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李雪梅 【摘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固定资产管理日益成为单位管理中的重点,但是目前我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不规范、管理意识淡薄、考核制度缺失等,对此,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能。 【关键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 引言 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处在相关的规定标准之内,资金的保有期限超过一年的,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对其物质形态带来影响的资产。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不仅是占比例很大的资产项目,也是单位履行自身职能的客观凭借,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成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重点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包括采购、保管、登记、使用、维修、报废等多个环节,需要具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监管机制。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家底不清 目前我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重视购买、不重视管理的现象较为明显。没有构建起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既没有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的数量,进行卡片管理,也没有及时把控固定资产的流动性,账实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管理效果。不仅如此,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固定资产清理的意识,不少单位均有大量长期不能使用,已经失去价值的固定资产,但并没有严格按照报废程序进行处理,有的固定资产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实物形态已经不存在,但是账簿中仍旧记录着这项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现象明显,并且虚增了固定资产的价值。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 意识对行为有导向作用,正确的管理意识是有效推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但从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说,不少单位均存在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一些单位的领导人员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固定资产缺乏应有的重视,对固定资产的各项投入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明显滞后。不仅如此,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全体职工参与其中,而单位职工大多都没有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普遍存在单位配置,职工使用,用而不管的现状。 (三)考核制度的缺失 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能够有效推进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严重匮乏。首先,不少单位特别是乡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根本上缺乏考核的意识,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随意性、粗放式的问题,影响了管理的效能:其次,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出台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机制,但在考核制度建设中存在着不少的盲点与不足,比如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中缺乏全面性与科学性,降低了管理的效果。 二、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的清查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会计核算工作是最为基本的工作,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单位需要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根据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分布状况以及管理目标,出台科学、合理、系统的会计核算制度。制度建设需要与制度执行并举,以强有力的执行力来保证制度内容落到实处,比如对购入的固定资产、已完工的基建工程等及时入账,按照数量、金额等一一登记在案,编制固定资产卡片,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与此同时,基层事业单位要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对实物数量以及账面数量进行盘点核对,全面掌握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情况,在固定资产清查中要注意两点工作,首先,注意清查的全面性,凡属于固定资产范畴的,均属于清查的对象,需要一一登记在案,最大限度避免出现遗漏的现象;其次,注意清查的准确性,在固定资产清查中,要淘汰已经没有价值的固定资产,并对一些设备做折旧处理,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杜绝固定资产虚增的现象。 (二)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固定资产管理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固定资产的采购、登记、保管、分配等多项内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不仅对固定资产自身价值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治理的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首先,单位的管理者,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员要具备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一方面,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现阶段管理的重点内容,加强固定资产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投入,有效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稳步、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自身的领导作用,对下设各部门以及全体人员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单位要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教育培训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单位工作的全方面、全过程,必须采用全员参与的方式,因此,为了提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效性,单位要定期开展固定资产宣传教育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意识。 (三)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绩效管理逐渐成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理念与方法,而绩效考核则是有效衔接固定资产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需要重视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首先,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分配,建立针对性的考核方案。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单位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领导层、部门层以及岗位层,因此,在考核方案的制定中,必须从考核对象的具体工作以及实际内容出发,合理地设置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指标,包括预算执行、管理效能、制度建设、工作表现等,按照主客观赋权法来赋予不同指标以相应的权重,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其次,加强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绩效考核会形成相应的结果,考核结果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最大限度发挥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价值的必然要求,因此单位要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内部管理完善的参考,根据绩效考核中暴露的问题,出台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时,将绩效考核与人员晋升、薪酬福利等有机的衔接起来。 (四)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 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而言,必要的监督检查工作,不仅是提升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单位管理目标实现的客观需要。因此,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从内外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力度与效果。首先,就单位内部的监督检查而言,要重视领导人员的离任审计工作,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领导人员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在单位主要领导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直接领导离任时,对其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包括移交、监交手续等,确保固定资产帐实相符准确无误,以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局面:其次,就单位外部的监督检查而言,主要包括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以及社会大众的监督检查。国家相关部门,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對基层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抽查,重点检查固定资产的真实性、保值性、完整性等内容,对检查中暴露出问题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需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同时单位还需要推动信息公开化建设,主动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管。 三、结语 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管理是其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从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等角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