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要点
范文

    刘勤

    摘要:我国目前建筑施工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突出的问题。并且随着我国建筑施工工程的不断增加,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我们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在现代化的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不管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必须要用到混凝土。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小心,严格把控质量,尽量不要在施工工程中出现破损性的裂缝,而一旦形成这种裂缝就会对建筑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一)何为混凝土裂缝现象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材料,主要是由水、水泥和各种砂石骨料组成的,材质比较脆。由于它自身就比较容易黏合,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施工受天气,温度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所以混凝土在硬化和成型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缝和气泡。因为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就会不断升高,热胀冷缩,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裂缝。微小的裂缝对建筑工程质量不会产生很显著的影响,但是当建筑受到风吹雨淋,温度变化等自然条件影响时,裂缝就很有可能会不断扩大,这时建筑表面的裂缝也会愈加明显,当这个裂缝的宽度超过安全范围时,建筑的质量安全就会受到影响。

    (二)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塑性收缩裂缝和沉降收缩裂缝。塑性裂缝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表面有一部分地区出现迅速失水的现象,表面就会迅速收缩,但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还没有收缩,此时内外结构受力状况不一样,表面具有收缩力,内部具有张力作用,两个力不平衡,就会产生裂缝现象。塑性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自然因素,在比较极端的天气情况下,像大风、干热时,就会出现裂缝。在出现极端天气前,混凝土凝结的程度较低,但是在受到大风高温天气的影响后,混凝土表面就会迅速失水,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压力影响会迅速收缩,而混凝土本身也在凝结收缩的状态中,这时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结构在收缩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水灰配合比不均衡,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长短和当时的环境条件。而沉降裂缝就是指建筑施工现场的土质不均匀或局部地区土质疏松,以及混凝土模板的刚度不够足导致建筑施工中出现裂缝现象,这种裂缝现象一旦严重就会产生很大的错位现象,对建筑施工安全有极大的影响。

    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处理

    比较常见的混凝土处理技术有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处理法。不经要运用这些方法修补裂缝,我们还要加强工人工艺,从源头上控制裂缝现象的产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裂缝产生的原因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裂缝进行及时的修补,从而更好的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表面处理法

    表面处理法中又包含两种不同的方法,即涂抹法和补贴法。在混凝土表面只有细微的裂缝,浆材无法进入裂缝中来时就要选择涂抹法,把表面修补好,使泥浆慢慢渗入到裂缝中去,运用这种方法还要求出现的裂缝的深度要在钢筋表面的发丝缝隙之上,而且这个缝隙的地方没有漏水现象,也没有伸缩活动。而对于一些表面明显有大面积漏水或者施工人员不能确定漏水部位的裂缝,就应该采用表面补贴的方法来进行修补,可以达到防渗堵漏的目的。

    (二)灌浆法

    灌浆法是在处理混凝土裂缝现象时一种最常见的方法,它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受条件限制较小。不管是细微的裂缝还是较大较深的裂缝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并且控制的效果很好。这种方法是指运用专业的设备将泥浆灌入到裂缝处,填充闭塞。虽然与其他的技术方法相比,但它是应用最广泛,使用效果最好的方法。

    (三)填充法

    填充法是指产生了比较宽的裂缝之后,可以直接用一些修补材料来进行填充。這种方法操作起来相对简单,而且成本最低。如果混凝土裂缝的宽度要小于0.3毫米,而且裂缝较浅亦或是已经经过了一次处理,裂缝里面已经有其他的填充物时,就不能运用表面处理法和灌浆法,这时就可以运用填充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建筑功能的破坏。

    (四)结构强补法

    这种方法用的比较少,一般是运用在因为超荷载而产生裂缝的处理中,这类裂缝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能降低,会对房屋使用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它的具体方法是将已经破损的混凝土部分剔除出来,然后把新的混凝土和修补材料填充进去。

    (五)加强工人工艺和后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工作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要求浇筑者控制好浇筑范围,浇筑时间等,并具备能提前预估容易产生裂缝位置的能力,从而调配出合理比例的混凝土,降低产生裂缝现象的几率。在浇筑工作完成后,还要对之前的工作进行检查,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混凝土中的部分材料会不断下沉,会有一部分留在混凝土的上面,而混凝土的表面又经常出现浮水现象,这两者一旦混合,就很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所以施工者要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对其表面进行抹面处理,尽量避免产生裂缝现象。在浇筑工作结束后的一天之内,不能运卸其他材料,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振动,这对混凝土早期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注意这一点。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和湿度,在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时,施工人员都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变温度条件,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

    三、裂缝现象处理过程注意要点

    (一)控制好混凝土结构物强度质量

    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及设计内容来合理选择水泥的品种,例如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具有干缩变形大,抗冰性和耐磨性差的特点,所以这两种水泥就不适合用在干燥和寒冷地区的混凝土工程中,而有些地区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混凝土,但这两种水泥早期强度低,所以也不能使用。水泥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选择水泥采购企业的时候,应该先对该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产品稳定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生产出的产品必须经过质监部门的专业权威认证。在验收入库的时候不仅要检查它的生产合格证,还要紧性抽样调查,以确保质量。对于砂石料这些辅助材料也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保证它们的空隙率,含泥量都符合自己的生产标准。在混凝土的搅拌现场,监管人员应该认真履职,监督施工方是否按照建筑需求来合理调配混凝土的砂石比。如果浇筑过程中出现了坍落度变化异常或离析,泌水现象时,应该要立即分析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如果需要使用外加剂时,监理工程师应该控制好加的量,搅拌时间,保证搅拌充分均匀,从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控制好施工工程中温度条件

    水泥的水热化就是混凝土本身的热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水热化较低的水泥,像矿渣硅酸盐水泥,然后根据所需的混凝土强度,调配合理的水泥用量,适当地节省材料。通过提前测评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来选择那些质量比较好的骨料,合理的添加粉煤灰和减水剂,通过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降低水热化。另外,还可以在施工开始前,在基底内部事先埋好冷却水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温度过高的情况,就可以加速水管中的水循环,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还可以采取一些综合措施对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条件进行控制。例如,可以将容易由于温差问题而产生裂缝的混凝土浇筑时间安排在晚上,这样就可以避免昼夜温差过大,有效的降低了混凝土的初始凝结温度。同时在白天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在砂石厂搭建遮阳装置。在进行混凝土泵送时,可以加盖一些草袋,井喷一些冷水,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化热温度,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从而减少裂缝现象的产生。混凝土的温度管理是建筑施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温度条件控制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在之后的施工中很容易导致出现裂缝现象。因此虽然自然条件对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很大,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来改变温度条件,从而保证建筑质量。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技术不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握,出现裂缝以后也要及时进行修补,一方面做好裂缝的预防工作,另一方面出现了裂缝以后做好事后补救措施。裂缝现象轻则危害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重则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对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孙启东.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3(08).

    [2]陈宇.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分析与探讨.2014.

    [3]唐景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2011(05).

    [4]曹庆刚.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015(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