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心理语义网络词汇教学 提高大学生英语总体水平 |
范文 | 沈南燕 [摘 要]在大学英语传统教学中,存在大部分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效果欠佳的现象,研究与传统模式相比心理语言学网络语义词汇记忆的有效性问题很有必要。以问卷调查、测试卷和访谈为研究工具,通过18周基于心理语言学网络语义教学模式下的词汇教学实践对比传统模式的词汇教学实践带来的大学生英语总体水平带来的影响,从而探讨所构建词汇教学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基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思维的发散和联想构建词汇语义网络,再利用结果进行的英语词汇教学提高了学生词汇学习有效性,也提高了大学生英语总体水平。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网络语义词汇;记忆;英语词汇学习有效性;总体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20?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3-0120-04 Improve the General Englis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sychological Semantic Network Vocabulary Teaching Shen Nanyan (1.Guangzhou Hua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Zengcheng Guangdong 511325; 2.Huali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engcheng Guangdong 511325) Abstract: In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st students receive unsatisfactory results of memorizing English vocabulary. How effective is the psycholinguistic semantic vocabulary memor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mory??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validity of the constructed vocabulary teaching model after 18 weeks of semantic v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sycholinguistics network teaching practice with questionnaire survey, test paper and interview as research tools. From a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make divergent and associative thinking,? construct lexical semantic network and take o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vocabulary lear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general Englis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Psycholinguistic Lexical Semantic Network; Memory; the Validity of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the General Effect 《大學英语教学指南》中提到“大学英语应遵循外语学习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运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要体现灵活性与适应性,目的是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和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教师要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那么基于心理语言学网络语义的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习词汇的有效性? 本次研究以《大学英语四级》生词为研究内容,某二级学院4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在背词汇时遇到困难,短时间内记住的词汇难以转化成长期记忆。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人的大脑最好的记忆效果是7+2个模块,那么如何把词汇编码形成模块方便学生把短时记忆的词汇迅速内化、转化成长期记忆?与传统词汇记忆模式相比,心理语言学网络语义词汇记忆模式采用心理联想的模式,更关注学习者在词汇方面的“系统学习”和“深层内化”。因此,从理论的角度上说,该模式能提高大学英语词汇记忆的效果。然而,在实践中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的学习,词汇教学的作用在外语教学中举足轻重,外语老师如何在教学中总结归纳出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给学生搭建一个可以自学词汇的平台,让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研究将从心理联想的角度出发构建网络语义词汇,并将此方法、理念传播给学生,以此改变学生在词汇学习中效率低下的现状,为学生学习词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词汇教学者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人的长时记忆是一个存储信息的信息库,有巨大的容量并可长期保存信息。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词与心理的关系问题,例如人们是如何在记忆里保存词语的?怎样辨认和提取词语的?怎样理解词语意义是否和心理有关?他们期待能探索出词及词义的心理表征和组织、人对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词的搜索及词与词之间在心理的词义联结等。心理词汇是“永久性储存在记忆中的词及词义的心理表征”。所谓心理词典是指以心理语言学为立足点,研究词及词义的心理表征的构建与特征。在《新编心理语言学》中桂诗春提出:“记忆的目的是把信息储存起来供以后使用:有时差不多是即时使用,有时是短期内使用,有时是供以后不定时长期使用。那么要完成这些功能,一个好的记忆系统应该具有编码、记忆的提取和遗忘的性质”。基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进行思维的发散和联想,构建词汇语义网络,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提高学生词汇学习有效性,从而提高了大学生英语总体水平。采用心理语言学的网络语义的词汇教学与多元的学习方法相结合,从而推进基于心理语言学的网络语义的词汇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心理语言学的网络语义的词汇教学与多元的学习方法相结合 “阿奇森(Aitchison 1994: 82)认为心理词汇是‘以一个巨大的多纬度蜘蛛网形式连接,网中每一个词项都与许多其他词项粘附连接。在‘蜘蛛网中心理词汇是根据语义场或者说按语义来组织的”(颜林海,2008)。语義网络是指各个具有彼此联系的词在心理词典中形成具有网络状的一种词义的组织,它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于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将心理语言学的网络语义的词汇教学与多元的学习方法相结合以期取得良好的词汇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大学英语总体水平的目的。 (一)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可简称为‘词典义项法,即将一个单词的多个意义看成是词典上出现的不同义项。教师根据课文中义项出现的顺序逐个教授。教材编写者会考虑义项使用的频次。一般先教授高频义项,再教授低频义项。但无论教材内容怎样安排,一个单词的多个义项往往不会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呈现,因此学生只能逐个学,挨个记。因此无论是语法,还是词汇教学,教师展现给学生的语言知识往往显得零散、孤立,不成系统,不便于学生记忆和提取。”(文秋芳,2013)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进行联想,将词汇记忆模块化和系统化,不断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改变考核学生成绩的形式,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比如基于微信平台的自主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师生共建的微信平台“英语学习天下”为例,其就为师生及生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教师在群里发布信息和资源供学生学习,每周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一些组织好、基于心理语言学的网络语义的词汇供学生学习,过后要求学生进行听写,进行生生互评,样本点评等。词汇学习的效果应结合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更注重自主学习表现和平时课堂学习成绩的结合,即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表现占40%(含作业、出勤、课堂表现、自主学习综合表现、课外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期末词汇水平考试占60%。以教师评估+组内评估(group evaluation)+同学评估(peer evaluation)多种评估方式结合在一起产生切实可行的多元化考核机制,教学评估的方式分为分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让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竞争意识起到了强化课堂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二)以任务为导向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学习引导,如结合准备学习的内容挑出几个词汇布置任务给学生,要求他们基于心理语言学词汇的语义的角度进行思维的发散及产生联想,最大化的找出单词相关意义的反义、同义、异义、同根、同族词汇,而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适时归纳帮助学生构建词汇体系。 单纯的背诵记忆是把单词当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语言单位进行机械化的学习,而记忆是一个信息输入、存储、编码和提取的过程,使用基于心理语言学的网络语义编织的大网,能让学生在词汇的记忆上既见树木,也见森林,就像是一棵树周围有很多不同树种的参照物,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识别。心理研究表明,经过加工的理解可以使知识更有条理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记忆和复习。同时经过比较加深的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进行联想,从而迅速实现词汇学习内化,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从“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 (三)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对子讨论及老师主导的班级讨论,让学生从心理语言的词汇联想出发,从词汇相关意义的反义、同义、异义、同根、同族的方向展开联想,并且开展词语接龙、词语替换的教学活动。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词语的语义展开联想像生出网络语义的一张大网,也像一棵大树生出的语义的触须,通过课堂的讨论学习和各种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实现挖掘学生再创造性学习能力的目的,这种方式也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可以再将老师的指导付诸实践。我们以词able为例,来阐述我们如何从词的搭配、同义、同族、上下义的角度进行联想及通过记忆中词的深加工加深记忆的印象达到深层的内化和记忆效果更佳的目的(如图1)。 二、 词汇学习效度的提高带来英语总体水平的改善 参加研究的对象是某二级学院2018级四个班的学生,实验班是学院2018级18市营1、2班的学生,研究以不记名的形式收集他们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两个班级总人数83人,收到成绩的学生人数有80人,有效回收率达到96%,平均成绩是84.4分;对照组是18物流1、2班的学生,两个班级总人数77人,收到学生成绩75人,有效回收率97%,见表1。 可见,两个班的成绩相当,差距甚小,可以忽略。 1.实验前 在实验前,给实验班发放了一份《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8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词汇记忆效率不高;只有23%的学生通过心理联想、发散思维来记忆单词,74%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心理语言网络语义词汇教学法;87%的学生对心理语言网络语义词汇教学法是否适合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使用持观望态度;81%的学生会视情况而决定是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使用心理语言网络语义词汇教学法。可见学生在刚开始时英语词汇学习效率不高,对心理语言网络语义词汇的学习方法也没什么了解。 统计有效率100%,达到了此次调研的真实目的,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基本可以准确地调研出学生目前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其对完成课题的后部分起到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作用。研究主要是从认知策略方面对学生的单词记忆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与分析,由于大部分学生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运用不当、词汇的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策略不当,常常将英语词汇从语言和语境中孤立出来,因而学生在使用英语词汇时经常会出现拼写错误和词义混淆等错误,书面表达中更是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总体来说,学生的英语词汇记忆效率不高。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单词记忆能力和英语学习水平、综合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项目实施之初 由于学生对英语学科不重视也不注重词汇的背诵,因此课题的推进存在一定的障碍。针对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不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热情不高、投入度欠缺的现状,课题组的教师们努力更新教学理念及调整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学习模式,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战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发散思维,找出跟每一个词有关的词组、词汇等。此外,还想方设法组织各类与词汇有关的活动,如词汇接龙竞赛、词汇小组展示、语音大赛、新生杯朗诵比赛,以期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词汇学习的兴趣。 3.实验中 每个词汇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将这种藤蔓向反义、同义、异义、同根、同族的方向四处延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词汇知识的内化。通过词汇听写、词汇语义接龙、填词、生生互评、样本讲评等活动将词汇知识的内化由浅层逐渐转化为深层,可以督促学生把词汇的学习从输入转化为输出。根据词汇的网络语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展开联想,把看作貌似孤立的词汇一个个串联起来,再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把词形成词块加深大脑的记忆效果从而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有效性。老师从词汇学习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学生也逐渐对心理网络语义词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渐渐地习惯这种学习词汇的方式。 4.实验结果 结果发现实验组掌握词汇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学生要好很多,实验组的词汇听写准确率为85%,对照组为65%;对实验组的班里抽出10名同学进行教学访谈,学生认为通过心理联想,自己的英语词汇记忆效率大大提高;发散思维记忆单词的方法可以把准备学习的和已学的词汇进行有机的结合、心理语言网络语义词汇记忆法很有创造性、可以有自主学习和学习创造的空间;认为心理语言网络语义词汇记忆法可以迅速将词汇知识内化,从而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可见,基于心理语言网络语义词汇的学习方法是可行的,并且是行之有效的。 开展实验后,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之间的英语成绩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实验班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还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都比非实验班级有明显提高。表2和表3是实验之初与实验后期的对比以及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之间的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的优秀率呈上升趨势,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与训练后优秀人数由实验之前的1个变成7个。究其原因,“心理语言网络语义词汇的有效性实验与研究”重视学生词汇的自我学习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学生创设了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而且这种方法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学习词汇,为后续的听、说、读、写、译作了铺垫,从而真正提高了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基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思维的发散,构建词汇语义网络,提高学生词汇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对于英语词汇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到教学中,将让教师的词汇教学更加得心应手;运用于学习中,将让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的有效体现在以点带面,带动了听、说、读、写、译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给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研究心理词汇有助于我们探讨科学记忆外语词汇的策略;对改进国内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心理语言网络语义词汇学习探究实现了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转化,改变和推动学生从学到用的一个过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而老师作为引路人起着脚手架的作用;促使学生的即兴发挥成为可能,促进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从而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学生对词汇从没有兴趣到产生兴趣并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从认为背单词没有规则可循到认为有规则可循的转变提高了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性,且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很有价值,对英语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方法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和教学反馈说明基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思维的发散和联想构建词汇语义网络进行的英语词汇教学,提高了学生词汇学习有效性,也借此提高了大学生英语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文秋芳.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1. [3]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4. [4]张萍,陈艳艳. 词汇联想研究: 前世、今生、未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4). [5]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 [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1998(1). [6]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M]. 科学出版社,2008:67. [7]Blumental A L. Language and Psychology: Historical Aspects of Psycholinguistics[M].New York:Wiley,1970. [8]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10]王德春.语言学新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郭丽春 董博雯) [作者简介]沈南燕(1978-),女,汉族,广东揭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法。 [基金项目]“基于心理语言学视角的大学生词汇记忆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6GXJK2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