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研究生支教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探究 |
范文 | 杨皓+张晓平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与研究生支教情况,探讨了研究生支教活动在地方教育、研究生支教群体、高等院校三个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分析了研究生支教活动及支教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研究生支教长效机制的对策:在政府、研究生支教群体、高等院校建立三位一体的联合协同机制,使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支教道路。 【关键词】 研究生支教;政府;高等院校;西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与研究生支教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从1999年至2016年,团中央、教育部连续组建了18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究生支教团”),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方式,先后从国内189所高校中招募13971名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赴中西部20个省(区、市)近200多个贫困县、400多所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工作。一年服务期满后,由下一批研究生志愿者接替其工作,由此形成“志愿加接力”的研究生支教长效机制。作为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和培养锻炼优秀青年人才的有效途径,18年来研究生支教工作在各方积极支持努力下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广大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1] 笔者于2015年曾作为“第17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普通一员,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笔者认为在当前“精准扶贫”政策成为指导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和主要抓手的背景下,应该继续将“教育扶贫”作为其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尝试将研究生支教机制作为扎实推进“教育扶贫”的窗口,一方面通过该机制不断改善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师资短缺、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水平不高的困局,切实提高贫困山区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持续关注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精神空虚”、“精神迷茫”、“精神贫困”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该机制建构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路径、创新高校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渠道、搭建研究生群体敢于吃苦、勤于钻研、甘于奉献、勇于实践的全面发展的平台,加强对本国民情、社情、国情的了解和认识。近些年来,研究生支教机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着眼于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支教活动,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以及切身体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研究生支教自身及支教环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还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变。 二、研究生支教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生支教作为一项集政治性、政策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是落实和创新“人才强国”、“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新举措、新方法、新思路,这项活动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地方教育方面 认识具有指导实践并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对此列宁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2]认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会根据相对应的要求去明确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如何反映等等。马克思认为:“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3]由此认为人的一切活动的过程,是以“观念地存在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开展的。中西部贫困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地形闭塞、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等客观因素,制约了其教育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其他地区,具体表现为乡村教师数量严重短缺、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教师综合素质整体相对低下、教育观念陈旧,这些问题造成贫困地区学生基础差、能力弱、易产生自卑心理、不敢或不善于交际、排斥新兴事物、农村地区传统思想的制约等,产生“读书不如种地”、“学习不如生娃”的思想等等。针对受教地区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研究生支教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等形式,在尊重服务地物质生产、人文习俗及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思想政治原理以及受教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从而指导支教活动,充实支教内容,创新支教形式;通过严格选拔、测试和打造“懂国情、讲奉献、高素质”的研究生支教队伍,旨在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均等化,从而使学生完成从灌输性的“要我学”到能动性的“我要学”的转变。由此,研究生支教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受教地区的教育环境,推动了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是探索“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之间辩证关系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号准“贫脉”、切断“贫根”、摘掉“贫帽”。 2、研究生支教群体方面 中西部贫困地区条件艰苦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块土地也是“磨炼人、塑造人、升华人”的有力试金石,而研究生支教活动恰好为志在“奋发进取、甘于奉献、坚守基层”的研究生支教群体提供了良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首先,研究生支教群体在授课过程中提升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表述能力,在备课、讲解、答疑等一系列課堂互动环节中增强了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从而有助于该群体加快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自身所学满足教学所需,用教学所需检验自身所学,从而根据受教群体的不同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其次,在支教过程中遇到始料不及的困难和挑战在所难免,艰苦的自然环境铸就了该群体“不抛弃,不放弃”的崇高奉献精神,培养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的理性思维方式,践行了“莫空谈,重实干”的务实工作作风,学会了辨证看待个人与集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另外,通过该活动,研究生支教群体沉淀了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增强了团队协作互助能力,树立了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加深了对本国国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研究生群体的全面成长。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相异化的普遍性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4]研究生支教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支教、扶贫、调研等实践性极强的活动,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提升人的综合能力、展现人的多元个性,使得自身发展由单一转变为多元,由封闭转变为开放,由低水平转变为高水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创新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形式。 3、高等院校方面 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如何改善研究生群体从“校门”到“校门”产生的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从而培养“懂专业、能吃苦、敢创新”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一直是国内高等院校重点探索的课题之一,而研究生支教活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阐明了“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6]通过支教这一平台,高等院校通过实践能够获取大量专业数据和实际案例,较为全面地了解掌握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教学、科研资源,通过“访民情、汇民生、聚民心”等形式开展以支教为主,扶贫资助、支医、支农、科技三下乡等为辅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均等化建言献策,从而为改善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现状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另一层面,目前我国高校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其中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尤为突出。[7]部分高校毕业生群体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能正确摆正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位置,不能理性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收入高、任务少、离家近”甚至成为高校部分求职者的“座右铭”。中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工作条件艰苦,使得“人往高处走”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而经济水平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福利保障优越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则出现“人才满为患”的局面。这两种对立现象都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就业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生支教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基层人才的有效供给,缓解了基层人才短缺困局。 三、研究生支教活动及支教环境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支教活动在体现个人与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同时,也存在对该项工作“控规模、调结构、重管理、强实效”的总体要求落实不到位、考核不严格、整改不认真的问题,使得支教工作变质,高校形象受损,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政府、研究生群体以及高等院校之间。 1、政府方面 首先,很多研究生支教活动都面临支教资源匮乏、支教资金短缺等现实问题,在教学、后勤保障上政府相关部门所能提供的经费相对有限,甚至很多团队都是自掏腰包来购买教学活動中的相关设施用品,衣食住行条件相对恶劣,使得部分支教成员感召力不够,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佳,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支教开展的诸如社会调研的工作需要经过当地政府较长时间的审批,繁琐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使得部分工作延误了最佳时机,所取得的效果也差强人意。其次,支教地区大多数位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山区,且部分地区属于全国贫困或特困乡村,交通极其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在自然和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支教地区的安全隐患也是困扰研究生支教团展开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央政府还没有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财产及人身安全,高校大多数采取与志愿者签订安全协议书、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制定安全须知等方法来降低意外事故所带来的损失[8],然而大多数措施只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从法律制度层面上起到安全责任划分及安全保障的作用。因此社会上存在不少声音质疑研究生支教活动的安全性、科学性、正规性、合法性,因此深入推进研究生支教服务保障体系的法制化工作迫在眉睫。 2、研究生支教群体方面 首先,结合实际支教工作选拔经验来看,部分支教团成员参加支教的动机不纯,带有较为明显的功利性,如单纯获取保研资格、获取公务员考试加分等等,[9]并没有认清支教的本质,没有树立正确的支教观。因而在平时的工作中存在对志愿精神认识不足、有效投入不够、热情不高、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支教行为,养成了自由散漫、不服从上级管理的行为习惯,其言行扰乱了正常教学计划与工作进度,损害了自身及派遣高校形象。其次,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支教团成员由于自身适应特殊环境能力差,更容易产生畏难投机心理、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脱离地方群众等问题,遇到利益纠纷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支教活动的良性发展,必须引起这个团体自身的足够重视。 3、高等院校方面 首先,应当看到虽然研究生支教成员具有提高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坚定信心和能力,但他们缺乏专业系统的支教培训体系,大多数在正式上岗前并没有在高校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教学必备知识、心理健康干预知识、应急安全知识等一系列必要的常规培训学习,这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出现课堂氛围不浓厚、学生参与度不高、师生间交流困难、课堂管理涣散、学生安全事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研究生支教成员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秩序。其次,各大高校目前对于研究生支教团管理审核的统一标准尚未达成共识,一般情况下都是依据各自具体情况而制定实施。当制定支教方案、实施支教活动、评比支教成绩、考核支教成果时,如果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在支教工作中,出现工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等错误倾向,使得支教工作变质,从而影响志愿者及派遣高校的形象。另外,鉴于部分师生群体对于研究生支教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认为其是“乡村短期旅游”的声音层出不绝,支教活动当中所涌现的许多先进典型、感人事迹、个体的崇高品质还不为人所知,因此在高校当中对研究生支教活动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四、完善研究生支教长效机制的对策分析 针对研究生支教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政府、研究生支教群体、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三位一体的联合协同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完善规章制度,创新管理办法,监督工作落实,形成“规模稳定、结构合理、管理严格、实效良好”的研究生支教长效机制。 1、政府方面 首先,加强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支教队伍的工资水平,全力保障研究生支教队伍的“衣、食、住、行”,免除其后顾之忧。其次,减少繁琐的审批手续事项,提高有关活动审批效率。开辟“绿色通道”及出台鼓励政策全力支持“教育扶贫”有关活动。最后,建立健全支教法律法规,全面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广大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既是义务的主体,也是权利的主体。支教地区大部分位于山区,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恶劣,山体滑坡、泥石流、冻雨等自然灾害频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另外,支教团成员的贵重物品及财务也有丢失的情况,这都在无形之中对他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那么支教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无从谈起。因此加大力度保障支教团成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是保障他们合法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在“三支一扶”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划分安全责任,提高安全系数,规避安全风险,形成志愿者——高校——当地政府共同协作的安全保障机制。 2、研究生支教群体方面 首先,自觉提高个人思想觉悟,牢固树立团队集体荣誉。广大研究生支教队员应清醒地认识到支教的本质是“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在工作中应自觉形成正确的支教观,主动践行“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其次,应辩证地看待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支教团成员应端正自己的言行,塑造自己的品格,升华自己的情操,接地气、沾土气、戒娇气,始终保持踏实肯干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凝聚服务意识,挖掘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要做好团队分工,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总结反思,妥善解决矛盾与分歧。要在引导和鼓励受教群体的过程中始终怀揣爱心、责任心和恒心,传递支教好声音,凝聚支教正能量。应以自身为纽带,将支教地与社会爱心支援力量串联起来,根据双方反馈信息,通过这个平台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诸如冬季衣物捐助、贫困生学费筹款、募捐教学设备器具等行之有效的募捐活动,以此来改善当地支教基础设施落后、支教资源短缺的局面。最后,各支教团队之间应形成支教资源共享联盟,借助QQ、微信及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交流心得体会,探讨发展规划,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合作机制,创新支教形式。 3、高等院校方面 首先,推動支教培训体系建设,逐步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在正式开展支教工作前,高校应组织相关团队深入工作地点认真细致进行前期调研活动,仔细了解受教群体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爱好特长以及考察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医疗卫生条件等情况。根据调研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应重点侧重于教学必备知识、心理健康干预知识、应急安全知识等内容。正规系统的支教培训体系一方面能确保志愿者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受教群体的实际需求与思想动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而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标。其次,加强支教团队统一管理,奖惩结合提高参与热情。对此高校应加强对志愿者的行为规范管理,尽快制定行之有效的团队章程,并督促志愿者学习践行,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时,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敢于担当的优秀支教团成员,要给予表彰鼓励,大力弘扬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守”的高尚支教精神,从而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今后更加主动有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对在工作中表现消极的支教团成员,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及时与他们沟通交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灌输“态度第一,能力第二”的工作理念。第三,应注重网络新兴媒介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导向,定期展开先进事迹报告团巡讲,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以生动的素材鼓舞人,优秀的事迹凝聚人,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唤醒公民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共鸣,在全社会形成“知教、尊教、爱教”的良好舆论氛围,让更多的高校学子了解支教、走出校园、参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4-5-4(01). [2] 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8.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7] 陈明星.“旧三碰头”与“新三碰头”[J].领导之友,2004(3)83. [8] 龚莉红,陈筱铓.大学生支教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8)27-28. [9] 王梦奇,柯文娣.大学生短期支教的问题和对策—以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对口支教温江区镇子试验学校为例[J].大众商务,2010(8)226. 【作者简介】 杨 皓(1992-)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汉族,重庆交通大学思政部2016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张晓平(1973-)男,重庆长寿人,汉族,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与教学科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