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
范文 | 张惠 【摘 要】 本文在阐述高校开展羽毛球运动的重要性、分析羽毛球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区别对待,实施分层次教学;落实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营造竞赛氛围;引入多媒体教学等。 【关键词】 高校;羽毛球教学;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一、前言 羽毛球运动的娱乐性较强、趣味性较高,强健体魄、舒缓压力效果显著,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在高校开展羽毛球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大学生机智果敢的思想品质。目前,高校羽毛球教学面临多种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论述了羽毛球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 二、高校羽毛球教学的价值分析 1、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系统的进行羽毛球运动,能够使得心跳强劲有力,有助于提高肺活量,同时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力量素质,肌肉富有弹性,增强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身体素质有显著提升。 2、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能够缓解学习的压力、调节不良的情绪,进而提升其自我心理素质,从而帮助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荣辱得失。 三、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羽毛球教学场地短缺 高校羽毛球教学场地及设施不够完善,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场地质量也不符合要求,甚至仍沿用传统的水泥场地,学生在该场地上运动时很容易擦伤,直接影响大学生羽毛球练习的积极性。此外,学校提供的羽毛球拍子质量较为低劣,甚至拍线已断也无人修补,学生在练习时不仅效果不佳,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教学大纲不够完善 目前的羽毛球教学大纲缺乏完善,对羽毛球项目的发展历史和比赛规则等常识缺乏系统的介绍,教学目标缺乏标准依据,致使羽毛球教学的规范性支撑不足,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羽毛球运动的重要价值,对该项目缺乏必要了解,这样必然影响大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 3、高校之间缺乏竞赛交流 羽毛球比赛可以激发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同时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高校间缺乏羽毛球比赛,大学生在课下进行羽毛球比赛的次数严重不足,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就目前而言,不少高校从事羽毛球教学的教师缺乏专业的羽毛球知识,羽毛球技术也不够扎实,致使教学效果难以显著提升。 四、高校羽毛球教学的优化策略 1、区别对待,实施分层次教学 高校羽毛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积极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即在学期之初,组织大学生进行耐力、速度和灵敏度的身体素质测试,特别要安排发球和接球等专项技能测试,根据综合成绩,把大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内容,教学过程中根据大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调整各层次的学生,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实现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2、落实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只有结合课外体育活动才可以进一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羽毛球运动技能比较细腻,对耐力、速度和灵敏度等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大学生若不进行长时间的系统练习,则很难牢固掌握羽毛球技术,因此,高校羽毛球教学实施课外内一体化教学成为必然,也就是说羽毛球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理论及技术教学,更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外练习,通过课外练习,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可以在教师引导基础上,引导大学生组建羽毛球俱乐部,并组织交流比赛,共同进步。 3、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作为高校需积极引进羽毛球专业人才,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水平,自主研究,提高羽毛球教学效果;其次,学校派遣羽毛球教师外出交流和学习,借鉴专业队先进的训练方法,提高羽毛球教师的专业水平。 4、积极营造竞赛氛围 高校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之间可以联合起来开展羽毛球交流活动,积极搭建网络信息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信息交流的渠道,帮助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有一个正确的的认识,推动羽毛球在高校的广泛开展,同时尽可能多的组织学校之间的羽毛球比赛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对外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此提升高校学生对羽毛球项目的兴趣。 5、引入多媒体教学 高校羽毛球授课方式普遍不够新颖,很容易使大学生失去羽毛球学习兴趣,所以,创新与改进羽毛球的授课方式非常有必要,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提升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如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后学生结合课件能够更好地复习,从而提升理论课效果,同时,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如在课堂上播放羽毛球比賽视频,大学生在观看精彩羽毛球比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羽毛球学习热情,帮助大学生尽早产生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6、进一步完善羽毛球教学课程 高校羽毛球课程需要革新,即具体通过改善教学内容及方法来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应该以健康知识教育为基本内容,并根据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羽毛球学习积极性,切实增强大学生锻炼的动力,树立健康意识,教师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羽毛球竞技精神,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建立起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并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优化和创新教学程序,为大学生创造出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掌握正确的羽毛球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目前的高校羽毛球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大纲不够完善、教学内容单一和教学手段不够丰富等等,严重影响羽毛球教学质量,作为高校的羽毛球教育工作者应该创新教学模式,科学设计羽毛球教学目标,认真倾听大学生的心声,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积极塑造其顽强的意志品质,作为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大羽毛球场地和器材的资金投入,完善场馆等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羽毛球锻炼兴趣,切实提高羽毛球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琳.浅谈终身体育观下的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研究,2017. [2] 吕云龙.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的时代化革新探析[J].运动,2016. [3] 陈欣.高校羽毛球教学方式的构建与创新[J].运动,2015. [4] 郑慧文,常磊.以学生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校研究,2007. [5] 王杰,陆国志.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与阻碍因素分析院[J].教育研究所,2005. [6] 刘磊,姚姝.浅谈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J].青年文学家. [7] 杨宇辰.探究高校羽毛球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其改进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7.7(4). [8] 王海.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究[J].运动,2013. [9] 李莉.高校羽毛球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 【作者简介】 张 惠(1973—)女,新疆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