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材内容首先应取信于学生 |
范文 | 赵冠峰 [关键词]大萧条,罗斯福,销毁,农产品,金本位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7-0043-05 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脚本,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基本载体,因此,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制约作用非常明显。如果教材内容选材、立论不当,阐述上不能取信于学生,无疑会使正常的教学内容难以为学生所接受。以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为例,教材在处理美国大萧条期间销毁过剩农产品这一问题时,依然遵循旧有的思维方式,对销毁农产品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基本上脱离了市场经济的框架。在史料支撑、逻辑自洽和中外比较等方面都遇到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如果学生有初步的经济知识和起码的质疑精神,肯定会对教材的这种处理方式进行必要的追问:是谁在销毁农产品?农民除此之外还有更合理地选择吗?在中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吗?处理的方式与美国有何不同?下面,笔者结合大萧条前后的历史和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以期有助于推动学界同仁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探讨。 一、谁在力主销毁农产品 经济危机期间,到底是谁在力主销毁农产品,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不至过低?通过对这一时期美国史实的分析,不难看出,罗斯福政府力主并用国家补贴的方式大幅度压缩农业的生产规模;同时,由于对农产品价格过低和大量积压的无奈和不满,部分农场主或农民陷入投入大于产出的生产窘境,也有过销毁积压农牧产品的行为,但与政府力推的政策相比,规模和影响无疑要小得多。 但教材在阐述这一部分内容时,却将责任全部推到农业资本家身上:“另一方面,资本家却故意大量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未成长的棉花,宰杀幼猪,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做燃料付之一炬。英国资本家把整船的橘子倾入大海,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千多万袋咖啡。”“垄断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他们为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坦率地讲,教材的这种观点与史实严重不符,违背了论从史出的原则,而且与后文介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也自相矛盾:“罗斯福……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前后内容一对比,确实令人感到困惑。因为教材是以积极和正面的立场来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既然整体上肯定了罗斯福新政,那么又该如何评价罗斯福政府所推行的农业政策——大规模销毁农产品的行为呢? 如果分析罗斯福新政中有关农业调整政策方面的史实,会发现与教材的抽象表述也有明显的不同: 由于农业部接到报告,1933年夏、秋两季将丰收,华莱士与农业调整局长乔治·N·皮克向南部和西南部派出大量代表,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英亩(或1/4)棉花,以换取津贴,农业调整局还购买22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立即宰杀作为紧急救济食品。……棉农耕掉他们答应少种的棉花后,却又通过加肥使1933年棉花总产量较1932年增加4.5万包。因此,1934年4月21日国会通过班克里德棉花控制法,授权农业调整局规定棉花销售定额,并对超定额出售棉花课以寓禁税,结果使1934年棉花减产340多万包。 对于宰杀小猪的举措,罗斯福戏称为“对猪也要实行节制生育”。馐学术界对于罗斯福农业政策的评价,迄今仍无定论,其实连时任罗斯福政府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对此也不理解:“我希望今后再也不这样搞了,长得好好的庄稼,偏要毁掉,这有违人类的良心。” 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罗斯福所推行的农业调整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产品价格止跌回升,农场主和农民的收入增长明显,与此同时,由于各种救济和以工代赈措施的推广,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人数也大为下降。总之,新政大大缓解了美国社会的恐怖乃至绝望情绪,美国民众的信心明显提升。 至于农场主和农民销毁积压农产品的行为,也并非像教材中所讲的那样——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实际上,农民销毁农产品时的心情颇为无奈和酸楚(具体原因下文详论):1932年一位观察家报道: 葡萄园里还有未摘的葡萄,橄榄园里挂满了正在溃烂的果实,柑橘以低于生产费用的价格出售。 西部牧场主牲畜销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了抛进峡谷。这就说明,农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劳动,而大量劳动却成为白费气力,通常还要亏本。 蒙大拿有个牧场主,赊到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由它烂去,原因是养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他临行时嘟嘟囔囔地对一个记者说,“唉,这也算是对付萧条的一种办法吧。”《对于农场主和农民的上述行为,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几乎全部发生在中西部农业州和南部产棉区,而并非遍及美国全境的现象。 二、为什么要销毁积压农产品? 在经济危机期间,为什么一边是大量饥寒交迫的民众食不果腹,一边又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销毁农产品的行为?这要从经济学的角度予以分析,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首先,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致使美国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饥荒。相反,美国农场主面临的困难集中在产品滞销这一问题上。国内市场早已饱和,海外市场则由于美国长期推行高关税政策而招致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报复而逐渐萎缩。1914—1930年,输往欧洲的小麦从12000万蒲式耳(1蒲式耳小麦相当于27.2公斤)降到2000万蒲式耳。美国农业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同期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速度:“1920年,农场收入尚占全国收入的15%;但到1929年却只有9%……十年内大约有300万农民彻底放弃农业生产。”在经济大萧条到来之前,美国的农业生产就已经出现严重过剩。俗语讲的“谷贱伤农”,就是美国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其次,美国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几乎入不敷出,常常陷入亏本的境地: 一蒲式耳小麦的售价不到二角五分(即0.25美元,货币换算关系下同,作者注)一蒲式耳玉米是七分,一蒲式耳燕麦一角,一磅(约454克)棉花或羊毛五分,糖每磅只值三分,猪、牛肉每磅二分半,二百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四角。 在如此低廉的价格水平下,农民出售农产品在多数情况下无利可图。“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砖还合算。一只羊运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民销毁积压产品的行为可能还是一种理性的举动。当然,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则是一种荒唐的现象。而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对经济进行及时而适度的干预。而信奉自由放任主义的胡佛政府,却迟迟不愿意放弃这一明显不合时宜的政策,致使危机愈演愈烈。 此外,由于美国的农业危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加上农牧产品的种植、生长、收获和保鲜等受制于自然规律,在政府调控政策缺失的情况下,农牧产品正常销售的渠道并不畅通。在这里以牛奶为例,奶牛的饲养、挤奶、牛奶的保鲜、运输和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如果一个、数个或整个过程的资金投入超过预期的销售收入,奶农倾倒牛奶的行为则可以被视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况且,牛奶的保质期非常短,存放的时间越长,保鲜的成本就越高,同时售出的可能性在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奶农不把牛奶倾倒进河流里,还能怎么办呢。 同样,当棉价不及收摘、加工和销售棉花的成本时,让棉花烂在地里,对于棉农来说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不难看出,大萧条期间销毁的几乎全部是农牧产品,很少涉及工业产品,原因在于农牧产品价格的弹性系数较小,需求、供给、运输、保鲜等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规律,这是我们分析、评价销毁农产品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避免分析的空洞化和评价时与现实脱节的倾向。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无论是在危机期间还是危机发生前,多数美国农场主基本是靠抵押贷款维持经营的,他们用销售农产品的收入来偿还本息。在农产品价格走低,积压严重的情况下,不少经营困难的农场主或农民被取消了抵押品赎回权,陷入了完全破产的境地。为了发泄对金融资本的不满,许多农场主组织起来进行抗争,抗争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殴打法官、冲击拍卖现场、封锁公路、倾倒农产品等。艾奥瓦州农民封锁公路,拒绝销售农产品的行为,就被称为现代版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是正义事业,并不是什么非法行径。“从1929年至1933年,约有1019300户农民由于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丧失了他们的财产。” 总之,对于农民销毁积压农产品的无奈之举,我们只能给予较多的理解,甚至是同情,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站在那种缺乏逻辑和现实支持的道德审判台上,极尽谴责和嘲讽之能事。我们不妨深入思考一下,农民不这样,还能做什么呢?换成我们,难道还有比这更有效、更道德的方法吗?难道要农民置法律和道德于不顾,降价销售超过保质期的农牧产品吗?正如前面所引用的史料所表明的那样,当罗斯福政府用补贴的办法压缩农业规模时,农民的选择并不是继续销毁农产品,而是扩大化肥使用量,力争提高棉花总产量,以求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罗斯福的经验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对大萧条期间胡佛的货币政策有如下评价: 用来形容1929—1933年危机期间货币政策的形容词——无能,会强烈地震撼我们的读者,正如那段时期的真实历史过程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一样。在本可以避免的情况下,货币体系却崩溃了。 胡佛政府反危机政策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在于:固守金本位制的信条而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过分捍卫美国的个人自由主义传统,在社会救济方面拒绝扩大财政投入;继续提高本已过高的关税水平,致使美国产品的海外市场进一步缩小;过分看重联邦预算平衡的象征意义,甚至不惜通过增税来维持这种并不必要的预算平衡。 总之,胡佛政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通货紧缩,具体表现为:低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低收入(福利)、低物价,造成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应对的方案应集中于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能力,较常用的方法是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做法是适度扩大财政赤字,提高财政支出力度;降低利率,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为个人和企业融资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政府用扩大的财政支出进行救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市场操作力度,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 “逆经济风向行事”是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奉行的调控政策。反过来,当经济高涨时,政府应当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较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缩小财政赤字,避免经济持续过热。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在于采用凯恩斯的思路,几乎在所有领域都与胡佛有明显甚至原则性的区别。限于篇幅,笔者只对其货币政策做一简要的梳理。一言以蔽之,罗斯福货币政策的首要目的在于放弃美元的金本位制,使美国由通货紧缩转向通货膨胀。在对银行进行紧急整顿的基础上,罗斯福果断地祭出了增发美元,美元贬值,提高物价的法宝。“在美国所遭受的每一次严重的萧条中,人们都强烈地要求实行通货膨胀,到了1933年,要求实行通货膨胀的呼声是那样的高涨,以致政府无法加以拒绝。”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放弃美元的金本位制。因为在金本位制的情况下,美元的含金量是公开和固定的,且美元的发行受制于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国政府必须确保所发行的美元能够按照票面价值自由兑换成等额的黄金,实际上政府和美联储的货币手脚几乎被完全束缚住了。罗斯福上任伊始,就变相宣布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50%(实际贬值幅度没有这么高)。在降低了美元的含金量后,罗斯福就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开始了扩大美元发行规模的工作。 当晚(紧急银行法通过日),国家印制局添雇了三百七十五名新职工。美国政府的印钞机器全部开动了。一连两晚,印制局灯火辉煌,临照着赫德森河滩。新印模来不及刻,就沿用“1929年印行”字样的旧模。联邦储备银行十二个分行行长的签字也来不及去要,便从政府档案里找出旧样本来,派人送到泽西市的美国铸刻工场赶制印模。星期六清晨,装满一袋袋新钞票的飞机从华盛顿先后起飞。 正是在这种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作用下,社会救济全面铺开,国家举办的公共工程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美元贬值也有利于美国商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 总之,罗斯福放弃金本位制的政策,走活了美国金融这盘棋。罗斯福较之胡佛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墨守已经不合时宜的经济信条,不囿于所谓的美国传统,打开了国家干预经济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大门,美国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也由此确立并一直延续至今。 四、余论 如果从深层次的角度来分析教材内容表述不当的原因,笔者认为很可能是编者(其他教科书,甚至绝大部分高校教材也存在类似问题)仍然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一问题,而忽视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目前正在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客观进程。 因此,将市场经济甚至商品经济中产生的问题归之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所谓唯利是图的本性。其实,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社会制度无关。正如邓小平所言,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在投入大于产出和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抛弃和销毁积压农产品的现象,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与社会制度无关,是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缺陷——市场失灵所致,当然更不应该将之归咎于资本家的冷漠和残忍。 从1992年开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已逾20余年,在此期间,由于部分农民盲目种植和较为单一的种植结构,加之对信息的关注不够,也产生了不少农产品积压、贱卖和抛弃的情况。这样的新闻在网上绝非个案,例如: 中安在线2011年4月27日的报道:合肥菜价持续走低,包菜滞销只能喂鸡鸭;新浪网2011年4月14日的报道:湖北有超过30万吨包菜滞销,价钱低至2分每斤仍无人问津,甚至有菜农愿意将100吨包菜捐献给愿意出运费的客户;《现代快报》2011年11月16日报道:村庄大白菜严重滞销菜农无奈弃菜沤肥;北方网2012年10月30日报道:湖南45万吨柑橘滞销,无人收购烂在泥地等,不一而足。 部分农村学生,其家庭可能有类似的遭遇,真不知他们在学习本课时会如何理解教材的观点。对于农业种植中出现的问题,政府的调控政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以及适时建立农业保护体系,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产品积压的问题,也能避免“蒜你狠”和“豆你玩”等价格扭曲的现象,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本课内容还涉及对分期付款的认识和评价问题,“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为鼓励人民消费,使用了大量刺激手法,如有意压低贷款利息,以分期付款等方式刺激超前消费”。这种观点也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分期付款现象在中国消费领域中已经非常普遍,我们也对贷款买首套房的购房者实施降低首付、利率优惠等举措,鼓励民众的购房行为。平心而论,分期付款是商业领域的一项创新,如能对风险加以控制,是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也能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互利共赢。 总之,当教材的表述缺乏逻辑自洽,又与现实和史料脱节的时候,无疑会令不少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惑,当教师拘泥于教科书,学生缺乏或不敢养成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的情况下,教材内容就可能是在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的田国秀老师在一所重点高中实习时,因为严格拘泥于教科书授课就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 按照教材的观点,她强调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当即遭到学生的反问,您来给我们上课,挣工资,不是出卖劳动力是什么?事后她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政治课这样教,对学生有什么教育作用,学生根本不信。”相信这样的反问和质疑成为正常现象时,中国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也就为期不远了,当然这也会在客观上推动教科书编写水平的提高。 【责任编辑:李婷轩】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