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 |
范文 | 【摘 要】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在于重视人才的道德品行,以“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形式最大化发挥每个人才的优点,做到人尽其才。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今天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教育机制。 【关键词】 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企业人事管理;启示 晚清重臣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自道光二十年初(1838)会试中名列三甲,由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迁为兼属五部的侍郎,位居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曾国藩以用人三策向咸丰皇帝进言,认为“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又推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咸丰帝心服而纳谏,并对其加以褒奖。 比起他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他选人用人的本领,曾国藩一生举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四十多人,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曾国藩的成功和他善于选人用人密切相关,他的部下人才济济,助推他事业的成功。曾国藩的选人用人思想对当今人事部门具有积极借鉴作用。 一、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的体现 1、德才兼备的识人选人思想 (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比才能更为重要,他在选拔任命人才时始终把道德操守放在首位,他认为如果人的品德有问题,无论其才华有多么的出众都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和伟大的建树,正所谓“才德不可兼得以德重,好利之人不能用”。曾国藩自身也有着自虐般的自律,严于律己、生活简朴,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他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曾国藩的选人用人之道即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并进行不断的磨炼和培养,调动和激发人才的潜力,将个人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充分利用人才的优势和长处,做到人尽其才。在曾国藩的眼里,德、才、学、识这四个方面, 排列的顺序是德、识、学、才。他对于那些投机取巧、官僚习气重、不切实际之人不予使用,二是重用能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之人,在此观念的主导下,在曾国藩的麾下实现了“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2)终身学习,立志有恒。曾国藩出身平凡、才智中等,正是这种平凡人蜕变的过程,才对大多数人都有借鉴意义。他并非天才式的人物,他的成功,是逐步克服自身弱点的过程,是从理想主义到实干家的蜕变。有人说曾国藩的成就不是取决其兵法,而是取决于他的学识,他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于人于己都要求立志有恒,从自身做起做到终身学习。 梁启超对曾国藩是这样评价的:“并时诸贤中最称钝拙,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千百险阻而不挫屈”。曾国藩认为培育人才的根本要素,就是要“立志”、“有恒”,即知识与学问的积累也是“总以有恒为主”,他说:“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也就是说人才是持续不断的锻炼出来的。 2、环环相扣的育才用人体系 没有天生的人才,所有在时代中脱颖而出的都是人,都是经过了后天的锻炼和培养,自身严格的自律下和在事业上下苦功夫才能夠成就的,因此用人的第一步就是发现人才:即广收“可塑之才”。曾国藩总结的方法就是“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即广泛的征集人才、谨慎地使用人才、辛勤地教育人才、严格地考核人才,四个步骤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才能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选人育才的管理体系。 第一步“广收”:广收“可塑之才”,就是发现人才第一步,曾国藩除了自己发掘人才也特别喜欢让别人举荐人才,曾国藩爱惜人才,求才若渴,态度也非常真诚、谦逊,尊重他人。他每到一处就积极寻访可用之人,招贤纳才,他听说在家守孝的彭玉麟很有才能,就三番五次地写信给他,请求他出来共襄大义,彭玉麟被曾国藩的诚恳所感动,于是投奔他。曾国藩把罗致人才比喻成苍鹰猎物,不招致麾下不罢休,他举荐的人才数不胜数,他的幕府,成了晚清政府名副其实的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几乎全国人才之精华,都汇集到这里,再加上曾国藩知人善用,懂得激发他们的才干,因此众多名臣悍将都是经由曾国藩举荐或从他的幕府中培养出来的。 第二步“慎用”:曾国藩特别留心考察幕僚们的个人优点和特质,治军有方、英勇善战、忠义血性的则纳入武行,培养其成为湘军干将,彭玉麟、罗泽南、塔齐布、鲍超、李续宾等人即为此类的代表;善于创新、洞察力敏锐、有敢开风气之先的胆量和魄力者培养其为洋务干将,薛福成、容闳、黎庶昌、吴汝纶等人即为此类的代表;有全局意识、有安邦治国之才的则会委以重任,使他们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人归入此类。慎用人才是曾国藩选人用人之道的关键,一个领导者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时,要知人善任,量才使用,善于发现人才优势,求贤不求全。 第三步“勤教”:曾国藩主张育人与用人并重,他说人才分为上中下三等,他重视对“中材”的教育,认为中材“导之东而东,导之西而西,习于善而善,习于恶而恶”。就是说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接近,能否成为有用之才,关键在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曾国藩特别重视对身边幕僚的培养和言传身教,平时不仅严格督促他们读书,并多加指点,定时组织考试,他对待部下“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做到公开的表扬和私下的规劝,通过“勤教”可使其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做到人尽其才, 第四步“严绳”:曾国藩对于自己和下属要求都极为严格,无论在军中还是官场,都能做到赏罚公正,恪尽职守,将“严绳”作为培养人才、督促手下的必要手段,曾国藩还从用兵治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一在树人,一在立法,有心人不以不能战胜攻取为耻,而以不能树人立法为耻。曾国藩不仅主张“宏奖以育才”,同时也主张“严以治吏”,对那些贪贿犯罪的官员,则严加惩处,从而做到政风整肃,令行禁止,军纪严明,战无不胜,治无不妥。 二、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在企业人事管理方面的借鉴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如何选出最好的人才,是每个管理者都关心和重视的事,俗话说得人才者得天下,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人才选拔上应树立注重品德、竞争择优的观念,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以人为本、用人唯才的选人用人机制,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把有品德、能做事、想做事、守规矩的人才起用于最佳时期,安排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转变陈旧落后的人才选拔观,做到不按资排辈,不求全责备,实事求是的选拔人才。 2、健全选人用人机制 要建立起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由业绩、知识等综合要素构成的人才选拔指标体系,打造出让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氛围,畅通人才晋升渠道;给予员工与其能力相符的待遇,应打破薪酬分配和奖励中的平均主义,形成一个向能力倾斜,向贡献倾斜的分配机制。实际工作中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全能型的选手,要善于用人所长,坚持选择与培养的完美结合,提供个人发展的资源与机会,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为人才的成长、成事、成功提供制度平台,使一切有用之才在实践中得到历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提供平台和发展空间,使各类人才能够在不同岗位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3、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教育机制 人事管理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后天因素,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育人方式,把个人能力和岗位相结合,增强人才知识储备的更新、转化和输出能力,提升工作技能。利用群众性QC活动、专题讲座、短期培训、岗位竞赛、定期谈话、轮岗交流等形式,充分考虑员工的差异性,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調动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使企业的培训活动起到帮助员工实现知识更新、能力递增、提高工作站位的作用,从而在本职工作上激发潜力。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智慧,总体上可概括为注重人的道德品行,并加以不断的磨练和培养,激发个人的潜能,发挥个人的优势。曾国藩所说的“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的确是千古不灭的真理。在人事工作中应该注重的是:关心了多少同志、培养了多少同志、帮助了多少同志,只有这样不断地帮助和培养人,一个企业的影响力才会更大,才能拥有一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清)曾国藩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6. [2] (清)曾国藩.曾国藩识人用人术:人鉴[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3] 于笑.曾国藩用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4] 章继光.曾国藩思想简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许译文(1979—)女,山东嘉祥人,硕士,中级经济师,现任职于陕西省烟草公司西安市公司,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