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现象 |
范文 |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农村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表现,分析了基层不正之风和农村微腐败产生的内因与客观原因,提出防止农村“微腐败”现象的对策建议: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待遇问题;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激活农村纪检委员的作用;加大对微腐败惩处力度。 【关键词】 农村;廉政;微腐败;对策 一、农村微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微腐败”不可小视,千里之提,溃于蚁穴。这足以见得“微腐败”现象对农村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愈加薄弱,这无一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广大农村地区“微腐败”现象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领导干部高高在上,无视群众 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岗位上拖拉,懒散,不作为,上班时间办私事,对老百姓的信访置之不理,漠视老百姓的艰难困苦,找理由推脱各种责任,在责任意识方面特别单薄,为人民群众服务意识不够强烈,这种现象在农村基层地区比比皆是。 2、挪用公款,巧夺资金 近年来,各地区不断加大农惠农政策支持的力度,但是,有些地方在执行国家惠农政策的同时,多做手脚,落实政策不公开、不公正、不及时、不到位。“有的基层干部采取对上虚报冒领、对下隐瞒实情等手段,直接或变相骗取各项补助资金;有的截留专项补偿款,将专项资金挪用作其他用途”。[1] 3、手段翻新,消费隐蔽 公款吃喝方式更加隐蔽,多样化,由以前的的宾馆、酒店演变到单位的食堂、乡下农家乐、村组干部家;有的将公款吃喝费用纳入会议费用报销等,部分行政村招待费用支出大。在公车使用方面,极个别单位仍然存在公车私驾、公车私用的问题。甚至在偏远农村地区,救灾救济物资发放、特困群体救助等工作中处事不公、优亲厚友;少数村干部私利心太重,他们不遵守相关规定,作风腐化,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4、优亲厚友,到处捞好处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传统农村的集合主要以地缘、血缘、婚姻为主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因此,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难免有亲疏远近之分。为自己家亲戚捞好处,把低保户,贫困户的扶贫政策给到自己的亲友,以取得亲朋好友的爱戴,不断为自己和亲人谋私利。而对其他村民漠不关心。甚至其他村民有需求,一定要给一定的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买烟酒牛奶,请吃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有可能就会造成农民对党的及其不信任,对党为人民服务的曲解。 二、农村干部产生“微腐败”的原因 事物产生原因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地,内因和外因是共同导致农村基层干部的产生“微腐败”的因素,有句话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农村基层干部的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以及法律监督体系的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都会使村干部腐败意识加重,因此,积极开展农村反微腐工作是农村开展反腐倡廉的重中之重。 1、农村地区产生“微腐败”的内因主要是村干部自身修养不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在农村地区,因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不少村干部缺乏对农村政策的全面认识,对农村的发展趋势,市场信息理解存在着许多偏差,没有深刻理解“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原则,对中央的一些规定没有很好的落实出来,政治思想理念的薄弱都是村干部自身的问题导致一些微腐现象存出不穷的原因。 2、农村地区产生“微腐败”的外因 第一,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领导手中。在农村地区基层一把手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和权威,他们中间缺乏权力的制约,导致任何决策都他们说了算,村民也没有决策的意识,致使漏洞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 第二,基层财务管理疏散。近年来,农村财务管理扔停滞不前,没有解決根本的财务公开,有的甚至一个人说了算,这些都慢慢滋生腐败的土壤。在决定党内、村内大事大情时,一些地方“两委”班子,搞“暗箱操作”,事前不听取村民意见,事中不告知信息,事后不公布处理结果。一些知情权、参与权,都无法被人民群众所熟知,更无法使人民群众起到监督的作用。在票据使用方面,更是出现了手续不全,不规范的操作。甚至有的地方村账目由村支部书记随意操作,进账无依据,出账无计划、无预算,对上级部门拨下的资金和村集体的收入不进村的财务账,在账外随意开支或巧立名目私吞公款。 3、监督体系不到位 在群众监管方面,村民怕惹来麻烦,对村干部的一些行为置之不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村民们都懒得去管,也管不了。他们不愿意监督,不想监督,一定程度上促长了村干部的腐败行为。 4、党风廉政教育不够 农村基层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的认识上具有片面性,片面地把党风廉政建设理解成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改进工作,一些地区很少进行廉政宣传活动,对廉政教育的认识不足,再者,即使有廉政教育活动,有的只是走形式,作过场,形式单一。在内容方面没有很好的创新,都是一些旧的知识,没有推陈出新,只会做做表面工作,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对防止农村“微腐败”现象对策分析 1、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农村干部在思想作风出现问题,其本质原因就是政治素质和能力技术不高的体现。所以,加强基层廉政教育培训力度是农村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基层党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理论、思想能力的水平,为农村的事业更好的奉献自己。一是结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要实事求是,结合农村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突出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更好的作出决策,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长期工作在基层,每天跟农民群众打交道,农村干部的一举一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因为他们每天和农民打交道,他们的举动被群众看在眼里,因此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维护党的形象。所以,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加强他们的党性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已是迫在眉睫。 2、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待遇问题 “微腐败”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利益驱动的问题。因此要提高政治待遇,让农村基层干部在政治待遇上有“目标”有作为,提高他们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农村基层干部为群众服务;在参政议政方面,各级党的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参加,大学生村干部在公务员考试中能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经济上的利益,让他们不为一些蝇头小利而做有损党和国家的形象,而且要逐步提高补助的标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激活农村纪检委员的作用 采取多种举措收集基层信息。采取开会形式,定期走访党员群众、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及时检查财务票据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设立多种群众举报箱,对监督有功的群众给予一定的奖励,积极发挥农村纪委的作用,首先,配齐配强村党支部纪检委员,把纪检委员的职责落到实处,监督本村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的情况是他们的职责,在处理乡镇纪委查处违法违纪的案件时积极配合。其次,每个村中要设有廉政监督员,负责监督本村党员干部的村务公开,廉洁从政情况、是他们的主要职责,这样就能形成以村、乡、县的三级监督网络,从而弥补了村级无监督的空白。最后,积极推进村级纪检人员的职业培训,在纪检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上最大的优化,发挥他们在农村基层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4、加大对微腐败惩处力度 不断开展并长期开展“灭蝇”行动,在对国家下拨给单位或集体的津补贴、单位或集体资金、群众原有财物和应拨付给群众的津补贴给予重点监督,以及对“农业生产、住房改造、救灾防灾、污染改善、国家优抚、基层执法等方面”,[2]对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寸步不让,一查到底,形成严惩“微腐败”的持续震慑,加大对蚂蚁搬家式腐败的惩治力度,无疑是对腐败现象最直接的震慑。腐败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是在纪检监察部门的范围之内,就该一查到底。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向社会公开查案情况,通报违反作风规定的具体案件,让一些管不住自己的党员干部带上了紧箍咒。对于敢触碰法律底线的干部,应依法处置,绝不退让,只有这样。广大农村干部才能集中精力,为人民服务。 四、结语 要遏止“雁过拔毛”式的“微腐败”,需要他律与自律,把個人的利益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让群众从党和政府的关怀中感受到温暖与呵护。 【参考文献】 [1] 李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6. [2] 唐金培.近年来村干部腐败现象透析[j].中州学刊,2013. 【作者简介】 刘明明(1992-)女,湖北广水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