击性的经贸政策,中美经贸摩擦就发生在眼前。 2017年10月18日—24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首次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2月18日—2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上下同心,有能力排除各种干扰,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从量到质的巨变。 过去10年来,世界经济挺过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10年—2012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14年—2016年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调整期;也见证了中国经济持续、深度地融入世界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后3年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五年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论述世界经济时,都强调一定要站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理解当今世界的变化。这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的新形势、新特点,不断适应新变化,找准结合点,服务于新时代对外开放新要求。 特别需要密切关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情况,比如当前反全球化声浪、贸易保护和民粹主义升高等为何主要都发生在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除了外部的全球化红利不断递减,美自身陷入“二元经济”结构困境,以硅谷为代表的创新驱动经济与制造业转移、岗位流失的传统经济分化加剧。特别是21世纪以来,美国创新经济与传统制造业各走各路,渐行渐远,致经济社会陷入结构性困境。与创新经济竞争力全球领先相比,美国传统经济由传统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构成,竞争力弱,无法提供优质岗位。美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9月,共减少480万个制造业岗位,降幅接近30%。与创新经济动力十足相比,美国传统经济后劲不足。受全球经济低迷和产能过剩双重影响,钢铁、铝等传统制造业遭受较大冲击。如美钢铁公司由于巨额亏损,不得不寻求政府高关税保护。“二元经济”壁垒森严,传统经济释放出大量过剩劳动力无法被创新经济吸收。实际上,特朗普当选总统及其后政策转向内顾即是美国“二元经济”在政治上的真实反映。 同样,此轮中美经贸紧张和争端也是美国“二元经济”难以为继和对华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中、美一旦爆发经贸战,势将对全球政经产生全局性影响。鉴于中美经贸摩擦将呈长期化和激烈化态势,短期无满意的破解之道,无论摊牌还是拆弹,中国都要保持定力,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开放,化外部压力为内生发展动力。中国要有敢拼必胜的信心,也要有讲理善赢的智慧。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相伴相随,世界经济起伏跌宕不明朗就是最复杂的挑战,洞烛先机者明,敢闯敢试者胜。世界经济研究领域有个“明斯基时刻”,主要是指经济长时期稳定可能导致债务增加、杠杆率上升,但随着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水平越大,直到超过收支不平衡点而崩溃。那么,世界经济的这个“明斯基时刻”何时又怎样到来呢?同样,在谈到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时,更应密切关注和判断修昔底德时刻、中等收入陷阱时刻。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必须加强“风险点”“时点”的研究,把此类具有潜在突变、转折意义的重大时间点、关节点找准,加强预警预判,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张运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 / 申 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