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独龙江上的桥
范文

    独龙江上的建桥史,是一段独龙族人战胜天堑和贫困、走出大山的历史。2011年,独龙江乡在怒江州率先进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试点,交通建设首当其冲,一座座公路吊桥和人马吊桥在独龙江及其支流上建起。同时,政府规划把一些特别边远、分散、生态环境恶化的居住点搬迁,相对集中建新村,家家盖新房,一场重建独龙江的脱贫大会战拉开大幕……。

    地处中国云南西北部横断山纵谷深处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是中国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

    独龙江是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平行并流的另一条江,发源于西藏察隔,从迪布里流入贡山,上游称克劳洛河,入境与麻必洛河汇合始称独龙江。

    独龙江奔流于高黎贡山和担丹力卡山之间,在贡山境内流程170余公里,从中缅交界的龙龙王土流入缅甸,为恩梅开江上游。独龙江峡谷是三江并流奇观的重要地带,以其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独龙江与外界有大山相隔,一年有半年大雪封山。独龙江峡谷内江河纵横坡陡谷深,交通极其不便。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没有桥,人们靠就地取材架起的竹篾、藤篾溜索来往于江河、深谷之上,或架天梯攀崖走壁。后来,在边疆民族工作队的帮助下,就地取材架起了一座座藤篾桥,方便了群众来往。当时,从县城到巴坡,要穿密林﹑攀悬崖﹑过独木桥,还要翻过海拔3700多米的雪山丫口,马不能通行,人行走需要七八天。

    为了解决群众生活和开发独龙江的运输问题,1963年12月,贡山县组织军民近600人,用近一年的时间,修通了一条人马驿道。這是一条穿越深谷、悬崖和原始森林,用石头和木头铺出的路。

    贡山至独龙江的人马驿道修通后,人们才从山外扛进来一条条钢索替换了竹篾、藤篾溜索,并开始用钢索加固和架设吊桥。1965年7月,县里开始在独龙江上建第一座钢索便桥——红星桥。据县交通局干部余尚文著文介绍,当时投资五万元,由交通科工程师设计,派了施工技术员,从外地请来泥工、木工,从各村抽调了30名独龙族青年。当时贡山不通公路,建桥用的钢索、材料、器材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物资、药品都要靠人扛马驮,从碧罗雪山东麓的维西岩瓦翻两座大雪山,运到独龙江巴坡。经过7个月苦战,钢索便桥顺利建成。1981年,县交通局修路队将红星桥改为人马吊桥。

    1966年,当地政府用修红星桥所剩资金,还修建了吉木斗吊桥。1989年,又修了孔目钢索人马吊桥。这三座人马吊桥一直使用到2002年。同时,还在独龙江面上架了一条条钢索溜索,替换了大多数竹篾溜索。

    独龙江峡谷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推动了独龙江的建设和发展。可是,行路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群众要到乡上巴坡看病或买生活用品,都要背上干粮、锅、烧水壶,长途爬涉。教师每月要放几天假到乡上背粮。

    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云南省提出《七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此为标志,云南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怒江州政府制定了《怒江州“九五”扶贫攻坚计划纲要》,以解决群众温饱为目标,制定了至2000年实现“871111”的扶贫目标任务,即人均经济纯收入800元,产粮700斤,有1亩基本农田地,1亩经济林,一头猪,一只羊。当地还加强措施,加大力度,推动扶贫工作向最边远、最偏僻、最贫困的地区延伸。可是,因为交通十分不便,扶贫攻坚向独龙江的延伸依然困难重重。

    1999年9月,在国家交通部和云南省交通厅的扶持下,投资1个亿的99公里的贡山至独龙江公路通车,给这个遥远封闭的地方打开一道大门。公路向各村延伸,2002年初在孔当孔目架起了独龙江上的第一座公路吊桥。

    1999年5月,云南省委独龙江民族工作队第一批28人进驻独龙江。队长由怒江州扶贫办副主任担任。工作队结合独龙江的实际,制定了具体目标:人均经济纯收入700元,人均有粮600斤,1亩基本农田地,2亩经济林,3只羊;户均20亩水冬瓜树林。85%的农户过温饱线;80%以上的农民劳动者掌握两项以上种养业单项技术。

    扶贫攻坚仍然以修路、改桥、建桥领先,2001年投资80万元在最边远的雄当和麻必洛之间的独龙江上修建了麻必洛人马吊桥。2001年,工作队在独龙江推广安居工程,大批石棉瓦和铁皮瓦拉到乡政府,凡是有能力盖房的农民,都可以领石棉瓦。边远的地方发铁皮瓦,并发给3000元材料补助费,大家积极性很高 ,离孔当近和有能力的的都来领取 ,大家互相帮助盖起新房。工作队又组织马帮从孔当把铁皮和其他建筑材料运往还不通公路的马库、巴坡、献九当、龙元、迪政当、向红班,逐步加大了安居、就地搬迁、人畜饮水、通路等工程建设的力度。

    从2002年11月20日起,独龙江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至2003年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370.8亩,涉及农户826户,3926人。政府对退耕土地的粮食和现金补助,基本解决了当地人的生活问题。由于当时公路只通到孔当,边远偏僻村寨的农户还得每月一次,爬山涉水,过溜索、走藤桥、过独木桥,往返十来天到孔当背供应粮。

    2011年,独龙江乡在怒江州率先进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试点,实施六大工程项目,即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工程。首先加快交通建设的进度,在独龙江及其支流上建起一座座的公路吊桥和人马吊桥。

    同时,一场重建独龙江的脱贫大会战拉开大幕,当地政府规划把一些特别边远、分散、生态环境恶化的居住点搬迁,相对集中建新村,家家盖新房。

    雄当是最北端的安居点,公路刚修通,新村就进入紧张的建设中。计划新村建成后,将向红、麻必洛、熊茸等地分散居住的农户都集中到这里。在龙元一座新建的钢板吊桥上,人们正高兴的运建筑材料盖新房、建新村。至2015年,新村建设都已完成入住,人们集中精力学习技术,发展旅游、种养等产业。

    独龙江的公路建设和桥樑建设还在继续,未来还将要打通南至缅甸、北到西藏的旅游线路。

    作者简介

    宋林武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