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
范文 | 赖志华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因为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载体,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数学;生活情境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和兴趣至上的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意义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钻研兴趣 根据相关心理学者的研究报告显示,当主体的情绪表现得较为低落时,则其思维能力亦会随之受到影响,表现出思维受阻的情况.通过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情境,将有益于实现对学生积极情绪的有效调动,从而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较为强烈的钻研兴趣,这样一来,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授课活动,还是学生的听讲状态,都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营造此种情境的目的在于通过极具生活气息的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不会再感到或者是认为数学知识是抽象而脱离生活的,而是转而意识到数学知识其实正是源于鲜活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其便会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产生强烈的破解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一)确保情境同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 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能否成为达成教学目的的有效方式,关键在于情境本身所涵盖的内容能否同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现实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联,如若达成这一条件,学生将会对此种生活化情境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能够更好地投入于其中.举例而言,在“厘米与米”的教学中,为了确保情境同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为学生呈现了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我们的教室有多高?门有多高?你们的桌子有多高?足球场上的球门有多高多长?我们可以如何去测量?” 学生经过讨论,决定可以用米尺量、用直尺量、用步子进行测量.之后组织学生讨论,选择可行的方案,进行实地测量,解决了情境所提供的问题.而这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正是知识建构的经历.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确保情境具有一定的悬念,从而促成学生在悬念的驱使下展开思考 考虑到小学生通常情况下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为强烈地探知欲,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确保情境具有一定的悬念,以便通过带有悬念的情境的营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密欲望.例如,笔者为学生讲解“可以被3整除的数字特质”时,为学生创设了如下情境,要求学生随意举出某数字,由教师第一时间负责告知学生该数字能否被3整除,学生习惯了以往来自教师的课堂提问,当其获得了向教师提问的契机时,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都表现得十分踊跃. (三)确保情境带有一定的冲突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时,应当确保情境内容带有一定的冲突性,以便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感受到挑战,进而会使学生为寻求自我突破而为之付出努力.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矛盾冲突性的问题,如,“求圆柱体容器里的水的体积该怎么办?”学生会回答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测量.教师接着问:“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呢?”学生会说:“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再求.如果要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要求商场门口的圆柱体柱子的体积呢?”这样学生就被推入更深的疑问中.这种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圆柱体体积計算公式的强烈愿望. (四)确保所营造的情境带有一定的活动性 小学数学教师要确保其所营造的情境带有一定的活动性,以便借助这样的情境设置与营造,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情境之中,进而在实现对相关数学知识点习得的同时,亦能够获得宝贵的亲身动手实践契机.值得注意的是,借助营造活动性情境,将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听讲、思考的状态,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感官的协同配合. 【参考文献】 [1]吴粉庆.浅谈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与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177. [2]吴丽环.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8):70-71. [3]童桂凤.试论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价值追求[J].考试周刊,2011(31):82-82. [4]朱苏龙.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1(32):36-3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