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对教材的科学分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 |
范文 | 刘新宇 基础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历史学科创造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知识与创造性思维是不可分割的,任何知识既是过去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又是未来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与出发点。因此,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受原有知识质与量的制约的,知识越丰富,便越有利于思维的开拓。笔者认为,要在创造教育中纵横驰骋,游刃有余,则必须加强对教材的科学分析。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知识的结构化和体系化 客观事物和现象尽管各自存在,但不是绝对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历史知识也是如此。学生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割裂、分散、片面等局限性,而"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结合方式,是历史知识的精华,是历史学科教育内容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历史知识结构才算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知识及其体系,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才有了物质的基础和依托"。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有关知识从不同角度联系起来,使之结构化,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知识网络。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认识才能深化,才能深入到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内部,深刻认识其本质。 例如,学生在学习完世界近现代史之后,对众多国家的历史及漫长时期中出现的历史事件,形成的是独立的、分散的、浅显的认识,教师不妨从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这一角度,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深入认识历史。教师可先告诉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国际关系主要包括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它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世纪末至一战;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第三时期,二战后至今。帮助学生解决稍有难度的概念及分期问题后,请学生思考回答:每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从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得到什么认识? 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会异常活跃,他们必须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才可从众多具体史实中,抽象出规律性、本质性的认识。学生可以总结出,三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分别是:第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斗争贯穿其始终,最终导致一战爆发。第二时期,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欧洲主要国家因战争实力下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新生政权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中心舞台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第三时期,国际舞台由以美苏为中心演变至多极出现,国际关系的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从中认识到:第一,近现代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三次科技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定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决定性因素。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是推动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具有真正世界意义的国际关系是在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下逐步发展的。第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众多战争,是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政治经济竞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又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利益与秩序。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带动战后的和平与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这一问题的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对教材的创新处理。而在这种创新性处理过程中,学生会随着教师一起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里的历史事件做出对比及分析,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在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我们引导学生经历这个思维的全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课文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这需要教师通过对教材显性知识的分析,引发学生去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建立认知结构,使知识的加工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学生视野。 例如,学生在学习完中国古代史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表现这一知识后,教师应对此进行必要的深加工,帮助学生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其本质。教师可设问: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表现说明了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认识到:1.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说明那时商业贸易的内容已经日益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2.全国出现了三十多个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城市,说明那时已出现了有一定专业分工的工商业城市,但是这些城市未必是非常重要的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3.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说明那时商品流通量增加,过去作为主要货币的铜钱已不适应这种商业形势的需要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再深一步设问:明朝的商品经济发展与战国时期的商业情况有什么不同?从中得到什么认识?学生会发现,战国时期的贸易中占很大比重的是与人民日常生活关系不密切的奢侈品,商业中心也完全是封建政治中心的附庸,进而认识到,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和后期,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此消彼长。 学生学习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段历史后,教师也可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社会的变化作深层次分析,使学生认识到:1.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由甲午中日战争前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为战后的以资本输出为主。2.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主要停留在"重其器";战后,探索方向主要是"重其制"。3.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中国人民的反抗以旧式农民战争为主;战后,中国革命逐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时期。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共同对教材进行科学性的分析,使隐存于教材知识背后的人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思维过程显性化,学生经常得到这种思维训练,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必然提高。 三、历史、现实与未来 总结经验教训、指导现实、展望未来,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而历史知识并不是关于现实及未来的知识,而是对过去的记录、总结。要想从"原始"中翻出现代,从过去中展示未来,必须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分析。 例如,中国古代史教材中,多次提及黄河泛滥及统治者治理黄河的问题。其实,这正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极好材料。在讲述"西汉经济的发展"中"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一目时,教师可告诉学生:黄河原称"河水",黄河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秦汉时期,这一区域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商鞅变法时因大规模垦殖而遭受破坏的西安附近塬区森林和秦岭北坡边缘森林,到秦始皇时期,因大兴宫室,砍伐殆尽。其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升,黄河开始泛滥。治理黄河成为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以后八十多年里,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但此后的人们并未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黄河流域森林继续被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在讲述"红巾军起义和元朝的灭亡"时,教师可强调:元朝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水利常年失修,黄河决口,灾害连年,仅1344年黄河就在曹州、汴梁等处三次决口,给人民造成巨大损失,饥民数以万计,最终酿成红巾军起义,导致了元朝的灭亡。 从这部分历史的学习中,可引导学生认识到:1.水旱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人在它们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坐以待毙,人类可以认识造成灾害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治,减轻它对人类社会侵害的程度。2.统治者对自然灾害治理的重视情况一定程度地关系到国家的繁盛或衰亡。重视兴修水利,整治洪涝灾害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有作为皇帝的一大共同特征,它对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相反,如果忽视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乃至造成经济凋敝,饿殍遍野,人民起义蜂起,最终招致政权灭亡。3.人类向自然攫取了太多的资源,以致今天的人们不得不面对人口膨胀、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能源枯竭等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种因历史原因造成的负面影响,今天的人类应予以纠正,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和谐。由此可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未来的问题。教师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入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用历史知识分析、观察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这种对教材的分析,同样是对教材的创新处理,学生可以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借鉴,增长智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创造教育的世纪,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着眼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不应被教材牵着亦步亦趋,而应驾驭教材,挖掘教材精华,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教研中心)责任编辑:林 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