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卓拉对印军广播 |
范文 | 李荣欣 我一生的事业是个圆,在办广播中开启,又在办广播中谢幕。最令我难忘的事情,是在喜马拉雅山中段的卓拉山口对印军广播的一段经历。 22岁那年,即1971年7月,我结束在北京大学一年的印地语强化培训后,和几个战友一起,从成都军区军直调进了西藏军区政治部,被分配到了广播队。广播队在亚东边防设有广播组,对印军广播。我去了海拔最高、又不通车的卓拉山口。 卓拉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环境十分恶劣,一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因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由于地处印度洋和青藏高原热冷气流交汇处,就是风和日丽的夏天,这里也是终日云遮雾罩。每日过午,从山下便涌来阵阵云雾。每当被云雾罩住时,生活在哨所的人就胸闷,就头疼,就恶心,吃不下饭。 当时,由于边防建设滞后,战士们终年三三两两,居住在洞不是洞、窝不是窝的穴中。夏天穴中的水啪啪往下滴,用粗板、烂木搭起的“床”下汪着一洼水,被褥湿潮得发臭。冬天滴水形成比象牙还要粗长的冰挂,稍有不慎就碰得头破血流。士兵们在这夏不遮雨、冬不避雪的穴中用一腔热血打发着日子,保卫着祖国。这里看不到报纸,读不上家信,连收音机都收不好,连烛光都照不到。由于气压低,煮不熟饭,大家每天吃着夹生的大米饭和扎嘴的干菜。因缺少维生素,每个人的指甲翘得像小勺一样。 1962年,在喜马拉雅山东部,围绕着麦克马洪线的那场战争过后,为了搞政治攻势,中印双方在中(国)锡(金)边界的几个紧要关口,架上了对峙的大喇叭。一日三遍,你方喊罢我登场。 老同志介绍说,我方当初是隔着界墙喊话,“文革”初期变成扬声器,再后来换成了上千瓦特制的有线广播。硕大的广播喇叭并排安装在最前哨,可扬声十多里。 我们这些学外语的担当的任务是播音,播音内容是比较严肃的,每天三次广播,除了读毛主席语录,就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印地语广播的主要内容。节目要在晚上录制好,但由于山口上接收的信号不好,录制节目是最头疼人的一件事,往往要录制两三遍。中央台的印地语节目在晚上十一点以后才有,所以,我们录制好就到了翌日凌晨。 每天早上七点钟准时广播,我们六点钟就得起床发电,高原上部队规定要睡九个小时,可晚上我们只能睡四五个钟头。当时,对印军广播是一项政治任务,因为早晚两头忙,又在哨所搭伙,战士一天不洗脸、一天不吃饭、一月不洗澡是常事儿。 一开始到山口,早来的同志也许是故意逗我们,净讲一些外国兵摸营的事,越听越害怕。不是怕别的,是怕不明不白地当了俘虏。一星期后,就不怕了,半夜开门睡觉也不怕,晚上走夜路也不怕。为什么?因为明白了“台风中心最平静”的道理。由于边防政策、边防纪律的约束,双方的哨兵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卓拉不通公路,我们所需用的一切物品,每年夏季都要从亚东镇招募几十名藏族民工,背运半个月时间。运费每斤将近一元,相当5斤大米的钱。那时,我的每月津贴是12元钱,新战士8元。因此,我们在山口上搞广播其代价是很高的。 当时,卓拉山口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都是极贫乏的。这个地方很奇怪,种菜不长,养猪不活,一天三餐只能吃陈米、干菜,味同嚼蜡,满嘴泡,要不就是海带煮黄豆。最好的时候,能吃上一点儿山下背来的萝卜和土豆。文化生活上,每周一场电影,可只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些老掉牙的片子。因为交通困难,山下就是有好片子也送不上来。于是,一部《地道战》,我们都看过十多遍!为了找乐趣,我们就逗老鼠玩。卓拉山口的老鼠特别大,像小兔子,毛茸茸的很可爱。我第一天到山口,发现屋角有几个毛茸茸的小动物,在啃吃圆根(藏萝卜),我问组长:“咱们还喂了几只兔子?”他笑着说:“哪是兔子,是老鼠!” 卓拉的自然条件是艰苦的,可也有它美的一面。喜马拉雅山上的杜鹃树生命力极强,在山下是乔木,随着海拔升高,变成灌木,到了4000多米,它变成了“小草”,可照开花不误。每当杜鹃花开时,卓拉山口漫山遍野姹紫嫣红,十分壮观。 1972年9月底,卓拉山口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风雪,我们的线杆被雪掩埋。我同战友踏着积雪去查线。第二天,从最前哨下山时,又遭遇暴风雪。风在10级以上,根本无法行走,我们只能在雪地里爬。因为缺氧,风又大,噎的人喘不上气,爬两步就得停下,用手在雪地上刨个窝儿,把脸埋下呼吸。大半天时间,我们才爬了不到50米,几乎冻成了冰人,不得不放弃下山的计划,就近钻进一处哨所。我们的棉裤、毛皮鞋已和皮肉冻结在一起,哨所战士就用皮大衣给我们包上焐,老半天才脱下来。我的脸受到强紫外线的灼伤和暴风雪的冻伤,从最前哨下来后,就到后方野战医院去住了半个月院。现在,每到冬季或上火,我的嘴就会溃烂一次,就是那次落下的后遗症。这次大风雪持续了几个月,线路实在无法修复。经上级批准,我们停止了对印军广播。一段时间后,印方见我方停止了对他们的广播,他们也停止了对我方的广播。从此,亚东边防延续了将近十年的“敌对广播”划上了句号。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成长中最好的肥料,我赞成这种说法。年轻时我在卓拉山口搞广播的这段日子,确实是艰苦的,但正是这段经历,造就了我一辈子不怕苦的性格。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