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广西脱贫攻坚发展报告
范文

    覃娟 梁艳鸿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关键环节,在减贫、脱贫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广西脱贫攻坚实现首战告捷,充分肯定了广西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也意味着易脱贫群体已经基本脱贫,剩下的是常规措施难以奏效、脱贫难返贫易的贫困群体,脱贫攻坚越到后面难度越大,深度贫困问题更加突显,机遇与挑战更加多变,如何攻克深度贫困地区最难啃的“硬骨头”,成为广西未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难点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是全国贫困人口超过500万人的6个省区之一,涉及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一直以来都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有条件的地区和群众都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都处于条件限制最多、扶贫攻坚最难攻克的堡垒。至2015年底,全区还有538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10.6%,贫困人口绝对数排全国第四位,贫困人口规模较大;全区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4个,其中国定贫困县28个,区定贫困县21个,天窗县2个,享受待遇县3个,贫困县占全部县市区的48.6%;105个县(区)有扶贫任务,占全部县市的94.6%,有5000个贫困村,占全部行政村的34.9%。

    2016年,广西减贫人数居全国首位,中央对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广西综合得分位居一等(精准扶贫成效综合评估全国第二名),是全国综合评价好的8个省区市之一。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中西部22个省(区)2015年度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中,广西综合得分97.37分,居全国第一位,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99.76%,居全国第一位,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97.21%,居全国第二位。

    广西农村贫困的基本情况

    (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积大,是全国重点贫困片区

    广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早在“八七”扶贫攻坚时期就是全国重点区域。广西的贫困区域主要集中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边境地区、南岭山区、水库移民区和自然保护区,这些区域自然条件的宜用性差,特别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部分地区甚至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缺乏基本生产发展条件,脱贫致富难度大。广西有35个县(包括6个“天窗县”)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占全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65%,是国家连片扶贫攻坚的重点难点之一。

    (二)贫困程度深,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任务艰巨

    2015年,广西仍有一半的自然村(屯)未通硬化路,贫困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比例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12.4、10.2个百分点。全区还有120万贫困人口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占总数的22.3%,其中还有几十万饮水困难人口。全区有3.7万个自然村(屯)未通路,需修建公路64542公里。其中,河池市31605个屯就有7961个未通路,占25.2%,按目前资金投入计算,需三十六年才能全部解决。全区尚有部分村屯多年未通电。

    (三)贫困户劳力少文化低,自我发能力弱

    广西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大都少于平均水平,最贫穷的贫困户通常是没有劳动力的家庭,贫困户劳动力的平均供养人口远高于平均水平。从一些典型调查的数据来看,贫困户中人均一个劳动力要供养约1.5个以上非劳动力,而非贫困户人均一个劳动力仅供养约0.3个非劳动力成员,还有不少纯老户、无劳动能力户。广西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文化程度不高,2014年广西农村劳动力文盲或半文盲率为1.87%,初中以下文化占78%,比同期全国水平高6个百分点。而农村贫困人口的整体文化层次更低,2015年广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总数高达95%,贫困群体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广西农村平均水平。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小农意识和“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造成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弱。

    (四)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比高,民族贫困的群体性特征突出

    广西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38%,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广西的贫困区域与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度重合,少数民族占贫困人口达85%;广西5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41个是少数民族人口超过30%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全区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除恭城瑶族自治县于2012年被摘掉国定贫困县帽子以外,其他11个民族自治县都属于国定贫困县,3个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县有2个是国定贫困县,1个是区定贫困县;全区59个民族乡均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乡镇。可见,广西民族贫困的群体性特征较突出,特别是高山瑶族的贫困程度最深,是扶贫攻坚的最难堡垒。

    (五)发展差距大,县域经济缓解贫困作用弱化

    广西贫困地区与全国全区发展差距大,且发展速度慢。2013年,广西2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4254元,仅相当于全国的37%、全区的46.5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303元,相当于全国的60%、全区的78%;2014年广西500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510元,只相当于全国的56%。2013-2014年两年间,广西贫困户比上年增收分别为783元和774元,少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79元和996元,发展差距还在扩大。同时,县域经济增长对缓解贫困的边际作用递减,扶贫资源漏出以及扶贫资源使用效率低,寄望于通过经济增长和“涓滴效应”来减缓贫困越来越难以实现。

    广西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成效

    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提出以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线,以超常力度、超常措施推进脱贫攻坚战,年度减贫目标任务按计划全面完成,重点县、片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金融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扶贫移民搬迁、社会扶贫、整村推进等工作扎实开展,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从2011年我国第二个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和精准扶贫推进以来,广西减贫速度加快,2012-2016年五年间减少贫困人口609万,年均减贫约120万人,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10.1个百分点。2016年,据国家统计局核定,广西减少贫困人口111万,减贫人数居全国首位,比上年增加23万人;减贫速度25%,居全国第二位;实现了943个贫困村、4个自治区级贫困县(邕宁区、龙圩区、陆川县、合山市)脱贫摘帽。

    (二)贫困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广西切实把增加收入作为脱贫致富的核心,紧紧围绕劳动力和土地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等,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有效破解稳定收入瓶颈。2016年,广西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石漠化片区县共33个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比2012年增加3297元,年均增长12.5%,比同期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加6.6万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3071元,比上年增加167元。

    (三)扶贫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广西深入实施“10+3”优势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推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旅游业、农林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其中54个贫困县发展桑园152.11万亩,收入达54.06亿元,同比增长24.94%;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脱贫人数达29.5万,约占脱贫人口5.25%。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引进了18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组建完善了138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8000多人。电商扶贫迅速发展,23个县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农产品网点2300多家,全年生鲜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达65亿元,增长30%。

    (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广西紧扣年度脱贫摘帽任务目标,扎实推进“有路通村屯”“有住房保障”“有饮用水”“有公共服务设施”“有电用”“有电视看”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着力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截至2016年11月底,累计投入591688万元,修建20户以上自然屯屯级道路约2.01万公里;累计投入335548万元,解决约10.38万户贫困户住房问题;累计投入76432万元,解决13.43万户贫困户饮水问题;累计投入58182万元,改善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完成50个贫困县电网升级改造共1450个项目,改造户表16.8万户;累计投入5415万元,解决约5.9万户贫困户收看电视问题。

    (五)扶贫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为进一步配合打赢脱贫攻坚战,广西2016年出台了“1+20”个精准扶贫系列文件,构建起涵盖机制创新、基础设施、社会帮扶、改善民生、产业扶持、脱贫摘帽等方面的具有广西特色、更为完整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在创新扶贫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不仅由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亲自担任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还增加了17个成员单位,而且开创性地在领导小组下增设了综合协调、资金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等7个专责小组,专责小组设在工作任务最直接相关的厅局,由该厅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相关厅局领导任副组长,促进专责小组常态化运行,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组织保障。

    广西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科学的识贫方法体系,创新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是开展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必要前提,识别准确与否决定了整个脱贫攻坚工作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有效解决扶贫对象精准问题,广西在2012年和2014年两次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推进新一轮精准识别工作机制创新,在全国首创“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①入户调查评分和划定分数线的精准识别方法体系,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开展了拉网式大规模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要求贫困村所有农户都入户调查识别,非贫困村对在册贫困户和新申请贫困户的农户入户调查识别。同时,全面采集5000个贫困村及其所有自然村(屯)以及部分非贫困村自然村(屯)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信息,为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

    1、科学建立识贫指标体系。广西统筹专业部门力量,对照国家“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结合广西具体实际,精心设计涵盖农户人口、耕地、住房、劳动力、子女入学、病残成员、农机、家电、饮水安全等18类98项内容的指标体系,形成全区统一的入户调查评分表,以此统一全区识别标准。

    2、务实开展识别调查工作。2015年10月中旬通过“视频会议和分头讨论”的形式召开全区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培训会,按照《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工作方案》的要求对入户调查评分工作进行精心培训,自治区四大班子成员全部参加,总人数超过25000人,规格和规模均前所未有。自10月下旬以后,按照自治区、市、县、乡、村、屯六级联动的要求,全区共组织了25万名工作队员和干部,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的方法全面细致地调查了全区488万农户、2000多万农民群众,累计录入427.45万户、1889.93万人的信息。

    3、严格设定和执行识贫程序。统一将入户评分结果录入广西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建立全区精准识别贫困户数据库,以县为单位,按照国家统计局核定的贫困人口数划定各县贫困人口分数线。各地根据分数线,按照“两入户、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一公告”程序,确定本县贫困户名单。经过数轮数据核查和农户家庭成员财产检索,共识别出634万贫困人口、5000个贫困村、2.46个移民搬迁村(屯)并建档立卡,全區精准识别准确率达98%以上。

    4、动态管理建档立卡信息数据。建立健全贫困户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广西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对贫困户、脱贫户、贫困村的信息数据做到每半年更新一次,同时加强对新贫困户、返贫户的重新认定、跟踪帮扶和动态管理,做到应扶尽扶、应纳尽纳、应退必退,不断提升真扶贫、扶真贫的整体水平。

    广西新一轮的精准识别在方法和程序上构建了相对科学、开放的工作机制,有利于最大程度避免优亲厚友和乱戴“贫困帽”的现象,力图在县级层面实现贫困人口的统筹,避免层层分解贫困人口带来的弊端。整个识别过程覆盖面大、工作流程设计科学、工作措施要求严格,被称为广西“史上最严”的精准识贫,为下一步的精准帮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扎实推进“八个一批”,落实精准帮扶

    精准帮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和关键。广西坚持实行差异化、精细化、“滴灌式”帮扶,根据资源禀赋、发展条件、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差异,因地制宜,因貧施策,在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广西实际的“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路径。

    1、扶持生产发展一批。2016年,广西通过扶贫项目和企业示范带动,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形成了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支撑和辐射力强的地方特色扶贫产业,增强产业扶贫带贫成效。

    一是强化规划指导作用打造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从自治区层面编制了《广西“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及养殖业、林业、特色加工业、旅游扶贫等分项规划,将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作为扶贫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要求每个县遴选确定5个县级重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2个备选优势特色产业,1-3个村级重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自治区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扶持,着力培育发展壮大,确保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

    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经营模式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建立农民合作社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和发展了股份合作经营、“企业+劳务”、“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联动发展、订单农业、委托生产等经营模式。2016年,广西农民合作社发展到33595家,登记注册家庭农场5786家,同比分别增长35.4%和27.6%;54个贫困县共引进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188家;8个预摘帽的贫困县引进县级以上龙头企业71家,平均每个县近9家;1000 个预摘帽贫困村组建完善了1381个农民合作社,实现了村村有合作社目标。

    三是抓好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和产业引导。引导贫困村按照特色化、组织化、多元化和“大中小”“长中短”相结合来发展扶贫产业。加强培养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引导和带动贫困户参与到扶贫产业当中,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扶贫教育培训。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广西产业脱贫春季大行动”和“广西产业脱贫秋冬季大培训活动”。打造100个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遴选1000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在职中专学历教育。

    五是强化展会和电商扶贫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组织筹划好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广西“第一书记”扶贫农产品展示会等,组织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微助八桂”扶贫公益活动,大力推广“空中农贸市场”的电商扶贫模式。

    2、转移就业扶持一批。截至2016年底,广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63.75万人次,54个贫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31.3万人次,实现建档立卡劳动年龄段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06.75万人,54个贫困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1.3万人次。

    一是完善职业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全区技工院校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加强对岗位需求信息的精准推送;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行动,提供公共就业服务;重点建设24个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提高创业金融扶持力度,帮扶一批贫困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加强村级就业社保服务窗口建设,实现“就业社保服务全覆盖,群众办事不出村”。

    二是以“托底安置”帮助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落实新增就业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各级政府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无法输送到企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推进“三支一扶”计划加大扶贫类服务岗位开发力度;建立109个就业扶贫基地,定向招收贫困劳动力,部署就业扶贫车间试点工作,在每个贫困县重点建设1-2个扶贫车间示范试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此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实行公务员考试费用减免。

    三是深化粤桂扶贫劳务协作。广西与广东签订省际劳务扶贫协作协议,建立跨省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机制,在河池、百色两市举办对口帮扶广西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开展在粤务工贫困劳动力统一返乡过年活动,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免费乘坐火车(动车)返乡过年。

    3、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十三五”期间,广西约有100万贫困人口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致富。2016年,广西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项目开工率100%,完成投资148亿元,竣工建设住房33647套,完成搬迁入住12.196万人。

    一是加强工作规划和平台建设。编制《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绘制全区移民搬迁“红线图”,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移民搬迁的省级投融资主体——广西农投集团,采取“统贷统还”模式进行融资。

    二是通过实施分类搬迁安置和提高搬迁补助标准确保“搬得出”。尊重搬迁户意愿,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对有劳动力且有转变就业方向或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引导其进县城、进园区、进集镇安置;对劳动力相对较弱的贫困户,以进中心村就近安置为主。提高搬迁补助标准,减低贫困户自筹压力,规定国定贫困县、片区县(不含天窗县),每人自筹资金不超过0.25万元;规定贫困县、“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每人自筹资金不超过0.3万元,其他面上县每人自筹资金不超过0.35万元。

    三是通过提高社会保障和社区管理水平确保“稳得住”。提高服务移民群体的教育、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水平;对整体搬迁按照“人地分离”、引进社区化管理,移民群体由安置地居委会负责管理,原迁出地的土地、山林、宅基地等资源由村委会负责统一管理。统一对搬迁移民实施免准迁证,对暂时不想把原户籍户口迁入城镇的移民,允许保留农村户口,支持他们继续享受原来的政策待遇。

    四是通过促进就业和股权收益实现“能致富”。实行“一扶四免三优先一确保”就业扶持政策,通过扶持符合条件的搬迁移民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进行自主创业,以及系列免费培训和优先推荐就业,确保移民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支持移民土地、扶贫资金、营利性物业折股量化到户,推行物业合作社,增加移民财产性收入。

    4、教育扶智帮助一批。广西2016年开始精准实施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县级中专、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学生学业、教师队伍等八大帮扶计划。2016年,广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4%,有30個县(市、区)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标准。

    一是强化基础教育发展。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享受十五年免费教育,包括学前教育阶段免保教费和普通高中阶段免学杂费;义务教育从“两免一补”扩大到“三免两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免农村寄宿生住宿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和发放营养膳食补助);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扶持,2016年贫困地区义务基本教育建设资金28.74亿元,占总投入的55.6%。

    二是大力推进职教扶贫。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中职教育,并实现100%就业。在全国率先实施中职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职学校教师“非实名制”人事制度改革、校企合作等政策,下放职业院校设置审批权和专业设置审批权限,启动新一轮全区中职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共设置393个高职专业和247个中职专业,开设“巾帼励志班”、“百川励志班”、“博世励志班”、“励志圆梦班”等,基本实现“上学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三是搞好学业就业帮扶。贫困户家庭学生100%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就业帮扶实现两个100%,对建档立卡的毕业生实施100%帮扶,有就业意愿并愿意接受帮扶的建档立卡毕业生100%就业。

    5、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生态扶贫的扶持对象为居住在生存条件差但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地区的贫困人口,帮助他们通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受益水平,加快脱贫步伐。

    一是在贫困地区深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加强统筹利用各项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特别是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专门安排了1.4亿元用于推进生态扶贫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贫困人口从事生态公益岗位。引导推进市县安排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努力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探索生态脱贫路子,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互相促进。2016年广西共安排6579名贫困人口从事生态护林员、护渔员、护堤员等生态公益岗位,截至2017年6月底,这一数字增加到31298人,增长了53倍。

    6、医疗救助解困一批。广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的占23.3%,每个这样的贫困家庭均有一名以上家庭成员患有各类大病或慢性疾病。广西通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针对贫困人口采取源头扶贫、集中救治、慢性病管理、兜底保障等措施,推动健康精准扶贫。

    一是巩固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卫生保障网。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广西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健康扶贫攻坚行动计划(2017-2020)》,提出围绕推进健康广西建设,筑牢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卫生保障网,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通过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补助、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建立健康扶贫商业补助医疗保险、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和建立医疗兜底保障机制等措施,突出源头健康扶贫特色。如规定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按个人缴费标准60%以上给予补助;参保贫困人口在统筹区域内及经转诊到统筹区域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二是实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2016年,广西在15个贫困县(市、区)试点“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规定参加新农合的贫困人口住院不用交押金,出院只需缴纳个人应承担的医疗费用部分,实在无法付清还可以向医院申请分期付款。计划到2018年,广西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将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7、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截至2016年底,广西农村低保对象为290万人,其中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55万人,占全部低保人口的53.45%,占贫困人口的34.29%。

    一是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通过加快政策、对象、保障标准、动态管理、信息数据、主体责任、社会力量和绩效考评等“八个有效衔接”实现农村低保对脱贫攻坚的兜底保障。

    二是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截至2016年12月底,广西全区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年初的2556元提高到2982元,比全国农村低保保障标准高30元。2016年7月1日起,广西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由平均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140元。

    三是实现工作管理机制有效衔接。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和办理时限,制定部门转介办理程序,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和机制。2016年底,广西1243个乡镇 (街道办)建立健全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建立了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畅通救助政策“最后一公里”。

    8、边贸政策扶助一批。广西沿边8个边境县(市、区)中有5个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其中3个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底广西沿边贫困人口为39.3万人,占广西边境地区总人口的15%,占广西贫困人口的8.7%。广西通过实施边贸扶贫工程,积极探索边贸扶贫新路子,2016年沿边8个边境县(市、区)外贸进出口达1681.6亿元,占全区外贸的53.1%,同比增长4.1%。边贸发展带动了一批贫困边民增收致富。

    一是创新边贸扶贫的贸易组织形式。成立边民互助组,组建以1个党支部领航,N个边民互助组、每组成员20人以上,每组吸纳1户贫困户的边境贸易“1+N20+1”扶贫模式,带动边民特别是贫困户发展边境贸易,有效增加边民收入。2016年广西边民互助组发展到552个,参与互市的贫困边民增加近20%。

    二是创新边贸扶贫的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和发展了“边贸+落地加工”、“边贸+专业市场”、“边贸+电子商务”等产业扶贫模式。建成龙州、凭祥、东兴3个边贸扶贫产业园,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建材、海产品、机电、红木、轻纺服装、跨境电商、旅游和美食文化、互市区一级市场和大型综合零售市场”等十大类边贸专业市场建设,指导边境地区创立电子商务创业基地,边民可以购买互市商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实现边境贸易、跨境加工与扶贫协作互动发展。

    三是创新服务边贸扶贫的金融模式。给贫困边民发放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三年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推动银企合作,解决互助组的经营资金问题。互助组的贷款资金既可直接参与边贸获得收入,也可免税额入股分红,同时指导东兴市、凭祥市建设边民互市贸易结算中心,实现边民互市商品的现场交易和结算规范管理。

    此外,广西还全力开展“十大行动”,即特色产业富民行动、扶贫移民搬迁行动、农村电商扶贫行动、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贫困户产权收益行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科技文化扶贫行动、金融扶贫行动、社会扶贫行动、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行动,配合“八个一批”脱贫攻坚战推进,保障了精准帮扶整体工作质量和脱贫减贫成效。

    (三)推动机制模式创新,强化精准管理

    精准管理,对于及时掌握贫困信息、精确调整帮扶措施、完善脱贫攻坚政策等至关重要。广西始终突出精准要求,不断完善“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带奔小康”的精准管理模式,抓好重点目标对象的精准管理。

    1、精准管理贫困对象。出台了《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全区统一高效的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自治区、市、县、乡、村区级扶贫系统数据大集中,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当中。

    2、精准管理扶贫资金。出台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及绩效考核管理试行办法、“十三五”全区脱贫攻坚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使用、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等政策措施,抓好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

    3、精准管理扶贫重点项目。重视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前期论证、评估和审批,以及扶贫项目实施进度、质量、资金到位情况和规范使用情况等跟踪监测,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益或倍增效益。

    4、精准管理扶贫档案。在全国率先出台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试行办法,成功打造了马山、陆川、平南、邕宁、上林、田阳、龙州、金秀、都安等9个示范点,有力推进了精准扶贫档案精细化、程序化管理。

    (四) 细化责任加强督导,严格精准考核

    精准考核,是检验帮扶政策落实是否到位、帮扶措施是否奏效、脱贫成果是否真实的重要法宝。广西实行非常严格的扶贫考核评估,加强对脱贫攻坚各领域各环节的精准考核。

    1、完善脱贫摘帽标准及脱贫程序。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年人均纯收入的贫困标准,广西进一步细化了脱贫指标和脱贫程序,制定了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贫困县“九有一低于”的脱贫摘帽退出标准,②在脱贫程序上采取由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户“双认定”脱贫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抓好“严标准、严计划、严程序、严评估、严销号”,实现严格脱贫、精准脱贫。

    2、层级建立脱贫攻坚责任制。建立“区负总责、市抓协调、县为主体、乡村落实、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设立若干专责小组,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3、加强工作督导。自治区组建2个督查组,每周到县乡村进行督查暗访,形成专报分别报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限期整改、适时回访,在年底贫困县考核中扣减平时成绩。

    4、加强对市、县年度扶贫开发成效的考核。出台了设区市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除了按要求接受国家组织的第三方评估和省级交叉考核外,自治区每年还聘请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等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形成了扶贫考核倒逼机制。

    广西脱贫攻坚工作的先进经验

    为了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广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造了一些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特别是电商扶贫的“空店模式”还获得了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为全国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廣西经验、广西智慧。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空店模式”、“农金村办”金融扶贫和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的经验。

    (一)电商扶贫的“空店模式”

    “空店模式”也称为“空中农贸市场”,是由广西科技厅、天峨县与广西空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探索和创造出的空店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空店模式”自开创一年多来,取得了明显的减贫脱贫成效,经验做法亦可复制推广。

    它的实施分两个步骤:一是贫困户可以把家中自产的零散农产品送到设在农村社区的空店收购点,空店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并当场付现金,实现了贫困户的零散“土货”通过“空店”直接变现;二是“空店”把这些“土货”集中起来,统一包装成100元、200元等百元农产品包,然后依托空店公司的50多万注册用户、上万家线上店和300多家设在城市社区的实体店,实现城乡之间、供需之间点对点无缝对接销售。“空店模式”突出了科技综合应用,形成“空店平台建设、政府支持、第一书记推动、贫困户积极参与和城市居民消费”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解决了农村分散家庭种养农产品销售难和偏远贫困村物流难两大问题。从贫困农户角度来看,它既方便交易又刺激贫困群众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从消费的社区居民角度来看,它利用的是社区居民对减贫脱贫的一种支持和同情心理,同时又满足城市社区居民对农村原生态土特产品的消费需求,社区居民在品尝大山深处原汁原味的“土货”的同时,也实现了“用嘴扶贫”。目前,“空店模式”在广西全区得到大力推广,2016年已覆盖10个县156个贫困村,有效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明显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带贫减贫作用明显。

    (二)田东县“农金村办”金融扶贫模式

    2016年以来,广西全面推广田东县“农金村办”模式,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截至11月末,全区涉农贷款余额6675.93亿元,同比增长11.58%,完成年初确定目标。 田东县“农金村办”金融扶贫模式取得明显的反贫困效果,主要在于创造性地把行政村作为金融服务接入点,把金融支持扶贫工作前置到村、精准到户,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其经验做法及成效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有效衔接机制,将金融机构有利要素集聚到村。充分利用田东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政策利好及各项支农政策的支持,结合县域发展实际先行先试,激活各类金融机构、金融要素及涉农组织,快速提高农村金融供给效率。

    二是建立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机制,形成县政府、人民银行、乡(镇)政府“联合推进”与村、镇、县“三级联动”的信用建设格局。通过采集信息、评定信用等级、确定信贷额度、发放农户贷款证等工作,不断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目前,征信体系建设成果已投入使用,金融机构根据农户信用等级进行差异化授信,既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也有效缓解了农户融资难问题。

    三是升级“农金村办”金融服务新机制,将贷前调查、贷款发放、贷后监督、保险咨询和费用收缴等工作落实到行政村,建立村级“三农金融服务室”和农金业务协管员机制,妥善解决农户与村两委、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等的矛盾关系,搭建农户与金融机构互信共赢合作平台,营造了利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

    四是建立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和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大力发展联接农业产业和经济利益的农民互助金融。创新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县政府出资成立助农担保公司,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抵押贷款等,最大限度地分散信贷风险。同时,实行差别化监管政策,开启再贴现窗口,保持农户后续金融帮扶渠道畅通。

    (三)“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建设

    “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占地400多亩,首期开发50亩,是全国首家以“扶贫”为主题的产业园。产业园区依托广西扶贫创业产业发展联盟,受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第一书记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以“农民脱贫、政府分忧、企业发展”为出发点,旨在建立一个全区扶贫产品集中流通和统一展示“第一书记”扶贫成果的巨大交易平台,重点解决全区6500个第一书记项目产品终端出口、消费者食品安全、农业物流、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商家“最后一公里”配送等一系列难题,让全区各地的“第一书记”扶贫产品通过这个平台走向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新模式。产业园区以社会民营力量为主,运营团队由20多个企业负责人组成,形成庞大的扶贫资源平台。该产业园在2015年10月开园初期,就吸纳了广西区内外400多家爱心企业签约入驻。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产业园已建成扶贫农产品体验馆、扶贫培训院、扶贫书画院、“一县一厅”展厅、电商楼一条街等硬件设施。产业园打造的典型亮点功能,包括科技扶贫、培训扶贫、产业项目扶贫、大商贸扶贫、金融扶贫5项功能。针对一些扶贫农产品的滞销问题,产业园还多次组织参与“爱心救市”活动。到2016年底,报名入驻产业园区的爱心企业突破1000家,形成一个巨大的扶贫资源库,为5000个贫困村及在扶贫一线工作的数千名“第一书记”提供资源输出,助力精准扶贫。

    广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15年底全国脱贫攻坚全面启动以来,广西举全区之力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全力推进“八个一批”“十大行动”,用“绣花”功夫抓好精准帮扶,创新了做法,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攻坚成效。但是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旧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一)发展要素组合效率降低,深度贫困问题更加突显

    精准扶贫实施以来,系列扶贫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广西脱贫攻坚形势大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广西易脱贫的贫困群体已经基本脱贫,但深度贫困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经过摸底分析,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表现出“两高两缺两差两低四重”的共同特征,致贫因素多维复杂,③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中之坚、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真正攻下深度贫困这个堡垒,所需扶贫资源和力量的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庞大。然而,广西目前的社会资源与精准扶贫对接机制不够完善,扶贫项目和资金监管机制仍有不足,发展要素组合效率降低、要素功能疲軟以及资源投入瞄准偏差等问题不断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攻克深度贫困的合力。加之深度贫困地区自身资源匮乏,甚至缺少扶贫资源进入和扶贫项目落地的基本条件,造成了紧缺资源却又阻滞资源的“悖论”。

    (二)新常态带来诸多挑战,扶贫产业带动效应更难发挥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目前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取得了一定的减贫成效,但是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农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等带来系列变化和“阵痛”,扶贫产业面临诸多新挑战。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冲击。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放缓,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等政策调整加强,对广西部分县域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影响了县(市、区)原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也打击了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的信心。二是产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农业政策转向支持竞争性发展,传统农业生产面临着加快结构性调整及其引发的市场风险的双重困境。广西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大部分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很多干部群众对现代农业发展仍持观望态度,扶贫产业发展的组织化、产业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不高,盈利增收情况不容乐观。三是通过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难度增大。广西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缺少资源、缺少资金、缺少龙头企业的问题,贫困群众也普遍缺乏生产技能、种养技术、发展资金,加上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很难找准增收效益好的特色主导产业,产业扶贫预期效果难以形成,其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脱贫的效应更难发挥。

    (三)不平衡发展现象加剧,贫困户增收瓶颈更难突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应,广西脱贫攻坚也进入了新阶段。目前广西完成脱贫任务的最大短板在于贫困对象的稳定增收问题,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象加剧,使得贫困户增收面临更大困难。一是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作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持续扩大,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从广西范围来看,不同县(市、区)之间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即使是同一个县(市、区)的乡镇之间、村屯之间、农户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市场占有力和竞争能力差距悬殊,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空间易受挤占,贫困户抵御风险的能力更显薄弱。二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差距扩大。环境恶劣、发展条件落后的边远山区,家庭成员老多病多、外出务工人数少的家庭,文化水平低、技术门路少的农民,发展和增收都相对缓慢,成为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三是农民务工增收更加困难。经济新常态引起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许多用工企业对“技能型”农民工需求增加,“劳动型”农民工就业机会减少,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普遍素质低、技能缺乏,难以适应新型产业岗位要求,务工性收入大幅减少,增收压力日益加大。

    (四)脱贫攻坚形势复杂多变,扶贫政策措施更需及时完善

    近年来,广西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政策措施,扶贫政策已由“1+4”文件优化升级为“1+20”文件,相关部门配套政策也不断推陈出新,为全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撑。我们也发现,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更多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难题,相对缺少前瞻性、长远性考虑,难以适应脱贫攻坚形势变化和更高的精准要求;一些扶贫政策前后调整变化的衔接调适问题也需要加以重视,国家新的扶贫政策出台之后,自治区、市、县级层面的政策调试如果不及时跟上、补位,会导致基层扶贫工作时常陷入被动。当前,广西已经全面吹响“攻坚五年,圆梦小康”冲锋号,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各县(市、区)既要奋战年度脱贫摘帽任务,又要统筹推进建档立卡“回头看”、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确保按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更加需要统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的扶贫政策作为支撑。

    (五)脱贫工作程序及检查督查手段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

    从调研情况来看,扶贫手册、扶贫材料确实过于复杂繁琐,耗费了帮扶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脱贫考核存在“以表格论成败”的现象,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也要通报批评处理,让帮扶干部如履薄冰,只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表格填写上,无形中又导致出现“表格脱贫”的问题。扶贫手册信息需要帮扶干部频繁上门入户填写、核对,也影响了贫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使贫困群众烦不胜烦,影响干群关系。此外,各种扶贫检查督查太过频繁,使基层政府部门疲于应付。除了对扶贫手册的一些督察暗访,关于扶贫资金、产业、项目等方面的各种检查不间断的经常性开展,有些县区一个季度迎接各类扶贫检查督查就有十几次之多,一些检查的时间长达半月之久,严重分散了基层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工作精力,下一步需要对检查督查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与规范。

    对策建议

    (一)创新资源整合思路,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难题

    加强对脱贫攻坚新形势新变化的科学分析和精准研判,立足实际,继续深入实施“八个一批”“十大行动”,不断拓展和巩固精准帮扶工作成效。一是有序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对于“应纳尽纳”调整入库的贫困人口,要因户施策、对症下药,及时采取帮扶措施,帮助其加快实现脱贫出列,从而为全力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调整出更多资源和力量。二是加快把脱贫攻坚工作重心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要进一步优化资源整合机制,将更多精力转向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把更多扶贫资源和要素投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群,全面破解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群的突出制约问题及发展瓶颈。尤其要抓好深度贫困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帮助深度贫困群众彻底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贫困,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后续生计建设能力。

    (二)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扶贫综合效益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和关键,应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千方百计谋发展,持续增强农村新动能。一是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可借鉴浙江经验,建立符合广西实际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二是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要充分利用“美丽乡村”系列活动成果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培养一批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带头人,推进乡村旅游合作社品牌化建设,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连片旅游扶贫效应。三是紧抓中央最新政策提供的发展新机遇,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把企业、大户、能人、农户等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四是开展农村新型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有效运用“田东模式”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等最新政策,更加积极地探索开展农村新型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进一步提升金融扶贫行动的益贫效果。五是积极培育和发展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继续推广“空中农贸市场”扶贫模式,完善贫困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进一步打开市场,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

    (三)构建城乡联动机制,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渠道

    广西农村正处于产业结构性调整的“阵痛期”,要实現对贫困群众增收瓶颈的有效破解,单靠农村贫困地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城市经济的反哺和带动,帮助其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构建运行良好的城乡联动机制。一是加强城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对接、市场对接、人才对接、技术对接和资源对接,提高扶贫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稳定贫困群众产业增收渠道;二是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培训合作,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加大对“技能型”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贫困群众适应新岗位的素质和能力,增加务工增收脱贫的机会,减少失业返贫现象。

    (四)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充分释放多元政策叠加效应

    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只剩下不到四年的时间,可以预见脱贫攻坚形势将会更加多变,正在或将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会更加复杂,仅仅依靠一项或几项政策或措施很难破解各种难题,今后必然需要持续优化相关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结合脱贫攻坚新变化及时调整帮扶政策措施,确保脱贫攻坚方向准确、方法适用、措施奏效,全面保障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衔接,妥善解决好扶贫政策发生调整之后的衔接调试问题,对于基层多次反映的共性问题,要深入研究、及时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各县(市、区)有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引导。此外,要加强政策集成,通过精准梳理各项法规政策,挖掘多元政策叠加运用的优势,有效应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脱贫攻坚效率。

    (五)处理好生态与开发的关系,厚植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优势

    牢牢守住生态发展底线,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生态文明的绿色减贫道路。坚持生态优先与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生计相结合,继续实施生态经济重大工程,加强重点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等,加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培育生态经济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脱贫增收带动作用,推动贫困地区资源利用方式向生态循环根本转变,依托电商平台打通生态产品、生态旅游、生态服务与市场之间的对接流通环节,引导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到生态脱贫当中,增强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效应。

    (六)克服形式主义,强化以帮扶成效为重点的检查核查

    按照“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扶贫工作检查督查的制度和形式,防止层层加码、形式主义。一是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扶贫成效检查督查体系,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现场考察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民增收和住房安全情况等扶贫实效作为检查督查的重点导向,以扶贫手册为佐证,克服“唯手册论”,把好检查督查工作的正确方向,同时加强对扶贫手册填写规范的培训与指导,提高检查督查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指导性。二是建设全区统一的电子扶贫手册信息报送平台。与自治区扶贫大数据平台对接,用电子化手段代替纸质扶贫手册,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填报,实现“扁平化”管理,通过系统填写、电子计算等形式减少人为的手册、数据填写错误,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三是规范扶贫工作问责和激励机制。坚持以正面奖励激励为主,以负面问责处理為辅。加强对扶贫干部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提升扶贫干部帮贫带贫的工作积极性和荣誉感。

    注释

    ①“一进”:指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实地了解农户生活质量、子女读书、家庭成员健康等情况。“二看”:指看住房、家电、农机、交通工具、水电路和农田、山林、种养等生产生活条件。“三算”:指算农户收入、算支出、算债务,作为评议时的一种参考。“四比”:指同本村(屯)其他农户比住房、比收入、比资产、比外出务工人员情况。“五议”:指议评分是否合理,是否漏户,是否弄虚作假,是否拆户、分户、空挂户,家庭人口是否真实。

    ②“八有一超”即有稳定收入来源且吃穿不愁、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路通村屯、有安全饮水、有电用、有电视看,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十一有一低于”即有特色产业、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路通村屯、有安全饮水、有电用、有电视看、有基本公共服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好的“两委”班子,贫困发生率低于3%。“九有一低于”即有特色产业、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路通村屯、有安全饮水、有电用、有基本公共服务、有社会救助,农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

    ③ (1)“两高两缺两差两低四重”: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耕地缺、饮用水缺,居住环境差、道路交通差,农业效益低、贫困人口收入低,低保兜底任务重、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任务重。(2)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生产要素缺乏、产业发展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抗风险能力不足,社会发展滞后、公共保障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素质能力不足。参见彭清华2017年7月4日在“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简介

    覃 娟 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梁艳鸿 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发展哲学、社会发展问题、反贫困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