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还是效用
范文

    【摘 要】 本文在梳理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内涵及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根本差异,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旨在研究商品交换背后人与人的关系,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局限,建立起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价值源泉

    经济学中种种价值理论的分歧与对立,从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对立。劳动价值论并不是马克思首创,而是马克思批判的继承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的,效用价值论是则西方经济学对抗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工具。

    一、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雖然有些学者认为中世纪的神学家在“公平价格”概念中隐含了朴素的劳动价值论,但被喻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的威廉·配第才是最早提出劳动创造价值基本原理的经济学家。配第摆脱了重商主义将视野局限于流通领域的局限,从生产过程考察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其1662年的著作《赋税论》中第一次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结于劳动,并把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他曾提出,“假定有人从秘鲁银矿获得一盎司白银并带到伦敦来,他所用时间和他生产出一蒲式耳谷物所需要时间相等,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自然价格”可见,配第用需要等量劳动来生产的白银和谷物具有同一价值的例子来说明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基础,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学家亚当·斯密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学说。配第认为生产贵金属才创造价值,斯密的进步在于把劳动一般化了,认为劳动都具有价值。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亚当·斯密还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一词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对它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亚当·斯密认为交换价值的量并不能由使用价值的量来加以说明,否则就会出现“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问题。为解决价值衡量的尺度问题,斯密提出“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变动的劳动,才是随时随地可以用以估量和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最后和真实的标准。”

    在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生产是个人劳动和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个体生产,在交换劳动产品时,劳动者能够得到的产品的劳动量等于他生产产品的劳动量,因此,商品价值的大小也就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量的多少。但是斯密观察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在交换中支付给工人工资形式的物化劳动小于其购买到的活劳动,为了论证资本积累和地租存在的合理性,斯密没有将劳动价值论贯穿始终,转而提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收入决定商品价值”理论。

    李嘉图扬弃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他不仅澄清了斯密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者关系上的混乱,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明确指出使用价值是产生交换价值的必要条件,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李嘉图坚定支持了劳动价值一元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同样适用。他深刻批判了斯密的三收入价值源泉理论,价值可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但绝不能以果为因,将工资、利润、地租作为价值的源泉。但是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上升时期,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带来的经济危机,在考察价值时,始终将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化。19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界围绕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展开了一场论战,虽然经穆勒和麦克库洛赫等追随者通过解释和注释极力维护,李嘉图价值学说始终无法解决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以及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间的矛盾,使其最后也难逃解体的命运。

    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合理内核,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等新发现,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肯定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人类的抽象劳动的耗费。马克思说:“在所有以前的经济学家那里……把商品归结为劳动是不够的,必须把商品归结为具有二重性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同时,马克思区分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能由劳动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否则就会出现生产技术越落后,生产者越懒散,生产产品耗费的时间越多,产品的价值越大的结论,这与现实生活完全不符合。在价值量的变动规律上,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马克思用价值实体、价值量的决定、价值量的变化规律充分论证了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

    二、效用价值论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效用价值论是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学说。效用价值论是历史上几种相关价值论的分化和综合发展的产物,英国早期经济学家N·巴彭在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它们的效用,无用之物没有价值,并且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导致价值和效用也会随之变化,有用之物因为人不再需要也会变成无用之物。意大利经济学家F·加利亚尼也认为,价值是以人的需求和享乐为基础的一种主观观念,价值是遵循一定的次序可变的。法国经济学家孔迪亚克在1778年《谈商业与政府关系》中提出价值是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他不仅认为效用决定价值的内容,并且引入了“稀缺性”的概念,认为稀少性决定价值的大小。可以说孔迪亚克是效用价值论的开创者。18世纪中叶,随着产业革命的实现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在阐述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对效用价值论做了强有力的批判。在这一时期,尽管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如法国的萨伊,仍然坚持效用价值论,但他们却不能给这种理论增加新的论据。效用价值论的研究在18世纪下半期和19世纪初期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

    1871年到1873年,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在各自独立的情况下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学派将价值源泉的“质”归结为人对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的主观心理评价,将“量”归结为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时所获得的满足感。19世纪80年代,庞巴维克作为际效用价值学说集大成者对价值做出了如下阐述:“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这件物品或类似它的一件物品在具体经济情况下合理使用时所产生的最小效用……把这种最小效用……叫做物品的经济边际效用。”庞巴维克否认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主张将价值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认为主观价值是本体,客观价值是主观价值的产物。边际效用价值论借助边际分析的方法测量消费者主观欲望的满足程度,衡量物的效用从而决定价值。这种全新的分析范式导致一场新的经济学理论革命,开辟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新时期。边际效用价值论否认价值的源泉是劳动,其隐含的主张是反对一切财产归劳动者,符合资本主义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因此它一经出现便成为对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得到了广泛发展和传播。

    效用价值论的根本缺陷在于妄图以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作为价值衡量的尺度,这种心理评价割裂了商品的价值与其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过分夸大了效用的作用,同一商品的价值随着消费者主观评价的不同而不同,使商品的价值构建于空中楼阁之上。效用价值论割裂了人与世界的普遍联系,只考察单一物我关系,根据事物对人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社会财富,抹煞了商品价值范畴所固有的社会历史性质,由于其固有缺陷无法继续向前发展。

    三、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根本差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在价值源泉与衡量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在表面上看是经济学说观点之争,背后却隐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冲突和其价值观的根本对立。

    马克思创作《资本论》之时正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兴起之时,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古典经济学家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认为价值是工人和资本家共同创造的,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深刻之处就是将价值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对价值理论的严密分析和论证,马克思揭示出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揭露了剥削与劳动的对立,深刻批判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制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却不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和“生活的乐趣”,却使劳动者“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人的劳动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过程,通过劳动呈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因而引发由衷的喜悦。但资本主义私有制却异化了劳动,劳动者无法得到本来属于他的劳动产品,他生产的产品越多,就被资本家剥削的越严重,资本的权力越来越大,劳动者却变得越来越穷,劳动成果反而成为资本家奴役他的工具(资本)。可以看出,因为资本和土地私有制,人不能支配劳动却反而受其支配,人类劳动要通过交换来间接地证明其价值。要克服这种异化,最根本的在于消灭私有制,让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把劳动者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将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这才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超越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之所在。

    马克思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揭示出人类的活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是创造不了价值的,“活”字突出了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彰显了人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在其一系列经典著作中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劳动、人的异化、人的解放,实现由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的“必然王国”到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的“自由王国”的超越,彰显了马克思对整个人类的关怀。

    作为劳动价值论的相对立的价值学说,效用价值论把价值归结为人的主观评价,价值既不是商品的物质属性,也不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依附于消费者对其所做的判断与评价。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在经济学上的表现,在这种哲学观的指导下,效用价值论的支持者们仅仅注重研究和分析经济活动的表面现象,忽视了经济活动背后的社会本质。

    从价值取向上说,效用价值论的出现是为了迎合新的条件下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需要。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由竞争走向垄断,生产过剩危机的反复出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国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思潮广泛传播,使得此时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价值理论为自己辩护,以动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恰逢其时”。效用价值论把价值的本质归结为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与生产者的劳动、与社会毫无关系,否认了人类抽象劳动对价值形成的决定作用,抹杀了商品价值范畴的社会历史性和客观性,将商品的价值与工人的劳动彻底剥离,以掩盖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劳动这一事实。效用价值论掩盖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模糊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试图削弱劳动与资本、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关系,达到了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目的。

    四、结语

    马克思指出,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劳动价值论诞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有些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已不适用于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他们试图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相融合,提出建立诸如“要素贡献价值论”、“科技价值论”、“联合劳动价值论”等“新劳动价值论”的嘈杂声不绝于耳。用边际效用价值论“补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张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价值源泉一元论的原则,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之间是无法替代和无法补充的,因为二者是根本对立的关系。我们坚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效用以及生产要素绝不能构成价值实体。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指向价格关系,更重要的是指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伟大意义在于把经济学范畴提升为社会学范畴、存在论范畴,揭露“物和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和人的关系”,马克思无意去探究微观经济的具体操作方法,他的兴趣在于研究商品生产背后的原因,他严格的将其价值概念限制在分析生产关系的限度以内。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对历史进行抽象的基础上进行严密推理而建立的体系,以其严密的逻辑性和强有力的思辨性证明了自身的科学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配第.赋税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 [奧]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简介】

    李巧玲(1985—)女,天津人,法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法理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