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范文 | 【摘 要】 文章阐释了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功能,分析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的原因: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必然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高度重视思想理论的建设,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 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功能 意识形态,可以解释为对事物的了解、认知,它是多种观念及表象的系统,它是理想、信念、热情、伦理道德、政治法律、世界观、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它支配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 意识形态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导向功能。为人们提供指引前进的奋斗目标和动力,促使人们有共同的信念和追求。第二,凝聚功能。一个政党的意识形态代表了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人民彼此之间达成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维护政党内部的和谐稳定。第三,动员功能。一方面,不断激发所有成员拥有坚定的信念,使他们拥有能够实现目标的意志和决心。另一方面,人们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而忽视长期目标,更不会放缓或转移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力度,而是为了获得人们的同意,并为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四,约束功能。为人们提供是非、曲直、好坏的判断标准。 二、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的原因 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我们党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制度也越来越优越,道路也越来越宽广。中国近现代以来,尝试过各种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没有一个能真正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进而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保证。 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特别是面对国内外的各种环境,我们胸怀理想、艰苦奋斗,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排除各种困扰,经受各种磨砺和考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真正使中国继续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但是并不代表可以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如马克思指出:“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越是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越要认清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不断发现新问题,善于寻找解决的方法。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如磐石, 发挥主要作用,引领社会思潮,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伟大成果,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党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我们党集中力量办大事,做出科学的决策,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 一个国家,无论它的政治经济环境多么复杂,总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国家发挥着引领和整合的作用。马克思主義为人类的进步事业、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整个社会思潮,按照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从本质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科学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决定的。历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安居乐业。 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以及为了应对来自西方国家对我国带来的压力等因素,我们首先,要高度重视思想理论的建设,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宣传科学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这样马克思主义才会通俗易懂,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其次,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进一步深化,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更充分的保证人民的各项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教育引导,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影响力。最后,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习近平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光明的未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给中国的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给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定信念、顽强奋斗、大胆探索。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有利于发展先进思想,克服各种落后思想,引导人们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必然不会消失,将永远是科学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 张耀山.巩固与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 李长春.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J].党建,2007.1. [4]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N].人民日报,2015.6. [5] 汪信砚.在新的复杂形势下巩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理论月刊,2014.1. 【作者简介】 郑燕燕(1990-)女,汉族,山西忻州人,法学硕士,任职于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