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陆上风电场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范文 | 王志国 摘 要:我国为了规范风电项目开发,已经推出了风电开发相关管理办法。但是,在陆上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的现象,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探讨了施工期和运行期陆上风电场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以便为风电项目的合理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陆上风电场;开发;环境;影响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2-0085-01?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TK89? ? ? ? 文献标志码:A 1?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 2018年底,中国风电装机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随着陆上风电场的兴起,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风电场的项目选址地大多为荒草地、沙地及部分山丘,此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承受能力较差,自然恢复能力差。项目选址期就应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陆上风电场建设期,需要修建施工道路、开挖地基、铺放施工及生产设备等,难免会砍伐树木、碾压或铲除草皮,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再次,风电场开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常常存在挖土石、弃土石、临时堆放垃圾等现象,不仅会挖掉部分植物,还会压埋植物。大规模开发风电场,必将用到挖掘机,还有大量施工人员,车辆、机械、人员反复碾压与践踏,大面积植被将会遭到破坏。最后,在陆上风电场的施工中,必须做好基础工作,这是永久性的占地,这部分植被铲除后,很难再生长。风电场的开发,破坏了植被,也加重了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运行期对生态环境影响 2.1? 风机对鸟类觅食的影响 在风电场运行过程中,会对周围的鸟类产生干扰,特别是风机对鸟类觅食影响比较明显。在风机附近,经常栖息于此的鸟类容易受到叶片运动和风机噪音的惊扰,打乱生活习惯。同时,风机在转动过程中,风机叶片偶尔会与觅食的鸟类发生碰撞,致其死亡。 鸟类的觅食区域主要集中在草滩前缘、光滩区域,而陆上风电场往往邻近光滩。风机能为鸟类提供觅食、躲潮水的场所,这说明风机对其干扰不大,甚至有的风机架上还有鸟巢。此外,鸟类活动的时间基本都在白天,鸟类拥有敏锐的视力,看得清前方的障碍物,容易反转方向而避之;如果天气晴朗,就算有成批鸟类飞行于风电场区域,鸟类与风机也很难发生撞击。可见,风机运转对周围觅食的鳥类影响较小,特殊情况下还会保护鸟类,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2.2? 风机对迁徙鸟类的影响 由于四季更替的原因,季节变换时会飞往不同地方的鸟类,称为“迁徙鸟类”。鸟类在迁徙过程中,有时会路过风电场建设区域,可能会与风机叶片发生碰撞,导致鸟类数量减少。一方面,候鸟能否与风机叶片产生碰撞,与迁徙鸟类飞行的高度息息相关,不同的鸟类飞行高度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只有小型、中型鸻鹬会撞上风机叶片,其他种类的迁徙鸟撞击叶片的概率很小。另一方面,如果遇到雨天、大雾等不良天气,很多鸟类也会撞击风机叶片,但是80%的迁徙鸟可以灵活地穿过风机。风电场位置往往偏离迁徙通道且规模较小,留给候鸟的实际迁徙范围较宽,再加上候鸟趋避行为较强,损失的迁徙鸟数量很少。 2.3? 风机油污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风电机组的运行中需要润滑油、润滑脂、冷却油等油性物质,由于风电机组的生产工艺水平不同,不同种类的机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油情况[1]。漏油的途径有3方面:①沿风机塔筒下流;②从机舱空隙处流出;③检修人员在维护过程中掉落油渍。虽然漏油的途径不同,但是漏出的油渍会对周边的动物、植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存在油渍垃圾等。这就需要风电场的运检人员及时发现风机的漏油情况,及时采取防漏、治漏措施,处理已产生的油渍垃圾。这也对我国风机科研人员提出考验,未来的风电机组要从设计上提高对油品的防漏、治漏水平,有效控制风机油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结束语 风能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借助风力发电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而且洁净、无污染,对于周围环境的保护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作为风电场工作人员,必须科学地开采风能,有效实施风力发电,不论是风电场的施工期,还是风电场的运行期,都要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干扰。 参考文献: [1]彭波.广西陆上风电场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2):46-4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