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唯物史观是根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范文 关键词 唯物史观,根本,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十月革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08-07
历史学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进程进行叙述和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曾宣称:“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①正是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因为只有历史领域才是唯物主义地解释世界的根基,从而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得以揭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明确提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阐释,并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
在马克思看来,“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②唯物史观坚持从实际的、有生命的人出发来叙述、研究历史,这必然使坚持唯物史观指导的历史教育成为“人”的教育。唯物史观与历史教育目的本质上的契合,决定了唯物史观应该成为根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基本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引领,全面推进历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坚持唯物史观指导“时空观念”,突破机械唯物主义
时空观念是指联系具体的时空条件、特定的时代背景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只有充分考察、把握历史事物发生的时空条件和时代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和认识历史事物。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就是历史研究与学习的起点。
(一)一种形而上学的历史考察方式
现行教材采用模块组合,其专题编排的知识架构不容易体现历史学科应有的时序性和厚重感。比如,模块一中“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時代背景“工业革命”被安排在模块二,与模块一中“雅典民主政治”互为因果关系的“早期人文主义思想”被安排在模块三。对于那些通史基础不够扎实的高中学生,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时空混沌,难以把握历史发展方向、认清历史事件本质。其实,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时空错位甚至倒置问题比比皆是:英国议会大张旗鼓地宣称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了商业损失,最终通过了“为维护正常贸易”而出兵中国的侵略战争议案;日本政府粉饰广岛、长崎原爆纪念馆,凸显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和受难人数,将自己装扮成战争受害者……这些有意识地淡化、虚拟时空条件的案例——英国避而不谈无奈的贸易逆差和可耻的鸦片走私、日本抹去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大背景,都反映出一种错误的时空观念,正是恩格斯所批判的机械唯物主义:“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做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做固定不变的东西。”①
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源自近代自然科学方法在史学领域的推广与泛化。然而,剥离历史背景的孤立历史事物从来不可能成为历史研究和教育的认识对象,因为人们在叙述历史事物时不能全然摆脱特殊语境,否则历史事物之间的差别以及由此赋予的特定意义都会消失。否定或歪曲时空相对性,就是“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②本质上就是不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内在规律。
(二)一种直接统一的社会时空观
早在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被爱因斯坦“相对论”证伪之前,黑格尔已经指出时间和空间不可分离,而费尔巴哈说得更为直接:“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实体的存在形式,只有在空间和时间内的存在才是存在。”③唯物史观认为并不存在着脱离人的活动的纯粹时空,自然界只能是被人的实践活动所中介的自然界,时空只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赋予意义的社会时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争取时间、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社会时间提供社会发展的空间,社会空间正是社会时间的晶化形式,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是直接的统一;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时间节奏进一步加快,社会空间也进一步拓宽。在个体而言,随着自由劳动时间的增加,为自身多方面发展而参与的活动领域会变宽,发展空间也随之变大;反之亦然。
这样,唯物史观的社会时空观不只从方法论上突破了传统时空观的机械性,也超越了唯物主义时空观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属性。
比如,历史教材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过多的篇幅集中在1917年当年的“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和“十月革命”,这容易让高中学生产生一种误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经28年的艰苦历程,而十月革命则是一蹴而就。其实,十月革命的发生有其深刻、特殊的时代背景: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导致俄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经过长期斗争与精心准备,掌握了较为充分的工人武装;俄国参加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失利、经济崩溃导致人民对沙皇统治及其后的临时政府严重不满,各地不断激发革命运动。也就是说,布尔什维克的主观努力与俄国统治阶级导致系统性危机这样的客观现实,是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则为革命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再从社会时空的角度看,俄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间的相对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俄国资产阶级的发展空间,二月革命没有能够确立起稳固的资产阶级专政;《布列斯特和约》割让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苏维埃生存空间暂时性的让渡,为政权巩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由此可见,时空是历史事物的存在条件和认知理由,两者不可分离、直接统一,而且相互转化。
当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现存制度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但其政权本身无力改革、不愿改革,抑或即使改革也难以满足社会期许时,激烈的社会革命最易发生——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扫荡保守势力,为民族前进、社会发展寻找新的道路,这是一切社会革命的时空背景。然而,新的道路是不是出路、是不是康庄大道,只能取决于革命后的时空条件,而这种时空条件又全然不是使命完结的社会革命本身能够驾驭或影响的了。
历史事物总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高中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指导,突破机械唯物主义的绝对时空观,将认知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考察、研究,认清历史事物、深刻理解并合理解释不同时代背景下历史事物的整体性与局部性、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继承性与发展性。
二、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史料实证”,防范历史客观主义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真伪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本真的态度与方法。要形成对历史准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努力做到去伪存真、去芜存精。因此,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正是历史研究与学习的基础。
(一)历史本真还是史料本真?
史学自古典时期起就一直注重考据,19世纪前后的乾嘉朴学、兰克史学更是执著地认为通过完备的档案收集和严谨的史料考订可以不带偏见地描述历史事物、还原历史本来面目。高中师生应该比较认可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观点,也愿意为“秉笔直书”的史德点赞。
作为本体的历史事物固然具有纯客观的性质。但是,历史事物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逆性,后人需要通过文字、器具等符号或物质遗存,经由考古、分析、推理或想象,重现历史事物或场景。比如,“夏商周断代工程”为确定“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必须考证利簋为西周早期青铜器、识别和解释铭文“岁鼎”、考订包括甲骨文卜辞在内史料的真伪性及其“岁在鹑火”等记载内容的可信度,再辅以行星历表数据库检索历次天象相互印证的概率。即便如此,学界至今仍难断定这件事情确实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高中历史教材已经采纳)还是公元前1044年。对于理解者的当下存在而言,历史事物本质上是不在场的。这就意味着,历史研究者从来不能获取真实的历史本体,只可以直接获得可能“真实的”史料。然而,很多史料建立在历史事物主体或后人的叙述基础之上,但这些叙述者身在其中时难能保持价值中立,其实就是后来的研究者也同样难免有其主观性:“历史学家在选择对象以及把对象作为一种历史问题放在某些标题之下时,他本身理解的某些历史性已在起作用了。”①
(二)从宏观理解到微观考察
所谓历史的客观性或历史本真的标准是什么?人们如何知道达到或接近历史本真?唯物史观明确反对一切在范畴规定下获得的客观性,因为既定的范畴规定遮蔽了实践活动,从而使自身的存在成为一个悖论:如果说发现或接近了历史本真,则说明人们对真相了然于胸。唯物史观从不对历史研究设置虚幻的终极目标,而是自觉转向对现实历史的实证性批判:“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②这种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既非历史客观主义那样囿于纯粹的微观视角,也非思辨历史哲学那样诉诸宏大的理论架构,而是基于宏观理解与微观考察的辩证结合,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即是实证主义分析的典范——证明“法国阶级斗争怎样造成了一种局势和条件,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③超越了蒲鲁东式的脱离个人特质和阶级属性去谈政变必然性,也突破了雨果式的视拿破仑三世政变为偶发的个人行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整体理解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才能“复原”并真正认清历史上具体发生的人物、事件和活动。
比如,人们对于十月革命的认知,基本来自于十月革命20周年的献礼片《列宁在十月》,以及根据斯大林意志填充“史料”而成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那就是十月革命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推崇的暴力革命,其过程当然充斥着艰难险阻、枪林弹雨和波澜壮阔。但现在披露出来的大量史料证实,十月革命期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流血事件,相反还“非常平静”。由于掌握了彼得格勒绝大部分武装力量,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①起义当晚,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称,齐心协力参加起义的士兵及工人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②受到欺骗的和似乎受到欺骗的某些人据此斥责十月革命其实是一场“宫廷政变”。
承认十月革命以一种“非暴力”面目在历史时空中现身,与坦承30年代的大清洗、古拉格集中营和卡廷事件,是同样一个首肯“真实是历史的灵魂”的问题。但历史研究绝不能停留或纠缠于此,人们越多专注十月革命的细节,越会冲淡对十月革命的整体理解,从而出现“空前的掌握小型问题和空前的无力处理大型问题这二者的一种结合”,③放弃宏大叙事、追求多元的后现代主义更是加强了这种趋势。历史细节的发掘本已使十月革命的历史镜像渐变清晰,但对知识碎片化的沉迷又将十月革命抽象为模糊的表象。其实,所有的历史误会甚至谬误,并不能否定十月革命的“革命”性质,因为衡量“革命”从来不以伤亡人数多寡或是否“震撼”为标准,而是取决于事件本身的性质及深远的历史影响,英国的光荣“革命”和工业“革命”便是如此。看来,在对待十月革命本体的问题上,极力诋毁和夸大宣传的人其实犯了同样的错误:回避或畏惧整体理解而专注于看似客观的知识碎片,甚至不惜人为罗织材料。
可信的史料是正确认识历史的桥梁。高中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指导,防范过于关注史料表述和史事细节的历史客观主义,通过整体理解历史事物,体察史料作者的意图、辨析史料的真伪和价值,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三、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解释”,祛蔽思辨唯心主义
历史解释是指在弄清史实、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能力、方法与态度。人们通过客观、辩证地认识并理解历史事物,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和深层联系。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才是歷史研究与学习的本质。
(一)历史作为精神而存在?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有一个疑问:“历史科学如何可能?”这是一个史学领域康德式的问题,即人们如何认识并解释历史。离开了历史解释,史料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故纸堆”,历史科学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
19世纪末,哲学界的“认识论转向”开始引入对历史学的考量,继克罗齐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武德进一步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学术命题。新黑格尔主义击中了历史客观主义的软肋,一语道破了外在于意识而存在的“历史对象”与作为意识存在的“历史镜像”之间的区别,有利于促成史学家的主体意识觉醒,推动剪贴史学转化成为“活历史”。然而,这种从能动的意识活动出发的认识论同时也是矫枉过正的,片面强调理性自觉又陷入了思辨唯心主义的泥潭——从感性存在出发而非从感性活动出发,通过逻辑进行推断而非源于实践真实去演绎历史,这必然将真正创造历史的现实的个人抽象为历史的客体。由此指导历史研究的结果就是:纵然真相大白,依旧物是人非。即如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学,其人其理史料明晰,但是,秦始皇“坑儒”、汉武帝“尊儒”、唐玄宗“封王”、洪秀全斥之“妖逆”、康有为扮为“改革家”、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子的面目全非无疑出自统治意志或群体斗争的需要,纯然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活动的产物,而非哪怕是反映现实世界的虚拟表象或错误概念。思辨唯心主义囿于主客二分的知性思维来理解历史,其结果要么是整体模糊的表象,要么是凭空想象的解释,就是难以深入到历史本质性——归根到底是人的存在——思维中、从而真正达到对历史本质的存在论理解。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与思辨唯心主义基于对各个时代纯粹意识的发现以及对其事实表现的叙述来指导历史研究不同,唯物史观认为:历史运动并非源自纯粹意识的先验辩证运动,社会革命也非纯粹意识的自身觉醒,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无非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并不是‘历史把人当做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历史并非某种先于现实个人的抽象主体,而是在现实个人的物质活动中不断生成并获得发展,根本而言,是人类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原则进一步说明道:“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②因此,唯物史观天然是祛蔽思辨唯心主义的有力武器。
比如,斯大林模式这种对列宁“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继承性的探索,不只是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提出严重挑战并促其转型。但是,如果因为这种跨越“卡夫丁峡谷”实践探索的最终失败而视十月革命为“原罪”。就像把雅典衰亡归罪于其实行民主政治、由于经济大危机而贬抑推动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革命一样,这正是唯物史观所批判的目的论:“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然而,事情被思辨地颠倒成这样:好像后一个时期历史乃是前一个时期历史的目的,例如,好像美洲的发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起法国革命。”③此外,对于一种没有先例可循的试误、一种新生事物的成长,历史考量与社会评价应该更加宽容和合乎道德规范,其实,如果能够停止相互攻讦和无谓辩解,摆脱在“唯一正确”的意识形态指引下研究这种意识形态本身,④人们甚至可以在某种理解中回到当初的实践中去发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十月革命早在100年前确实通过存在论意义上的实践改变了俄国、震撼着世界。
历史事物本身具有过去性与复杂性,有时甚至让人很难分清哪些是历史本真,哪些是史实虚构。正如侏罗纪公园里的科学家用青蛙的基因片断去填充恐龙基因序列中的空缺,这样培植出来的是恐龙还是其他的四不像?人们经常身在历史的观念与观念的历史这样的混合体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历史问题终归只能由历史来解答,然而唯物史观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是历史决定观念,而不是观念决定历史。
历史本真正是通过历史解释而不断接近。高中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指导,拒斥唯心主义的理念在先和主观臆断,理解历史事物并解释历史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学会以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判历史问题和现实生活。
四、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家国情怀”,拒斥历史虚无主义
家国情怀是指研究、学习历史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高中学生理当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努力学习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确立服务于民族兴旺、国家强盛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因此,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终是历史研究与学习的“元”价值。
(一)存在还是虚无?
近代以來,生产的工业化和社会的世俗化有力冲击并迅速消解着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旧有价值解构的同时并未伴随着新的文化重构,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精神迷失与价值真空,虚无主义由此滋生。从尼采的“上帝死了”到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均可见时人的价值贬黜与扭曲。天朝上国迷梦破碎后的失落,与对西方先进文明的排斥、恐惧、迷信相杂糅,产生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比如,义和团运动反“洋教”的同时,盲目排斥西方技术,“拆铁路,拔电杆,紧接毁坏火轮船”,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保守性一览无余;新文化运动反对传统道德本来无可厚非,却要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甚至提出取消文言文和象形文字,当然只能沦为激进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当代历史虚无主义,《河殇》远去,“告别革命”随后,网络空间的“吃饭砸锅”“神马都是浮云”达到极致,“黑客帝国”俨然由虚入实、以虚击实。当历史存在陷入历史虚无,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渐被淡化,历史的真实性和道路的正确性惨遭抹黑。于是,激进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乘虚而入,与历史虚无主义交织在一起,加重精神迷惘、推动族群对抗,近年来欧美国家乱象丛生多源于此。
难怪霍布斯鲍姆用哀婉的笔触绝望地评述着这个“一地鸡毛”的时代:“短促的20世纪,即将在问题重重中落幕。没有人有解决方案,甚至没有人敢说他有答案。于是20世纪末的人类,只好在弥漫全球的一片迷雾中摸索前进,循着朦胧足音,跌跌撞撞地进入第三个千年纪元。我们只能肯定一件事,那便是一页历史已告结束。除此之外,所知甚少。”①
(二)从家国情怀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唯物史观从来反对虚无历史的态度,在批判私有制的同时绝没有忘记公开赞扬其历史进步性:“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②而且,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发展过程,不可能终结于未来某个阶段:“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③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虚无主义其实就是现代主义的伴生症状,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异化现象。因此,纵然生前遭到欧洲多国政府的诽谤与驱离,马克思依旧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充满信心,从未放弃为全人类的自由和幸福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历经“向西方学习”“以俄为师”的左冲右突,智慧而顽强的国人们终于选择“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撸起袖子加油干,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才是最伟大的“中国梦”。其实,从商周开始的“家国同构”体制到明清之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从抗日战争重塑民族认同到新中国成立凝聚国家意志,家国情怀始终扎根在国人血脉,从未远去。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④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即立志于民族独立、世界大同,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从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从“两个一百年”的家国情怀,迈向“一带一路”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用实践活动改变中国、造福世界。民主革命的胜利洗刷近代百年屈辱,现代化建设的伟业宣示重回世界之巅,爱国主义的红色基因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历史教育得到弘扬和传承。
比如,作为一种政治符号,“十月革命”的概念在肯定和否定的意义上都被大量使用而且含义基本一致——暴力革命、武装夺权。因此,除却历史本体与历史认识,捍卫十月革命也还有出于历史情怀的特别意义:于中国而言,“武装夺取政权”或者“枪杆子里出政权”,与其说是俄国革命的道路借鉴,不如说是历经大革命失败、“城市中心论”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理论自觉和实践创新。因此,捍卫十月革命,就是捍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源起,也是捍卫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更是捍卫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正义性。反观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打着“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旗号,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虚无十月革命,否定列宁和苏联历史,导致思想混乱、信仰丧失、民族分裂,最终国家解体。前车之戒,殷鉴不远。
朱光潜先生曾对“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史学命题做过这样的阐述:“没有一部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能引起现时的思索,打动现时的兴趣……就这个意义说,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①“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忽闪着抽象美学的知性芒光在“历史解释”中受到批判,却因饱含现实主義的时代精神在“家国情怀”中得以重生。
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中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指导,拒斥与激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合流的历史虚无主义,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读懂国情、深谙民心,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世界视野,塑造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凝练核心素养,意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历史教育作为贯彻、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和方向引领。高中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应该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必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推进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未来的个人生活和社会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冒兵,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
【责任编辑:李婷轩】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