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范文

    曹露

    【摘 要】 本文基于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战略关系,从组织耦合发展、责任落实、资源整合和双向融合四个层面提出了深度融合的策略,以期促进新时期乡村经济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目标实现。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摆在了解决“三农”问题最突出的位置。经历了改革开放、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等经济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成为新时期三农“造血”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围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以新时代“三农”工作为总抓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健康有序实施。[1]农村基层党建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工作落实的载体和先锋堡垒。[2]以乡村振兴工作为中心,推动农村基层党建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工作方向。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民生短板,实现精准脱贫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先锋模范作用是基层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果是检验基层组织建设、组织作用发挥的标尺,直观地体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基层党建工作重心转移的方向。因此,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是基础与导向、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相互衬托。

    一、坚持目标导向,实现耦合发展

    从农村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组织力量”不足是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不足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我国实施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以来,坚持村民委员会自治是农村基层组织保障的重要举措。然而缺少统一的组织保障、经济支撑,农村产业发展资源整合的乏力,会令原始的贫困群体无法自主打破贫困的限制,极容易陷入“贫困陷井”长期恶性循环中。党的十九大以来,解决“三农”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有了新的导向,“基层组织+群众”的乡村发展路线成为新时期组织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成为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因素,互相推动、相互促进。以新时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强化区域经济发展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目标。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坚持区域经济发展根本目标,发挥基层组织前沿阵地作用是构建乡村振兴组织保障、实现新时期乡村脱贫目标的重要体现。

    重视新时期乡村振兴与基层党建耦合发展,以“基层组织+群众”为治理基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根本导向,明确基层组织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基础,厘清融合思想与方向,重视行为组织与目标组织协同发展。[3]因此,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进程中,必须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根本导向,强化理念认知,坚持组织原则,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措施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落地生根。

    二、强化组织责任,提升工作效率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措施精准落实的根本保障,夯实工作举措的根本在于落实责任,强化工作效率。以压实责任促落实的工作责任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措施精准落实,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以党员责任划分形式细化责任

    促发展就要抓党员,基层党员是乡村振兴责任落实的先锋队,是各项措施精准落实的践行者。以基层党员为抓手,落实责任,形成党员负责、精准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借助党员干部深入到工作一线,将新时期国家乡村发展战略、政策等内容,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明白的话语宣传、讲解到位,帮助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重视基层支部组织阵地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责任落实深度融合

    阵地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重要的内容,组织阵地是确保各项措施精准落实的重要保障,是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阵地保障。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为乡村振兴工作责任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3、激发党员活力,提升工作效率

    保障乡村振兴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必须不断激发组织内部活力,不断提升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实现自主性与外界政策统筹推进的目的。不断强化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员干部工作服务下沉,搭建服务组织阵地,将政策宣传、工作落实、组织动员等工作统筹起来,共同促进组织工作的发展。激发组织活力,以组织引领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以组织建设引领不断增强地方村民自治、村民制度建设等基层自治制度建设,将党和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针嵌入基层自治发展中,激发村民活力。重视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乡村振兴基层人才保障。注重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与作用发挥,为乡村振兴工作創新开展提供必要的人才队伍保障。[4]

    三、党支部+产业,实现资源整合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是我国基层实践总结出的经验,乡村振兴征程中必须强化基层支部的作用,将党支部嵌入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探索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党支部+产业”模式,将党支部与农村产业经济深度融合,以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探索支部促产业发展新模式

    党支部是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外部组织,将党支部帮扶与区域内的产业企业、合作社等统筹起来,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落实等整合到产业发展中,保障产业发展方向和农民的根本收益。虽然党支部与产业发展分属于政治和经济领域,但是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基层党组织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政策资源与政策导向,引进产业资源,整合社会发展资源。帮助农村产业发展寻求合作企业、社会资金和政策资金等,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2、搭建“合作社建支部”的新型融合模式

    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主要通过合作社模式实现,在合作社或者企业内部成立基层支部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合作社内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员干部在农村经济组织中的示范职能。将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辐射到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中,形成支部指导合作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把支部建在合作社中,是农村基层党建与产业扶贫的创新理论与形式,直接带动合作社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将党组织的政策优势与资源优势整合到合作社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3、强化“支部监督”作用发挥

    以基层支部监督的形式促进合作社、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利用组织监督确保农民参与的收益保证,防止合作社或者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社产业发展,进一步监督双方权责,确保农民的根本利益。客观上来讲,农村基层组织是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纽带,强化组织监督是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根本经济利益的重要举措,是保证乡村振兴各项措施精准落实的重要途径。

    四、创新融合方式,实现双向发展

    将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基层发展和治理的主线,实现两条主线交叉融合,推动“乡村发展有组织,组织发展有目标”的格局。[5]以二者相互促进、互相发展的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经济发展。以乡村振兴落实措施助推基层党建工作革新,同时增强党组织与人民群众密切关联,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产业带动、产业发展、综合发展层面的政治性、引领性。实现双向融合、嵌套发展,共创双向融合发展机制。

    1、创新组织建设,激发基层民众发展动力

    以组织阵地建设为载体,重视农民发展理念、发展意识导向,借助基层组织中优秀人才,强化自我发展能力宣传,注重区域发展、产业发展、自我发展三者统一。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搭建乡村振兴智囊团,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发力,帮助地区经济、产业发展找思路、求办法。

    2、以乡村振兴助推组织建设

    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导向,以阶段性实施结果为考核标准,强化落实。将乡村振兴目标与组织建设目标结合,动态化更新组织发展目标,时刻保持基层组织的先进性。以乡村振兴结果为标准,将组织目标与乡村振兴发展阶段深度融合起来,促进组织自身建设,永葆组织活力。创新融合方式需要基层组织重视乡村振兴中区域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组织建设与组织发展目标,围绕战略目标,共同促进组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促进乡村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重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仅是组织先锋模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基层组织与乡村振兴措施、目标融合发展的过程。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重视组织建设与组织作用发挥,共同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辉.夯实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8.606(25)112-113.

    [2] 段鹏超.乡村振兴中的基层党建工作如何抓[J].人民论坛,2018.No.596(16)190-191.

    [3] 蔣永普,张东雁.自主与嵌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党组织的行动策略[J].长白学刊,2019.205(1)1-7.

    [4] 霍军亮,吴春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8.

    [5] 冉鹏.乡村振兴尤须党建引领[J].领导科学,2018(13)45-45.

    【作者简介】

    曹 露(1978—)女,山东济南人,任职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乡村振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