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化的关联性浅析 |
范文 | 王季旻 赵文沛 赵丽 摘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是相互支撑发展的,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试图探索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两系统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两者互动水平比较高,现代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新型工业化发展促使现代服务业结构更优。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62-02 二、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一)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的关联性 取分辨系数为0.4,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两系统的关联度为0.7138,表现为较强的关联性。具体来看,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各要素间的关联度均在0.5以上,表明所选择的系统要素间有明显的关联性。其中,大于0.75为强关联度,该部分要素占全部总数的约42.5%;0.6-0.74之间的占40%;低于0.6占20%。现代服务业结构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有不同影响,同时,新型工业化发展促使现代服务业结构更优。 为进一步说明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关联性驱动力,对所得关联度进行了简单的平均值计算,得到了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系统关联性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主要因素,如表2。 (二)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的关联度分析表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效益、发展规模均与新型工业化有较高关联,指标互动作用较强。 现代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及单位从业人数与新型工业化系统关联度最高,达到0.7148和0.7208,说明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产业带动力。一方面,现代服务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知识附加值高的特点。在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的过程中,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具有较大的规模效应和各种服务相互融合的聚集效应,带动服务经济的专业分工细化和高效益的协作。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单位数占比与新型工业化关联度低于平均水平,为0.6939,较前两项指标略微偏低。新型工业化依靠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经济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式和结构,从而形成新的适应新时代的服务业,指标显示,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变化速度和扩张效果还较慢。 (三)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反映工业化水平的指标对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关联度超出平均水平,为0.7615。其中,非农产业增加值位于单个指标第二位,为0.8930,工业化程度越高,非农产业比重也会越高。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能有效扩大物流量、资金流量和信息流量,对加快发展运输业、金融业、信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化率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度也较高,达到0.8676,城镇化率的提升,表现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同样需要现代服务业对就业人口的吸纳和提高就业人员素质。 但是,人均GDP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度相对较低,为0.6444。一方面,河南省人均GDP还处于较低水平,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性还未突出。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时期,是消费偏好和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物质产品边际效益递减,高质量的消费型服务逐步增加。另一方面,尽管人均GDP的增长对于服务业的结构发展和增长有较大的驱动作用,但由于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服务消费出现了断层,服务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达到了均衡。此外,土地产出率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性程度也相对较低,为0.6411。土地产出率是衡量单位土地的生产总值,河南省处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期,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工业增速,对国民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尚低。 第二,反映信息化程度的指标关联性较其他指标最低,为0.5208。人均邮电费用和交通网密度的增多是工业化进程的表现之一,同时也为现代服务业,如物流业、通信业等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河南省重工业发达,但缺乏配套的现代物流业,目前还仅是物资的流通,缺乏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为新型工业作支撑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还未完全发挥发展潜能。 第三,反映科技能力的指标对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关联度位列第二,为0.7796,其中,高技术产业比重(0.6871),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0.8722)是反映工业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工业化以及整体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新兴动力,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关联性有助于提高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增强其推动经济增长的能力。较高的关联性反映了河南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高科技因素对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影响非常大。 第四,反映环境效益的指标对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关联度最高,为0.7879。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6723,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0.9036。这两项指标为反映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地区环境保护的程度,以及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建议 一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体,围绕工业企业进行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设。没有工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产生。河南省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充实和扩大制造业,从中为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工业企业也要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科技孵化等环节建设。此外,在工业产业集群建设中,政府可有针对性的吸引关联性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工业集聚成为工业与具有服务功能的产业链的集聚。 二是以信息化为动力,提高高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力。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技术密集,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为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高新技术产业同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性,既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克服融入价值链的障碍,也有利于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范围,逐步细化专业化分工。因此,应将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信息网络建设设施建设,抓好研发中心、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产品设计创意中心等特色产业载体的建设,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机制。 三是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实现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目前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势头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要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合理布局,加大内外资引进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立足省情,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和商务及中介服务业等,通过重点领域的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朝鲜,李宝仁.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 郑吉昌.服务业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前景[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2):81. [3] 邓慧君.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4] 徐国祥,常 宁.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的设计[J].统计研究,2004(12). [5]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05-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6]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科技年鉴2005-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责任编辑:胡 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