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刺不适huáicì-bùshì刺: 名刺,写着姓名的帖子,古时求见有地位的人物时,须先送上名刺。语出《后汉书·祢衡传》。 祢衡,东汉末年的一个名士,字正平,从小性情刚烈傲慢,权贵们因此很排斥他。他跟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孔融关系好,来往密切。孔融非常钦佩祢衡的才华,多次向曹操保荐。可是等到曹操召见时,祢衡却借口说有病不去。曹操一气之下,罚他做鼓吏,祢衡当着众人裸身击鼓,大骂曹操。曹操大怒,把他送到了刘表那里。后来,祢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害。 祢衡一生怀才不遇。汉末建安初年,祢衡来到当时的京城许昌(今河南许昌)。入京之前,他将名刺藏在怀里,希望在人才济济的京都,寻得一位伯乐或良师。然而进京后他很失望,直到最后离开京城,他的名刺仍藏在怀里,都快揣烂了也没有送出去。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出“怀刺不适”这一成语,比喻拜访不到理想的指教者或志同道合者。也指虽有值得敬佩的人物,却无法见到他。 没有机会
没有机会无机 未遇到机会:无时 没有利用的机会:无机可乘 没有立功报国的机会:无路请缨 有才能没有机遇:潜耀 潦倒失意,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流落不遇 留落不偶 留落不遇 落落不偶 流落不偶 劳落不偶 沦落不偶 有才华的人命运坎坷,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才通命塞 才丰遇啬 将来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后会无期 后会难期 后会何期 生下来未遇到好时机:不遇时 很想结识名人,但却找不到拜谒的理想对象:怀刺不适 怀刺漫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