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运用现代科技改良蛋鸡产业的措施探究
范文

    施学奎

    摘 要:我国蛋鸡产业规模巨大,但发展水平不高,应该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科技进行改进。分析我国蛋鸡产业的总体状况,探讨蛋鸡行业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蛋鸡产业;现代科技;改良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9-0087-02 中國图书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1 我国蛋鸡产业的总体状况

    1.1 地域分布比较稳定

    21世纪以来,我国蛋鸡在地域分布上基本稳定,粮食主产区也是蛋鸡的主产区,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辽宁省、江苏省和四川省长期位于前列。

    1.2 国产育种体系正在迎头赶上

    目前国外品种蛋鸡的市场占有率虽然仍非常高,但我国已经培育了自己的蛋鸡品种,如北京白鸡、农大3号、新杨绿壳等。这些品种中的大部分在生产性能上与美国海兰和德国罗曼鸡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另一部分品种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外同类的水平。

    1.3 消费市场庞大

    2017年中国鸡蛋产量约2 600万t,出口和损耗一共大概260万t,鸡蛋产出的主体部分供国内消费,人均鸡蛋消费量差不多17 kg,人均消费水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

    1.4 经济效益波动较大,但相对优良

    从2004年开始,中国每只蛋鸡的净利润由10.7元左右涨至2014年的16.6元左右。中国蛋鸡行业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周期,3~4 a一个循环。蛋鸡养殖的成本利润率更是从2007年的14.95%下降至2013年的-0.26%,再回升到2014的10.13%。在此期间,蛋鸡的养殖成本和产值基本保持同步上升,每只蛋鸡饲养成本2004年是85.90元,2016年是145.45元,一共上升0.69倍。同时,每只蛋鸡产值2004年是96.59元,2016年是149.19元,一共上升0.54倍。

    2 蛋鸡行业面临的困难

    2.1 蛋鸡养殖场(户)规模偏小

    中国蛋鸡养殖的中小规模养殖场(万只以下)在存栏和产量方面的占比差不多是63%。但是据数据统计,最近10 a,中国商品代蛋鸡养殖规模已经有了较大程度提升。

    2.2 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鸡苗成本在21世纪以来年均上涨3.5%左右,规模大的鸡场因为选择更高质量的鸡苗,成本上涨得更多;料成本本世纪以来每年平均上涨大约4.3%;人工成本(工人工资和社保缴费)持续攀升,2016年每个工人的成本支出比2010年上升30%以上;防疫成本在近10 a,每年平均上涨3%~4%。

    2.3 鸡蛋加工程度低

    中国的鸡蛋加工业起步较晚,发展也不快,原因主要是消费习惯和对食品安全不放心。我国居民长期养成了以鲜蛋消费为主的消费习惯,这种习惯在很短时间里面不太可能发生大的变化。我国居民有消费的鸡蛋加工品主要是卤蛋和咸蛋,对于发达国家近年来研发出的新蛋品缺乏了解,有所了解的可能又因为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而保持相当程度的怀疑,因而国内鸡蛋消费主要是新鲜鸡蛋,加工蛋品的占比很低,鸡蛋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大型鸡蛋加工企业更是很少,区域分布非常集中,主要是核心大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

    2.4 禽类疾病

    影响蛋鸡产业发展的禽类疾病比较多。鸡白痢病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既可能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能通过鸡排泄物、污染物水平传播。雏鸡易感,感染后死亡率较高,青年鸡偶发,成年鸡散发。鸡新城疫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俗称鸡瘟。育雏、育成、成年鸡分场饲养方式有助于减少感染;严格防疫消毒制度可以减少强毒污染和入侵。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坚持定期的免疫监测,保持鸡群抗体水平的有效性,可以减少鸡瘟的流行[2]。

    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可能导致禽类呼吸系统甚至全身败血症。禽流感容易在鸟类间流行,被国际兽疫局列为甲类传染病。

    蛋鸡养殖企业纷纷采取措施积极防控蛋鸡疾病,尤其是养殖规模较大的蛋鸡养殖企业,更是建立了严格的疾病监测防控系统。由于中国蛋鸡产业平均规模较小,蛋鸡养殖企业大部分处于粮农组织界定的较低生物安全生产方式分类。

    2.5 废弃物处理与环保达标

    中央环保督查十八大后始终高压,各地区环境考核一票否决,地方政府主动或被动以更高标准治理畜禽污染,重点督查禁养区,粪污处理设施不健全、污染处理不到位的养殖场(户)必须转变工作思路。

    3 有利条件

    3.1 科学技术发展

    蛋鸡产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和其他行业一样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育种方面,国家宏观上十分重视国内自主品种的培育和持续发展,微观上育种企业也在努力处理好创新与引进、吸收的关系,蛋鸡的育种体系正在迎头追赶发达国家;防疫方面,疾病防控技术朝着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防控技术系统向着结构更加完善,层次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对象更加多元化的方向演进;饲料方面,科研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不断有新的配方被发明出来;环境控制方面,新设备或新技术层出不穷。另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为蛋鸡产业的智能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3.2 蛋品加工业发展条件越来越好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蛋品加工进行了规划并提供了扶持政策。围绕蛋鸡产业链,不同的企业正在创新适宜的发展方式,一些企业锚定优势环节进行扩张,一些企业探索横向一体化,一些企业探索纵向一体化,一些农民合作组织从过去单一的蛋禽养殖向蛋品加工业延伸。国家层面产业技术体系更加注重蛋品的研发,蛋品加工相关产业也在快速发展。我国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国内蛋品下游相关行业对鸡蛋加工品的需求在增加;年轻消费群体创新产品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国内市场营销体系发展助推新的鸡蛋加工产品走向消费终端。

    3.3 环境保护政策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2016年12月2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发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的讲话。围绕习近平的这次讲话,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农业部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方案(2018—2020年)》。

    3.4 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出台,提出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

    4 对策

    4.1 打造蛋鸡养殖的饲料配方体系

    蛋鸡企业应关注饲料生产,对每一批购入的饲料原料进行质量验收,外观无霉变、无杂质,通过化验室检测原料蛋白含量、钙含量、水分、霉菌等重要指标,记录饲料配方、饲用过程、饲后效果等方面的数据,科学测算饲料转化效率,进行合理调整。饲料配方的调整应根据种鸡场提供的营养标准,结合饲养数据进行,育成育雏期考虑的主要是鸡群周体重增长与采食量的关系,产蛋期主要考虑采食量、产蛋率及蛋重、蛋重周变化、产蛋期间蛋鸡体重变化。

    4.2 推进蛋鸡养殖标准化和特色化的结合

    我国目前除了通过工厂化笼养良种蛋鸡来提供新鲜鸡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鲜鸡蛋的生产方式,譬如地面散养福利蛋鸡、工厂化笼养特色蛋鸡、生态放牧特色蛋鸡等。我国一方面应该提升普通良种蛋鸡养殖的规模化水平,在这一领域推广智能化、机械化;另一方面,其他的蛋鸡养殖方式,也应该出台适当的扶持政策,促进我国蛋鸡产业的特色化发展。

    4.3 发展蛋鸡育成行业

    由于我国国情复杂,蛋鸡品种繁多,各地养殖环境不同,蛋鸡育成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差异很大,需要制订更加合理、统一的饲养规范和标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对专业化蛋鸡育成企业的支持,扶持蛋鸡育种育成龙头企业,打造蛋鸡育成基地,提高蛋鸡行业的综合能力。

    4.4 发展鸡蛋加工业

    长期目标是建立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鸡蛋加工企业,辅之以高效率、现代化、智能化的营销。

    鸡蛋加工业应该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并重,因为一方面,国内蛋品下游相关行业在快速发展,蛋品的需求持续旺盛;另一方面,国外蛋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我国的蛋品加工企业如果能把鲜蛋加工成蛋粉、冷冻蛋及液态蛋,就可以把我国蛋品业的潜在优势将转变为现实优势。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并严格执行将为我国蛋品行业打开一片天,因为这不但是出口市场的要求,也是国内消费者的迫切希望。

    5 结束语

    近几年,许多蛋品加工新技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的蛋品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专用型蛋粉及高附加值蛋制品加工比较薄弱。应该增加投资,引进先进的蛋品加工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适用性强的蛋品加工技术和高附加值蛋制品。

    发展国际贸易,加大鸡蛋和蛋制品出口。外引方面,用独资方式、合资方式、合作方式,不拘一格引进加工技术水平较高、资金来源广泛、出口能力较强的鸡蛋加工企业。对内,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和政策扶持力度,培养做强深具潜力的传统鸡蛋加工企业,组建若干填补空白型的鸡蛋加工企业,鼓励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向蛋品加工行业跨界,从而培植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鸡蛋深加行业,扩大蛋品出口,提升蛋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从佼,秦富,杨宁.2017年蛋鸡产业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J].中国畜牧杂志,2018(3):126-131.

    [2]遲玉杰.浅析中国蛋品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家禽,2014,36(12):2-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