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鲁京慧 摘 要: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技术,是促进城市生态系统优化与提升的关键举措。结合生态修复技术的相关理念与应用原则,进一步阐明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园林工程;生态环境;应用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2-0098-01?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X171.4;TU986.1? ? ? ? 文献标志码:A “生态修复”这一词汇最初提出的目的在于全面分析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态学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地将二者进行优化与协调,以解决特定区域内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实现生态系统的优化发展。 1? 生态修复技术含义与应用原则 1.1? 基本含义 生态修复的基本理念主要围绕着恢复自然环境、协调生态系统展开。通过借助一定的生态修复技术,将受損的自然环境恢复到最初状态,促进可持续发展。 1.2? 应用原则 首先,确保生态恢复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进行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始终要确保自然生态系统整体的均衡性与稳定性,不会让生态系统遭受损害。尽可能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技术优化生态恢复流程。 其次,确保自然物种的多样性,确保生态系统平衡。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人类开展的一系列生产活动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与破坏,尤其是工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影响最甚。针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修复技术,确保生态系统不受到破坏[2]。 最后,确保修复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需要对既定的自然环境结构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各种生物资源都能够得到合理配置,保持原本风貌不变,防止因规划不当,而出现自然环境衰退情况。为进一步提升修复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 2? 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实践应用 2.1? 合理配置资源,做好植物设计规划 基于生态修复学角度来说,若想确保城市生态修复规划顺利实施,规划人员就必须确保园林工程绿色建设数量合理,且分布均匀,实现大板块与小板块完美结合。具体落实方面,一方面建议规划人员应该适当增加绿地景观总量;另一方面建议城市应该致力于健全园林工程的生态功能,确保各个区域生态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人员必须结合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原则,贯彻与落实修复理念,促进现代园林艺术的合理发展。 2.2? 融合生态修复理念,规划园林建设工程 2.2.1? 排水方面 目前,多数绿化工作主要是借助排水设备或地表排水解决园林排水问题。在具体规划与设计排水设施的过程中,多会种植大量植物,以达到缓解水流的目的,减轻地面负担。 2.2.2? 水景护坡方面 正式修复过程中,规划人员往往需要加强对园林工程水景护坡的建设力度。所谓的水景护坡主要是指借助护坡及驳岸,加强对坡面的保护效果。生态修复主张在护坡位置处栽培性能良好的植物,规避水流过度渗入等现象,最大限度地确保园林绿化科学、合理。 2.2.3? 道路绿化方面 建设园林工程时,规划人员需要合理设置道路两旁的绿化措施。道路绿化方面多选用防护效果良好的植物,可以适当混栽。混栽的目的主要在于规避发生水土流失等情况,最大限度地保护路面性能。针对现阶段道路绿化存在的不足,建议相关人员可以结合生态修复要求,改善道路绿化现状,确保我国现代园林建设科学、合理。 3? 结束语 切实贯彻与落实生态修复技术内容是国内城市园林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发展的有机结合,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与生活环境。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要求规划人员必须立足于城市园林建设实际情况,确保生态修复技术内容得以有效贯彻与落实。 参考文献: [1]李艳.探讨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2):157. [2]刘爱花.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8(12):64-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