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壮族三月三”节庆互动仪式要素及其民族认同意义分析
范文

    严奕

    本文为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编号:GXGZJG2017B041)

    【摘 要】 文章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阐释了广西“壮族三月三”节庆的内涵,以广西W区为例分析了“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互动仪式组成要素:主要有现场的公共活动、独特的民族文化、共同的象征符号、设限的情绪体验等。认为,“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对于民族认同,产生了符号认同、情感能量和民族团结等结果。

    【关键词】 民族文化;认同意识;互动仪式;壮族三月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的共同体,各族人民交织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體,共同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我国居第1位,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39%。近些年来,“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成为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助力源,并且,这一具有互动仪式意义的活动,突出了广西民族文化的独特符号,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与凝聚力,共筑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阐释

    1、互动仪式

    现代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认为,互动仪式是富有表达意义的程序化活动,其对群体生活或团结性具有象征意义。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符号互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他认为,“互动仪式是拥有共同关注点和共享情绪的参与者,面对面的、节奏和谐的互动过程。”这一互动活动有四种主要的组成要素或起始条件:(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场参加活动;(2)参与者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3)彼此关注共同的对象;(4)分享共同的情感。[1]

    2、民族文化

    泰勒(Edward Tylor)被誉为是第一个在科学的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2]这是他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文化”与“民族”两个概念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凡是民族共同体都能创造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地使用着本民族或异族的文化。

    3、民族意识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认为,民族是一种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政治共同体,民族意识源于人类意识在步入现代性过程当中关于认识论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世界性宗教共同体、王朝以及神谕式的时间观念的没落;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与人类语言宿命的相互重合。[3]它们共同搭建了现代民族主义的舞台。民族意识的觉醒最早表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

    4、壮族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相传是纪念黄帝诞辰的节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成祭祀先祖、山间对歌与郊外踏春的节日。壮族人民称“三月三”为“窝埠坡”、“窝坡”,原意为到洞外的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为“歌圩节”,还有人为纪念刘三姐称之为“歌仙会”。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2014年,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开始确定在广西区内的干部和居民放假2天,共度节日。现今,“壮族三月三”发展至1000多项欢庆活动,成为展示广西文化的大窗口。

    二、广西W区“壮族三月三”的发展概况

    W区位于广西中南部,2016年撤县设区,现属于南宁市北部的一个市辖县,城区距南宁市区32公里,城区总面积3378.36平方公里,其中63.50%为丘陵,总人口70万人,居住有汉、壮、瑶、苗、侗等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86%,是壮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享有“中国壮乡”、“中国骆越文化之乡”、“中国龙母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W区的壮语被公认为广西区的官方标准壮语。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W区的“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是广西壮族文化盛开的一朵瑰丽奇葩,在W区的早期,它主要表现为歌圩文化。据清光绪年间关于W区的文献记载:“答歌之习,武缘仙湖、廖江二处有之,每逢三月初一至十日,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一代代壮族人口耳相传,将古老的山歌唱到了新时代。[4]W区境内现在还保留有28个歌圩点,大多数在农历三月期间举行。“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的开展从每年的农历三月持续到四月,它已经由早期田间地头、村落坊间的民俗文化发展为由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民族文化活动。

    从1985年起,W区连续举办了18届“三月三”·壮族歌节;2003年后,“歌节”更名为“歌圩”;2014年,成功举办中国壮乡“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并延续至今。W区的“壮族三月三”是以壮民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参与,集自然与农耕时令、民俗礼仪、艺术与武术表演、民间体育竞技、日常活动等融合为一体的互动仪式。如有家庭祭祀典礼、歌圩开幕式、千人竹杠阵表演及竞赛、歌王大赛、民族体育竞技展演、文艺晚会等。同时,它也是W区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与展示形象的互动仪式。如举办投资贸易洽谈活动、商品展销交易会、旅游美食节、劳务输出招聘会、文学作品展等。为了更加清楚地明白互动仪式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之间的关联,本研究搜集了一些“壮族三月三”的特色活动,如祭祀仪式,这项活动贯穿了壮族人民从清明节至“三月三”的整个时期,具有古老的民族文化特色。

    三、“壮族三月三”活动——互动仪式组成要素分析

    本研究结合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壮族三月三”活动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必要前提条件或者组成要素进行探讨。互动仪式其实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发展出共同的关注焦点,并且彼此相应感受到来自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与情感表达。对互动仪式模型的各个部分单独进行探讨,可以看出它们对仪式结果产生作用的影响情况。

    1、现场的公共活动

    互动仪式强调亲身在场的重要性,纵使是现在手机、电视、电脑等移动数字媒介高度发达的年代,网络化、间接化的互动方式远远代替不了亲身在场所产生的意识共鸣作用。我们通过打电话可以听见对方的声音却无法观察到其面部与肢体的变化;参加网络视频会议的时候,我们无法及时地私下沟通或者传递情绪。为了进一步证实聚集人群中身体参与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联想婚礼与葬礼这些正式的仪式无法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升国旗、明星演唱会、体育比赛、颁奖典礼等,在场参与的群众比较容易激发出强烈的共鸣与崇拜心理。“壮族三月三”期间,W区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场活动,亲自到现场参加赛歌与对歌、抛绣球、抢花炮、砸彩蛋、跳竹杠舞等活动的民众,比起仅看新闻报道、网络视频与口头相传的民众,会在情感上更加认同W区的民族文化。

    2、独特的民族文化

    文化是民族区分的标志,民族文化代表着各个民族与异民族之间本质上的区别现象,由“壮族三月三”所传递出的壮族文化集合、解释着W区的全部价值观和规范体系,是W区展示自身魅力、提升知名度与丰富旅游资源,以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谐的人文环境吸引外商投资的名片。掌握独特文化的民族意味着掌握社会互动中的一种稀缺资源,更加有利于担当社会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耀眼明星。那文化、歌圩文化、铜鼓文化、壮锦文化等都属于壮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壮族三月三”不仅要表现出壮族文化的内涵,更应表现出兼容差异、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现象。

    3、共同的象征符号

    民族文化具有共享與象征的特征,“一种被认为是文化的思想和行为一定是被一处居民或一群人共同享有的”,“一种文化就是一种象征性符号系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来源于对象征性符号的使用”。[5]在某一种特定的文化情境里,象征符号可以用来代表某些其它的事情。在各类互动仪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象征性符号的使用。基督教的十字架、犹太教的大卫之星可以引发信仰者的狂热;国旗、国徽可以让国民肃然起敬。“壮族三月三”互动仪式的开展必然要运用到代表壮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如壮语、壮族服饰、五色糯米饭、带有图腾标记的铜鼓、壮锦等。

    4、设限的情绪体验

    情感能量是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互动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在互动仪式链中,情感能量可以表现为高端的自信、热情与自我认同度高;情感能量往往对特定类型的网络或者群体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某些人在与熟识的朋友一起活动时充满了自信与主动性,在陌生的情境中则不然。W区的“壮族三月三”仪式活动应该具有如下特征:形成现场互动、与外界有界限、安排物质设备、设计仪式规则以及引导参与者对公共象征符号的关注,仪式使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同一件事情上,并且通过反复强化达到认同意识的提升。

    四、“壮族三月三”对于民族认同意义

    费孝通先生在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著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曾这样描述“中华民族”的概念,“我将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鼓励各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实践,少数民族成员不仅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一分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员。

    中华民族文化的强盛须有一个能紧密地将人们凝聚起来并使之找到情感与价值依恋,找到民族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精神家园。“壮族三月三”活动仪式由多种要素组合起来,它们通过意识层面有节奏连带的反馈强化,产生了符号认同、情感能量和民族团结等结果。“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是以壮民族为主体,汉、侗、瑶、苗等广西区内各民族共同参与的互动仪式,它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类型,并且对社会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壮族三月三”活动已经超越了单一民族,跨越了广西地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对外输出的文化符号。坚守“壮族三月三”节庆的民俗仪式,并通过重视其影响因素来增强它的仪式感,有助于提升当地人民群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参考文献】

    [1]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6.

    [2] E·B·Tylor: Primitive Cuture,London,Jono Murray,1871,Vol.I,P.1.

    [3]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9.

    [4]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门户网站[EB/OL].http://wuming.gov.cn/sys/page/1.html.

    [5] 马广海著.文化人类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392-394.

    【作者简介】

    严 奕(1987-)女,广西博白人,硕士,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社会互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