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内涵建设
范文

    施晶晖 景艳艳

    

    

    

    [提要]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本文从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衡量指标出发,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从而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高等教育质量

    一、高等教育内涵建设衡量指标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四个主要的衡量指标,包括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实力及水平。其中规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数量标志;结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标志;实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质量标志;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外在质量标志。其中结构、实力、水平是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主要指标,四者各有不同内容,但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规模

    规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的初始目标,没有一定的高数量就很难有高质量。教育的规模指的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分层理论指出,高校入学人数大于15%小于50%时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见表1),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5%,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30%,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

    (二)结构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总量相同步,规模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结构的合理性。这里所说的结构指高等教育的种类结构和布局结构。结构的合理性不仅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且要依据自身的发展逻辑。

    (三)实力

    高等教育的实力具体体现在要有一流的高校、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工程中心、一流的师资、一流的人才。其中高等学校的文化是高等教育的软实力,增强高等教育实力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良性竞争、增强实力,要改革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先进的学校文化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培养一流的师资和研究团队是关键措施。另外,还需要资金的支持和高校的长期建设和积累。

    (四)水平

    水平是高等教育的功能所能达到的高度,它是实力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外在表现,具体体现在高等教育职能发挥作用的效果上。测量高等教育的具体指标体现在高质量、高层次的学生;科研成果的档次和获奖情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质量等。

    二、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是从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出发进行改革与管理来实现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改革思路。笔者认为关于高等教育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就相当于事物的外因与内因,一般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应从内涵式发展人手,主要是规模、结构、实力、水平这四个维度。

    (一)高等教育规模的超常规发展

    从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08.4万人。1999年扩招增至159.7万人,到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共2563.3万人,是1998年招生的24倍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0%。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仅体现在高校学生数量的增长上,近几年来,高校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的发展,2005年我国的高等院校共计1792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院校1091所,到2012年高等院校共计2442所,其中本科院校1145所,高职院校1297所,高职院校增幅尤其明显。

    数量和质量永远是一对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矛盾体。高校扩招政策实现了高校无论是在校人数还是高校数量的飞速的增长,但规模急速扩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入学的标准,生源综合素质下降;办学条件不足,不少学校各学科教师数量不足,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交流明显减少,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学生作业的批改量下降等等质量问题。

    (二)高等教育结构的偏失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来说,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各方面滞后于社会产业需求,学生所学内容不能满足或不适应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所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结构偏失,集中在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忽视了微观结构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弱且出现“两极分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世界大学实力排名中还是居于末位,如表2所示:根据世界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将各大国划分为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大国、准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大国、高等教育弱国五类,其中只有美国才称的上高等教育强国,而中国和巴西、印度同时居于高等教育发展中大国的行列,次于准高等教育大国、高于高等教育弱国。

    我国的高等教育实力不仅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于后位,各高校区域差异也十分明显。如表3所示:在我国,经济与高教水平均发达的省份没有,只有天津经济水平一般但高教水平达到发达,浙江和江苏经济发达但高教水平只是中等发达。有11个省份高教水平处于欠发达状态。沿海和内陆高等教育区域不平衡最为明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同时。高校学术水平也相差甚远。

    三、结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数量的配套发展。没有高质量就没有名牌,只有拥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才能实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鉴于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机制;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教育满意度测评。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行评价等措施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教研究,2000,(11).[2]杨志超.论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长期性[J].高职研究,2009,(8).[3]刘占文.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的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3).[4]李娜.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5]纪宝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7).

    [责任编辑:程文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4:17