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川安岳上大佛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
范文 | 内容摘要:上大佛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清流乡长新村,现存20龛,年代涉及唐、北宋、明,各期皆有年代明确的造像记。龛像时代特征明显,个别龛像独具特色,尤其北宋初期造像,多数有造像名称和造像纪年。题材丰富、时间集中,可补充安岳北宋时期造像序列,各类题材和组合显现出信仰体系和佛教造像的民间化。该造像点为研究安岳乃至四川地区摩崖造像发展演变和宗教信仰变化提供了新的重要实物材料。 关键词:上大佛;摩崖造像;年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7)04-0001-13 A Brief Report on Shangdafo Cliff Sculpture in Anyue County,Sichuan Provinc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in Sichuan University1 Archaeological Science Center in Sichuan University2 Institute of Chengdu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chaeology3 Cultural Relic Bureau of Anyue County4 (1. Chengdu, Sichuan 610064; 2. Chengdu, Sichuan 610207; 3. Chengdu, Sichuan 610072; 4. Anyue, Sichuan 642350) Abstract: The Shangdafo Cliff Sculpture site is located at Changxing Village in Qingliu Township, Anyue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There are now 20 surviving niches that date back to the Tang, early Norther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 images take on obvious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some of which are very unique; many of the early Song Dynasty images in particular contain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name of the image and the date of creation. The rich themes of a certain short period can supplement the creation sequence of the Northern Song sculptures in Anyue, and the themes and combinations of images further reflect the secularization of the regional belief system and Buddhist sculptures. These cliff engravings have provided important new physical material for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cliff sculpture and religious beliefs in Anyue and Sichuan. Keywords: Shangdafo; cliff sculpture; date; value 一 概 況 上大佛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清流乡长新村二组,西北距清流乡约2 Km,2007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图1)。关于其内容,20世纪90年代曾有简要介绍。龛窟数量说法不一,有20[1]、18[2]、17龛[3][4]三种说法。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为18龛。2015年6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岳县文物局联合组成调查队,对该造像点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记录。上大佛摩崖造像现存20龛,开在宽约50、高约2—10m的崖面上。造像分三层开凿,自南向北,上层开第11、13、18-1龛,下层开第16、18龛,其余皆开在中层(图2)。其中第16-1、18-1龛为此次调查新编号{1}。 二 各龛介绍 1. 第1龛 外方内圆拱形双层龛。外龛右壁仅存下部,平面呈横长方形,龛底被泥土掩埋约20cm,宽175、高140、深140cm。内龛平面呈弧形,宽115、高120、深60cm,雕出两侧龛面及尖拱形龛楣,内饰团花。龛向245°{2}。造像局部残损严重。 内龛通壁起倒凹形低坛,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央佛,结跏趺坐于台座上,像连座高92、像高59cm。有内椭圆外尖桃形素面头光,肉髻,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置腹前。二弟子跣足立于台座上,风化严重,有双层圆形素面头光。左侧弟子像高63cm{3},双手似置腹前;右侧弟子像高63cm。二菩萨跣足立于仰莲圆台上,有内椭圆外尖桃形素面头光,头挽髻,缯带垂至肘侧,发辫披肩,着长裙,披披帛;戴项圈,两侧各垂下一道璎珞于腹前相交呈X形后垂至膝前折向身后。左侧菩萨像高68cm,左手置左肩前,右手握物垂体侧;右侧菩萨像高70cm,左臂垂体侧,右臂置右肩前。主尊左右侧上方雕天龙八部像,仅雕出上半身,左右侧各四身。 内龛龛口两侧各雕一身力士,跣足而立,向龛外扭腰。外龛左壁雕二身像,跣足立于台座上。左侧像仅存轮廓,像残高100cm。右侧像高110cm;有双层圆形头光,光头,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胸前垂菱形饰物。左手托物于胸前,右手垂体侧。 2. 第2龛 单层方形龛,平面呈横长方形,宽150、现高100、深30cm。龛向250°。龛顶及右壁均不存,左壁仅存下部,龛底被埋约15cm。造像风化残损。龛内正壁前雕二主尊四胁侍,中央二主尊似结跏趺坐于台座上,左侧像高62cm,右侧像高70cm。四胁侍对称立于主尊两侧的台座上。左壁下部存一身力士像的下半身。 3. 第3龛 双层方形龛,平顶,内、外龛共用一个龛顶,龛底局部埋于土中,外龛四壁残。内、外龛平面皆呈横长方形,外龛宽326、现高188、残深286cm,内龛宽310、现高221、深201cm,上部通壁浮雕一周帷幔。龛向265°。造像局部风化残损,残损处大部分有榫孔,局部有雨浸、绿苔(图3)。 内龛雕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正壁中央高浮雕一佛二菩萨。中央佛,结跏趺坐于仰莲方台上,头部不存,像连座残高170、像残高137cm;头顶上方雕华盖,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头光外层饰卷草纹;着袈裟,双手置胸前。莲台左右各雕一棵菩提树,树冠伸于头光及华盖之后,其顶各有一身人首鸟身像相向而立,分别吹奏横笛、胡笙。二菩萨立于台座上,有尖桃形头光,内饰卷草纹。左侧一身,像残高146cm,双手似置胸前;右侧一身,像残高131cm。二菩萨头光外侧各雕一人首鸟身像立于祥云上,执物残。 二菩萨外侧至两侧壁雕上下四排菩萨像,共50身,左侧第一、四排各雕7身,第二、三排各雕6身;右侧第一、二排各雕5身,第三、四排各雕8、6身。菩萨或坐或跪于莲台上,像连座均高54cm,像均高43cm。每个莲台下皆由龛底向上伸出的莲茎相连,莲茎于莲台左右又各伸出一枝莲叶和莲蕾。菩萨皆束髻,长发披肩,面相圆润,跣足,戴项圈和手镯,多侧身朝向中央主尊。衣着有戴花冠、披络腋着长裙,着僧祇支、长裙,着袈裟等;坐姿有结跏趺、半跏趺、游戏坐、胡跪等;双手姿势有双手于身前托物、双手抱膝、双臂相交于胸前、双手上举于头顶托物、一手抚肩或腰一手支头,有手执莲叶、莲蕾者,有一手置肩前一手抚腿等。身姿各异,有呈思考状、悠闲游戏状等。第一排左右内侧三身菩萨身旁各雕一身童子像(图4),均高20—23cm。多赤身、戴手镯和足钏,有的戴披肩或头顶莲叶,倒立或单腿立于莲台上嬉戏。 内龛左右壁近龛口处各雕三身像。左侧三身分别位于第一至三排菩萨像外侧,皆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第一身,立于莲台上,仅存轮廓,头顶有圆髻,右手似置胸前,右肩侧斜置锡杖。第二身,结跏趺坐于莲台上,着袈裟,双手似置腹前。第三身,倚坐于方台上,似有肉髻,着袈裟,双手置腹前托物。右侧三身像,分别位于第一、二、四排菩萨像外侧,仅存轮廓。第一身,立于莲台上,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着袈裟,双手似置胸前。第二身,似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有圆形头光。第三身,存尖桃形头光。 外龛左右壁各雕一身力士,向龛内扭腰,头朝向龛外。 4. 第4龛 现为单层方形龛,四壁残,左壁与龛顶转折处垮塌,正壁左侧有一横向风化带延伸至左壁中部。平面呈横长方形,宽195、高223、残深125cm。龛向280°。造像风化残损严重,大部分仅存轮廓(图5)。 龛底环壁起倒凹形低台,正壁前起坛,高80cm。坛上方开一个圆拱形浅龛,宽193、高113、深31cm。龛内左右侧各雕一主尊四胁侍。二主尊坐于圆台上,有尖桃形头光;四胁侍对称立于二主尊两侧。左侧主尊结跏趺坐,像连座高80、像残高67cm。内侧二胁侍为弟子,右侧一身着交领袈裟,跣足,双手拢于袖中置胸前。外侧二胁侍,披帛垂体侧,右侧一身有尖桃形头光。右侧主尊似盘坐,像连座残高84、像残高66cm。内侧二胁侍,束圆发髻,着交领广袖长袍,足穿云头鞋,双手置胸前。外侧二胁侍,有尖桃形头光,双手似置胸前,右侧一身着长袍,足穿云头鞋。主尊与胁侍身后雕八身半身像,残损严重。 高坛前雕七身坐像。龛左右壁上部各开一圆拱形小龛,龛内雕一身立像。小龛下方各雕一身力士,立于方台上,方台前部各雕一小龛,龛内雕一身像。 5. 第5龛 外方内圆拱形双层龛。外龛平面呈横长方形,宽125、高125、深105cm。内龛平面呈圆弧形,宽96、高80、深35cm,雕出龛面及尖拱形龛楣,内饰卷草纹。龛向295°。外龛左壁垮塌不存。造像身前局部残损脱落,有绿苔。 内龛环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央佛结跏趺坐于仰莲方台上,像连座高70、像高52cm。头顶上方雕圆形华盖,头后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外层饰卷草纹。佛有肉髻,双耳硕大。莲台左右各雕一树伸至华盖。内侧二弟子跣足立于覆莲圆台上,有圆形头光。从左至右像残高分别为45、47cm。外侧二菩萨跣足立于圆台上,從左至右像残高分别为50、48cm。 内龛龛口两侧各雕一身力士像,立于方台上,向龛外扭腰。龛底前方中央一凸起处,左右各雕一只兽, 相向而卧。外龛右壁下部开一浅龛,龛内雕一身立像,残不可识。 6. 第6龛 现为单层方形龛,四壁残,龛顶及左壁垮塌不存,残宽216、高234、深102cm。龛向260°。造像风化脱落严重,雨浸部分长绿苔,左侧大面积生黑色霉斑,局部残存妆彩痕(图6)。 龛底环壁为倒凹形低台。龛内雕涅槃变,正壁上下两组像,中央由一条横长方形条带相隔,带上由阴刻线隔出方框,框内分别雕菱形花、团花、卷草纹等。 上组造像所在崖面高96cm,可见中央雕一个横长方形台,台前左右各有凸起处,残不可识。方台下雕横长方形覆莲台。方台后雕两排像,上排雕三身天龙八部,仅雕出上半身。左起第三身,束圆髻,着交领衣,双手置胸前,头顶盘一龙,龙头朝向右侧,龙嘴前方伸出一朵祥云飘向龛右侧。下排雕六身立像,中间二身为弟子,余为菩萨。左起第一、二身右前方有一圆形物置于方台上。第四身立于圆台上,微向左侧身。第五身,跣足立于覆莲圆台上,有双层椭圆形头光,外层饰卷草纹。第六身,跣足立于祥云上,着袈裟,双手似置胸前;右腿前雕一狮朝右侧俯冲。第五、六身菩萨像下方雕一身像,头朝左侧左胁而卧,束圆髻,着短裤,腰束带,飘带经头后绕腋下折向身后;左手抚腹前,右手五指分开伸体侧,双脚蹬方形台。方台右侧凸起处,残不可识。 下组造像所在崖面高114cm,正壁中央有个横向凸起,呈不规则横长方形,凸起下方有一横长方形台。凸起上方中央雕一佛二胁侍。方台右侧雕三排立像,左侧对称位置有凸起,不可识。中央佛,结跏趺坐于横长方形台座上,像连座残高51、像残高31cm。头顶雕圆形华盖,有圆髻,身体两侧各有一棵树。二胁侍朝向主尊而立,双手置胸前。三排立像共12身,从上至下第一排5身,雕出上半身。左起第一身,头戴盔,左手置腰侧,右手握长柄状物于肩侧;第二、三身,头顶有圆髻,着交领衣,双手置胸前;第四身,束髻,着长袍,双手举于胸前执长方形物,侧身朝向中央;第五身,头顶有尖状凸起,左手置身侧,右手置胸前。第二排4身,皆着袈裟,双手置胸前;第四身前方有凸起,不可识。第三排3身,可辨第二身为菩萨;第三身为力士,朝向左侧跣足而立,腰右扭。 右壁上部雕两排像。上排残存二身立像,内侧一身,着战甲,肩系巾,戴手镯;左手于胸前握长棍状物,右手五指并拢抚腰部。外侧一身为菩萨,仅存局部,有椭圆形头光,头光左上角残存一身像,仅见左手微曲置身前。下排雕一身力士像,跣足立于山形台座上。力士下方磨平崖面,刻题记一则(图7),外侧损毁,有字格,刻有“天宝十四载”、“两仕家造涅槃变一龛”等字样。 7. 第7龛 现为方形大龛,龛内上下两层龛,系在上层原外方内圆拱形龛的基础上,打破龛底外侧向内、并沿外龛左右壁向下又开龛。龛顶部左侧、左壁大部分垮塌。大龛通宽236、通高300cm。龛向260°(图8)。 上层龛内风化,左侧雨浸严重。外龛平面呈横长方形,宽300、高164、深149cm。内龛平面呈浅弧形,宽200、高150、深54cm,雕出龛面及尖拱形龛楣,内饰卷草纹。造像部分风化残损,局部经后代改刻,残存妆彩痕。 内龛环壁起坛,坛上左侧雕一主尊二弟子二菩萨,右侧雕一主尊三胁侍,皆经后代改刻。二主尊结跏趺坐于方台上,头顶上方有圆形华盖,头后有尖桃形头光。左侧主尊,像连座高110、像高75cm。头顶有圆形突起,着袈裟,左手抚左膝,右手竖掌置胸前。二弟子双手置胸前,二菩萨结跏趺坐于束腰圆台上。左侧菩萨,左手抚膝,右手置腹前。右侧不空■索观音,台座前两只跣足朝向龛外。主尊及胁侍头后存三身天龙八部。 右侧主尊为六臂观音,像连座高100、像高75cm。六臂观音两侧分别雕一、二身菩萨,均结跏趺坐于束腰台座上。左侧菩萨,左手置腹前托圆形物,右手置胸前。右侧靠内一身,左手置腹前,右手置右胸前执曲茎莲叶。外侧一身,左手置腹前托圆珠状物,右手置膝上。 内龛龛口两侧各雕一身力士,跣足立于方台上,方台前各刻一则题记,右侧题记宽28、高28cm,刻字7行{1}: 至道三年岁次丁酉/正月八日弟子王义友/男王康寿新妇□氏王度/钦王度□王□□女孙大/娘子二娘子同发心镌造/一佛二菩萨长寿王共一/龛/ 外龛右壁开两个浅龛,右壁不存。上部浅龛编号7-(1),单层方形龛,正壁雕三身菩萨,跣足立于莲台上。下部浅龛编号7-(2)(图9)。单层方形龛,左上角有三角形弧撑,残宽95、高85、深26cm。正壁雕一佛二菩萨长寿王。中央佛,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圆台上,像高47cm;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外层饰火焰纹;螺发肉髻,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抚膝,右手置右胸前。二菩萨,跣足立于仰莲方台上,左侧菩萨,像高63cm;束髻戴卷草纹花冠,花冠上层中央雕一身坐佛;左手置腹前捧圆珠形物,右手置胸前。右侧菩萨,像残高60cm;左手置腹前,右手置胸前。长寿王立于右侧,仅存胸部以下左侧,披帛垂身侧。 下层龛编号7-(3)。左壁残,横长方形龛,平面近梳背形,宽250、高112、深173cm。正壁中央起坛,坛上雕一佛四菩萨,坛两侧起高台,各雕二天王,造像局部风化残损。高台前分别刻题记一则,左侧题记宽40、高32cm,存字9行: 重镌粧一佛二菩萨/文殊普贤并四天王共/□龛永为福祈/……张(?)宫冯规/……镐(?)文键/……新妇王氏/……娘子七娘子/……阿雷/……令琰秦在信 右侧题记宽40、高36cm,残存10行: 清信弟子曹定(?)镐文钟等奉为/亡母白氏重镌粧一件功德伏愿/亡母白氏承兹善力早讬净□/永(?)□五□之身得悟三空之理/□后□眷爱咸保人安远祖/炅灵俱□/正(?)斋(?)时以/皇宋淳化元年太岁/□申朔二十□日戊辰□/亡母白氏忌日设斋表庆讫 左壁雕像,仅存膝部。右壁雕一佛二菩萨像。 8. 第8龛 现为方形大龛,顶及左右壁残,龛内为上、下两层龛,系在上层原外方内圆拱形龛的基础上,打破龛底并向内凿开龛,龛底低于现地面41cm,通宽232、通高340cm。龕向287°(图10)。 上层龛为外方内圆拱形龛,左右壁上部残,龛底前方不存,外龛平面近横长方形,残宽232、高153、残深194cm。内龛平面呈弧形,龛宽217、高161、深85cm,雕出龛面及龛楣,内饰卷草纹。龛内风化残损,局部残存妆彩痕,正壁中央及龛面造像经后代改刻。 内龛雕千佛。正壁中央开一圆拱形小龛,内雕一主尊四胁侍。中央主尊,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有双层头光和身光,外层饰火焰纹;四胁侍对称立于主尊两侧。小龛上部通壁雕三排坐佛,多风化。从上至下每排分别存20、21、22身,均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像均高18cm。可辨识的坐佛,着通肩式袈裟,手势有双手置腹前、双手置胸前、左手置胸前右手置腹前、双手拢袖中置腹前等。小龛左侧雕上下两个横长方形龛,左侧有后代改刻痕。上层小龛雕四身像,各像间有龛柱隔开。从内至外第一至三身有圆形举身光。第一身,仅存轮廓;余三身皆菩萨装扮,倚坐于方台上,双足各踏小莲台。第二身,左手置腹前、右手置右胸前执一枝长茎莲叶;第三身,着袈裟,跣足,双手于身前执瓶;第四身,双手于身前执带柄竖长方形物。下层小龛内雕七身佛,均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每身右侧雕竖长方形榜题框,内有题刻。像连座均高20、像均高14cm。从左至右第一至第三身有肉髻,头前有髻珠,着通肩式袈裟;第四至第七身,仅存轮廓。第五身题刻较完整:“敬造千佛一身□王/氏供□。”小龛左下方刻两则题记。外侧一则宽32、高28cm,刻字9行: 敬造长寿王菩萨一身/白衣观世音菩萨一身/弟子地主□□□□□发/心镌造愿合家清泰女弟/子李氏□女十二娘十六/娘十九娘南承简承璪承/□□□超□□□永为供/养以端拱元年岁次戊子/二月二十一日记 圆拱形小龛右侧雕四排佛像,每排7身,多风化,均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部分可见着袈裟,像连座均高19、像均高15cm。每身像左侧雕出竖长方形榜题框,内刻某某供养等内容。外龛左右壁上部各雕四排供养人像,每排存2—4身不等,皆朝龛内胡跪。 左壁供养人下开两个竖长方形龛,自上而下分别编号8-(1)、(2)。皆上两角有三角形弧撑,龛内各雕一身菩萨,跣足倚坐于方台上,双足各踏仰莲圆台。第8-(2)龛宽28、高45、深8cm。龛内雕一身白衣观音,束髻戴花冠,长发披肩,着通肩式袈裟,戴耳环、项圈,胸、腿前垂饰璎珞。左手置胸侧,右手置右膝捧圆形物(图11)。龛面刻题记一则,刻字3行: 弟子何彦超夫妇为长女何氏镌造白衣/观音一身供养愿保安泰清吉以端拱元年/岁次戊子二月二十五日母女弟子孙氏 右壁供养人下方开一竖长方形小龛,编号8-(3)。龛形同第8-(2)龛,正壁雕一身菩萨像倚坐于须弥座上,双手执莲蓬。龛外右下方有至道三年(997)的镌妆记。 第8-(3)龛下开一个圆拱形龛,编号8-(4)。龛宽82、高82、深20cm,正壁雕二身像倚坐于方台上,头部不存,双足各踏仰莲圆台上。左侧者,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一角系于左肩垂下之钩钮,内着僧祇支,下着长裙,跣足,饰项圈和手镯,左手置腹前托圆形物,右手抚物。龛底浮雕莲茎、莲叶与莲台相接。莲台左侧雕一只兽,朝向龛外而卧。右侧者,身体右侧脱落,似戴风帽,左手置腹前似托物,余同左侧像。龛外右上部刻两则题记,下方一则有“地藏菩萨”、“一龛”等字样。 下层龛编号8-(5),左侧打破第8-(7)龛右壁,横长方形龛,平面近梳背形,宽221、高144、深186cm。造像略扁,所在崖面内凹,局部分布凿痕。 正壁及转角处起坛,高31、深25cm,坛上左侧雕药师经变,右侧雕千手观音。左侧药师佛立于莲台上,仅存轮廓,像连座残高77、像残高63cm,有尖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残痕,双手似置胸前,右肩前斜置锡杖。药师佛两则各雕三排立像。左侧从上至下第一、二排各雕四身神王,皆武将形象,从内至外第一身仅存轮廓,余皆头戴盔,身着甲,腰束带,飘带于腹前横过两道后垂体侧,双手于身前执物。第三排雕五身像,上身皆残,内侧三身为菩萨;余二身为神王,足登靴,余装扮同第一排神王。右侧第一排雕二身神王像,第二排雕三身菩萨像,第三排雕四身菩萨像,皆仅存轮廓。 千手观音倚坐于方台上,局部残,像连座高105、像高75cm,戴耳环和手镯,上二臂屈肘举于头顶托化佛。身体左侧残存五只手,皆执带柄器。右侧残存四只手,从上至下依次执戟、剑、长条形物、弓箭。龛右壁内侧雕一身观音,倚坐于方台上,左手置腹前似托物,右手似置右膝。方台左侧存二身像轮廓。观音左侧崖面有端拱元年(988年)的题记。 龛左壁中部开一龛,编号8-(6)。龛内雕二身菩萨。左侧菩萨,左舒相坐于方台上,双手置胸前,左足踏仰莲圆台;右侧菩萨,倚坐于方台上,左手置腹前,右手似置右胸侧,足踏莲台。 左壁近龛口处雕两排像,上排编号8-(7),龛内雕一身结跏趺坐像,身前密布凿痕。下排开一个竖长方形小龛,编号8-(8),右壁被第8-(5)龛打破,龛内雕一身像倚坐于方台上。右壁外侧开一个圆拱形龛,编号8-(9),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9. 第9龛 现为方形大龛,龛内分上下两层,上层原为一个外方内圆拱形龛,后被破坏原龛底,并沿外龛左右壁向下开龛,形成现在的大龛。宽220、高263cm。龛向265°(图12)。 上层龛外方内圆拱形,外龛龛底不存,宽220、高145、深176cm。内龛平面呈弧形,宽192、高129、深100cm。雕出龛面及尖拱形龛楣,分两层,内层饰卷草纹,外层素面。外龛左右壁原造像被凿去,内龛中央主尊有后代补塑、现代妆彩,余残存后代妆彩痕,二弟子有后代改刻痕。 内龛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央佛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莲方台上,像连座高114、像高70cm;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和双层椭圆形身光,皆外层饰火焰纹,头光中层饰团花;螺发肉髻,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一角系于左肩前之钩钮;左手似抚左膝,右手置胸前。二弟子跣足立于圆台上,双手置胸前。左侧弟子,像高57cm,头光同中央佛,颈部筋骨突出;右侧弟子,像残高62cm,面部略圆。二菩萨跣足立于仰覆莲圆台上,左侧一身,像残高64cm,双手置腹前捧物;右侧一身,像残高67cm,双手置腹前托圆球状物。 左右壁分两排共雕七身佛像,左壁三身,右壁四身。佛像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双层椭圆形身光,外层饰火焰纹,有肉髻,中央有髻珠,着交领袈裟。左壁上排内侧一身,结跏趺坐于仰覆莲方台上,头部脱落,左手置腹侧握一个圆球状物,右手竖掌置胸前。外侧浮雕一方形碑,碑文多漫漶剝落。下排内侧一身,倚坐于方台上,左手置腹前,右手抚膝,台座下有祥云承托。外侧一身,结跏趺坐于圆台上,双手于腹前施弥陀印;台下有覆莲台。右壁四身结跏趺坐于方台上,台下为覆莲方台。上排二身莲台下有祥云承托。内侧一身,双手置胸前;外侧一身,双手相叠于腹前托摩尼宝珠。下排内侧一身,左手于腹前托钵,右手置胸前;外侧一身,左手抚左膝,右手置腹前托圆珠状物。 内龛右侧龛面下方刻有成化十九年(1483)妆彩记一则。 下层龛编号9-(1),横长方形,龛顶极窄,平面呈梳背形,转角明显,宽220、高99、深125cm,龛壁前起通壁高坛。坛上雕四身主尊;左起第一身引路王菩萨,立于圆台上,风化严重,像高46cm;挽高发髻,缯带垂至肩侧,着长裙,披帛垂体侧,戴耳环;左手似置左胸前执物,右手置腹前执长幡,上身微右倾(图13)。菩萨右侧雕四身立像,仅存轮廓,左起第一、二身较矮,头似束发髻,微侧身朝向主尊;第三身,着长袍,双手置腹前侧身朝向右侧主尊;第四身,头戴方帽,双手置胸前,左侧身回首视右侧主尊。第二身药师佛(?),右舒相坐于方台上,像残高35cm;着袈裟,左手置腹前,右手似执锡杖。左侧雕一身弟子像,双手置胸前朝向主尊。第三身不空■索观音,结跏趺坐于圆台上,像残高35cm;上二臂举于头侧执物,中二臂置腹前,下二臂伸向两侧分别执绳索、宝剑。第四身地藏,坐于圆台上,像残高34cm;似戴风帽,着袈裟,左手置腹前,右手置胸侧似执锡杖。左右各雕一身立像:左侧一身,双手似置胸前朝向龛外;右侧为弟子,双手置胸前朝向主尊。 左右壁内侧各雕一身力士,跣足立于山形台座上。右侧力士右上方开小龛,编号9-(2)。龛内雕一身菩萨,立于覆莲圆台上,左手曲肘置身侧,右手似于右胸前执柳枝。右侧龛柱刻题记一则,宽6、高35cm,刻字2行: 为男(?)波孙镌造保祈寿命长远/咸平五年壬寅岁弟子□□□夫妇 右壁外侧开单层方形龛,编号9-(3),上方有三角形斜撑。龛内雕一身菩萨,倚坐于方台上,左手置腹前,头右侧竖一枝卷曲莲叶。 10. 第10龛 外方内圆拱形双层龛。外龛平面呈横长方形,宽157、高195、深187cm。内龛平面呈浅弧形,宽130、高132、深42cm,雕出龛面及尖拱形龛楣,内饰卷草纹。龛楣两侧各开一个小龛,龛内各雕一身结跏趺坐佛。龛下部雨浸,局部烟熏。部分造像经后代改刻、补塑、妆彩。龛向263°。 内龛环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央佛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莲方台上,面部、双手、腿部、台座前部经后代补塑,像连座高115、像高70cm。头顶上方雕八角形华盖,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双层椭圆形身光,皆外层饰火焰纹。螺发肉髻,头前有髻珠,着袒右式袈裟,一衣角系于左肩前之钩钮,右肩、肘覆袈裟。左手抚左膝,右手置胸前。二弟子跣足立于覆莲圆台上:左侧弟子老者形象,像高75cm,双手似置胸前;右侧弟子青年形象,像高75cm,双手胸前合十。二菩萨跣足立于圆台上:左侧菩萨像高82cm,面部经后代改刻,左手置胸前,右手似垂体侧;右侧菩萨像高84cm,双手执长柄莲蓬。龛口两侧各雕一身力士,跣足立于山形台座上。龛底两侧各雕一狮相向蹲踞于方台上。 外龛左壁自上而下开两个小龛。上层编号为10-(1)(图14),单层圆拱形龛,宽92、高82、深13cm。正壁雕三身坐像。中央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方台上,像连座高67、像高40cm;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和双层椭圆形身光,外层饰火焰纹;螺发肉髻,有髻珠;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抚左膝,右手置胸前,拇指、食指伸出,余三指握于掌心。左侧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圆台上。像连座高65、像高36cm;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和双层椭圆形身光,皆内层素面外层饰火焰纹;螺发肉髻,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腹前施弥陀印。右侧观音菩萨,左舒相坐于方台上;像连座高60、像高40cm;头束髻,戴花冠、耳环、项圈,缯带垂至肘侧,长发披肩,着通肩式袈裟,下着长裙,两腿间伸出一衣带垂至台基,跣足;左手于腹前握莲蕾,右手竖掌于胸前抚莲蕾。台座右侧向上伸出长竹,延伸至头顶。台座下方向左右各伸出一枝带茎莲台,莲台有祥云承托,祥云下有两层山形台基。 龛外左侧崖面磨平,刻题记一则,宽7、高51cm,刻字2行: □□□□为亡母白氏□释迦佛一身白□□观音菩萨一身□奉为亡□罗氏造阿弥陀/佛一身……音菩萨……太平兴国八年岁次癸未正月十五日…… 下层龛编号10-(2),单层方形龛,宽86、高84、深17cm,正壁起高台,台上雕日、月光菩萨倚坐于方台上,双足各踏一个圆形台座。左侧一身,像残高66cm;双手置胸前似执一物,头顶上方左右各浮雕一个圆饼状物,其下有祥云。右侧一身,像残高60cm;左手置腹前托物,右手置胸前。二菩萨之间刻题记一则,宽4、高38cm,刻字2行: 弟子王珣渥镌造日月光菩萨一身雍熙三/年十月八日因生晨本命庆赞讫丙戌岁 外龛右壁上部开四排小龛。从上至下第一排开三个方形小龛,龛内各雕一身像。左起第一龛,雕一身男供养人像朝左胡跪。余二龛同龛楣两侧小龛。第二排开两个小龛,左侧小龛编号为10-(3),刀形龛,右侧存三身,像结跏趺坐于圆台上。右侧小龛同龛楣两侧小龛,已风化。第三排开一个横长方形龛,编号10-(4),龛内浮雕二碑,左侧碑破坏第10-(5)小龛顶部。第四排左侧浮雕一块方形碑,底部饰一层覆莲,碑右侧被第10-(5)龛破坏。右侧开一个外方内圆拱形双层龛,编号10-(5),内龛雕一身菩萨倚坐于方台上,左手置腹前托钵,右手置右胸前似执长柄形物。 11. 第11龛 单层圆拱形龛,平面呈横长方形,宽64、高78、深20cm。龛向260°。龛内正壁雕两身菩萨,均立于圆形莲台上,局部风化残损;着长裙,腰束带,衣带自腹前垂于两腿间,披披帛,戴项圈,胸前及两膝下饰璎珞。左侧菩萨,像高67cm;戴冠,左手于体侧似持椭圆形物,右手置右胸前。右侧菩萨,像高66cm;斜披络腋,双手姿势同左侧菩萨。 12. 第12龛 外方内圆拱形龛,外龛左右壁残,平面呈横长方形,宽141、高119、残深87cm。内龛平面呈弧形,宽96、高95、深53cm,雕出龛面及龛楣,内饰卷草纹。龛向280°。造像局部残,中央主尊有现代妆彩,余残存后代妆彩痕(图15)。 内龛环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央佛,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台上,右手残,像连座高82、像高49cm;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外层饰火焰纹;螺发肉髻,有髻珠,着袒右式袈裟,袈裟一角系于左肩前之钩钮,右肩及肘覆袈裟;左手抚左膝,右手置胸前。二弟子立于山形台座上,光头,着袒右式袈裟,内着交领直袖衣,足穿鞋。左侧弟子老者形象,像高57cm,双手拱胸前。右侧弟子青年形象,像高56cm;双手拱胸前。二菩萨跣足立于仰莲圆台上,头束高髻,长发披肩,戴卷草纹花冠,缯带垂于肩前,着长裙,衣带自腹部前垂至两足间;戴项圈,璎珞于腹前相交呈X形后,绕膝前折向身后,披披帛。左侧菩萨像高70cm;着僧祇支,双手于胸前托椭圆形盘,盘上置横长方形物。右侧菩萨像高70cm;斜披络腋,双手于身前执莲蓬。 内龛龛面下方各有一小龛,造像不存。左侧小龛上方刻嘉庆十六年(1811)妆彩记一则。外龛左右壁各开一浅龛,龛内各雕一座碑。 13. 第13龛 单层方形龛,平面呈橫长方形,宽128、高145、残深90cm。龛向280°。龛顶大部分垮塌,右壁上部残,造像风化雨浸,局部残,残存妆彩痕。 正壁起通壁高坛,坛上部圆拱形浅龛,宽127、高77、深10cm。浅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央佛,结跏趺坐于仰莲方台上,像连座残高68、像残高53cm;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有肉髻,有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双手似置膝上。二弟子立于覆莲圆台上,有圆形素面头光。左侧一身残高50cm,双手拢袖中置身前。右侧一身高49cm,双手置胸前。二菩萨跣足立于覆莲圆台上,有尖桃形头光,长发披肩,披披帛,戴项圈。左侧菩萨残高54cm,左手垂体侧似提椭圆形物,右手置右胸前执柳枝。右侧菩萨残高53cm;着长裙,戴腕钏和臂钏,左手提瓶置体侧,右手执柳枝置于右胸侧。主尊台座左右各雕一狮相向而立。 龛左右壁各雕两排像。上排开圆拱形小龛,内雕一身结跏趺坐像,风化严重。下排各雕一身力士立于山形台座上,腰扭向龛内。 14. 第14龛 单层方形龛,宽65、高110、深23cm。龛向292°。左侧龛顶及龛壁上部不存。龛内正壁高浮雕一座螭首碑,宽40、通高108cm,有碑首、碑身和碑座。碑首呈圆拱形,高40cm,下部中央雕圆拱形小龛,龛内雕一身像结跏趺坐。碑身坚长方形,高68cm,字迹无存。碑座仅见半圆形突起。 15. 第15龛 外方内圆拱形双层龛。内、外龛左上角及外龛左壁均不存。外龛平面横长方形,宽210、高170、深120cm。内龛平面呈弧形,宽150、高130、深40cm,雕出龛面及龛楣,内饰团花。龛向270°。造像残损严重,有烟熏和妆彩残痕。 内龛现存二主尊六胁侍。正壁左右侧各雕主尊坐像,头部不存。左侧主尊似结跏趺坐于台座上,像连座残高60cm,两侧分别雕二身立像。右侧靠外一身有头光,右肩侧可见缯带。右侧主尊似盘坐于方形台座上,像连座残高70、像残高45cm,有尖桃形头光。两侧各雕一、二身立像。左侧一身,似戴冠,双手拱胸前。右侧靠内一身,有圆形头光,双手拱胸前,外侧一身立于仰莲台上,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腰束带,足穿鞋,披披帛,双手置身前。主尊身后浅浮雕四身立像,残不可识。 内龛龛口两侧各雕一身力士。外龛右壁开拱形龛,龛内雕一身像立于莲台上。 16. 第16龛 外方内圆拱形双层龛。外龛残宽149、现高91、深105cm。内龛残宽119、现高83、深41cm,雕出龛面及龛楣,内饰卷草纹。龛向275°。龛右上角不存,底被埋,外龛左壁残。造像大部分存轮廓。 内龛残存一佛五胁侍。佛结跏趺坐,现高65cm。有内椭圆外尖桃形头光,外层饰卷草纹。佛左、右侧分别雕三、二身胁侍,胁侍身后存五身天龙八部。外龛左壁上方开小龛,龛内雕一身像,风化不识。 17. 第16-1龛 位于第16龛右上方。单层方形龛,龛顶及下部脱落,左右壁残,宽70、残高55、深10cm。龛向310°。龛内存一座碑,风化残损,有碑首和碑身。碑首圆拱形,宽50、残高30cm。碑身竖长方形,下部残,宽33、残高25cm,字迹无存。 18. 第17龛 盝形碑。龛向290°。有碑身、碑座,其上分布斜向凿痕。碑身盝形,高116、宽94cm,无字迹,下部有一道裂隙。碑座横长方形,宽125、高18cm。 19. 第18龛 单层方形龛,平面呈横长方形,龛顶及左、右壁上部不存,宽370、高635、深320cm。龛向85°。造像经后代补塑、改刻,有现代妆彩(图16)。 正壁雕一身佛,结跏趺坐于仰莲方台上,头、面部、双手、左臂、双膝经后代补塑,像连座高541、像高470cm。螺发肉髻,长方脸,双下颌,双目下视,鼻梁较高;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肩覆袈裟,内着僧祇支,胸前束带打結;左手抚左膝,右手于腹前托圆珠。莲台下有一横长方形台基,前部中央雕壸门,壸门左侧刻题记一则。台基前有束腰方形保坎。 龛左右壁各开一个圆拱形小龛,龛内分别雕二、五身供养人立像。左侧小龛左侧刻题记一则,宽10、高26cm,局部风化,刻字2行: 天启(?)三年十二……/朔日吉旦上永(?)□……一龛 左右壁近龛口处各雕一身像,足穿鞋立于台座上,朝向龛外。头、面部、身前局部经后代补塑或改刻。左侧一身,像高210cm,戴冠,头后残存原造像发带,双手置胸前。右侧一身,像高220cm,光头,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胸前束带,双手于胸前合十。 20. 第18-1龛 位于第18龛左侧上部。外方内圆拱形双层龛。龛顶及左壁均不存,龛右侧被保护房墙壁遮挡。外龛平面呈横长方形,残宽113、残高110、残深80cm。内龛平面呈弧形,残宽83、残高88、深65cm。龛向210°。造像风化严重。内龛现存二主尊一弟子一菩萨像。正壁雕二主尊结跏趺坐于台座上,弟子、菩萨皆立于右壁前的台座上。右侧龛口雕一身力士,立于山形座上。 三 年代、题材与价值 1. 开凿年代 由于第15龛与第17龛之间崖面垮塌,目前上大佛摩崖造像中,除17至18-1龛外,余龛集中开凿在崖面南侧。各龛间无明显的打破关系,表明造像活动按规划先后开凿,其中第1—4、6—10、15龛处在崖面较好位置,崖面平整,高度相近,龛形较大,当是这批造像中较早着手开凿者;第5、11—14、16、16-1龛所处崖面或转折或有凹凸,第11、13、16龛则选择在崖面上部或靠下位置,较显局促,推测这7龛开凿顺序略靠后。第7-(2)、7-(3)、8-(1)—8-(9)、9-(1)—9-(3)、 10-(1)—10-(5)龛不再另择崖面,而是在已有龛内改刻、扩凿、补凿新龛,开凿时间略晚。第17、18龛当是在南侧崖面已无可用之处时另择崖面开凿,时代更晚。 结合龛像特征、题材以及上述开凿顺序,可将上大佛摩崖造像分为三组——第一组:第1至16-1、7-(1)、18-1龛;第二组:第7-(2)—(3)、8-(1)—(9)、9-(1)—(3)、10-(1)—(5)龛;第三组:第17、18龛。 第一组中,第6龛有天宝十四载(755)的造像记。第7—9龛的龛形以及龛楣龛面饰卷草纹,是盛唐时期流行的样式。第1、15龛在尖拱形龛楣及龛面内饰团花,天龙八部像排列至内龛龛口的形式,多见于安岳盛唐时期的造像。第3龛虽是双层龛,但内外龛交界处已简化而趋于形式,几乎同于横长方形敞口平顶摩崖大龛,这类龛见于广元盛唐时期的造像,如千佛崖开元十年(722)的第150龛[5];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的题材,是四川地区初、盛唐表现阿弥陀佛净土信仰的主要形式[6]。综上,可以推测该组造像始凿于盛唐,并持续至中唐或稍晚。 第二组,有明确造像纪年的龛像,时代依次集中在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雍熙三年(986)、端拱元年(988)、淳化元年(990)、至道三年(997)、咸平五年(1002)。第7龛至道三年(997)的题记与第7-(2)龛平行,内容相符,当是该龛的造像记。端拱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的题记为第8-(5)龛左侧二菩萨的题记,同龛右侧又有端拱元年的造像记,由此可知第8-(5)龛最迟完成于端拱元年。分析其余龛像崖面关系及造像特征,可推定该组造像当是在北宋初期太平兴国(976—984)至咸平年间(998—1003)约30余年间集中开凿的。 第三组,第18龛有天启年间(1621—1627)造像记,第17龛崖面与第18龛左侧造像身后崖面平齐,当是同期开凿。 综上,上大佛摩崖造像点开龛造像活动主要集中在唐、北宋初、明三个时期,而以盛唐为最盛,北宋初进行了一次较为集中的大规模改刻、扩凿、补凿,至明代造像数量锐减,仅造一身大像。 2. 题材与价值 上大佛摩崖造像无论是龛形还是题材皆有自身的时代特点。就龛形而言,外方内圆拱形龛,龛面及龛楣装饰花草,是四川地区唐代流行的龛形。此外,第3龛的龛形,在安岳唐代造像中较少见。第4、13龛在正壁上部开圆拱形浅龛的龛形,以及第6龛正壁以装饰带隔成上下两部分的形式,在安岳唐代造像中亦不多见,而第7—9龛在原龛基础上改刻并向下扩凿、补凿形成方形大龛,龛内大致形成上下两层造像,是该造像点龛形最特别之处,北宋初出现的这种大规模改、扩、补刻现象,以及改、扩、补刻后的龛像与原龛像是否存在联系等,亦值得关注。北宋初期开凿的带有弧撑的竖长方形小龛,当是承袭中晚唐以来四川地区流行的上二角有斜撑的外方内圆拱形龛的特点。明代开凿的第18龛,则不拘泥于四壁皆备的形式,造像依山势而造,不再局限于龛内。 题材方面,双观音、佛道合龛、五尊(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七尊(五尊加二力士)、七尊加天龙八部的组合皆在四川地区唐代造像中较常见。第1龛则在七尊加天龙八部外,于外龛左壁雕地藏和一立像,这种组合在安岳唐代造像中尚不多见。第4、15龛中道像居右,见于川北地区初、盛唐时期,如阆中千佛镇佛尔岩第8龛开凿时间约在初唐[7],巴中西龛第34龛、水宁寺第37龛,皆开在武周时期[8],安岳盛唐时期佛道合龛中道教造像多数居左,可见这两龛可能较早受到川北地区的影响。第6龛是目前所知四川地区盛唐时期唯一一处有明确纪年和造像名称的涅槃变龛,虽局部残损,对此类题材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 北宋初期,造像题材以菩萨像为多,如观音、日月光菩萨、地藏菩萨等,组合形式多样,有阿弥陀佛、释迦佛与观音,一佛二菩萨长寿王,白衣观音与长寿王菩萨,药师经变与千手观音,引路王菩萨与药师佛(?)、不空■索观音、地藏菩萨,一佛二菩萨文殊普贤四天王等,这些组合多是根据功德主的意愿而为之。药师经变与千手观音的组合与敦煌地区中晚唐时期同类题材的图像资料极为相似{1},这一点还表现在引路王菩薩与敦煌地区晚唐至宋初同类题材具有更多的相似性。而引路王菩萨四尊组合已体现出明显的信仰体系。长寿王菩萨,较早的还见于安岳石锣沟皇祐五年(1053)第5龛长寿王菩萨与千秋男万岁女的组合{2}。白衣观音、日月光菩萨是唐末至宋较常见的题材。因造像开凿时间集中,纪年和名称明确,凸显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可补安岳北宋时期摩崖造像的年代序列,对于四川地区北宋初期造像的内容识别和年代判定具有参考价值。 上大佛摩崖造像规模不大,开龛造像活动自盛唐始,经北宋延续至明代,各时代造像皆有纪年明确的造像记,龛像时代特征明显,映射出该地民众宗教信仰的变化趋势,尤其北宋初期集中出现的时代明确的各类题材和组合形式,已显现出佛教造像的民间化、世俗化特征。因此,该造像点对于研究安岳乃至四川地区的摩崖造像,以及宗教信仰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调 查:王丽君 张 亮 张 科 权文婷 白 彬 雷玉华 绘 图:张 科 摄 影:张 亮 执 笔:白 彬 王丽君 张 科 权文婷 雷玉华 参考文献: [1]傅成金,唐承义.四川安岳石刻普查简报[J].敦煌研究,1993(4):43. [2]四川省安岳县志编纂委员会.安岳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779. [3]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86-87. [4]刘长久.中国西南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0. [5]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元石窟内容总录·千佛崖卷:上卷[M].成都:巴蜀书社,2014:134. [6]雷玉华.四川石窟分区与分期初论[C]//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方民族考古:第10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03. [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55. [8]雷玉华.巴中石窟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00,1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