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 |
范文 | 杨正玲 刘文欣 陈远星 刘玮琳 摘 要:高校移动图书馆作为师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重要途径,了解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的使用现状,探索用户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館APP的影响路径及影响程度,对提升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易用性、相容性、相对优势、便利条件和互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APP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创新扩散理论;高校移动图书馆APP;持续使用行为;实证分析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6-0032-03?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G250 ? ? ? ? 文献标志码:A 安徽财经大学移动图书馆APP使用的是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学习通,虽然移动图书馆APP已投入较长时间的使用,但对在校生调查发现,移动图书馆APP存在利用率较低、较少学生会持续使用等问题。为了扩大超星移动图书馆APP的服务质量、服务范围,提升馆藏资源利用率,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必要了解学生对移动图书馆APP的使用情况,探索用户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APP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 1? 研究综述 用户使用高校移动图书馆的行为,对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梳理文献发现,郭晴[1](2014)利用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构建模型来研究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李恩科、许强等[2](2016)以TAM、UTAUT及多维多尺度模型为理论背景,研究用户采纳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影响因素;陈明红、漆贤军等[3](2016)用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构建模型,探索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持续使用意向;明均仁、郭财强[4](2018)扩展技术接受模型,动态研究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愿。 研究发现,有关高校移动图书馆APP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较少,而这种新兴的服务模式正被国内各高校重视与使用,用户的持续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移动图书馆APP的服务质量。研究以创新扩散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路径及影响程度,希望该研究结果能有助于高校图书馆APP的发展。 2? 理论背景与模型构建 2.1?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模型源于Rogers,他认为创新扩散速率主要受到复杂性、相容性、相对优势、可试用性和观察性等因素影响。复杂性是新产品被接受或运用的难易程度;相容性是指新产品与潜在采用者的需求、价值观、经验的一致程度;相对优势是指新产品优于以往产品的程度;可试用性是指能事先体验新产品的可能性;观察性是指新产品可被他人看到的程度[5]。 2.2? 研究模型 本研究采用创新扩散理论中复杂性、相容性、相对优势这3个变量解释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用户持续使用行为,而未采用可试用性和观察性,因为移动图书馆APP是可用的,并且资源也是对师生开放的,可供观察使用。另引入3个因素:便利条件、互动性、持续使用意愿,其中持续使用意愿,用来描述各因素对用户持续使用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的影响程度。 2.2.1? 易用性 易用性是复杂性的对立面,与创新扩散模型中复杂性的定义相似,为便于数据处理,研究选取正向定义的易用性。移动图书馆APP更易于使用或含有复杂性低的操作系统,让用户花费较少的精力学习如何使用,并且操作流畅的系统,可以提升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故用户持续使用的可能性更大。 2.2.2? 相容性 新产品应考虑是否与潜在使用者的过往经验、价值观及需求具有一致性,良好的相容性可以让用户快速接受它,并在逐渐习惯后形成依赖性。移动图书馆APP的界面设计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内置的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等,会提升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2.2.3? 相对优势 当用户使用该APP时,会与其他产品或不使用移动图书馆APP时进行比较,若这种新兴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优于其他选择,给用户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会提升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2.2.4? 便利条件 便利条件是指用户具备使用移动图书馆APP的移动设备、网络环境等条件。如果用户长期具有相关的技术、设备等的帮助与支持,会提升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2.2.5? 互动性 互动性是指用户在移动图书馆APP上可与他人聊天、点赞等行为。例如用户与APP客服互动,可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公司,也能从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用户之间的互动帮助给彼此提供建立沟通的途径,故良好的互动性会提升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研究构建的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并提出以下假设:易用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H1);相容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H2);相对优势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H3);便利条件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H4);互动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H5)。 3? 问卷设计与样本信息 3.1? 问卷设计 研究问卷表包括两部分: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含有性别、年级、所属学科、使用频率等。二是研究模型,设有6个潜在变量,每个潜在变量设置2~3个测量变量,各选项依据李克特五级量表设计,“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从5分依次递减。 3.2? 基本信息描述 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在校生为调查对象,线上在问卷星平台发布调查问卷表,线下在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发放问卷。此次调查,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为92.70%。经统计,每天使用移动图书馆APP的51人,2~3次/周的60人,2~3次/月的24人,每月或更长时间使用1次的30人。 4? 数据分析 研究先用spss21.0进行信效度检验,再用amos22.0进行最大似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1? 信度检验 为测度样本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Cronbach α信度系数进行信度检验,经过spss22.0计算,得到结果如表1,其中各潜在变量的Cronbach α系数值均大于0.7,且问卷整体的α值为0.915,说明此样本数据可靠。 4.2? 效度检验 效度检验主要含有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每个测量变量的内容取自已有的文献,进而保证了数据的内容效度。再来测度结构效度,本研究用spss21.0进行因子分析来检验结构效度,得到KMO和球形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KMO值大于0.5,近似卡方为518.673,df值为136,说明该问卷有效,可作进一步分析。 4.3? 实证分析 研究使用AMOS最大似然法结构方程分析,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主要指标如下:GFI=0.914、AGFI=0.889、NFI=0.915、CFI=0.874、RMESA=0.051,多数指标符合要求,说明该模型拟合度良好。 5? 结果讨论与建议 5.1? 结果讨论 由表3可知,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的5个假设得到验证。易用性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26;相容性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为0.351,所以相容性更好的图书馆APP能保障用户持续使用;相对优势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为0.176,表明使用图书馆APP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提供帮助时会促使用户持续使用;便利条件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为0.196,说明移动设备等给用户持续使用提供技术支持;互动性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21,所以用户的互动交流提高了使用兴趣,从而使得用户愿意持续使用。 5.2? 提升高校移动图书馆APP持续使用行为的对策 一是要简化操作流程界面。APP开发者应考虑简单易用的影响因素,用户可以很快找到相应的功能位置,便于获得信息,从而提升满意度;APP设置,要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二是及时更新学习资源。移动图书馆APP依托于移动设备给用户带来便利,因此要保障馆藏资源的及时更新,如丰富电子图书、网课资源,适当更新当前受欢迎的书籍;另一方面,可以与网课APP结合,使学生可在该平台修读网课,避免学生下载多种学习APP。 三是加强线上互动交流。移动图书馆APP不仅是课堂点名的工具,学生还可在线咨询老师问题,另外,鼓励学生在阅读后分享自己认为较好的文章等。 参考文献: [1]郭晴.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10):32-37. [2]李恩科,许强,郭路杰.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36(1):85-93. [3]陳明红,漆贤军,刘莹.移动图书馆持续使用意向及习惯的调节作用[J].情报科学,2016,34(6):125-132. [4]明均仁,郭财强.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愿的动态实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8(10):73-79. [5]Rogers E M.Diffusion of Iinnovations[M].New York:Free Press,1983:204-25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