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
范文

    [摘要]奋斗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价值态度和价值反映,贯穿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始终。分析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内涵、培育的意义、大学生奋斗精神弱化的表现及归因,并从指明奋斗方向、提升奋斗认同、塑造奋斗自信、提升奋斗本领等四个维度探讨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精神弱化分析;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莫勒德尔·吾介特(1990-),女,哈萨克人,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哲学教研部教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7-0065-03

    習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中华儿女光荣传统,是党珍贵的一笔财富,也是新时代青年学者所必备的思想品质。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实践创新,引导大学生养成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一、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内涵及培育的意义

    (一)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内涵

    自强不息,奋斗到底精神有着广泛深刻的思想内涵,包含六个方面。一是信仰信念,把握其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联系的特点;二是理论层面,把握其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有关奋斗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特别是把握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的特点;三是文化方面,深刻领会这种精神在与中国文化、民族、时代精神方面的紧密联系特点;四是历史由来,深刻认识这种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在悠久历史、光荣传统、正确价值观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五是现实意义,正确掌握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中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联系、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国情;六是哲学广义,认识这种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生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灵活结合运用。

    大学生在当今时代奋斗精神总的来说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努力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这种理念要求,大学生应该向着有意义的人生而奋斗。第二,始终坚信自己的成长成才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分不开,更要看到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的历史是一代代优秀学子奋斗创造出来的。第三,大学生要把个人努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紧密结合起来,这才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鲜明特点。第四,把个人奋斗与中华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中华文化是几代代人艰辛创造,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来的。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样的新时代尤为需要奋斗精神。加强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养,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1、奋斗精神培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

    当前,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安于现状、停止奋斗。就国际形势来说,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日益突出。这一现实背景时刻提醒着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奋斗的脚步绝不能停止。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发生转化,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就必须持续奋斗。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年群体更要以昂扬的奋斗精神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征程中。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更加需要青年一代的奋斗精神和昂扬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发展动力和智力支持。

    2、奋斗精神培育是解决大学生奋斗精神弱化问题的现实需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快速发展,中国经济逐步增强,老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奋斗精神弱化的问题。一些大学生畏惧艰难、怕吃苦、心理脆弱、难以融入社会,缺乏社会责任感等,这都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也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即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所需人才)。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奋斗精神有助于积极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正是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3、奋斗精神培育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奋斗出来的,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就是一种幸福。要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依靠奋斗,奋斗本身就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青年在社会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时期树立好正确的奋斗观将对整个人生大有裨益。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活力,对未来有各自的人生规划和个人理想。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心怀梦想的大学生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创造自身向往的美好生活。今天的大学生要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离不开勤奋努力、踏实奋斗。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弱化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奋斗精神弱化的表现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几十年中,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亦随之发生变迁,部分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弱化与缺失的问题有所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崇高的奋斗理想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担当历史使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大学生能够确定和坚定为党、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理想。当前,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缺乏奋斗的意志,缺少明确的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目标。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上缺少崇高的奋斗理想,奋斗是为个人的满足,没能把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比如,在选择工作时倾向于在大城市、工作环境好、薪酬福利丰又相对稳定的单位工作,却很少有人愿意去经济发展落后,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西部地区和村镇农村。大学生的择业取向表明多数大学生都只顾自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不是首先考虑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奋斗和奉献。

    2、缺失求知的奋斗欲望

    调查表明,当前有些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却不容乐观。对待学习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缺乏求知欲望。有人认为只要不挂科就很好,少数人甚至认为挂科是在所难免只要能毕业就好。大学生上课时迟到、早退、旷课常有发生,有的大学生甚至花钱找人代替自己上课、代考,把上课学习当作任务来应付。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日趋普遍。大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学习上畏惧困难、浅尝辄止,却把大量时间用于恋爱、娱乐等,少数学生更是整日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一些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无视学习、忽视自我提升,在专业学习和科研学术上鲜有突破和成绩。这在竞争十分激烈又重视个人能力的当今社会,无疑是给自己今后的发展之路设置障碍。

    3、追求享乐,勤俭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使多数大学生生长在物质条件较好的家庭,部分大学生生活上重物质,追求享受型消费,肯于吃苦和乐于奋斗的精神日益淡化。在大学生越来越高的消费中,除了生活必需开销外,女生在服饰、零食、化妆品、外出娱乐的消费最高。男生在外出娱乐、恋爱、服饰、游戏的花销占比最大。一些大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着攀比心理,不管自己是否需要,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而且还要比其他人的更好。为了炫耀,很多学生讲品牌讲高消费,有的人为此都不顾及自己的支付能力,不惜借贷,出现的大学生“裸贷”就是大学生不理性消费导致的错误行为。大学生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消费取向,助长大学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错误观念,消磨了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为理想奋斗的意志,严重淡化了艰苦奋斗精神。不少大学生把“追求生活质量”与“勤俭节约”视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勤俭节约已经成为不被大学生珍视的品格。学生用完餐,都会留下剩菜剩饭,有些甚至会丢弃、剩余大半。校园里“长明灯,长流水”现象也是常见浪费现象。

    4、吃苦耐劳精神不强

    随着居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新时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家长的娇生惯养中长大,在家庭和学校基本都不需要劳动。所以,很多大学生劳动意识差,也不懂生活中常用的劳动技能,甚至有些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都较差。他们怕脏怕累,逃避劳动,只想坐享其成。校园内的义务劳动,如打扫教室、扫雪等,都能躲就躲。参加公益活动也是出人不出力,敷衍了事。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观念歪曲,使很多人自身懒惰,轻视劳动,不懂得尊重劳动,在将来工作岗位中也难以做到踏实苦干、拼搏进取、爱岗敬业。

    (二)奋斗精神弱化的原因分析

    1、高校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不到位

    首先,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条件下,奋斗精神教育在部分高校未受到重视,开展关于奋斗精神的教育活动不多,忽视了奋斗教育的重要性。其次,高校奋斗精神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奋斗精神教育未引起部分大学生的共鸣。在进行奋斗精神教育时缺乏必要的深入分析和精神引导,一些学生对这样的教学讲解认同率低,认为这只是政治说教,没有说服力,是在对青年人进行洗脑。一些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还采取消极态度,有的学生甚至抵触反感。枯燥乏味、空洞说教的教育形式让部分大学生认为奋斗精神教育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奋斗精神教育内容偏离实际,教育内容缺少对现实关切和社会热点的回应,不够贴近大学生生活,不能解决大学生思想困惑,就会导致一些大学生无法将艰苦奋斗精神深入其内心,就更难以落实到实际行动。

    2、家庭教育观念影响下的个体价值弱化

    奋斗精神产生于人的需要。如果不通过个体的努力便可实现个体的需要,久而久之,个体的奋斗就会被忽视,奋斗精神也就有所缺失。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教育方式上,父母对孩子事事关心、时时关心,竭力满足孩子的需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下,诸多个体需要通过父母、家庭便可以得到满足,个人奋斗需求较少。这导致青年对于奋斗与个人得失的关系体会不够深刻,认识也不够深入。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缺乏顽强面对困难的锻炼,影响了他们对奋斗精神的认识和培养。由此可见,物质上的过度溺爱导致家庭对青年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缺失。

    3、贪图享乐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一些贪图享乐的社会风气成为一些意志比较薄弱青年群体淡化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人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把安逸享乐作为价值追求,导致了大学生出现奋斗精神淡化的现象。贪图享乐的不良社会风气削弱了当代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认同,使得当代大学生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在贪图享乐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对他们的行为方式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在这种错误思想意識支配下的当代大学生逃避社会实践活动和必要的实践锻炼。这种逃避实践的行为不利于自身奋斗精神的形成。三、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强化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教育,指明奋斗方向

    习近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为了这个远大理想不懈奋斗,在奋斗中磨练自己,提高素质,担当起时代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绽放自己的才华。完成这样的伟大理想唯一途径需要每个青年自强不息,奋斗终生的精神。学校与家庭作为大学生培养的两个重要阵地,要协同一致把价值观培育和奋斗精神教育融入学习与生活中,将国情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挫折意志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内容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衔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与奋斗观。培养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他们的奋斗指明方向。学校教育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下功夫,要让大学生明白一个人缺乏信念,往往就会目标模糊,行动摇摆不定,容易在思想上出现偏差,行为上易犯错误。只有有了方向,他们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有充足的动力。相反,没有正确的方向,势必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奋斗认同

    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最深沉、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在中华优秀文化中,蕴含着积极向上、乐观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等的优秀民族精神。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育当代大学生,是当前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首要任务。

    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明确它的主渠道地位。学校可通过多渠道、多载体、多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文化教育。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教育,继承、弘扬奋斗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奋斗幸福的人生观、奋斗光荣的价值观。

    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意志品质。在全社会要弘扬奋斗精神,评判享乐主义。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抢占话语权,以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广泛渲染积极向上的氛围,传播积极肯定的声音,弱化负面文化消极因素的危害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育他们奋斗精神,重塑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重振其在新时代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三)讲好榜样与身边奋斗者的故事,塑造奋斗自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奋斗模范,通过榜样力量的带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奋斗精神蔚然成风。高校借助一切宣传手段,大力宣扬优秀大学生奋斗事迹,树立榜样,传播奋斗精神的魅力,营造蓬勃向上、勇于担当、奋发图强的校园文化氛围。尤其是建立校友奋斗者案例库,举办成功校友分享会,对同一起点的大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与效仿作用,提振大学生的奋斗自信心。

    (四)加强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奋斗本领

    大学是学习专业知识、不断认识自己、创造不同未来的智慧殿堂。大学生正处于充满精力、渴求探索、乐于挑战的年纪。因此,大学期间正是他们探索新知、攀登学业高峰、有所创造的黄金时期。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管理,教育大学生以学习为首要任务,以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精神,探求新知,完善自我,把自己锻炼成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掌握搏击青春、创造精彩人生的能力。

    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公益活动等,让学生有机会得到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奋斗的意义,提升自我教育效果;高校开设各类学习和创新平台,完善各类选拔和扶持机制,保证大学生创业团队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高校还可以通过整合校企资源、校友资源、社会资本等,以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的开展,把研究、学习、行动整合成一体,把奋斗精神教育寓于实际的创新创业行为中来。

    总之,奋斗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因此,要积极探索培养奋斗精神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用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争做新时代的不懈奋斗者,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征程上,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书写无悔的青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09-11(01).

    [2]公茂虹.牢牢把握新時代奋斗精神[N].学习时报,2018-08-27.

    [3]公茂虹.论习近平新时代奋斗精神[J].前线,2018-07-13.

    [4]李一楠,杨福川.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培育[J].高校辅导员,2019,4(2).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05-03(02).

    [6]张颖.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7]王云.当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8]王朝.发挥班主任优势,抓住契机培养学生奋斗精神[J].中国德育,2019(1).

    [9]朱美燕.新时代青少年奋斗精神培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德育,2019(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