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起点和终点的交通拥挤模型 |
范文 | 宋著贺 陈秀锋 武帅 邹亚男 摘 要:本论文从总体水平上研究并利用交通出行行为,对城市动脉和次动脉的道路拥堵状况进行预测评估。将所选道路分割成独立的路段,对不同交通状态下的道路运行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基于起点和终点的路段交通流存在出行行为近似的特性。由于路段起点、终点以及道路的分段交通特性(流量和速度)会影响预期出行时间,以此建立模型进行交通拥堵特性研究。 关键词:交通拥堵;交通特性;旅行时间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 目前已有大量针对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Nagaraj[1]创新了一种确定路段拥堵状况的速度变化系数方法;Lomax等[2]将拥堵定义为旅行时间或延迟在光或自由流动条件下产生的。目前已存在几种研究旅行时间/延迟的拥堵度量方法,但本文从起点和终点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建立交通拥堵模型,尝试发现路段拥堵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1 方法 选定合适的路线,其中需要包括大量的动脉和亚动脉伸展道路,且经常出现拥堵的路段。在选定路段上进行节点选择,通常选取4个节点,并将路线分成若干个子路段。采取摄像调查法,对现场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采集,主要记录节点的流量参数和实时行驶时间。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同时计算段变量。然后,需要对所有记录的变量进行统计检验,使用75%的观测数据对几个组合变量进行检验。其中,变量必须与模型统计数据相关。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对剩余的25%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最后,讨论了与建模相关变量的重要性。 2 数据收集 以15分钟作为时间间隔周期,进行交通数据搜集,其中:对车流量采用手动计数法,对车速采取雷达计数法,而旅行时间则使用浮动车法。交通数据采集主要针对6种车型展开调查活动,主要包括:标准车、货车、两轮车(小型摩托车、摩托车)、三轮车(机动三轮车)、轻轨车(轻型商用车)、卡车和公共汽车。表1展示的是针对指定槽位进行数据采集。本文将青岛市嘉陵江东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拥堵路段进行特性研究。 3 数据分析 对路段節点和段变量所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去除可见噪声后,对交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交通量转换为PCU,即车辆流量的标准单位,使用HCM 2010建议的公式: 4 建模 将获取到的实时数据,创建为两个数据集,分别为:一是具有源-目标值,另一个具有从第一个集合中取线段值的平均值。分别建立线性和指数多元模型,在IBM 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帮助下,对这两个数据集进行特性分析。回归类型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的输出结果,显示选择R2值最高、F值最佳的模型1作为期望模型: T=-94.1+15.2L+135.6N1+0.27Qs-0.15Qd-23.9Vs+26.0Vd-6.16Ks+4.89Kd(2) 5 模型验证 以青岛市嘉陵江东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上述回归模型,验证为源-目标值模型的数据集参数,以探寻嘉陵江东路的交通拥堵特性及各子路段之间的影响关系。 6 结论 本文从起点和终点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道路交通拥堵预估模型,将观测点限制在路线上的某几个选择点(节点),可以极大地降低现场数据采集成本。同时对所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组合分析,从所得到的四个有效模型中,筛选出最优的统计选择值(调整R2= 0.926)。最后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数值为7.1%,评价结果较显著可靠。 参考文献: [1]Lomax T,Turner S,Shunk G,et al.Quantifying Congestion Volume 2:USER'S GUIDE[M].1997. [2]M.V.L.R.Anjaneyulu,B.N.Nagaraj.Modelling Congestion on Urban Roads Speed-profile date.Journal of the India Roads Congress,paper no 549.2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