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融会方能贯通 |
范文 |
关键词 融会,贯通,深层思维,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47-08 凡学有所成者,必善于学习;凡善于学习者,必会用其方法;凡会用方法者,必能启其思维。在历史学习中,深层思维的参与极为重要。深层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学习具有连贯性与系统性,思维具有深刻性和创造性。但当前的历史学习现状却是学生的历史学习会联但不系统,能思却不深刻。许多学生以为只要努力付出,认真记忆,就能学好历史,却不知如何记、怎么记——如何开启深层历史思维,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正因为缺少这样的深层思维,他们往往充斥着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痛苦和捉襟见肘的无奈。浩如烟海的史实与概念、多如牛毛的时间节点与人物让广大学生感觉读史无趣、读史无味、读史无效。教师也在教与不教、如何教、考察识记与培养能力的抉择中,感到为难。 “融会”的另外一种说法是“融汇”,意为融合会通(汇通),笔者更喜欢用“融会”一词,因为“会”比“汇”更有方法的内涵和意义;贯通的含义则是全部透彻的理解,通晓明白。应该说历史学习应该融会贯通已成为广大师生共识。在教学中教师也经常采用通史教学法以及知识结构的梳理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但学习效果却仍然不佳,对此广大师生深感历史教与学的烦闷与痛苦。因此,历史知识融会了吗?怎么才能真正叫会呢?历史史实贯通了吗?怎么才能真正叫通呢?这成为大家共同追问的话题,本文试对此做些探讨。 “贯”从字面来解读有穿、连之意。历史知识虽然纷繁复杂,但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发生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很多知识是可以串联起来的。如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以及清朝设置军机处,都属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可以联系的。“通”则有懂得、彻底明了的意思。可见学习中“贯”较容易,“通”则较难,它要求学生在连贯的基础上还能进行系统的思考,这是把握历史规律,做到思维方法内化的首要途径。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如何?为何有这样的趋势?应该怎么解读?这就需要“通”的思考。“融”从字面上来讲则比较好理解,有调和、交融的意思。我们现在的专题教学就是把许多相关的学科知识按照一定的主题调和交融一起。而“会”除了聚合、聚攏等相似于“融”的含义外,还有理解、领会之意,而理解、领会某一历史事件,没有思维的深刻性与创造性是做不到的。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好友魏源的《海国图志》则被后世称为“近代富国强兵的启蒙书”,但林则徐被发配新疆充军,而魏源的《海国图志》则被清政府列为禁书。反抗侵略反而惹祸上身,思想启蒙书则被束之高阁。联想到《海国图志》一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我们必须让学生有深刻的思维活动:林则徐、魏源在清政府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海国图志》能在日本发生影响又说明什么问题?你怎么理解、领会这一现象?这些问题若没有联系、理解等系统性的思考,是难以回答的。可见融易会难,会才是历史学习的难点之所在。然而,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却存在以下这样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1.贯而不通——只会连贯,不能系统思考 贯往往指纵向的串接,“即对历史发展中前后有关联的内容加以梳理,将分散在各专题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学习主题,或设计出更有意义的教学活动”。①历史不是一潭静止的死水,而是一条奔流的大河。历史不是一幅幅孤立的幻灯片,而是一部精彩动人的电影。因此,历史史实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某历史事件的因很可能是另外一件历史事件的果。只有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揭示它们之间的普遍联系性,才能真正体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整合容易,理解新学习主题的内涵则较难。现在的教学现状是学生只能运用表格、图表以及思维导图把相关知识加以串联,但蕴含其中的内在因素却很少去思考,这种贯而不通的现象肯定会影响历史学习的效率。下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题梳理,这样的梳理能让学生清晰地连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如何逐步深化、怎样发展的。 此图贯则贯矣,学生一般能对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的演变有清晰的思考,但如果只停留在梳理的层面还不能真正算通,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1)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而相继出现。”你是怎么理解这一段话的?你知道这些思潮是怎样涨落的吗?为什么会有涨落? (2)为什么向西方学习会从器物层面开始?有没有可能直接进入制度和思想的学习呢? (3)从上图中能得出怎样的规律性认识? 这样的系统化思考能帮助学生置身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前期中国历史社会背景中,全面领会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发展情况。而且,通过这样的系统性解读,还能让学生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深刻哲理,让学生明确:社会的发展变化往往遵循由浅入深、由表面到内在的发展范式,我们虽然从内心深处希望,中国向西方学习能够少走弯路、一步到位,但历史不能假设,历史也不应假设。遵循历史的规律、明确其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为后来者指明方向,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 2.融而不会——只能交融,没有真正领会 融往往指横向的交汇,“即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史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以更为宽阔的历史视野进行认识”。①普遍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客观本性,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它们构成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不是所有民族、国家的历史都完整经历了这五个阶段,但是这个发展总趋势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意义。”②因此,不同地区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也往往带有相似性。把不同区域、不同地区的历史事件融汇在一起,找出其历史发展的共性与特性也是我们历史学习的方向。 表1是中西文明比较表,把中西方相同历史时期的文明知识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它能让学生精准地认识到历史具有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不同地区的历史既有其无从比拟的特性,也具有普适意义的共性。但学生往往只会识记表格内容,只能融还不能真正领会。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挖掘其共性、展现其特性,真正领会蕴含其中的历史内涵。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 (1)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類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你能列举这一时期各文明区域在思想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吗?虽然其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这些先哲却在这个时代提出了很多具有“终极关怀的觉醒”的相通的思想主张,你能举例说明吗?他们的思想对我们现在有怎样的影响?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你能用这个原理解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萌芽和希腊直接民主制度产生的根源吗?你怎么评价这不同的两种制度? (3)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重农真的能抑商吗?你怎么看待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阻碍这些现象? (4)春秋时期孔子已具有民本主义思想,它和西方的人文精神有何异同?有人说,中国的民本思想不能发展为人文主义思想,你是怎么看的?请作详细分析。 通过上述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从中学会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向。能够认识到深层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领会,才是自主学习的保证与落脚点。 融、贯是历史学习的前提,会、通才是历史学习的方向。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部分以通史为叙事框架,展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融与贯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能掌握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史事和发展脉络,基本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但要真正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真正融而能会,贯而能通,则需要教师的引领与帮助。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深层思维,引导学生对现有的知识框架进行深度加工,挖掘蕴含于新主题之中的知识内涵、举一反三,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提出认识、形成观点。 1.“通”是学习历史的前提——历史学习的系统性整合 系统化整合,即对知识的系统化管理。只有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才能很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观点。很多学生以为只要把知识串接起来,知识就系统化了,就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实际上这就陷入了一个误区:梳理不一定会提取、串接不一定能内化,只有做到“三通”,才能真正具有系统化的架构。 (1)概念有否联通 历史是由许多历史事件构成的,历史事件很多是由概念来呈现的。概念清则思路明,概念明则系统顺。历史概念的解读是历史学习重要方式之一,如果不了解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就很难明了为什么《辛丑条约》的签订会标志着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理解不了为什么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还是维新与改良,而进入20世纪就变成了革命。故概念的解读至为重要。但千万要注意,如果只对概念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比,会造成学生学习历史的碎片化,造成新的学习困难。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串接相关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疏通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学习知识点。 隋唐的中书省是三省之一,中书省长官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这些意见经中书令、侍郎汇集后,再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因此,它们的职能主要是草拟诏令,具有立法的作用。理清这一概念能帮助学生明确三省六部制的职能,让学生知道这一机构的设置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皇权与相权之争,明确中央集权逐步加强的趋势。但学生在学习元朝的行省制度时,发现元朝也有中书省,这两者性质、职能一样吗?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元朝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行的是一省制。元朝中书省总领百官,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有点类似于隋唐时期的尚书省。元朝的中书省还负责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在腹里地区以外,全国各地设置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初为中书省派出机构,掌管所辖地区内的军政事务,后来发展成为省级地方政府。通过这两个概念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些系统性的认识。 首先,许多历史概念外表相似但内涵不同。学习历史一定要了解概念的内涵,才能对历史有深层的理解。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制虽然冠以民主之名,但与现代的民主似是而非。它是建立在小国寡民基础上的直接民主。了解这一内涵,我们就会明确为什么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张,罗马会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这究竟是历史的退步还是历史的必然。这样的解读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贯通相关知识。 其次,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所反复的。隋唐的三省制把宰相之权一分为三,很好地限制了宰相的权力,但也带来了职权分散、推诿扯皮的现象。元朝实行一省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元朝中期以后,因宰相权势过重,引起政局动荡。因此,明朝建立后又分解宰相权力。可见,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反复中不断发展,而中央集权制度也不断地强化。元朝的中书省演化而生的行中书省制度很好地解决了古代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庞大帝国内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所以后来被长期沿袭。 (2)特征能否疏通 在教学现场,我们经常能看到学生有这样的困惑: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等人已经提出了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向腐朽的封建专制的代表——专制君主提出了猛烈的抨击。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再向前迈上一步呢?为什么就不能提出类似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主张呢?为什么不能提出君主立宪这样的主张呢?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困惑,就在于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认知不明。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具有以下特征:封建专制开始走向衰弱,专制主义制度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兴起。生活在这一时期的黄宗羲等人深刻感受到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野蛮与残酷,进而提出反封建专制的思想主张。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且受到种种压制而举步维艰,资产阶级并未形成一种社会力量,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黄宗羲根本就不可能涉及封建制度,当然也就不可能提出君主立宪制这样带有典型资产阶级特征的政治制度。 因此,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带有这个时期的深刻的时代烙印,这就是历史的阶段特征,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希望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能建立一个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政权。他们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心中的最高理想就是改朝换代,刘邦如此,洪秀全也是如此。我们虽然对巴黎公社的失败感到惋惜,但仔细分析该事件发生的时代,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也不能对巴黎公社的领导者寄予太高的期望。因为,当时资产阶级尚处于上升阶段,他们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得到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夺取政權的客观条件并不成熟,失败带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他们的斗争精神和斗争经验却成为后来无产阶级革命的宝贵财富。只有把握这些基本的阶段特征,才能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学科体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历史阶段特征也不能割裂地记忆,更需要系统地疏通。两次鸦片战争把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条约有怎样的共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共同点?这两个问题能让学生知道: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西方列强还处在资本主义阶段,因此,他们的侵略方式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正因为这样的阶段特征,决定了列强以打开大门、倾销商品作为此时的主要手段。所以,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中有这样一些共性:割地,作为进一步发动侵略的据点;赔款,资本发展的一贯需要;开口通商,典型的商品输出的需要。其他如协定关税也是为进一步的商品输出做准备。那么,列强是什么时候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他们的侵略方式会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连续历史特征的梳理,我们发现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除了一贯的割地、赔款之外,在条约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如修铁路、建工厂等。说明此时西方列强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侵略方式也调整为资本输出为主。这种侵略方式的调整意味着侵略更隐蔽、更深入、更具有诱惑性,如果不让学生系统思考,会造成认知的困难与学习的障碍。 (3)思维是否灵通 灵通,有灵性、敏捷、管用之意。所谓灵性,是指对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有自己的理解与判断。所谓敏捷,是指对历史概念、历史事实有迅速定位于基本的解释。所谓管用,是指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同现实相结合,从历史与现实中找出一条通道,学以致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灵通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精准解读、合理理解、有效运用。 资产阶级的发展史充斥着血腥与暴力,贩卖黑奴、野蛮殖民,可以说,资本的每个毛孔都浸透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以及穷苦劳工的鲜血。缺乏思维灵通性的学生会产生如此僵化的思维:资产阶级是反动的,他们在历史上扮演的就是历史前进的绊脚石的角色,因此资产阶级的一切都是应该否定的。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灵通性。《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的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从上述的材料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我们怎么看待这些结论?从这些结论中你对资产阶级怎么作一个整体的评价?①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灵通解读与深层思维,我们就非常明确: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产阶级的海外扩张确实是十分残酷的,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资产阶级毕竟代表先进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股进步潮流,并对世界其他落后地区产生积极乃至重大的影响(虽然这种积极影响不一定出自资产阶级的本意)。也就是说,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处于上升阶段,其进步性也在逐步体现。如果我们只片面地认识资产阶级海外扩张和资本原始积累的消极作用,未能了解他们的客观进步作用,也会造成认知的狭隘与偏差。同样,尽管现在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掩盖其腐朽、垂死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越演越烈、劳资差距越拉越大,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全方位、多角度思考,思想方法才会灵通,思维深度才能体现。 2.“会”是学习历史的方向——历史学习的领会性感悟 聚拢、合拢是“会”,当然,这种“会”较为简单,“会”较为深层的含义是理解、领悟、能、善于。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聚拢相关的历史知识,更要让学生理解聚拢这些知识的目的,领悟其中的内涵,这样,学生的深层思维才能得到充分调动。 (1)理解是会的前提 历史知识的交叉融合是历史学习的关键,通过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外历史知识的融合能帮助学生拓宽学习的视野,挖掘知识的内涵。但从合到会,首先需要理解——带着问题去思考融合的目的,运用已经学到的教材知识去领会新融合的历史事件之间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抗日战争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除了让学生明确抗日战争的一个主题——全民族抗战;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等基本内容外,还应该把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融合。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融合,融合的目的何在。通过理解,学生应该得出以下结论,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非常有益。 首先,学习历史必须明确世界大背景。世界各地发生的历史虽然都各有特色,但往往离不开整体的世界格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既是它们国内一贯侵华政策的延续,也是他们国内军国主义传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还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大背景影响。这次危机重创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各国无所不用其极。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通过资本主义国家自主调整生产关系的方法,保留了美国的民主制度。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但也为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一条新路。而德国、日本、意大利这些保留有较大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却采取了转嫁危机的方法,他们对内确立法西斯专政,实行独裁;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转移国内视线。理解了这一背景,就能深刻领会日本侵华的目的。 其次,应把握认识历史问题的核心。抗日战争的时间长、内容多,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确以下学习重心: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间最长、牺牲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抗日战争也是中华民族第一次民族解放的胜利,是全民族共同抗战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当然,抗日战争的胜利也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融会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这是真正的会,这样的学习才是自主的、有价值的。 (2)领悟是会的表现 领悟知识内涵才能真正融会学科的精髓。英国历史教育学家蒂姆·洛马斯说过:“学生陷于史料中,未必能自然而然地受益,只有运用正确地方法运用原始材料,才能有助于认识历史的进程。”①这里的运用就是领悟的具体表现。以16—19世纪中西方比较(表2)为例: 这样的融汇比较是非常必要的,它能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的差距。我们知道古代的中国充满着辉煌与自豪,而16—19世纪则是一个分水岭。此前,中国的文化繁荣,遥遥领先于世界。但此后,西方人文精神萌发,科学思想兴起,工业革命发生,迅速地迈入工业文明。“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①实际上,表2给我们提供了几个领悟点: 首先,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过辉煌的过去,为什么到了明清时期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你能从中找到哪些原因? 其次,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他们的三大革命——政治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为什么西方国家这个时候能爆发这三大革命呢?其深层的原因有哪些? 再次,这个时候的中国出现了一些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也出现了一些总结性的、具有较大影响的科技著作如《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以及《本草纲目》等,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出现人文主义,就不会出现科学革命呢? 只要能真正领悟上述问题,就能打通历史学习的脉络,领会中西方之间此消彼长的深层原因,使历史思维更加深刻。 (3)应用是会的方向 学以致用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布劳迪写到,教历史的目的不是记住史实,而是“利用历史来解释现在问题的能力”。②可见,学习历史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点,识记多少历史人物,而在于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用所学知识面对现在的问题、应对现实中的难题,这就是史鉴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年)》曾明确指出,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通过中西融汇的比较,学生一般能得出我国失去这三次机遇的原因:1793年,这是康乾盛世的末期,当时的清政府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对外来的先进技术与文化或置若罔闻,或不屑一顾,乾隆与马戛尔尼的对话就是其整体心态的反映,虚骄自大使错失机遇在所难免。1842—1860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有增无减,它外交上闭关锁国,思想上文化专制,经济上重农抑商,政治上专制愚昧。加上列强的侵略与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运动影响),落后挨打的清政府根本不可能抓住机遇。而1957—1976年,新中国刚建立不久,复杂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中苏关系恶化等);国内“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动乱(以阶级斗争为纲)使我们无法有效地进行工业革命,这些机遇的错失甚为可惜。通过这些历史经验的审视,我们能否观察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并从中提取智慧呢?我们如何应用我们所学的历史知识呢? A.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没有再错失机遇?有学者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你怎么证明这个观点? B.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五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怎么才能不错过这些机遇? C.从上述这些历史机遇的错失与把握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能够得到深层的思维锻炼:只有顺应世界潮流,才能抓住机遇;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创设和平的发展环境,才能把握机遇;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创造机遇;只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实现机遇。 融会贯通众所周知,也是教师要求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但方法提出容易,真正理解、实施则较难。教师只有真正引导学生开启深层思维,运用问题意识,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挖掘知識联系的内在因素,把握内在联系之间的方法与策略,真正做到读史、悟史、懂史、用史,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才能达成。 【作者简介】朱可,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中学历史教研员,中学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材、教法及考试研究。 【责任编辑:王湉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